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時期的軍閥,為什麼都喜歡抓著師長職位不放?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2021-01-11 騰訊網

在經歷了義和團這些亂子之後,清朝終於意識到了,他們一直仰仗的八旗軍已經爛到家,繼續依靠這些軍隊,根本沒有辦法保護自己的國家,之前的洋務運動沒有徹底改變國家的頹勢,只是稍稍緩解了矛盾,對軍隊的改變也不是非常大。

在內憂外患中,清朝不得不放權給袁世凱,讓他到小站操練新軍,正是這個決定,直接就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袁世凱操練出來的這些軍隊,也是當時中國最能打的軍隊之一,軍隊融入了西方的一些體制思想,他們被後世統稱為北洋軍。

正是靠著手裡的北洋軍,袁世凱帶頭推翻了清朝統治,他沒想到自己也沒能活多久,在他死之後,北洋軍徹底崩潰,分成了不同的派系。像馮國璋,段祺瑞這些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拉幫結派,這就形成了北洋軍不同的派系軍閥,在他們的影響下,中國很多地方都開始出現一些自立的軍閥,這些軍閥沒有能徹底摒棄舊時代的思想,他們也接受了一些新思想,他們開始主導中國的政壇。中國也進入到了長期的軍閥混戰中,那麼很多軍閥為了能擴張地盤,也是想要爭奪政府的一些重要位置。

不過在這些軍閥爭奪的職務中,師長才是最吃香的,無論是剛剛崛起的軍閥,還是已經成名的軍閥,他們都死死抓著師長的職務不放,這是為什麼呢?

師長並非是最高的軍事領導人,在它上面還有很多的高官,可在北洋軍裡面,師長是最高一級的軍銜,能得到師長的位置,自己就已經能成為一個軍閥了。像張作霖,吳佩孚這些人,都是先緊緊抓住了師長的位置,打造自己的核心部隊,然後才漸漸擴張了自己的勢力。

北洋軍與現代軍隊還是有一些特殊性的,袁世凱死了之後,北洋軍就已經私有化了,底下的這些師長都掌握了實際的權力,他們受到的限制非常小,軍隊就等於他們私人打工仔。這些師長,也是非常有希望成為軍閥頭目的,在當時的體制裡面,師長的俸祿也是最高的,一個師的士兵數量非常多,能獲得的軍餉也是非常高,在亂世裡面,有槍有錢就是老大,這點大家心裡都清楚,像段祺瑞這些人為什麼到了後期就不行了呢?

這點就與他們脫離軍隊有很大的關係,這些人非常清楚軍隊是根基,只有把軍隊牢牢抓在手裡,他們才能想辦法繼續維護自己的統治,因此這些人在擔任各種督軍的時候,都會兼任一個骨幹師的師長職務,師長才是直接掌控軍隊的官職。吳佩孚崛起的時候,他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師長,可他的影響力已經讓直系很多大人物必須要重視他,可他們的核心軍隊一旦被打光或者自己為了進入政壇,漸漸疏遠了部隊,那他們就沒有什麼實權了。

很多軍閥晚年都失去了權勢,像張作霖這種,到死都能掌握軍隊大權的人是少數。他對於自己骨幹師的保護與建設是非常成功的,說到底,這些軍閥還是體制較為落後,當初他們發展的時候,是借鑑了西方的軍事體制,可中國的傳統理念畢竟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很多軍人,他們並不懂得如何改革體制,讓自己的權力更加穩固,他們只是盲目爭奪權力,在獲得一些虛職的時候,還失去了自己起家的根本。

當然,這些軍閥對於底下的掌控力並不是非常強,北洋軍閥的派系太過複雜,內部鬥爭十分激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出現一個新的人物,單單看這些軍閥掌握著師長的位置,就能看出他們對於自己的控制力沒有太大的信心,正是這種落後的體制,再加上這些軍閥愚昧的思想,讓他們最終成為了歷史,這些人註定是沒有辦法獲得天下的,到死也只能是個軍閥。

(來源:鑫官兒說故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北洋政府時期山東的軍閥最「硬」,山東人進來看看有自己老鄉嗎?
    北洋政府時期各個軍閥勢力之間展開了激烈複雜的戰爭,爾虞我詐,窮兵黷武。各路英雄豪傑層出不迭,你方唱罷我登場。那麼在如此混亂的時期山東人究竟扮演了那些角色呢?讓我們一起細數一下山東籍的北洋人物。1.吳佩孚吳佩孚,山東蓬萊人,秀才出身,直系軍閥。北洋政府時期最能打仗的男人,一戰安湘、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克奉,有「常勝將軍」之名。
  • 北洋時期十大軍閥
    第一位:建威上將軍,北洋之虎,皖系首領段祺瑞,段祺瑞字芝泉,北洋三傑的其中之一,袁世凱的五虎上將的其中一個,他曾經四次出任國務總理,因為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被人們稱為「六不總理」。段祺瑞曾經逼迫清朝皇帝退位。
  • 皖系軍閥首領、北洋之虎段祺瑞究竟有多少兵力?
    這個職位意味著什麼呢?一鎮統制相當於現在的師長,而當時北洋軍一共只有六個鎮。 其後,段祺瑞還曾在地方擔任江蘇江北提督,辛亥革命爆發之後,被啟用的袁世凱迅速召回了自己最為倚重的北洋之虎,將其任命為第二軍軍統,並率軍前往湖北鎮壓革命。 清政府被推翻之後,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袁世凱,將自己最為倚重的大將段祺瑞委任為陸軍次長。
  • 北洋時期各大軍閥盤踞,那麼多的軍閥,是用啥辦法控制自己軍隊的
    晚清慈禧下放權力,有了軍閥初期的形成,後來辛亥革命爆發了之後,清朝徹底滅亡,民國來臨,國家又處於軍閥割據的混亂時期,但是近代大大小小的軍閥,有很多,他們到底是依靠什麼,來維持自己的軍隊中的話語權?首先一點,以蔣介石為例,他是依靠師生關係,黃埔軍校也是老蔣選拔人才的重要地方,他依靠著自己的職位,把控著中央軍的軍權,有了軍權,就有了話語權,很多黃埔生,都稱呼老蔣為校長,而不是委員長。
  • 北洋時期最荒唐的軍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多少錢、多少女人
    北洋時期,全國各地大小軍閥林立,其中不乏有個性、有特點的軍閥,張宗昌絕對是軍閥裡面的一股清流,愛好作詩,附庸風雅,又滿口粗話,現在讀他的詩,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張宗昌出生於山東萊州,從小家境貧寒,上過幾天私塾認得一兩個字。
  • 追根溯源:為什麼民國時期的軍閥被稱作北洋軍閥?
    這個問題需要追根溯源一下。 晚清被打開國門後,最初的五個通商口岸都在南方,即廣州、廈門、寧波、福州和上海五地。清政府為了便利管理,設立五口通商大臣,由兩江總督耆英兼任;後來耆英改任兩廣總督,五口通商大臣又開始由兩廣總督兼任;再後來,何桂清任兩江總督,兼任五口通商大臣,衙門隨之遷到上海。
  • 軍閥混戰時期,士兵的軍餉有多少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路大帥都是割據地方,自己軍隊自己養,因此這不同地方的部隊待遇不一樣。像民國初年,北洋嫡系那幾個師,一個正兵每月軍餉有8塊錢,班長一級是12元。江蘇一帶因為地方富裕,正兵的軍餉就比較高,有10元。而到了廣東,正兵的軍餉更是高達12元,和北洋各師的班長一個待遇了。
  • 北洋政府時期,日軍為何忌憚張作霖,他不死都不敢開第一槍
    ——  東北師範大學教授常城  說起北洋政府時期,那時候的軍閥有些確實非常的厲害,而張作霖在這些軍閥裡更是非常的突出,因為張作霖的部隊也是非常能打的,而且當時張作霖在東北也對日本有一定的威懾力,讓日本不敢輕舉妄動。
  •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北洋四大軍閥有誰,為何會走向滅亡?
    民國初期,各地形成了大量的軍閥,這些軍閥就像皇帝一樣,在他們的地盤為所欲為。當有有些好的軍閥會照顧當地的發展,而還有一些軍閥就只會自己貪圖享樂,最終導致滅亡。接下來我們來介紹民國時期主要的四大軍閥。第一位自然就是東北王張作霖,張作霖無疑是四大軍閥中名聲最大勢力最強的。
  • 北洋新軍從起步到衰亡:大清國運與袁世凱稱帝的歷史縮影
    不同階段的北洋軍戰鬥力是不一樣的。在1905-1927年期間北洋軍是很強大的,雖然不乏敗績,但是作為一個整體,在當時的中國幾乎無人能敵。1905-1916年,北洋軍從起步到極盛時期北洋起家的老底子就是北洋六鎮(師),大約在1905年左右編制訓練完畢,六個鎮(師)共計約7萬人,是當時中國(清朝)最強大的軍隊,被清政府視為看家的底牌,這6個鎮中,袁世凱力量雖然最大,但是並不能一手遮天,比如第一鎮的統領(師長)是滿族人鳳山。
  • 浙江軍閥控制2個省,兒子在上海非常狂,到底有多少兵力?
    例如晉系軍閥、桂系軍閥、奉系軍閥和西北各地軍閥等等。今天,我們聊聊盤踞浙江省的軍閥盧永祥。在鼎盛時期,盧永祥控制了浙江省和江蘇省,都是全國富庶地區。當然,盧永祥的名氣遠不如自己的兒子盧小嘉。盧小嘉在上海非常狂,堪稱是底氣十足。那麼,盧永祥到底擁有多少軍隊做後盾呢?今天,我們就聊聊浙江軍閥的兵力問題?
  • 北洋新軍:軍閥搖籃(國家命運·清末新軍·連載67)
    這個數字維持了好幾年。原來,我父親在阮忠樞和他商議之後,就秘密地派人給小玉贖身。等到把事情辦理妥貼了,他才引阮忠樞一同前來。從此,阮忠樞更加忠實地給我父親效勞,一直到洪憲帝制時期,還是始終如一的。」人在社會上混,圖什麼?一是前程,二是錢,二者必居其一。如果有一位給前程的伯樂,同時還是給錢的金主,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 舊時代的中國軍隊,北洋軍閥時期,到底採用了什麼編制?
    例如出現了師長、旅長等常見的官職,但同時出現了標統、協統等不常見的官職。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從清朝末期到軍閥混戰時代,軍隊到底採用了什麼類型的編制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其實從清朝到軍閥混戰,我國軍隊的編制,前後經歷了3個階段,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清朝軍隊的編制情況,因為舊時代的編制,也是從清朝軍隊編制一步步過渡而來的。
  • 歷史上真實的《讓子彈飛》,虜劫上百人,與北洋政府對峙37天
    他後來將條件改成:一、改編匪軍為兩師,其中一師以孫美瑤為師長。二、劃滕縣、鄒縣、嶧縣為他們的勢力範圍,政府軍需撤出百裡外。三、蘇、魯、豫、皖四省的土匪,政府也須一律收編成官軍。四、以上條件須附有列強的保證。我們來比對一下兩次談判條件到底差多少。首先第一條,本來孫美瑤要求政府軍給他們一個"旅"級番號,由於北洋時期軍制非常混亂且各地不一,所以一旅的確切人數無法認定。
  • 北洋軍閥時期的終南捷徑
    在北洋史上,軍閥之間的宦海遊戲,自然也影響江湖法則。別的不說,曾經深藏功與名的綠林豪強,在狼煙四起的混沌亂世,竟然也開始登堂入室。由於軍閥爭雄在廟堂之上攪得雞飛狗跳的指揮棒,北洋時期很多人把當土匪作為一種終南捷徑,借土匪方式實現關於廟堂、經濟之間的社會流動。土匪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接受招編,以及最直接的誘惑,那就是升官發財。
  • 民國時期哪些地方的軍閥最強,他們有多少兵力呢?
    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有20萬大軍,海陸空兵種齊全,後勤充足,實力為首。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有4到5萬參戰軍,這是以參加一戰的名義向日本借款1億,史稱西原借款。後編為西北邊防軍。曹琨為首的直系軍閥有10萬左右軍隊。是曹琨E繼承馮國璋直系首領位置所得,其吳佩孚所訓第三公示有北洋第一勁旅之稱。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擁有2-3萬人左右,但其借風使舵屹立山西三十年不倒。陸榮廷為首桂系有2-3萬人左右,後被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取代。
  • 西北系軍閥控制了6個省,下轄9個軍,到底有多少兵力?
    那麼,西北系軍閥到底擁有多少兵力?為何會迅速敗亡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各路軍閥情況。1912年,已經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我國進入了軍閥割據的階段。起初,大規模混戰並沒有開始。因為全國名義上在北洋軍閥集團的控制之下,各地小軍閥們還必須給北洋集團面子。
  •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原來是因為這個?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原來是因為這個? 而一些調皮的小孩就會製作各種的機關和陷阱來抓捕麻雀,那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呢?原來是因為這個。
  • 閻錫山連蔣介石都不放眼裡,為什麼看到袁世凱,就像老鼠見到貓?
    閻錫山連蔣介石都不放眼裡,為什麼看到袁世凱,就像老鼠見到貓? 袁世凱是近代非常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訓練了新軍,廢除了科舉制度,同時通過和平的首段結束了清朝幾百年的統治,但是後來他又決心恢復帝制,背叛了和孫中山的約定,他的功過有非常大的爭議,最後他的行動也以失敗告終。
  • 歷史上的混成旅:是北洋時期的產物,隨著北洋軍閥的倒臺而消亡
    混成旅,是軍隊中的一種編制,最初,出現在民國時期,北洋軍閥中有所謂的「混成旅」,就是由若干個營或團的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甚至輜重兵等組成。 1907年,清廷決定仿北洋6鎮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實際上即便到清庭滅亡前,全國也就編了14個鎮,以及18個混成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