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聽到這個書名,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比較陌生,而且有點拗口。
但這本書卻獲得了豆瓣評分9.0,《紐約時報》暢銷top1,現在也是噹噹暢銷榜前三。
這本書到底為什麼吸引人,裡面又講了什麼故事呢?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就是一本自傳,講述的也是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叫做塔拉·韋斯特弗。
她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傳奇,塔拉出生在美國愛達荷州的山區,17歲前從未上過學,她的父親經營一座垃圾廢料場,是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那裡機器簡陋,環境惡劣。而塔拉10歲的時候,就需要去垃圾場幹活,長釘在她腿上扯開了一道大口子,一家人傷痕累累…
有一次塔拉在廢料場被長釘砸中了,穿透皮膚組織,她大哭大號,父親卻感覺視而不見。
這讓塔拉第一次感到恐懼與絕望,塔拉的思想正在困苦中掙扎,她需要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
好在命運似乎要為她拉開一道光的裂縫——塔拉的三哥通過自學考試上了大學,並將教育的概念第一次灌輸到了塔拉的腦子當中。
她決定要去上學!
而這個決定,在這個以反政府為信條的家庭當中,她這麼膽大的行為無疑意味著背叛!
於是,她偷偷背著家人學習,在父親的冷嘲熱諷下,去學習那些普通孩子早就學習過的功課。
即使父親為了防止她學習,而不斷地給她安排活計,但她依然咬著牙堅持著,哥哥的榜樣告訴她——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終於在自學了一年多後,塔拉終於拿到了她嚮往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可父母顯然是想阻撓她。是選擇留守家庭,還是追尋「理想國度」?需要這個17歲少女做出自己的人生抉擇!
她想要追求知識,卻要失去家庭、親人和信仰。
最終她給了自己一個答案——我要振翅「飛」出這座大山!
女人都要有一次涅槃,痛苦之後就是重生
在堅定內心想法之後,塔拉一步一步努力前行,她的毅力和天分讓她的重塑之路越來越明晰。
5年後,她成為了劍橋碩士、哈佛訪問學者、劍橋博士、文學家、歷史學家。
她就好比正在從人生的金字塔底向上慢慢爬升,雖然步履維艱,但心中夢想的火焰卻從未曾熄滅!
在學校中,教授曾經對塔拉說了一番話,很打動我:
「 無論你成為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劍橋,而是在於你自己。你就是黃金。回到楊百翰大學,甚至回到你家鄉的那座從地山,都不會改變你是誰。那可能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甚至也會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一,即便是就金,在某些光線下也會顯得晦暗,但那只是錯覺。金子一直是金子。」
正如書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山,那座山就是我們期待的人生狀態與理想,而我們就像是鳥,是所受的教育與經歷支撐我們飛向它。
而這段過程,就像是一次涅槃,痛苦之後就是重生!
除了真實的荒誕產生的巨大衝擊力和感染力,《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本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
除了告訴我們她的父母從來不送七個孩子上學,韋斯特弗還可以更客觀地分析家庭教育所發揮的作用、更理性地解釋為何這樣的家庭可以出現三個博士;
我們熟知的首富比爾蓋茨,也將這本書作為他年度薦書的第一名,他甚至說:「我自以為很擅長自學,但與她的自學能力相比,我的簡直不值一提。」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塔拉並不是說,把她無盡苦難的家庭毫不留情地拋擲腦後,也不認為那些金光閃閃的學歷和獎金就是她奮鬥的唯一,而是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無論此刻的你正在做著什麼,無論有著怎樣的豪言壯語,亦或承受著怎樣的傷痛,要知道屬於自己的路都要自己去開闢,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這些奮鬥前行途中的一點一滴,只有自己才能品嘗,擱誰,也無法代替。
就像《霸王別姬》裡的一句臺詞:「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紐約時報》評價說:這個故事像一劑鎮定劑,能讓大象都安靜下來。塔拉·韋斯特弗娓娓道出了她那無法想像的奇異成長曆程,極具誘惑力和悲劇色彩,引起強烈共鳴。
比爾·蓋茨說: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
若有時間,請你好好讀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因為,或許你也是一隻鳥,正在找尋你應當飛往的山。
多一個人讀到這個真實的故事,就多一個人勇敢做自己!
正版書籍僅需39.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