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喜歡吃昆蟲?科學家:未來人類將以昆蟲為食

2021-01-08 奇點使者

在雲南生活或者去過雲南旅遊的朋友應該聽過,雲南許多地方的夜市裡會出現「昆蟲宴」。所謂的昆蟲宴就是商販以昆蟲為食材,通過油炸的方法去除昆蟲的異味,進而變成一道美味可口的食物,例如炸蜻蜓和炸蜂蛹。外地人看到這些食物並不敢隨意嘗試,但對於當地人來說,它們都是美味佳餚。

實際上除了雲南地區有昆蟲宴之外,世界上也有很多地區出現人吃昆蟲的現象。曾有美食愛好者對全世界各地區對於昆蟲的食用情況進行不完全的統計,最後驚訝地發現人類竟然將上千種昆蟲都納入了食用清單,就連平日裡我們常見的蟑螂也在清單裡面,這確實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那麼吃昆蟲到底有什麼益處呢?

許多人對昆蟲形成了刻板印象,例如由於蟑螂出現在家中,就會將所有昆蟲都定義為「髒東西」,又如某種螞蟻能分泌出毒液,就認為昆蟲是毒蟲。不可否認,這些標籤有時候貼得很準,但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許多昆蟲體內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這是人類食用它們的主要原因。其次,昆蟲作為食物鏈底端的成員,它們所消耗的資源更少,碳排放也更少。

因此如果要比較哪類生物更有利於可持續發展,那麼昆蟲應該榜上有名。如今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專門養殖昆蟲的行業,其中一些是為了生產副產品,例如養蜂是為了得到蜂蜜,養蠶是為了得到蠶絲,很少有直接生產食材。那麼未來是否會出現更多將昆蟲作為食物的人呢?科學家表示並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因為只要人們放下芥蒂,昆蟲會成為食材之一。

同時科學家表示,目前的昆蟲養殖業還存在許多弊端,這些弊端也成為了昆蟲作為食材的阻礙。首先是昆蟲的食物安全問題,經過調查大多數昆蟲養殖場都是以不健康、不新鮮的魚蝦充當飼料。雖然有些昆蟲的消化能力很強,抵抗病菌病毒的能力也不錯,但仍然無法排除它們成為病菌病毒的傳播媒介。

其次,昆蟲養殖業可能會導致生物入侵或嚴重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和養殖其它動物不同的是,養殖昆蟲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為很難保證它們不會逃到野生環境中。如果是外來物種對當地環境十分適應,那麼這個物種會迅速繁殖開來,進而對當地昆蟲物種的生存和生態環境的完整性造成威脅。

總而言之,目前國內國外都還未出現與昆蟲養殖相關的標準和規範,因此這個產業無法在短時間內擴散開來。不可否認的是,在世界上某些地區,昆蟲養殖確實創造了不錯的經濟發展,同時也降低了環境汙染,但是其它自然生物反而受到了昆蟲的威脅,例如珍稀植物。因此未來是否擴大昆蟲養殖業,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人們會不會接受昆蟲,也是個難題。

相關焦點

  • 大部分人喜歡吃昆蟲,未來人類會不會把昆蟲當作主食?不一定!
    不知道大家在小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下午我們時常在田野裡玩耍,玩耍的時候時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蜻蜓、昆蟲,甚至一些昆蟲肉質肥美吃起來特別美味,尤其是在南方他們似乎特別熱愛炸昆蟲、炸蜻蜓等等,對於一些南方人來說,可謂是美味佳餚,可是一些北方人來說卻不敢接觸這些蟲子,不僅僅是我國有吃蟲子的愛好,全球各地都會出現吃昆蟲的情況
  • 人類將面臨糧食危機?科學家提議:未來可以同類相食!你忌諱嗎?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科學家對從冰川中提取的遠古氣體分析後得出,今天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比遠古時期高了近60倍!而二氧化碳正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員,因此產生的一系列極端氣候反應讓人類飽受摧殘。近日,瑞典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未來人類對抗氣候危機的方式:同類相食!
  • 科學家敦促你食用昆蟲
    他說:「儘管人類在歷史上吃過昆蟲,現在全球約有20億人也經常吃昆蟲,但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如何以可持續的方式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食用昆蟲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首先,埃爾南德斯-阿爾瓦雷斯(Hernandez-Alvarez)表示:首先人們需要克服對昆蟲厭惡的因素,而昆蟲的商業化生產需要加快步伐。
  • 昆蟲將「犧牲」在人類餐桌
    但人類對肉類、生物燃料的需求不斷增加,令糧食短缺的威脅始終徘徊不去。路透社12月3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警告稱,一旦發生歉收,全球糧食儲備很快就會消耗殆盡。    1987年,玉米儲備足夠全球人口吃上168天。但自那時起全球消耗量已翻了一番,目前的儲備只能維持72天。隨著全球人口接近80億,有專家聲稱,人們很快將不得不吃蟲子果腹。
  • 普瑞納將為寵物狗和寵物貓推出昆蟲食品
    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和幾百年裡,我們人類從哪裡獲得我們所有的食物。或許你最好對食物擁有更大的包容性,因為科學家們一直把蟲子視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的答案。
  • 盤點昆蟲界的十大「巨無霸昆蟲」
    直到現在,人類發現的昆蟲種類有100多萬種,但是地球上仍然有很多昆蟲未被人類發現,有的昆蟲非常小,甚至肉眼都難以察覺,有的昆蟲體型卻非常巨大,這些體型巨大的昆蟲,甚至可以和小型齧齒動物老鼠媲美,可以想像昆蟲世界有多奇特,下面來盤點世界上10種,體型最大的昆蟲。
  • 養殖昆蟲「爬」上餐桌 你敢吃嗎?
    在視覺衝擊之外,文章也把「昆蟲養殖」這項已經在國外嶄露苗頭的新的產業帶到了大家面前。吃蟲子,會是人類的將來嗎? 養殖昆蟲將成為下一個風口?「昆蟲是自然界唯一能提供人類必需9種胺基酸的食物。」「蟋蟀含鐵水平高於其它昆蟲。
  • 男子以昆蟲為食一個月 烹飪蟑螂時差點被嚇哭(圖)
    昆蟲料理 卡門·布蘭特利·裡奧斯原標題:美男子以昆蟲為食30日或引領健康飲食新方向【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獵奇新聞網站「odditycentral.com」3月12日報導,美國阿拉巴馬州21歲的男生卡門·布蘭特利·裡奧斯(Camren Brantley-Rios)自今年2月起堅持每日三餐以蟲子為食,此舉旨在向人們推行「以蟲為食」的健康飲食新方式。
  • 27年下降75%,飛行昆蟲數量驟減為哪般
    原標題:27年下降75%,飛行昆蟲數量驟減為哪般 科學家們對沙丘、草原以及森林等地區進行了調查,在27年的時間裡,他們利用帳篷收集了超過53.5公斤飛蟲。儘管在得出結論之前,他們預想到飛行昆蟲數量會有所減少,但如此極端的減少量「令人感到擔憂」。並且為何飛行昆蟲會如此大幅度的減少,依然不得而知。
  • 未來昆蟲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會帶來什麼好處?優缺點明顯!
    未來昆蟲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會帶來什麼好處?優缺點明顯!「昆蟲宴」可能在南方很多地區比較常見,在北方昆蟲雖然被端上了餐桌,但是不會出現大面積以昆蟲為主要食材的情況。在去除昆蟲的內臟之後,通過油炸的方式,把昆蟲變成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比如炸蠶蛹就是比較常見的,咬開之後肥美的湯汁在嘴裡迸發,滿滿的都是蛋白質,但是對於一些膽子小的人看到這些美食之後卻不敢輕易嘗試,對於喜歡吃昆蟲的來說,它們就是餐桌上最美味的那道菜。
  • 其實昆蟲也很美麗,儘管很少有人喜歡它們
    蘭花螳螂喜歡潮溼和溫暖的環境,如雨林,年輕時看起來是黑色和橙色的。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顏色會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褪色。它通常會有一個粉紅色的白色圖案,這使得它和蘭花混合在一起,給它起了名字。它們如此美麗,它們的偽裝如此迷人,以至於它們作為寵物在北美非常受歡迎。但是主人應該小心:就像螳螂家族的所有成員一樣,它們是非常好鬥的捕食者,應該小心處理。
  • 10種具有超能力的昆蟲
    但是,科學家最近發現,這種害蟲可能比眼睛能看到的更多。豌豆蚜蟲從真菌中獲取類胡蘿蔔素,並利用它們從陽光中獲取能量。他們用類胡蘿蔔素產生一種叫做三磷酸腺苷的東西。三磷酸腺苷(ATP)有點像用於在細胞之間進行能量轉移的貨幣分子單位–在這種情況下,它將陽光轉化為生活所需的能量。從本質上講,豌豆蚜蟲已經學會了如何利用光合作用,這使它們無需吃任何食物就能收集能量。
  • 太空中的昆蟲餐--中國數字科技館
    把昆蟲當作食物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從發現的古人類排洩物化石來看,昆蟲早已從草地跳上餐桌了。最近,有科學家建議,未來的太空農業中,應該把昆蟲作為人類主要的肉食來源。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太空中人類就不再喜歡豬、牛、雞等家畜家禽的鮮美肥嫩的肉了嗎?當然不是,科學家給出的答案,竟然是小小的昆蟲在生態系統中是如此不可或缺。
  • 中外科學家構建昆蟲演化時間表
    昆蟲似乎無處不在,但它們在地球上的演化歷史卻長期懸而未解。中外科學家6日宣布,依託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他們成功構建迄今最可靠的昆蟲系統演化樹,解決了一系列昆蟲演化研究中的難題。  這項成果當天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 昆蟲滅絕,蝴蝶和蜻蜓或將在本世紀消失?不會!
    消息是關於昆蟲滅絕的,說雪梨大學等多所大學教授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如果地球上的昆蟲繼續按照目前的速度減少下去,將在短短幾十年內滅絕。也就是說,到本世紀末,可能就再也看不到蜜蜂、蝴蝶或蜻蜓等等昆蟲了,而這對地球生態造成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 昆蟲或將成人類新食物?雲南人:我們早已贏在起跑線
    作者:繆超  據外媒報導,由於全球食物短缺和尋找更營養、更生態食物的目標,科學家們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昆蟲。    圖為全國各地膽大的遊客集聚雲南,在巨型餐桌前品嘗重達1噸的昆蟲宴。 陳超 攝  科學家們認為,可食昆蟲最有潛力成為人類的新食物。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深專家朱莉婭·繆爾表示,昆蟲營養又環保。
  • 大學開昆蟲宴教授帶頭吃蛆 世界昆蟲宴大盤點(全文)
    據悉,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專家們正緊鑼密鼓地計劃,將昆蟲作為未來40年內,全球90億人口肉類和魚類的替代品。到2050年,昆蟲將會成為人類多種營養的主要來源。而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正準備在今年年底正式向成員國推廣昆蟲飲食。你能跨過心裡障礙接受昆蟲作為食物嗎?世界各地吃昆蟲的習俗又有哪些?昆蟲的營養價值真的有那麼高?一起隨著網易旅遊一探究竟吧!
  • 人類應該保護的十大昆蟲,不要拿拖鞋招待了
    實際上,地球上有許多類似的昆蟲對我們都有好處,其中一些給農作物授粉,另一些則消滅了有害昆蟲。假如它們出現在家裡,請不要激動,你應該捕獲它們並放到外面。下面就來介紹10種人類應該保護的昆蟲,見到一定要手下留情!
  • 昆蟲是變溫動物還是恆溫動物?哺乳動物有皮毛,昆蟲冬天怎麼辦?
    但昆蟲屬於哪一種呢?一般認為,昆蟲屬於變溫動物的範疇。但許多這種想法又不完全正確。變溫動物能根據周圍的環境調節自己身體的體溫,但像黃蜂、蜜蜂等昆蟲卻能對身體的某些部位選擇性的加熱,並能夠維持一定水平。這看起來更像是恆溫動物。比如有些蛾子和蝴蝶,它們身體被濃密的絨毛包裹,長吃一些花蜜、澱粉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我們都知道這些食物能夠被很好地轉化為熱能,進而保全自己的體溫。
  • 大千世界的小昆蟲:給昆蟲畫像
    昆蟲是個大家族,種類繁多、長相各異,模樣有的乖巧俊美,有的則顯得醜陋不堪。現在,就看看它們的頭、胸、腹三個體段吧!頭,是昆蟲進食和感知的部位,頭殼堅硬,感覺靈敏。上前方,有一對觸角;兩側,是一對睜得大大的複眼。頭頂,則常常為1—3個單眼。下方是嘴,具有3對口器附肢。它們的胸部,由前向後,依次為前胸、中胸和後胸。每個體節,都帶有一對被人稱為附肢的胸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