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軍閥控制2個省,兒子在上海非常狂,到底有多少兵力?

2020-12-04 騰訊網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很多軍閥割據的故事。例如晉系軍閥、桂系軍閥、奉系軍閥和西北各地軍閥等等。今天,我們聊聊盤踞浙江省的軍閥盧永祥。在鼎盛時期,盧永祥控制了浙江省和江蘇省,都是全國富庶地區。當然,盧永祥的名氣遠不如自己的兒子盧小嘉。盧小嘉在上海非常狂,堪稱是底氣十足。那麼,盧永祥到底擁有多少軍隊做後盾呢?今天,我們就聊聊浙江軍閥的兵力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聊聊近代軍閥混戰的原因。清朝的軍隊分為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屬於清朝軍隊的主力作戰力量,分為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八旗。八旗軍的總兵力有20多萬,駐紮在全國主要城市。但八旗軍的數量太少,在清朝入關以後,依靠區區20萬八旗軍,根本無法管理全國各省份。因此,又出現了綠營軍。綠營軍是清朝入關以後、明朝投降部隊組成的武裝力量,由於採用了綠色的軍旗,因此被稱為綠營軍。

綠營軍的總兵力有60多萬,負責協助八旗軍作戰。時間進入了清朝統治的後期,八旗軍和綠營軍的戰鬥力已經迅速墮落。在嘉慶皇帝在位時期,面對規模巨大的白蓮教起義,清朝需要藉助各地的團練武裝進行鎮壓。1840年之後,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庚子戰爭等等。清朝一敗再敗,不得不籤署了大量的不平等條約,割讓了眾多的土地,開放了一系列的通商口岸。

清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清朝高層開始了著名的清末改革。其中,組建北洋新軍和南洋新軍是重頭戲。請注意,盧永祥就是這個時候加入了北洋新軍。鑑於兩大新軍在彰德會操中的出色表現,清朝開始鼓勵各地的督撫們,組建新軍部隊。不過新軍並沒有能夠挽救清朝的命運,1912年,已經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北洋軍閥集團上臺。但是在1916年之後,由於北洋集團的大首領去世,北洋集團陷入了分裂。

再加上沒有強有力的人物維持局面,其他各方面因素的相互影響,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當時,北方地區的軍閥集團有直系軍閥、皖系軍閥、奉系軍閥、晉系軍閥等等。在南方地區,則有桂系軍閥、川系軍閥、滇系軍閥、黔系軍閥、粵系軍閥等等。1918年,盧永祥開始控制浙江省。從派系集團來說,盧永祥隸屬於皖系軍閥。在皖系軍閥與直系軍閥爭霸的過程中,盧永祥在南方遙相呼應。請注意,上海市當時還不是直轄市,隸屬於江蘇省管理。

但是,在軍閥混戰的時代,上海市卻是盧永祥的勢力範圍。因此,盧永祥的兒子盧小嘉前往上海,就一點也不奇怪了。盧小嘉在上海非常狂,喜歡上了上海黑道大亨的女人露蘭春。瘋狂追求露蘭春,但是遭到了露蘭春的拒絕。因此在露蘭春演出的過程中,一再搗亂,惹惱了黑道大亨。結果被大亨連續打了幾個巴掌,當時,盧小嘉身邊只有4個護衛。在人家的地盤上,出於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原則,盧小嘉認慫。然後,立刻回去調兵。

隨後,將黑道大亨抓來痛打一頓,畢竟有「槍桿子撐腰。」最後,當時上海灘幾位有頭有臉的人物聯合作保,花了300萬,才把黑道大亨救出來。由此可見,無論什麼時候,黑道都不是軍隊的對手。當然在20年後,第三野戰軍幾十萬人馬渡江,什麼黑道大亨都是秋風掃落葉。我們繼續聊浙江軍閥,盧小嘉在上海那麼狂,主要就是有軍隊撐腰。那麼,自己的父親盧永祥到底有多少兵力呢?盧永祥下轄了第1師、第1師、第4師、第10師和第6獨立旅,總兵力在5萬到7萬之間。

雖然和那些北方大軍閥相比,並不算什麼。不過,在江浙地區還是土皇帝。皖系軍閥戰敗以後,直系軍閥上臺。盧永祥屬於皖系勢力,自然與直系軍閥勢力是敵對關係。當時,江蘇省在直系軍閥的控制之下。為了對抗直系軍閥,盧永祥與盤踞東北的奉系軍閥聯合。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奉系軍閥大舉入關,先後控制了山東、河南、安徽等省份。在這一階段,盧永祥的勢力達到了鼎盛,控制了江蘇和浙江兩個省。

換而言之,全國最富裕的地區在盧永祥的控制之下、局勢隨後陡轉之下,由於自己並不是奉系軍閥內部的人,雖然投靠了奉系軍閥,但一直被排擠。最後,逐步被奉系軍閥架空。隨著東南新軍閥集團的崛起,東南5省迅速被控制。奉系軍閥先後喪失了江蘇、安徽、河南等地,只能固守華北地區。在影視劇中,盧永祥、盧小嘉父子戰敗以後,被上海黑道大亨報復,下場非常慘。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中,這對父子確實擔心被報復,因此,一直居住在天津市的租界內。上海大亨的勢力再大,也對天津的租界沒辦法。幾年之後,盧永祥在租界之內去世。至於兒子盧小嘉,後來一直經商,60年代才去世。順便說一下,各地區的租界一直是戰敗軍閥的避難所,其他軍閥一點辦法都沒有。關於各地軍閥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焦點

  • 西北系軍閥控制了6個省,下轄9個軍,到底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桂系軍閥和晉系軍閥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北系軍閥。為何是西北系軍閥呢?因此,此路軍閥的控制區以西北為主。在西北系軍閥鼎盛時期,先後控制了青海省、甘肅省、陝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等6個省,從東到西一字排開。
  • 民國初期各軍閥的代表人物及控制範圍和兵力
    尤其在張學良將軍「東北易幟」前的十幾年時間裡(1912-1928),各大小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實力強勁的軍閥先後控制北京政府,成為民國政府的實際控制人。在民初的前幾年,一個官員擁兵數千都可以稱霸一方成為人們口中的軍閥,更別說擁兵幾十萬的大軍閥了。那民國時期大大小小的軍閥到底有多少個呢,他們的代表人物都是誰呢,分別控制的範圍有哪些呢?
  • 奉系軍閥下轄6個軍團,控制了10個省,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盤踞山西省和綏遠省的晉系軍閥、晉綏軍集團。今天,我們聊聊近現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奉系軍閥和東北軍集團。在奉系軍閥鼎盛時期,控制了東北、華北、中原甚至江淮的大部分地區,下轄了6大軍團,總計控制了10個省。奉系軍閥的勢力這麼大,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
  • 馬步芳控制青海省,馬家軍非常兇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過浙江軍閥盧永祥的兵力問題。當年,依靠父親的幾萬軍隊,盧小嘉在上海灘底氣十足。今天,我們聊聊西北軍閥馬步芳,馬步芳控制青海省多年,一手建立了「馬家軍。」  首先,我們聊聊西北軍閥的特殊性。認真的說,舊時代的各路軍閥,基本上都是清朝滅亡以後,在各地新軍的基礎上形成的。
  • 皖系軍閥首領、北洋之虎段祺瑞究竟有多少兵力?
    北洋三傑中北洋之龍王士珍退隱,北洋之狗馮國璋長期在地方任職,只有段祺瑞始終在中樞,並幾乎控制了北洋政府。 也因此,重新上臺之後段祺瑞充分利用控制北京政府的有力局面,在北洋集團內部網羅了大批實力派。比如控制安徽的軍閥倪嗣衝,山東都督張懷芝,福建督軍李厚基,甘肅督軍張廣建,陝西督軍陳樹藩,浙江督軍楊善德,淞滬護軍使盧永祥等人,都成為皖系的一員。
  • 民國十大地方軍閥哪個最強?他們各自有多少兵力?
    清末之後是民國,民國時期中華大地上出現了許多的兵災之星,他們每人擁地做王,成為了掌控一地軍政大權的軍閥,這些軍閥數不勝數、窮出不窮,兵力有強有弱、有大有小,所以我們暫且說一下其中最強大的幾位軍閥。東北王張作霖我覺得當時全國各地最強大的軍閥應該是張作霖,張作霖當時坐擁東三省,勢力最龐大的時候甚至打到了北京,連山東、內蒙古都在他的勢力範圍內,張作霖時期的東北軍起碼有20多萬人,有全國最先進的瀋陽兵工廠,還有200多架的飛機以及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軍艦20多艘。
  • 軍閥混戰時期,士兵的軍餉有多少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路大帥都是割據地方,自己軍隊自己養,因此這不同地方的部隊待遇不一樣。像民國初年,北洋嫡系那幾個師,一個正兵每月軍餉有8塊錢,班長一級是12元。江蘇一帶因為地方富裕,正兵的軍餉就比較高,有10元。而到了廣東,正兵的軍餉更是高達12元,和北洋各師的班長一個待遇了。
  • 突厥軍隊擁有了32個鷹師,一個鷹師,到底能有多少兵力?
    其實在突厥軍隊的編制中,除了虎師以外,還有16個豹師、32個鷹師。在影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突厥軍隊的一個鷹師,竟然圍殲了2萬武周軍隊。那麼,突厥軍隊的一個鷹師,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仔細聊聊這個問題。認真的說,一個突厥鷹師,想圍殲2萬武周軍隊,基本上屬於痴人說夢。首先,我們聊聊中原王朝的軍隊編制。對於歷代中原王朝來說,一直講究「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 民國時期哪些地方的軍閥最強,他們有多少兵力呢?
    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有20萬大軍,海陸空兵種齊全,後勤充足,實力為首。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有4到5萬參戰軍,這是以參加一戰的名義向日本借款1億,史稱西原借款。後編為西北邊防軍。曹琨為首的直系軍閥有10萬左右軍隊。是曹琨E繼承馮國璋直系首領位置所得,其吳佩孚所訓第三公示有北洋第一勁旅之稱。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擁有2-3萬人左右,但其借風使舵屹立山西三十年不倒。陸榮廷為首桂系有2-3萬人左右,後被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取代。
  • 民國時期,有著「四川王」之稱的劉湘,手下到底有多少兵力?
    一九三二年「二劉大戰」時,劉湘有十萬軍隊。在「七七事變」之後,劉湘發動了反日運動,當時全國共有三個軍,共九個師,還有兩個獨立師和七個獨立旅。從1909年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畢業的劉湘,後來加入北洋軍,約1915年任川軍第一師第三團團長。二年後任師長,並在四川各地辦「傳習所」訓練軍官,形成「傳習幫」,其中不少人後來都成為他的副手。當劉湘1920任川軍總司令時,僅有兩個師。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按照日本軍隊的編制,一個甲級師團能夠下轄了8個聯隊,分為4個步兵聯隊和騎兵、炮兵、工兵、運輸聯隊各1個。甲級師團的總兵力在27000人到30000人之間,一般來說,甲級師團的師團長由中將擔任。兩個步兵聯隊和一些直屬部隊,又能組成一個步兵旅團。旅團長一般有少將擔任,一個步兵旅團的兵力,大約有8000人左右。
  • 北洋時期各大軍閥盤踞,那麼多的軍閥,是用啥辦法控制自己軍隊的
    晚清慈禧下放權力,有了軍閥初期的形成,後來辛亥革命爆發了之後,清朝徹底滅亡,民國來臨,國家又處於軍閥割據的混亂時期,但是近代大大小小的軍閥,有很多,他們到底是依靠什麼,來維持自己的軍隊中的話語權?老蔣是最成功的例子了,第二個,就是他們依靠血緣關係,這個手段也比較好,那就是自己的親戚和信賴的手下,會成為各級的軍官,把控著士兵們,幾乎近代所有的軍閥,都會用這一點來維持軍隊,把自己的親戚們,安排在重要的職位。比如當年的馬步芳,他的軍隊就號稱馬家軍,就是依靠這樣的方式,牢牢控制自己的軍隊。
  •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北洋四大軍閥有誰,為何會走向滅亡?
    民國初期,各地形成了大量的軍閥,這些軍閥就像皇帝一樣,在他們的地盤為所欲為。當有有些好的軍閥會照顧當地的發展,而還有一些軍閥就只會自己貪圖享樂,最終導致滅亡。接下來我們來介紹民國時期主要的四大軍閥。第一位自然就是東北王張作霖,張作霖無疑是四大軍閥中名聲最大勢力最強的。
  • 北洋時期最荒唐的軍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多少錢、多少女人
    北洋時期,全國各地大小軍閥林立,其中不乏有個性、有特點的軍閥,張宗昌絕對是軍閥裡面的一股清流,愛好作詩,附庸風雅,又滿口粗話,現在讀他的詩,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張宗昌出生於山東萊州,從小家境貧寒,上過幾天私塾認得一兩個字。
  • 民國四大軍閥:張作霖是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都是誰?
    1916年袁世凱身死之後,地方迅速以武裝力量互相割據,自此,軍閥混戰開始。 經過直皖戰爭與兩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獲得了東北三省,成為了大名鼎鼎的「東北王」。但除了張作霖虎踞東北之外,事實上還有好些個超級軍閥分割了中原大地,他們又分別是誰呢?
  • 民國初期北洋軍閥控制了哪些地盤?為何武漢與南京在當時地位很高
    北洋新軍共有六鎮,也就是6個師,每個鎮為12000人,也就是北洋新軍總兵力大概是8萬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北京及天津周邊。同時由於北洋新軍的成功,清政府要求各省開始以北洋新軍為樣版編練新軍,每個省編練一鎮新軍。也就是說清政府掌握6個正規師的中央軍,地方上每個省有一個師的正規軍。
  • 軍閥中的馬大哈: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姨太太被人睡了都沒事
    張作霖劇照但木子今天介紹的這位大軍閥卻是個實打實的「馬大哈」,他雖然是個雄踞一方的大梟雄,卻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多少錢,甚至不知道自己頭上有多少綠帽子。張宗昌照片張宗昌原本只是個乞丐二流子,後來從老家山東幾經輾轉到東北謀生,在一個俄國人控制的鐵路工程處做一名築路工
  • 核心嫡系熊式輝,主政了江西省10年,到底擁有多少軍隊?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軍閥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南京方面的嫡系成員熊式輝、熊式輝曾經主政江西省10年時間,對於江西省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對根據地的軍民,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那麼,在熊式輝主政期間,麾下到底擁有多少軍隊呢?其實,熊式輝能夠指揮的軍隊數量並不少。
  • 東北野戰軍的11萬兵力,3年內,如何發展到了100多萬?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之後,東北地區成了半真空地帶,誰能搶先控制東北地區,成為了重中之重。早在1945年9月,在《目前任務和戰略部署》中,提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隨後,從各地抽調官兵進入東北地區。其中,山東根據地抽調了7萬餘官兵,新四軍抽調了3萬餘人,再加上陝甘寧抽調的幾千人,總兵力大約11萬人左右。請注意,各級軍官多,士兵數量少。
  • 「北洋軍」的由來,與各個時期的編制、兵力,巔峰時期達到120萬
    其中一個鎮下轄2個步兵協、一個步兵協下轄2個步兵標與1個獨立騎兵標、一個標下轄3個營、一個營下轄4個隊、一個隊下轄3個排、一個排下轄3個棚。其中一個棚有14名官兵,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班」。如此算下來,北洋軍一個鎮的總兵力約為12000多人,那麼北洋軍總共有六鎮,也就是說其總兵力為7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