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公元前200年,中華5000年,現在是公元2018年,那3000年去...

2020-12-01 網易新聞

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朋友經常會聽到中華歷史5000年的說法,並因為中華民族擁有悠遠的歷史而產生一種自豪感。但有細心的朋友發現史冊上真正記錄的時間跨度好像並沒有5000年那麼長。

而以我們現在使用的公元紀年法來看,直到2018年(切合題目,現在已經2019年),也就是說公元後只有2000多年歷史。再看公元前,秦始皇在位的時間是公元前200年左右。這樣一算,有幾乎3000左右的歷史不被人所知,但是中華上下5000年這個說法又真實存在,那麼那3000多年去哪了呢?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明白5000年的這個說法是從哪裡開始算起的。

按照之前我們算的,這個時間的起點要從秦始皇時期繼續往前找。再往前是春秋戰國,這一時期特徵是諸侯勢強,天子力弱。原因是商朝的分封制使地方諸侯手中權力過大,導致中央權力被慢慢架空。

所以繼續向前追溯就是商朝。前面之所以沒將商朝算進去,原因是儘管我們現在都知道有這個朝代存在,但歷史界有一段時期是不承認商朝存在的,因為沒有證據。

但在上個世紀發現了許多帶有甲骨文的文物,還有著名的安陽殷墟。除此之外還發現了商都城的遺址,儘管比歷史記載要少幾座,但是這些都是證明商朝存在的有力證據。

商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按照公元紀年法來算,大概是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所以,這樣算來,與之前面相比,時間又多了一千年,但到商朝離3000年歷史,還有2000年。

其實,從商朝往前數1000年左右,是中華歷史上的又一段時期,叫作奴隸時代。這一段時期奴隸制盛行,公民之間等級分明,奴隸沒有人身自由,還會被帶到市場上進行交換。同時這段時期還有幾位歷史上有名的君主。用君主來說或許也不合適,因為此時並沒有皇帝制度。這幾位首領就是堯舜禹。尤其是最後一位首領大禹。

他本名叫作禹,因為治理水患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擁護,所以被人們稱為大禹,名字前面加一個『大』表示尊重。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朝代夏朝。之後他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改變了禪讓制的傳統,開啟了『家天下』的歷史。

這個朝代在歷史上意義重大,三十年前,國家為挖掘歷史文化,啟動了有關文化工程。在工程啟動後效果顯著,陸續發現多處遺址。有一處據推測在開封的夏王城遺址,還未挖掘。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夏中晚期的王城遺址,在河南被發現。這些證據使歷史界內對夏朝的存在持懷疑態度的學者少了很多。

有了這些遺址,目前大部分人都承認夏朝的歷史地位。按照目前的資料來看,夏朝出現的時間是公元前2070年,再加上堯舜時期,就已經是4000年了。再往前就是原始社會時期。在這個時期有許多傳說,這個時候傳說故事的主角已經是人類,黃帝炎帝就是這個時期中神話傳說的主角。

有人認為這個時期只是傳說,但是在史記中司馬遷是有相關記述的。當初太史公寫《史記》幾乎把求真精神發揮到了極致,捕風捉影的傳說,他又怎麼會往書上寫。算上原始社會時期,5000年歷史就差不多了。

其實,5000年只是一個說法,大家並不需要為此有什麼爭論,它只是想表達我們民族歷史文化豐富,博大精深。另外,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只有中國延續了文明,究竟是幾千年,世人已經不再關注,因為接下來以後的時間才是重要的,才能創造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軍服演變(公元前16世紀—公元1912年)
    商代(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軍隊開始出現統一著裝,皮甲和頭盔出現,河南殷墟侯家莊、江西新幹大洋洲、山西柳林高紅等商墓均出土過銅胄,重量1.35公斤—2.21公斤不等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青銅冶煉相當發達,軍服鎧甲已經向金屬材料發展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山東煙臺射殺的「海神」,究竟是什麼生物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人,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僅僅有了9年的時間,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秦朝。不過在秦始皇看來,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後面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 古希臘文詩歌欣賞(作於公元後60年)—榮耀頌Doxology
    >10 本羅馬史學家李維公元前59年至公元後17年20 本希臘哲人柏拉圖(西聯劇)公元前427至347年公元後900年1200年7 本羅馬史學家塔西圖(年鑑)公元100年公元1100年1000年20本(及其次要作品)公元100年公元1000年900年1 本羅馬巡撫小普利尼(史記)公元61至113年公元850年750年7 本希臘史學家蘇西戴得士(史記)公元前
  • 駱駝在公元前3000年始作馱獸 元代最受「重用」
    公元前3000年始作馱獸  駱駝對人忠誠,耐飢耐渴,號稱「沙漠之舟」,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類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經開始馴養駱駝作為役畜,用以馱運和騎乘。  關於駱駝的起源,學界有很多說法。一種考證認為,駱駝的祖先是由距今約5000萬年前的北美洲野駱駝進化而來,體型巨大,沒有腳趾,大約在300萬年前越過白令海峽橫渡至亞洲,並進而到達中東和非洲。而另一種考證認為,10萬年前的中東地區就存活著駱駝。2003年一支敘利亞-瑞士聯合考古隊在大馬士革東北部約250公裡的巴爾米拉地區的哈邁勒,發現了一種生活在距今約10萬年前的巨型駱駝的骨骼化石,這種駱駝身高達4米,是現代駱駝身高的兩倍。
  • 秦始皇生前說這一句話,震懾後世幾千年,至今無人敢動他的陵墓
    秦始皇距今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不論是考古學家還是平民百姓都希望看一看秦始皇陵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寶貝!然而,秦始皇陵被發現近百年時間,為什麼無人敢挖?秦始皇陵始建於公元前246年,歷時39年,到公元前208年建造完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仿照都城鹹陽的皇城和宮城建造的。
  • 中國人用貓逮老鼠,歷史也應該有5000年了
    其他大都仍埋在地下,只是不知道近20年來的房產開發,把這些遺址挖掉了多少。新石器時代一般認為從公元前一萬年前開始,到公元前五千年裡結束,最晚在公元前兩千年前後。新石器時代,居民的條件已朋有發改善,比新石器時代進步多了,有已有安全的建築、講究的墓葬、精緻的生活器皿、先進的生產工具等。
  • 中國犀牛消亡史:5000年來,我們都滅絕了什麼?
    那時候,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遍布著貘、犀牛、水鹿、亞洲象等各種如今僅僅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才出現的動物,3000多年前的商王和商人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在甲骨文中留下的,將是一場有關中國古代生態演變的物種哀歌。
  • 秦始皇10年滅六國,他是如何做到的?看地圖一目了然
    秦始皇能夠被稱為千古一帝是有原因的,畢竟作為中國第一位皇帝,他只花了十年的時間就滅掉了六國,而戰國七雄割據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的時間,正是在秦始皇的推動下,群雄割據的現象被打破,中國實現了大一統,並且持續了幾千年,其實看地圖就能夠明白為何秦始皇能夠完成這樣的壯舉。
  •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試圖馴養野生動物,卻因這個問題而放棄了
    在公元前3000年紀裡,古埃及人試圖馴養沙漠和沼澤中的野生動物。像牛、驢子這些動物很容易被馴服,它們成功或不成功地與羚羊、瞪羚、巨角塔爾羊、鬣狗、蒼鷺及鶴子共用著牧場。所有這些動物都從它們的自然棲息地捕來。其中一些動物很兇猛,給鬣狗強行餵食時需要好幾個人才能把其捆得無法動彈,鶴子的長嘴必須系在脖子上才能強行餵食。所有這些馴養都不成功,到公元前3000年紀末期逐漸被放棄了。
  • 公元前457年,古希臘人雕刻了奧林匹亞宙斯巨像,如今巨像去哪了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也是四大古國中不容被忽視的一個燦爛文明,從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146年,在6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古希臘以自己獨特的魅力,成功的影響了西方文明。古希臘時期是文明大爆發的時代,西方最早的文學,科技,藝術等,都在此時有了奠基性的發展,當然,古希臘的神話也同樣顯得尤為亮眼。
  • 2018年是閏年還是平年 2018年總的上班天數是多少
    那麼2018年有閏月嗎?  2018年是閏年還是平年  2018年不是閏年,是平年。  一般情況下,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閏年,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平年。如果該年是世紀年(也就是整百年),就只有能被400整除才是閏年,否則就是平年。閏年的2月有29天,平年的2月只有28天。據此,2018不能被4整除,故2018年不是閏年,是平年,且沒有閏月。
  • 揭秘公元前一萬八千年,中華文明最早的天皇——成鳩氏
    盤古大帝 約在公元前一萬八千年,盤古開天闢地以後,盤古的兒子建立了自己的氏族,是為成鳩氏,盤古賜予的姓氏。現代人希望孩子成龍成鳳,而盤古希望孩子成鳩鳥。至先秦時期,成鳩氏已經被成鳩氏族使用了一萬八千年,表明了成鳩氏的古老程度,歷經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期,再到鐵器時代。
  • 秦始皇修了條2000年都不長草的路,是怎麼做到的?你看原材料是啥
    有人說:「我不相信秦始皇是暴君,不然怎麼會給兒子取出扶蘇這樣的名字。」可以說扶蘇是秦始皇最疼愛的兒子,並且希望把自己的衣缽傳承給他。但是扶蘇還是因為勸阻秦始皇鎮壓儒生,被派去監督蒙恬將軍修直道,但是就連秦始皇也沒有想到的是,他自己死後,趙高和李斯偽造詔書,讓扶蘇自殺,並擁立胡亥為皇帝。
  • 秦昭襄王若多活30年,能否統一六國,看他與秦始皇對比就知道了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死於公元前251年,而後來的秦始皇統一天下正好是公元前221年,剛好相差30年時間,其實秦王嬴政繼承秦國王位與秦昭襄王去世的時間也不過三年時間,就算再給秦昭襄王30先來從幾個方面比較一下秦始皇與秦昭襄王的不同點和治國的區別:  一、掌控權力的能力  秦昭襄王即位時剛好20歲,這個年齡算得上弱冠之年,是可以親政了,但是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中,秦國的政治權力被他母親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所瓜分,身為一國之君不能收回國君的權力,這是秦昭襄王的能力問題。
  • 中華文明歷史上的大不幸事件:致九鼎丟失、西周200年歷史斷層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但中國的歷史也有致命的短處,那就是先秦史缺失嚴重,尤其是夏商周歷史雖然有考古和文物的佐證,但史料缺失嚴重,尤為明顯的是進入信史的周朝,居然也沒有詳細的史料留下,以至於我們只能在考古出土的金文中得知周朝的一些情況。
  • 領讀人周暘|10年與5000年,她如何尋找絲綢起源
    根據2018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公布的成果,人們用考古發現實證了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遊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 兩千年前的喵星人!秘魯沙漠考古找到巨大貓咪圖案
    南美洲秘魯的納斯卡沙漠有著數以百計的巨大神秘圖騰,包括蜘蛛、蜂鳥、猴子等,這些圖案被稱作「納斯卡線」,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遺產。最近,考古學家在當地山坡上發現新圖騰,那是一隻躺著的巨大貓咪圖案。
  • 《中華文學選刊》2018年第6期目錄
    提示:《中華文學選刊》2018年6期面世,歡迎關注「中華文學選刊雜誌社」微信公眾號,網上訂購請點擊菜單欄
  • 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隆重舉行
    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本源文化和共同文化信仰,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是中華文明的根基,天水作為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公祭伏羲由來已久。    附:2018(戊戌)年公祭伏羲大典祭伏羲文    惟公元二零一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歲在戊戌(wù xū),時值夏至。中華兒女,匯聚羲皇故裡天水,謹以太牢之禮,鮮花雅樂之儀,虔敬之心,致祭於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
  • 200年巴黎公廁變變變
    200年巴黎公廁變變變金羊網  作者:碩寬  2020-07-24 公共廁所代表社會文明程度和公共衛生水平,直接影響居民健康,解決不好甚至會爆發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