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小編從小到大最怕的是什麼?
小編會以0.3秒的神經傳導速度來回答:看牙醫。
這世上沒幾個人受得了牙機鑽頭不停的「吱吱」聲!
也恐懼躺在治療椅上的視角,感覺自己就好像待宰的羔羊!
所以在口腔門診裡看到的患者們總是皺著眉頭的!
那麼應該如何避免要去看牙醫呢?這就得從預防齲齒開始做起了!
因為去看牙醫的,80%都是由於齲齒而要補牙的患者!
在預防齲齒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一下,齲齒是怎麼來的?
首先它是一種牙齒長期處在酸性環境中,導致被侵蝕發生的脫礦現象。
再加上日常的口腔護理不到位,牙齒間殘留的食物會在細菌與口腔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導致牙齒持續脫礦發黑,甚至伴有牙菌斑、牙結石的附著。
同時齲齒形成的牙洞和附近的牙菌斑、牙結石都是滋生厭氧菌的極佳場所。
但是有不少網友曾經問到為什麼出現蛀牙後,總是時痛時不痛?
據廣大口腔精準綜合治療科的專家表示:齲齒不痛並不代表,蛀牙康復了!而是仍然處於病情的發展過程。
第一階段:牙釉質表明已經開始被侵蝕,牙齒表面出現黃色斑點或是堊白色斑點,慢慢透出牙本質的顏色,這只是輕微的蛀牙表現。
第二階段:牙釉質下表層開始被侵蝕,這個時候牙齒開始變得敏感,稍不注意就會使牙齒表面碎裂形成淺淺的黑洞。
第三階段:細菌開始侵蝕琺瑯牙本質,牙齒就會感到疼痛,對酸甜冷熱感到極其敏感,飯不能食,夜不能寐。
第四階段:細菌開始侵蝕牙髓,牙神經遭受破壞,疼痛感無法傳輸回大腦,所以會感到時痛時不痛,這說明你的蛀牙已經非常非常嚴重了。
第五階段:細菌膿腫感染到牙根尖的位置,繼續擴散到牙槽骨,引起劇烈疼痛,你的臉或許會因此而變得腫大。
一般在前兩個階段就應引起重視,但據小編發現現在不少市民都忽視蛀牙的危害,因為不及時處理齲壞的牙,可能會連累鄰近的好牙,造成牙齒缺損,嚴重的缺損甚至影響臉部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