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有一次,必當榮耀以歌!00後拿到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2021-01-10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楊希林

最近,杭州家長圈再一次被寧波鎮海中學刷屏:7月14日今天上午,2019年第50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經競賽(IPhO)成績公布。中國隊五名隊員全部獲得金牌,其中,來自鎮海中學的孫毅凡實驗成績位列所有參賽隊員的第一名。

然而,暑假不光是學霸們的「高光時刻」。比如這個叫韓新葉的姑娘——

照片裡,這個清瘦可愛、有一對小兔牙的2019屆鎮海中學畢業生,剛剛被南京森林警察學院警務指揮與戰術(特警向)專業錄取。不過,比這更讓她興奮的,是7月14日收到的一張橘色卡片:印著自己名字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這意味著,她6月11日在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上做的實卡申請已正式通過,並正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中的一員。

「是榮耀呀!加油!」收到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當晚,這個18歲的小姑娘激動地翻來覆去睡不著。晚上10點41分,她忍不住爬起來,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為未來的女警官韓同學打call!這是一份特殊的18歲成人禮。」鎮海中學教務處副主任曾昊溟在朋友圈轉發時寫道。

這個00後小姑娘,為何會在高考後第一時間去做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老師眼中:

這個動靜皆宜的小姑娘,總讓人驚訝

在韓新葉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朱寒傑的印象中,第一次見到韓新葉,是在2017年新高一生的入學儀式上。「小韓個頭不是太高,1米62左右,扎一個高馬尾,幹練,清爽,坐在第一排,特別愛笑,感覺很開朗。」

再後來,他與韓新葉打交道,主要是在學校開展班級宣傳活動的過程中。韓新葉擔任了宣傳委員的職務,班上的黑板報及班級環境布置,都是小韓一手包攬的。「她喜歡攝影,還加入了學校的光闌攝影社。平常老師或同學們有什麼活動,總是喊她當攝影師,小韓不僅每次都樂呵呵地答應,還總能在活動中抓拍到特別精彩的照片。」

然而,最震撼朱老師的兩件事,卻都是在小韓快畢業時發生的。「第一件事是她報考了警察學院,第二件事是她去做了人體器官捐獻。」

三年相處下來,在朱老師眼中,小韓是個動靜皆宜的女生。「她學考選考選擇的是政、史、生三門,平時也喜歡在QQ空間裡曬雞湯或文字。我以為她是個典型的文科女生,沒想到臨到填報志願前夕,她居然對警察和醫生特別感興趣,還不怕吃苦,每天功課再忙,都堅持去做體能訓練。」

回顧小韓在鎮海中學的3年學習時光,朱老師提煉出了5個關鍵詞:樂觀、堅毅、熱心、熱情、有主見。「結合小韓展現出來的這些品質,我覺得她的兩個決定,其實在平時已經埋下了種子。」

家長眼中:

獨立有主見,是00後們的特色

為了解這位有想法的00後的成長史,今天中午,錢報記者聯繫上了韓新葉媽媽。看著女兒一臉燦爛的志願者照,韓媽媽坦言,作為父母,心情仍有點複雜,但願意支持女兒的一切決定。

「因為我和韓爸爸都是從醫的,對小韓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小學4年級左右,小韓最喜歡的一部電視劇就是《心術》,還萌生了要做器官捐獻志願者的念頭。」韓媽媽回憶,「每次我和韓爸爸做完手術回來,她都喜歡問東問西:今天做了一臺什麼手術?手術難度高嗎?術前醫生需要做什麼準備?面對她的疑惑,我們也會一一耐心回答。」

韓媽媽回憶,女兒第一次鄭重其事地和自己提出想要捐贈器官時,是在初二下學期。「當時小韓的奶奶身體不太好,只好住院休養,小韓跟著我們天天往醫院跑,可能也堅定了內心想要捐贈器官的想法。」

韓媽媽當時給女兒的回覆是:你現在還未成年,內心的想法尚且稚嫩。等到成年後如果仍堅持這個決定,爸爸媽媽一定會支持你。

現在回想起來,韓媽媽有些心酸,但更多的是為女兒自豪:「小韓的確是個很有想法的人。無論是報考警察學院還是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都是她自己決定的,我們並沒有做太多幹預。現在的00後,基本都有自己的想法。作為家長,我們也希望她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高三定目標,

拿下特警方向專業通知書

升入高三後,韓新葉的高中生活陡然繁忙了許多。根據自己的高一高二成績、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小韓給自己定了兩個專業方向:一是醫生,二是警察。「人生只有一次,我希望日後能像我爸媽一樣,從事能幫助人、真正有意義的工作。但我的成績不是特別突出,覺得報考醫學院的話也不一定能報考王牌專業,還不如抓一抓體能,報考警察學院。再說警察學院對考生身體素質標準要求其實沒那麼高,常鍛鍊的人只要堅持體能訓練,基本沒問題。」

不過,高考成績一出爐,韓新葉就調整了填報院校。「我的高考分數是644分,體育測試分220分,距離原來的目標,浙江警察學院一段線還差0.38分。當時我就想,如果浙警上不了,那我就選個浙警裡報考不了的王牌專業。」

韓新葉的新目標南京森林警察學院,來自一位學姐——她是2017屆鎮海畢業生,目前正在南京森林警察學院讀本科。她告訴小韓:警務指揮與戰術(特警向)專業是學校的王牌專業,還不需要體育加試,但入學後體能要求很高。「既然是特警方向,只要4年咬牙堅持下來不就行了?」韓新葉苦思冥想後,向爸媽宣布,自己想報考南京森林警察學院警務指揮與戰術(特警向)專業。

「這個專業體能訓練要求這麼高,女孩子數量又少,你能堅持下來嗎?」韓爸韓媽很擔心。

「我喜歡這個職業。既然是我自己選擇的路,我就一定要走下去。」小韓回答地擲地有聲。

高考一結束

就去申請器官捐獻

高考結束後,韓新葉沒有迫不及待地去旅遊,而是開始著手準備申請器官捐獻志願者的相關材料。

「今年四五月份左右,我參加了溫州醫科大學的『三位一體』。那裡有一個『人體博物館』,收藏了有人體各個部分的標本。從溫醫大參觀回來後,我堅定了要捐獻器官這個想法。恰巧當時一名鎮海學長,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我一看樂了,趕忙去問他要了申請攻略,就等高考一考完去申請。」

關於自己在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申請的細節,小韓記得清清楚楚:「6月11日早上,我睡了個懶覺,之後馬上去網上登記了。登記完之後,我和爸媽報備了一聲。因為之前就和他們聲明過好幾次,所以他們的反應還挺淡定,也很支持我。」

7月11日晚上,小韓查詢到了自己被南京森林警察學院警務指揮與戰術(特警向)專業錄取的消息,當即激動地一蹦三尺高:「當時我還在北京玩,以為接下來沒有什麼更讓我興奮的消息了。沒想到一回到餘姚,又收到了印著我名字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還有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組織的一封感謝信。」

值得一提的是,小韓在朋友圈曬出這封感謝信後,有五六個鎮海同屆學生私信她,詢問申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方法。「看到他們的私信消息,我覺得特別開心。我覺得人生只有一次,必當榮耀以歌。我們無法預測自己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為延長他人生命出一份力。」

這個夏天,韓新葉還有一個心願:去浙江省血液中心或大學獻血站獻血。「我是個很普通的姑娘,喜歡攝影,唱歌,畫畫,愛擼貓,喜歡聽德雲社相聲。馬上就要去心儀的大學報導了,心情還是很緊張的,畢竟訓練量大,但是我還是願意去嘗試一下。」

相關焦點

  • 山東已發出首批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http://www.china-organdonation.org/)自2014年4月3日正式開通以來,山東省已實現在線登記247人,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根據志願者登記要求,已發出首批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 一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讓遺失的錢包找到主人
    次日,賀傑再次返回商場尋找無果後報了警。當天下午,就在賀傑自認倒黴,尋思著如何去掛失和補辦遺失卡證時,手機響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陌生電話。以為是騷擾電話,賀傑掛斷了。幾秒鐘後,這個陌生電話再次響起。這次賀傑接了起來。對方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賀傑有人撿到了他遺失的包。8月1日,記者聯繫到了撿包者張玉柱。張玉柱是維多利時代城運營五部的工作人員。
  • 走進溫州醫科大學,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首進電子健康醫保卡
    10月13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全國人體器官捐獻進校園活動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活動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浙江省紅十字會主辦,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溫州市紅十字會、溫州醫科大學共同承辦。13日上午,學生活動中心座無虛席,人體器官捐獻宣傳進校園啟動儀式暨新生醫學人文第一課在此舉行。
  • 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增長
    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陳雲芬)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我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一個人的樂隊」5名成員演唱歌曲《感受生命》,表達了他們對器官捐獻者、27歲的澳大利亞青年菲利普的感謝。 中新網記者 蘇丹 攝中新網杭州11月7日電 (記者 蘇丹)中國紅十字會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
  •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2014年至2020年7年間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達160萬,專家:仍處起步階段
    中新社西寧11月5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5日在青海西寧介紹,截至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0萬,實現器官捐獻2.6萬餘例,捐獻器官7.4萬餘個,7萬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 護工10年,60歲的他籤約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一個有福利的公眾號 近年來,隨著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完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已日趨完善和正規。捐獻器官、遺體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最近,海寧市中心醫院當了10年護工的楊昌明,做了一件讓人敬佩的事,籤約成為一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 一條朋友圈引發愛心接力,長沙一高職7名學生登記遺體器官捐獻
    華聲在線5月9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夏聲朝 陳盼 記者 劉鎮東 黃京)近日,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陳皓欣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張照片,內容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卡和一封感謝信。讓人沒想到的是,由這則朋友圈引發了系列連鎖反應,在短短一天時間內,湖南工程職院6名學子和校友進行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一條朋友圈引發關注陳皓欣是湖南工程職院酒店管理專業的一名大二學生。3月23日,陳皓欣經過校團委老師的指導,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上完成了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並在線申請紙質登記卡。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2020年雲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回顧
    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強力推動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為契機,紮實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願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12月初,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分別在昭通學院舉辦有400多人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進高校宣傳講座和有3000多名師生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毅行活動。
  • 怎樣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可在兩個網站登記 國內目前可以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網站有兩個。一個是上文所說的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其背後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港澳臺辦公室、國際扶輪社3450地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共同合作實施的人體器官捐獻合作項目。
  • 常德首次召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推進會
    尚一網訊(記者 蔣文輝 實習生 羅緣 通訊員 熊妮 宋孟祥)6月19日,2020年常德市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推進會召開。本次會議是自《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我市首次召開此類型的會議。會議宣布成立常德市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領導小組、常德市紅十字會捐獻人體器官志願服務隊、常德市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工作站,宣布實施《常德市人體器官捐獻協調服務管理辦法》。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OPO(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協調員謝勇洋,成為常德市紅十字會捐獻人體器官志願服務隊隊長。
  • 江西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活動
    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紅十字精神,普及器官捐獻理念,進一步推動江西省遺體器官捐獻工作發展,江西紅十字會人道救助服務中心根據中國紅十字總會辦公室《關於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活動的通知》精神
  • 天津市北辰區開展人體器官捐獻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開始前,天津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于慧斌,市紅十字會事務中心副主任金鵬及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先行前往北辰區紅十字會,就器官捐獻等業務工作進行調研,向區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任學芳及相關工作人員了解本區人體器官、角膜及遺體捐獻等工作開展情況並提出指導意見。
  • 陝西16人再次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哪些領導人去世後捐獻了器官和遺體
    越來越多的黨員幹部加入到了器官及遺體捐獻的隊伍中來。去年4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舉辦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紀念活動,在活動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原衛生部部長陳竺,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華建敏,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李金華,登記了捐獻器官意願。
  • 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無年齡限制可反悔取消
    「其實,遺體捐獻和器官捐獻不是一回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器官捐獻是指生前或死後將器官捐獻,以供臨床救治病人。遺體捐獻是指生前留有遺願或在接受站登記並經公證後,死後由執行人協助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院校的高尚行為。捐獻的遺體主要用於醫學教育和科研,不能作為器官移植使用。」
  • 中國民航開通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綠色通道次數不斷提升
    無錫人民醫院副院長、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主任陳靜瑜介紹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開通後,器官轉運體驗。 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26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6日獲悉,近年來,中國民航開通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綠色通道次數不斷提升。2017年到2019年9月,中國民航開通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綠色通道次數超過4500次,運輸人體捐獻器官4700多例;在這些人體器官中,肝臟、腎臟、心臟運輸量排名前三位,其他運輸的器官還有肺臟、眼角膜。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