得益於義務教育的實施, 大家都熟讀了天選之子的成長方式。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犬獒的誕生不止是苦心志,勞筋骨這麼簡單,而是生命的絕殺。藏獒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種犬,據說犬獒的培養是十隻犬才能產生一隻獒,當年幼的藏犬長出了牙齒,可以撕咬的時候,小犬的主人就把它們放入一個沒有水,沒有食物的封閉環境中,讓這些幼犬為了生存而互相撕咬,直到剩下最後一隻存活的犬,這隻犬被人們稱之為獒,它熬過了命運初始最沉重的一擊。
這種由犬廝殺成獒的現象被稱為犬獒效應。
達爾文的適者生存論幾乎契合於任何領域的發展,這種要在競爭中奮起,成為強者是犬獒效應的本質。競爭是它的特徵。
奧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每一個字體現出的都是體育精神的精髓就是競爭,與他人競爭,與自己競爭。不只是運動員的日夜苦練是為了拿取為祖國爭光,為自己喝彩的金牌。我們每個人也是從出生起就在一條跑道上,儘管每個人的終點不同,但是你選擇的每條跑道上依然有夥伴,是共同前進的夥伴,也是最好的競爭者。
每個人展示出來的能力往往只是他潛在能量的冰山一角,巨大的潛力埋藏在海底深處。競爭像是一把鑰匙,燃起我們的熊熊鬥志,激情一樣燃燒著我們的潛力,冰山慢慢融化,潛藏的巨大能量漸漸顯露。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人可能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能行。
有一段時間,人們熱議35歲以上的職場人都去哪裡了呢?幾乎各種招聘都對應聘人的年齡做了一個限制,只招聘35歲以下的人。職場的晉升渠道其實很狹窄,這種金字塔的結構預示著只有一小部分的員工能獲得管理崗位,大部分35歲的人並不能順利晉升。或許單純的依賴職業並不能保證我們一輩子的衣食無憂。競爭是我們生存躲不過的一道坎。
面對競爭,我們除了提升競爭力別無它法,世界規則的撼動是時間長久的浸潤,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努力拼搏。這樣的一個時代,終生學習已經是打給每一個人的絕密武功,即使領悟能力有強弱,但學習的心不能丟。
時代對我們最好的銘記或許就是我們努力拼搏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