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居民樓裡竟養上千隻蛐蛐兒,異味難忍...

2020-11-23 北青網

每年秋季是捉蛐蛐兒、養蛐蛐兒、鬥蛐蛐兒的最佳時期,白露、秋分、寒露,則是玩蛐蛐兒的高潮,所謂的「勇戰三秋」,指的就是這三個節氣。前些天,通州區馬駒橋鎮神龍潼關小區的居民反映,有住戶在樓內大規模養殖蛐蛐兒,產生了難聞的氣味。在社區工作人員與鎮政府、民警、城管、市場所等多方聯合工作下,該住戶積極配合,目前已經將養殖器具全部搬離,並且另外找到了合適的養殖地點。

資料圖 記者 王海欣攝

居民樓竟養起了蛐蛐兒

前段時間,家住神龍潼關小區的張先生總是能聞到一股股怪味,並且時斷時續,每天都會持續好長一陣兒。怪味到底從何而來?在確認本樓層沒有異常後,為弄清異味的源頭,張先生開始樓上樓下走訪。

走到8樓,張先生感到異味越來越強烈,他發現,該層住戶的房門敞開著,樓道裡還堆放著一些泡沫箱,裡面裝著沙土、白菜葉。而這股怪味正是從房間裡散發出來的。向屋裡看去,裡面的景象讓張先生頓時傻眼了:地上堆積著一摞摞泡沫箱、塑料箱,還有一層一層碼放的瓶瓶罐罐。經了解,這些罐子都是蛐蛐罐,箱子等器具都是用於養殖蛐蛐的。「這麼大規模的養殖行為,異味已經嚴重影響了其他居民的生活環境。現在又是疫情期間,社區能否從中協調處理?」張先生將問題反映給了社區居委會。

接到居民的投訴後,社區、物業工作人員立即實地走訪調查。「確實味道挺衝的,樓上樓下都能聞到。」新海北裡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李凱等人走進該住戶房間了解情況。據兩名住戶介紹,他們受僱於該房間的租戶,租戶平時並不在這兒居住,由他們來負責蛐蛐兒的養殖及日常管理。飼養的蛐蛐兒主要被用來餵魚。原本僱主只是租了一戶,後來由於養殖規模擴大,加上對面房間正好退租,價錢也合適,就把對面也租下來了,現在這一層的兩套房都被他們用來養蛐蛐兒。

據了解,兩戶房間的面積分別約為110平方米、140平方米。工作人員發現客廳、臥室、廚房,以及添置的貨架上都擺滿了菜葉、飼料以及各種養殖器具。摞起的蛐蛐罐高度可到人的胸口位置。李凱掀開蛐蛐罐逐層查看,「每層大約有20多隻,總共大約有上千隻,這麼多蛐蛐兒我還是頭一回見。」

至於異味擴散的原因,兩名住戶表示,因為養殖,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味道,在把該樓層的兩戶都租下來後,為了方便進出,他們乾脆就把門大敞著,氣味就擴散到了樓道裡。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勸說、協調下,兩名住戶同意將堆放在樓道裡的泡沫箱等養殖器具進行清理,並且在開關門時多加注意,儘可能避免異味擾民。

多方協調租戶主動搬離

不過,幾天後,當社區工作人員回訪時發現,雖然樓道雜物已經基本清理完畢,但是異味問題依然存在,樓上樓下的居民對此也頗有怨言。

「現在光是異味問題就已經很嚴重了,目前蛐蛐兒還未發育成熟,要是等天涼了,蛐蛐兒再叫喚的話,就更麻煩了。」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社區工作人員先後聯繫了房東、中介以及租戶,希望通過多方協調,租戶能夠停止養殖行為。雖然房東及中介表示願意服從社區的安排,不過租戶起初認為,養殖行為只在自己的房間內,並沒有觸犯相關法律法規,因此不該被管。

社區居委會隨即將情況向馬駒橋鎮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了反映。但是,能不能在居民樓內大規模養殖蛐蛐,能養多少,以及產生擾民後,是否有權對其採取強制措施,誰來執法等等,都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

在了解到社區面臨的困境後,鎮政府相關負責人立即聯合包片民警、市場所、城管、社區、物業等工作人員再次來到現場走訪,與該租戶進行面對面交流。「因為養殖行為確實影響了其他居民,房間裡堆積了那麼多的泡沫箱子也存在火災隱患。繼續在這裡居住我們不反對,我們建議他能不能將養殖器具暫時先搬出去,另尋合適的養殖地點,特別是那種帶有院落的平房。如果這一過程中遇到困難,我們也會幫忙協調。」李凱說。

「我願意配合社區的工作!」在與工作人員溝通之後,該租戶主動表示願意搬離,「不過,當時租房子就是為了養殖,要是把蛐蛐兒搬走了,房子也得退了,能否幫忙協調退租事宜?」面對租戶的這一請求,社區工作人員又積極協調中介、房東,退回了其剩餘的租金。目前,該樓門已完成灑掃消殺工作。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

相關焦點

  • 家裡進蛐蛐兒怎麼辦?
    只聽到,時起時歇從冰箱的角落,戶內疑戶外驚喜的牧歌……」  最近,不少市民遇到了余光中《蟋蟀吟》裡的情況,在家裡發現了蛐蛐兒,也就是蟋蟀。這些小傢伙是怎麼進來的?高層住宅裡為何也有?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影響嗎?  1 蛐蛐兒能飛100多米高上高層住宅不是啥難事  「蛐蛐兒叫了一夜,吵得人睡不著覺。」
  • 鬥蛐蛐兒:蛐蛐兒是怎麼捕捉餵養的?鬥蛐蛐兒比賽又有什麼講究?
    電視劇和動畫片裡,經常會有鬥蛐蛐兒的戲碼,我一直都在疑惑,他們究竟是怎麼養的,又是怎麼鬥的,我曾經多次問過父母,但始終沒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他們似乎也都不太清楚,只告訴了我:「蛐蛐兒吃草,喝露水,兩隻蛐蛐兒放在一塊,用草鬥它們就會打架。」對我來說,這樣的答案,就跟沒有一樣。
  • 大連:樓裡突然鬧跳蚤 多位居民挨咬
    近日,家住大連市沙河口區天涯街10號樓2單元的居民反映了一件煩心事:7月中旬前後,居民樓裡鬧跳蚤,部分居民被咬傷,紅腫一片,癢痛難耐。「不知什麼原因,跳蚤成災,整個單元每戶人家都被咬傷,主要是還有未滿周歲的孩子都被咬了!」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天涯街10號樓2單元探訪。  「你看我腿上咬的。」
  • 說說蛐蛐兒
    純屬起鬨架秧子,哈哈又是一年鬥蛐蛐兒的火爆時節,憋足了勁的玩兒家們攢了一年的期待,備赴戰場。每每鬥戰開始,圍觀的少則三五成群,多則水洩不通,總比本家要多,有叫好的,也有噓聲的,不過都異常專注,樂此不疲。其實圖個樂子我能理解,但心態要放正,為此下重注賭博都是老年間傳下來的惡習,奉勸玩兒友們就儘量別再沾了。
  • 居民樓裡人家辦喜事 一陣鞭炮響過爬出萬餘蟑螂
    新報訊 一陣鞭炮聲過後,上萬隻蟑螂一時間全都聚集到樓道裡,為防止蟑螂跑進屋裡,居民們紛紛買來殺蟲劑噴灑。  昨天14:50左右,記者在黃緯路元吉裡看到,蟑螂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樓道內到處都可以見到蟑螂的屍體,居民們清掃時,不時還有幾隻蟑螂從房頂上爬下來,嚇得居民趕緊取來殺蟲劑繼續噴藥。
  • 動物園用活羊餵野狗 慘叫聲讓周圍居民難忍折磨
    10:00:19東北亞推薦 · 懷疑鄰居偷錢農婦罵街一月· 圍觀少女竟催輕生者快跳江··· ····· 黑龍江 推薦  東北網3月13日電 羊……非洲野狗……哀叫聲之後,只剩下殘碎的骨架。  小女孩李樂(化名)帶著哭腔問媽媽,「飼養員為什麼要把活羊拖去餵野狗?」
  • 適合在居民樓裡飼養的幾種小體型寵物犬,看完之後你會恍然大悟
    適合在居民樓裡飼養的幾種小體型寵物犬,看完之後你會恍然大悟哈嘍大家好,各位鏟屎官你們的好朋友嘉嘉又來啦~今天嘉嘉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沒有花園沒有院子居住在居民樓裡適合養什麼狗狗哪種相比較能省心一些,多了不說直接給大家上乾貨!
  • 男子居民樓裡養殖蜈蚣 數十條「越獄」咬傷嬰兒
    嬰兒半夜遭蜈蚣咬傷  昨日,記者來到巴南土橋新街15號,這是一棟老式居民樓,共有11層,2個單元,共住著近百戶居民,養殖蜈蚣的是二單元9-1房,裡面主人連同蜈蚣一早即搬離,鐵門緊鎖。  在樓下,記者遇到了家住7樓的李女士,她介紹,5月初,她10個月大的孩子在睡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蜈蚣咬傷了。
  • 幾十隻野貓居民樓裡鬧翻天
    有話對黨報說  林小姐來電反映:我是四仙街的住戶,現在這裡野貓太多了,至少有幾十隻。這些貓的個頭都很大,可能是中華片區一期拆遷的時候原來的住戶留下來的。因為我們這一帶的老房子大多數是鐵皮屋頂,野貓在上面跑來跑去經常發出「砰砰」的聲音,吵得我們晚上都睡不好覺,希望有關部門能管一管。
  • 老北京人真會玩,冬養秋蟲鬥蛐蛐兒
    蟋蟀俗稱蛐蛐兒, 又名促織, 舊京時有「促織鳴, 懶婦驚」 的俗語,有提醒主婦們在聽見蛐蛐兒鳴叫時天氣已漸涼,該準備過冬的衣裳了之意。山東的寧陽縣清代時曾向皇宮進貢蟋蟀, 如今該地成為捉蟲養殖交易的著名市場, 已形成寧陽古城的一項經商產業, 縣城的年收入已達上億元, 蟲販的一隻蟋蟀,價可頂一頭牛或可售幾千元,有的好鬥的一隻雄蟋蟀,蟲販竟叫價 10 萬元。鬥蟋蟀源於唐代,興於趙宋。
  • 會玩的老北京人,原來鬥蛐蛐兒也是門學問
    其中只有蛐蛐兒,不僅鳴叫帶勁兒,而且好鬥,所以過去京城的有閒人家,都愛養蛐蛐兒,院兒裡的男孩子也都喜歡晚上扒磚尋找逮捉,以養蛐蛐兒、鬥蛐蛐兒為樂事。那時我年紀小,也喜歡在院子裡逮蛐蛐兒。用鐵絲紗做一個小罩子,盼著天黑,聽哪塊兒石頭縫裡傳出歡勢的叫聲,輕輕扒開,手電筒一照,那個小東西就不動了。我偶爾能捉到幾隻,但都不是什麼好品種。
  • 臭氣燻跳蚤咬居民受不了
    3樓有戶人家在外租房居住,空出的房間裡飼養了6隻寵物貓,平時除了每天2次上門給貓餵食外,清潔工作幾乎不做。現已進入夏天,整幢房子臭氣瀰漫,跳蚤猖獗。而離我家幾十米遠處,又有一個居民在弄堂邊飼養了幾十隻流浪貓。颳大風時,臭味也會飄進窗來。儘管周圍居民意見很大,但養貓者仍樂此不疲。望有關部門採取行動,還居民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 機關樓裡的那位「貓幹事」
    機關樓裡的貓幹事在機關樓裡有這樣一個特別的存在。他總是唯一身著花襯衫且邁著極其慵懶的步伐來「上班」。戰友們見到他都會和他打招呼,他從沒空手走出過哪個辦公室。他是機關樓裡的開心果,是大家的貓幹事。當你踏著清晨灑在機關樓門前的陽光上班時,你總會看到貓幹事就臥在那,眯縫著眼睛看你,若是他心情好還會朝你叫幾聲,像是在給大家加油打氣。若是他不開心,那雙棕色瞳孔就顯得異常凌厲,還會豎起他的尾巴化身「督查」:先檢查你的軍容風紀,然後跟著你到辦公室在身側監督你工作。他也因此得名貓幹事。
  • 夏日的夜晚,「唧唧吱、唧唧吱」的蛐蛐兒聲愈發響亮,為什麼?
    陣雨過後,真正鬧心的是蛐蛐兒的「夜晚歡歌」,可能很多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夜晚蛐蛐兒的鳴唱聲愈發響亮呢?農村人倒是對這再熟悉不過了,蛐蛐兒和知了一樣,八月份是生長繁殖的旺盛期,而蛐蛐兒的生活習性就是晝伏夜出型,而且特別怕強光,所以,夜晚聽到連綿不絕的蛐蛐兒聲響,是因為它們集體出動了,亮起嗓門兒的目的,除了正常的生長習性,最重要的一點,這是異性之間求偶的一種強壯魅力展示,是專屬於雄性的生命法寶。
  • 老北京小孩兒是怎麼捉蛐蛐兒蜻蜓的?
    一個小時,三五個小夥伴能逮十幾二十隻。把翅膀豎起來,夾在兩指之間,最後比誰逮得多,誰逮的大。在回家之前,要決定怎麼處理他們,比較常見的方法是直接放生,或帶回家去養,但沒有一隻能活過兩天的。還有一種玩法,就是摘點兒花兒、狗尾巴草,插在蜻蜓的尾巴上,然後統一放生,瞬間就能瞅見漫天飛著的花兒和草,一群傻孩子還在底下歡呼,現在想想巨傻無比。
  • 活久見!鄰居陪唱《偏偏喜歡你》救跳樓男一命:太動聽突然不想死
    活久見!鄰居陪唱《偏偏喜歡你》救跳樓男一命:太動聽突然不想死每個人在閒來無事時可能都會哼上兩句,音樂不僅能治療肉體上的傷痛,更能緩解心理上的壓力。大家可能都知道在一定程度上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不僅可以放鬆心情,對於精神上也是一種極大的解壓。
  • 拉布拉多生下四隻幼崽,主人前去一看驚呆,直呼活久見
    拉布拉多生下四隻幼崽,主人前去一看驚呆,直呼活久見 2020-10-23 19:25
  • 愛貓人士居民樓養貓後續:愛貓人想給它們找家
    10月30日,聊城晚報以《愛貓人士居民樓裡養貓 異味蔓延鄰居叫苦》為題,報導了城區一小區內,有住戶在居民樓大量養貓一事。因為客觀原因,記者未能和這位愛貓人士見面。時隔一周多,愛貓人士閆女士主動撥打本報新聞熱線,講述了她的苦惱。原來,閆女士養的貓並非鄰居們猜測的八九隻,而是近百隻。  如今,考慮到鄰裡間的和睦和自己的身體狀況,閆女士想幫這上百隻流浪貓找個家。
  • 居民樓樓道牆壁大量淌血引恐慌 原是居民扔牛血
    本報記者張海強攝早晨一出門,竟發現門外樓道牆壁上流淌著大量「血」!這讓整個單元的住戶驚恐不已,「咱們樓裡是不是出事了?」牆壁上驚現血色液體「媽,快開門,咱們樓裡是不是出事了!」昨日7時許,家住西三莊小區9號樓1單元三層的聶大媽忽然聽到兒子雷先生敲門。
  • 寵物店異味噪聲影響居民生活 社區物業都挺難處理
    原標題:寵物店異味噪聲影響居民生活 社區物業都挺難處理 居民樓下的寵物店。  住在鄞州華泰劍橋小區的張小姐,最近一直被開在樓下臨街商鋪裡的寵物店所困擾。這家寵物店內散發出的異味很重,小狗們又經常叫個不停,甚至到了深夜也不安寧。昨天,她反映這個生活煩惱。  住戶被異味和狗叫困擾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華泰劍橋小區實地查看。張小姐所說的這家寵物店開在小區一期最北面的一棟居民樓下的臨街商鋪,門朝四明中路開著。店鋪佔據兩層,三層及以上就都是居民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