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給我家狗子買的最多的是零食,這段時間買的最多的是防護用品,什麼寵物消毒水、口咽清新噴劑等等,還給它買外出的小鞋。做足防護,才能保護好它。」家住海珠區的張女士最近的購物車裡多了許多以前不曾買過的寵物用品。
2020年的冠狀病毒疫情,不但給所有人帶來影響,就連寵物們也難以逃脫。有關「寵物是病毒源頭」、「寵物會傳染病毒」的傳聞四起。儘管自世衛組織闢謠後逐漸風平浪靜,但由此一來,寵物健康、衛生用品幾乎是一夜之間成為養寵人群的「最愛」。多家電商平臺的寵物藥品、消毒抗菌產品銷量驟增。
而實際上,疫情對寵物行業的影響是冰火兩重天。大數據顯示,直接經濟損失在2萬元以下的門店佔比達到88.56%,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洗護美容業務。不過,在線下實體受到重創的同時,線上的很多商家卻因禍得福,越來越多的門店開始注重線上業務。
寵物線上生意火爆,狗糧等各種用品動動手指就能買到
以前吃的暢銷,如今消毒的暢銷
擁有抗菌抗病毒專利技術的美國Goldshield 公司旗下寵物系列品牌水膚寧,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開拓正旺。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經銷商告訴記者,自從疫情爆發後,水膚寧的銷量瞬間猛增,甚至讓他們措手不及。「以前養寵人群對於寵物消毒用品不會太過重視,最起碼沒有貓狗糧和零食買得多。但是自從疫情爆發之後,尤其是各種傳言發生之後,養寵人群一下子對寵物的外出格外重視起來」。
不少人早在疫情剛剛爆發之時就買好了毛孩子們專用的消毒液。「每次遛彎兒回來都要給它擦腳擦身,保持清潔,他們不是傳染源,反而是我們要保護的對象,」上文中的張女士這樣說道。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寵物清潔殺菌用品在以往屬於小眾領域,但疫情發生後包括多家電商平臺的寵物藥品、消毒抗菌產品銷量驟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熱度,成為除了寵物食品以外,行業內最「興旺」的品類。每天通過客服諮詢的用戶也較以往增加不少。同時,受隔離管控的影響,對於寵物的小病小痛,不少寵物主亦選擇自行解決。因此寵物版雙黃連口服液、貓狗感冒清、抗菌液、口咽清新噴劑、漂漂水噴霧等藥品瀏覽量及成交量都屢創以往新高。從口腔、毛髮、腳掌,到寵物生活的居家空氣,相關的除菌殺毒清潔用品銷量也表現不俗。
疫情未過寵物行業已是冰火兩重天
新型冠狀病毒使得大部分行業都在2020年伊始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冬。而近年來一路向好的寵物行業,也因大部分消費場景的消失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據寵物行業白皮書、寵愛商貿等行業機構對全國寵物店疫情期間現狀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從2月份疫情爆發到3月底,超八成的實體店家月營業額不足10萬元,近六成月營業額在5萬以下,四成月營業額在5萬到10萬之間。寵物門店平均在線時長同期同比增加1.6小時,接待洗護數量同期同比下降13.2%,寵物貓狗銷量單只同期同比降價18.43%後,銷量增長14.5%。46.13%的寵物門店商家疫情期間損失在5000元至20000元之間,損失在20000元至50000元的商家也有27.68%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絕大多數寵物商店(院)等門店的正常營業受到限制,同時居民居家隔離等,對寵物醫療、美容、洗澡、行為訓練等實體店到店流量也產生較大影響。
但是與此同時,一批線上做生意的寵物服務店卻因此而火起來了。尤其是上門送寵物用品和食品、上門做美容、遠程問診看病等服務受到許多養寵人士的歡迎。還有一些線下實體店也不再「坐等」,而是主動上門服務。
寵物店開展糾正狗狗不良行為網絡直播課程
線下:寵物用品「躺」在店內無人問津
在這次疫情中,以往在人們眼中最暖、最好玩的線下寵物門店,由於承擔了食品、用品等零售功能、洗澡美容、寵物寄養等服務行為的重任,而失去了最多的客流量,是這次寵物行業「受災」最嚴重的領域。其中洗護美容毫無懸念地居於首位。
天河區一家中型寵物門店老闆劉小姐告訴記者,她的寵物店已經開了三年,生意剛剛穩定下來就遭遇了疫情。由於人們都宅家不外出,寵物食品和用品都變成了網購,唯一必須到店才能實現的美容服務就更是無人問津,大家都害怕在洗澡美容的過程中寵物會受到傳染。因此店裡連續兩個月入不敷出,連6000元的月租都付不起。
在番禺大學城附近開寵物店的紀先生情況也並不樂觀。他坦言疫情期間處於虧損狀態。他的寵物店同樣也是銷售活體寵物和寵物用品,此外他還做寵物的繁殖。紀先生今年四十多歲,開店已有三四年時間。疫情期間已經暫停經營兩個月,不掙一分錢,沒有收入還要倒貼。」因為寵物用品都在店裡放著,情急之間也沒有找出線上賣產品的路子。而繁殖場的寵物也需要餵養和照看,這需要一定的成本。同時還有房租,都要往裡貼錢。「如今已是五月,復工已有半月,但生意仍冷冷清清。」
線上:微信群、朋友圈生意火爆,連問診都可「遠程」
疫情使得實體店遭受重創的同時,線上網店、微店、或者能夠及時轉變思路,開拓線上銷路的實體店,卻慢慢走出了困境,有的甚至「因禍得福」,生意火地不得了。行動的限制,使得寵物主注意力、消費範圍極度萎縮,只要可購買,品牌甚至不需要在活動策劃上做任何投入,成交量便源源不斷。上述調查顯示,疫情期間90%門店通過微信來做生意。近七成門店表示要做線上業務平臺,69%的寵物門店商家計劃開通美團,餓了麼或者小程序商城等線上平臺。
家住廣州番禺的大頭媽(網名)就是這樣一位從事寵物行業「線上」生意的人。當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遇見她時,她正在經銷商門口等候狗糧和貓糧的派發,而她的身後則是自己的七座麵包車,按照她的拿貨量計算,必須跑上三趟才可以把貨物裝完。
她告訴記者, 「以前附近的客戶都會自己上門取貨,但是現在都宅在家裡,出門不方便,貓貓狗狗等著解決肚子問題,我只能自己上門送了。」除此之外,大頭媽還經常在微信客戶群裡給大家接龍訂購,貓貓狗狗們的衣食住行無所不包。由於她供貨渠道多,貨物品質過關,價格實惠,群裡的養寵人士都非常信任她。有群友表示,熟悉的微商都是只做大品牌,而且都是正規申請並且拿到代理權,和有信譽的實體店一樣放心。「況且在現在這種環境下,線上交易能更及時解決貓貓狗狗們的需求。」
廣州的柴可福寵商學院負責人表示,因疫情原因,他們近期增加了美團外賣業務,並開展網絡直播課程,主要是針對家庭寵物犬一些行為問題及護理餵養的正確方法。目前直播形式分兩種,一種是與機構合作,定好課題上網絡課程,另外一種是在抖音上發布一些訓練犬只案例,有針對地開直播,與觀眾互動解答問題。「直播課程反映非常好,粉絲反映可以清晰了解,並初步解決問題」。此外,除了給店裡寄養的狗狗加以訓練以外,他們還會應客人需求,上門給狗狗訓練,有針對性地解決個別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居家隔離期間,寵物在線問診業務也進入越來越多寵物主視線。寵物在線問診平臺愛寵醫生在此期間推出了免費問診服務,受到很多寵物主青睞。也有寵物門店根據不同片區提供就近在線問診服務,以方便消費者此後到店看診。不過,由於獸醫行業有其特殊性,需要嚴謹的問診和判斷,因此開展這類業務的獸醫院仍然是少數。
據海珠區一家獸醫院負責人表示,獸醫院本身春節期間就會減少接診,所以疫情影響不算太大。從4月份開始已經慢慢恢復了正常運營。「不過客人的出行還是沒有完全放開,所以都會集中在周末帶寵物來看病。而且打疫苗的客人多了。因為大家對寵物的健康防控更加重視。」
毛孩子的生意可能會大變身
華金證券《宅居推動養寵線上消費,寵物經濟持續擴張邏輯不改》報告指出,由於疫情原因,寵物商店(院)等門店的營業受到限制,同時居民居家隔離等,對寵物醫療、美容、洗澡、行為訓練等實體店到店流量產較大影響。但是對於以線下經營為主的店面,此次疫情也將起到加速行業規範升級的作用。
由於居家隔離使得寵主擁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自家的寵物,更依賴於手機,線上查詢信息、尋找購買商品就會更加成為他們的習慣。哪怕疫情過去,這也將成為主流的商務習慣。因此有專業人士認為,在考慮為購物中心及門店引流之外,寵物業態更應該在專業化、渠道多樣化上發力。
一位經營寵物貓洗護用品的經銷商認為,經過疫情之後,消費會更加注重所買商品的品質及安全,也更捨得為自己花錢。以寵物食品為例,像皇家、冠能等一線品牌不管是製作工藝還是品質保證都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口碑,這是消費者最關心及願意為之買單的,因此寵物企業一定要堅持用好材料、做好產品,同時把產品包裝到位、傳播到位,相信一定大有市場,疫情之後的寵物市場將會迎來一波新的爆發。
文、圖、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