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商巨頭亞馬遜的印度分站為鼓勵印度本土玩具業發展,開設了一個名為「Made in India toy store」的專區,中文即是「印度製造玩具店」。
據悉,這是亞馬遜印度分站刺激印度本土玩具品牌/廠商線上銷售舉措的其中一部分,同時也順應了印度政府的「自力更生」計劃。
目前,這個區內有來自印度15個邦的玩具賣家展示產品,有傳統玩具、手工玩具、益智玩具等類別。
在傳統玩具類別有:
Chowka Bara(五條盤碁:古印度的擲賽遊戲 )▼
Pitthu/Lagori(一種戶外投球遊戲)▼
Lattu(印度傳統木製陀螺)▼
在益智類別,則有DIY套裝、AR遊戲、科教套裝等等。
還特設印度本土品牌欄目▼
資料顯示,印度近8成的玩具都依賴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且在全球約900億美元的玩具市場份額中,印度僅佔17.5億美元,加上大量的年輕人口,玩具業的增長潛力還是很大的。亞馬遜印度分站副總裁Manish Tiwary表示:「這個專區的開設強化了亞馬遜印度分站支持本土發展的責任。印度擁有豐富的傳統藝術,很多中小企業、藝術家、手藝人也在生產工藝品和玩具,專區的開設會刺激產品需求,他們也能從中受益。」
其實,這並不是印度試圖振興本土玩具業的首次動作。
1998年,印度的北方邦曾嘗試在邦內距離首都新德裡東南30公裡處,為「玩具城」項目規劃了100英畝(約40.5公頃)地塊,旨在打造印度國內最大的玩具製造集群,推動印度本土的玩具製造,對抗中國進口玩具,但未能成功。按原規劃,這個項目分割為120個地塊,但僅有12個建了起來。所以,當地政府只好把剩餘的地塊挪作他用。
在今年年初,印度宣布針對玩具的進口關稅從20%大漲到60%。印度國內領先的玩具製造商兼代理商Funskool的執行長兼董事長Jeswant表示,希望這個關稅政策會刺激印度的本土玩具生產。目前,該公司在印度本土有3家工廠,在中國因疫情而暫停物流時,出口訂單大增。
在今年7月,就爆出印度西南部的卡納塔克邦(Karnataka)有意在距離首府班加羅爾 (Bengaluru)約350公裡的卡巴爾縣(Koppal)建立一個製造基地,規劃面積400英畝(約162公頃),直接或非直接創造崗位10萬個,吸引全球玩具商來此投資,到2025年,產值達到5億美元。卡納塔克邦的工商部門首席秘書Gaurav Gupta在一次對大型玩具公司高管們的網絡演講時表示:「卡納塔克邦本身有著玩具製造的傳統。目前,本邦正在致力於為建立一個強大的玩具產業而提供各種所需條件,而卡納塔克邦將打造出一個世界級的玩具製造集群。」
根據官方統計,這個邦是印度消費排名第三的市場,規模約為1.59億美元。從2010到2017年,該邦的玩具行業複合增長率高達18%,預計在2023年,將會達到3.1億美元。而且,該邦政府已經設立了一個特別產業集群發展項目(Product Specific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簡稱PSICD)將玩具業列為試點,該玩具集群的引資目標為7億美元。
在1998年,印度建立玩具產區的努力失敗了,當時可以說是條件並不成熟,那麼,這次嘗試,會成功嗎?歡迎留言討論。
來源:中外玩具網(ctoy-gdta)綜合
文/編輯:張芷盈 Salas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