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唐詩宋詞本質上都可以歸入到「詩歌」的大範疇當中。而且,中國的這些古詩並不是都由精英詩人所創作的,乃是相當全民化。上至皇帝,下至販夫走卒之流,都可以吟詩作對。
要說起歷史上作詩最多的人,乃是清代的皇帝乾隆了。這個所謂的詩人一生留下四五萬篇詩歌,確實相當高產。不過由於水平不敢恭維,導致其在現代詩歌史上沒有位置。除了這個詩人外,歷史上作詩最多的乃是一個宋代詩人。
這個詩人不是陸遊,而是楊萬裡。陸遊是流傳下來詩歌最多的詩人,多達9000多首,其創作的總數也和這個差不多;楊萬裡一生作詩多達20000餘首,其中流傳下來的有4200多首。在他的這些詩篇當中,多有經典、膾炙人口之作。
在我們的中小學時代,至少曾經學過他的兩首詩。一個是《小池》,另外一個則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全文如下:
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七絕是楊萬裡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們所學過的詩歌當中描寫夏天的最美的詩句。
如果說王維的詩篇「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麼楊萬裡的這首詩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副經典的寫意圖畫。當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色彩斑斕的氣息,其中美麗柔和的環境,其中平淡自然的詩歌風格。
也正是因為此,這首詩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育信息,很早就入選中小學的語文課本,給學生以美的感受。
除了這首《小池》,《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也是描寫夏天和荷花的經典之作。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首詩描寫的是夏天的美景,主體描述的依然是荷花。尤其是「接天蓮葉無窮碧」,很容易讓人想起「蓮葉何田田」的美麗詩句,更容易讓人感受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品格。
對於宋代詩人楊萬裡來說,在那個刻意追求詩中說理的時代,能有如此恬淡的詩意表達,已經很不容易了。從這幾篇當中,我們可以管窺楊萬裡的詩詞風格,他一生作詩20000餘首,僅流傳下來大約五分之一,甚為可惜!
老張曰:楊萬裡,偏安南宋誠齋先生是也。自創誠齋體,為宋詩詞一大詞宗。作詩兩萬餘,然傳之甚少。今觀《小池》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不覺心生快慰;看《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頗有「蓮葉何田田」之境!縱觀其詩,苦嘆曰「誠齋體,多遭湮沒也」!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