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立方推水池養的魚高於18畝魚塘收益 !佛山三水池塘生態推水養殖...

2020-12-05 水產養殖網

640立方推水池養的魚高於18畝魚塘收益 !佛山三水池塘生態推水養殖模式

2017-11-27 22: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18460 次 我要評論

作者:廖靜&nbsp羅茵


(池塘生態推水養殖)

池塘密布、綠樹環繞、果樹飄香……位於浩渺北江畔的佛山市江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邊農業」),引江水入池塘,擁有良好的養殖環境。最近,一項生態環保的推水養殖項目在這裡落地生根,成為了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首個池塘生態推水養殖示範基地。

佛山三水因三江匯聚而得名。同樣,江邊農業也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有此名。江邊農業執行董事李壁華告訴記者,推水養殖項目自今年4月投入使用以來,已收穫了兩批魚,產值達80餘萬元,實現了綠色、高產、高效、無病害、零排放。「640立方(推水池塘)養的魚就超過了18畝魚塘養的魚(的產量)!」他笑呵呵地介紹說。

井然有序,分養殖、集汙、淨化三區

驅車沿著長長的江畔大堤,經過一小段密林,江畔生態農莊躍然眼前。離大門十餘米一口池塘,《海洋與漁業》記者就看到了靠岸處並排建了4條養殖水槽。「這就是整套項目的精華。」李壁華介紹說,水槽最前端裝有增氧推水機,水槽基底約成10°斜角,而水槽兩邊均設有一排排增氧氣閥,源源不斷地提供氧氣。這個斜角能夠讓魚的糞便、食物殘渣等廢棄物自動流入集汙池;而推水的過程除了氣動推水讓水質不斷淨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流動增氧,所以這樣一個小的空間才能達到很高的溶氧度,也是這套系統主要的原理之一。

(推水)
&nbsp&nbsp
據了解,他們用這2口共計18畝的池塘來做這個推水養殖模式的示範點。推水養殖水槽水深約2米、長20米、寬4米,這640立方的水體就是魚生長的空間;而與之相連的10來平米水域就是集汙池。李壁華介紹說,在集汙池會放養一些濾食性魚類如鰱魚、鱅魚和貝類,成為該系統的「清道夫」。
&nbsp&nbsp
而另外一口相鄰的池塘就是淨化塘。塘中密布生態基。通過集汙塘內濾食性魚類「生物處理」過的水,再流入此塘,進行深度淨化。目前該項目使用的是阿科蔓生態基,淨化池裡,生態基在四周都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據了解,該生態基是一種用於生態性水處理的高科技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其特殊材質和獨特的編織工藝,可以使眾多微生物在其上安家,從而達到淨化水質的效果。

高效高產,最慢三四年可回本

「這種做法是十分高效的,我們之前管理魚塘就要看管整一個塘,現在18畝的水域就只要看顧這四個養殖水槽。理論上來講,養殖效益要比普通的池塘高30%。」李壁華說。

(李壁華)

談及收益,李壁華給記者算了算這筆帳。該套設備配套成本約40多萬元,理論上每立方水體可容納150斤魚,魚苗到上市約3到4個月,加上天氣原因,每年可出魚2到3批。那麼,640m³水體的產量約27萬斤,以每斤6元的市場價計算,年產值可達162萬元。

雖然,這個數字還有部分停留在理論。不過,按照目前的養殖情況來看,李壁華對它的前景很是看好。據了解,江邊農業這個項目進行了7個多月了,養殖品種以四大家魚為主,從7到9兩的魚苗到2斤規劃上市,因為考慮到極端天氣影響、農場停電等養殖風險,目前每立方水體容納量約為100斤。到目前為止,已經上市兩批魚。按均價六元一斤來算,兩批約13萬斤的魚,產值達80多萬元。「這個池塘生態推水養殖,雖然設備很貴,但保守來算,三四年肯定能回本。」李壁華稱。

從池塘間栽滿綠樹的林蔭小道步行至北江畔,道旁清新檸檬味相送,蔬果樹木鬱鬱蔥蔥。「池塘不用怎麼管理了,每天就這麼散散步、遛遛狗,不也很寫意嗎?」李壁華笑言。
&nbsp
生態環保,基本實現零排放

「你看,養殖水槽外面的集汙區所起的作用就相當於是一個衛生間,水流推動養殖魚類的殘餌和排洩物到衛生間,那裡面是不是就很乾淨了?水體乾淨了,病害就少了。」李壁華說。

(生態基&nbsp)
&nbsp
養殖的人都知道「養魚先養水」。而在眾多水質指標中,氨氮對水生生物毒害最大,而魚類呼吸、排洩,水中植物腐爛和殘餌等有機物分解後都會產生氨氮,若水中缺乏足夠的微生物對氨氮進行進一步轉換,從而造成水中氨氮急劇上升,使養殖效益下降。水中氨氮在阿科蔓生態基龐大微生物系統的作用下,沿著氮循環的路徑,逐步被轉換亞硝酸氮、無毒的硝酸氮。使水中氮含量長期維持在較低濃度水平,維持水質長期穩定。

經生態基淨化後的水再由淨化塘流進養殖水槽,正是這樣的一個閉循環,不僅減少了看管的人工,更大大減輕了養殖對環境的壓力。「該模式主要是應用水生植物、微生物等技術淨化池塘水質,使養殖用水循環利用,以減少環境汙染,實現零排放,或者說至少達標排放。」李壁華說,如果是集汙區的汙泥超過一定量,他們會用集汙泵進行收集,做成有機肥,然後再來種樹種菜。這種環環相扣的環保做法,也正是他推廣這套系統的初衷。

(現代化捕魚設備)
&nbsp&nbsp&nbsp
注重生態,多次引領健康養殖

這樣敢於嘗試生態養殖,在江邊農業並不罕見。江畔生態農莊還是瘦身鯇養殖示範基地之一。在200多畝的生態農場裡,記者看到江畔農場自創的「瘦身循環式跑道」。李壁華介紹說,成魚養殖至可上市前一兩個月,就會把魚從靜養區抓捕起來,放進循環跑道,不投餵任何食物,讓它們「運動健身」。「我們把它們叫做『運動健身魚』,這樣養出來的魚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每斤價格也比普通的鯇魚高4到5塊錢。」

而「循環利用、減少汙染」也是李壁華一直堅持的理念。在該公司瘦身鯇養殖池塘的靜水區與循環跑道之間,也利用了水位差,讓養殖用水處理後再利用,與「推水養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這裡每個池塘都配有現代化捕魚裝備,實現機械化捕撈。「現在是每天都有人來收魚,所以這個也是很必要的。」他說。

在採訪過程中,李壁華一直強調&nbsp「科學養殖」和「綠色發展」。4年前,從事酒店經營的他看到了水產養殖業的前景,投身其中,現在他池塘、酒店兩邊跑,已經成長為一名很專業的水產人。除了與佛山市農業局、三水區農林漁業部進行的這個項目,李壁華早期還與珠江水產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創新了多種養殖模式,其產品也在市面上相當暢銷。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魚塘應該挖多深,養什麼魚比較好?
    ,因為不但可以享受養殖的樂趣,還可以有魚吃。不過如果想要養魚,還需要會建池塘,在我國池塘養魚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也是我國比較傳統的養殖模式的,它的優點就是投資少,收益高,餌料容易解決,對生態環境也沒有破壞。
  • 室內也能養魚,1畝能產6萬多斤!一個人管理範圍相當於200畝池塘
    坐在屋子裡就可以養?在武漢市的東西湖區的群力大隊,就有這麼一個人,坐在屋裡就把魚養了。武漢漁水情生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nbsp李允:傳統養魚每個立方水體大概養一斤多魚,我們這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一個立方可以達到100斤。
  • 浙江湖州市首個池塘循環水養殖系統運行
    小池養魚、大塘養水,這樣的池塘循環水養殖系統已在菱湖鎮新廟裡村盛江家庭農場建成運行,成為全市首個使用該系統養魚的家庭農場。  說起「盛江」的女老闆盛素紅,菱湖人都不陌生。她養殖的加州鱸魚銷量一直很好,當地人愛吃,遠在北京的人也愛吃。  養魚20多年,如何生態養殖,不給環境添負擔一直是困擾盛素紅的難題。
  • 江蘇推廣生態工廠化養殖:50畝魚塘僅用1畝來養魚
    開春了,新華日報記者驅車從秦淮河到青龍山,江蘇南京江寧東部圩區的不少魚塘,陸續起幹塘底,清淤護壩,準備蓄水投放魚苗,開始一年一度的「春放」。可在湖熟街道周崗水科院基地,這裡已是一幅「漁業大生產」的忙碌景象:蓄滿水的偌大魚塘,中間砌出「塘中塘」——面積約一畝的方形管槽,槽邊、水裡管線、設備密布,推水機「呼哧呼哧」作業,將循環水推進推出。
  • 70畝魚塘科學搭配養殖四種特種魚,年純利潤超五十萬
    後來他的魚塘擴大到70畝,通過科學搭配養殖四種特種魚,每年純利潤超過五十萬。&nbsp湖州市水文資源豐富,主要的河流有西苕溪、下遊塘、雙林塘、泗安塘等,是南方地區典型的「魚米之鄉」。湖州市菱湖鎮享有「魚都」的美稱,不僅是全國三大淡水魚商品生產基地之一,還是遠近聞名的特種水產養殖專業集中地。
  • 江蘇蘇州:草魚水中玩「跑步機」 一立方「住」130公斤魚
    在吳江平望鎮的長漾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低碳高效池塘循環流水養魚技術」基地,這樣的場景讓人驚嘆。  長漾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榮泉說,這項低碳高效養殖技術由美國奧本大學設計,通過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引進,去年4月首次在長漾試點,是全國第一家。
  • 養啥魚能年賺200多萬元?大哥發掘新模式,一人可管近200畝養殖池...
    據說,在武漢市的東西湖區的群力大隊,有一個人養魚不用挖塘,他坐在屋子裡就可以養,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記者 朱嬋 :我現在是來到了一個工廠化循環水養魚的車間,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旁有很多大大小小用水泥做成的養殖池,據說咱們這種模式養魚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密度,密度有多大呢?它這一立方水體的養殖量是傳統模式的100多倍。
  • 技術| 澳洲「國寶魚」墨瑞鱈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
    技術 | 澳洲「國寶魚」墨瑞鱈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2019-06-13 16: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養魚        瀏覽量: 16799 次 我要評論 2.池塘條件試驗池塘面積30畝,分為流水養殖區和水質淨化區,流水養殖區面積600米2,建有長×寬×高為22米×5米×2.5米磚混結構的養殖水槽5條,水質淨化區面積約29畝,配套廢物集中池和生物淨化池。3.設備配套水槽配3.0千瓦的底增氧機(羅茨鼓風機)1臺,5.5千瓦的推水機(羅茨鼓風機)2臺,0.45千瓦的自動投餌機3臺。
  • 潼南:池塘流水養魚 環保又高產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陳曉航 段東敏魚塘裡建流水槽、安裝吸汙泵,這一流水養魚新技術在潼南得以成功應用,相比傳統養魚,不僅產量猛增,還實現養殖汙染零排放。記者在潼南現代農業園區水產基地看到,6個塑鋼水槽安放在魚塘中上部,塘中水一到達槽內,就快速流動起來,成群的魚兒逆水覓食,極為壯觀。據重慶旭源農業公司負責人陳洪華介紹:每個流水槽面積110平方米,可以放養四大家魚苗12000尾,成活率在95%以上。流水槽為何能養出密度這樣高的魚?
  • IPRS池塘循環水養殖技術
    經過數年的研究實踐結果,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在2013年將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引入中國,但在IPRS系統設計和技術上作了必要的改進和完善,以便能更好地適合中國現有的環境條件、養殖的品種、市場需求和經濟狀況。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主持的首例池塘循環流水養殖示範試驗是由美國愛荷華州大豆協會資助的,該項目於2013年5月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養殖場正式實施。
  • 池塘養魚又養鴨,不僅改善池塘內生態環境,而且還一舉兩得
    養魚兼養鴨,是近幾年來很常見的一種養殖方式。一些養殖戶就是在池塘上建造一隻大棚,然後水下養魚,水面上養鴨,這樣能為池塘魚兒增氧,鴨在水面上拉糞,鴨糞掉到水中又能當飼料餵養魚。所以一年養幾批鴨,魚的飼料投入省回好多了,不僅改善塘內生態系統和營養環境,而且魚鴨雙收,一舉兩得。
  • 養殖一畝黃顙魚需要投入成本多少?獲利收益又是多少呢
    黃顙魚是屬無鱗魚的一種,其表面褐露,光滑,頭扁寬而秤坦眼小,還有四對須。具有很高營養價值,其肉質非常爽滑,基本上沒有細刺,深受很多人的喜歡。現在黃顙魚基本上也成為了人們餐桌上常見的魚類,飯店、農莊黃顙魚隨時都有,因此養殖黃顙魚也在不斷擴大。那麼養殖一畝黃顙魚需要投入成本多少?
  • 池塘魚菜共生綜合養殖種養技術
    池塘魚菜共生生態養殖具有淨水,降低池塘水體富營養化;光合作用增氧;遮陰避暑;提高水產品質量;賣菜增收;減少水電藥等成本投入;防盜;抑菌;景觀工程等優勢。詳見下圖。 (1)改造池塘基礎設施 小塘改大塘:將用於成魚養殖不規範的小塘並成大塘,池塘以長方形東西向為佳(長寬約比為2.5:1),面積10-20畝為宜。 淺塘改深塘:通過塘坎加高、清除淤泥實現池塘由淺變深,使成魚塘水深保持2.0~2.5米,魚種池水深1.5米左右,魚苗池水深在0.8~1.2米之間。
  • 探索豬鴨魚生態共養模式,他巧妙養殖年收入二十萬
    黃海強在上世紀90年代初曾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無線電專業,畢業後打過工,開過模具加工廠,有了一點點積蓄後,於2006年回家鄉搞養殖,十多年來,他探索出了「豬鴨魚生態共養模式」,年收入二十萬元。於是,他開始關注現代養殖的知識信息,結合在外地看到的成功經驗,設計了一套豬鴨魚生態共養模式。「豬鴨魚生態共養」,就是豬、鴨子和魚在同一片水域共同飼養。黃海強養殖場的池塘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池塘建設在河溝旁邊,塘基用水泥澆築,水深兩米左右,水域寬闊,水質良好,池塘四周種植著大量水草。
  • 大足:水上藤菜水裡魚 魚菜共生調水質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李海 蔣世勇近年來,大足區在發展循環農業過程中,推廣蔬菜和魚類共同種養,運用魚菜共生的複合循環養殖體系,將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技術融合,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生態種養模式,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 死水魚塘可以養那些魚,需要注意什麼?
    最近幾年有很多人都想要從事養魚的行業,來賺取利潤,但是又沒有很好的地方,可能又害怕投資過大,壓力大,如果沒有收成就會賠的比較慘,所以有些人會選擇用死水魚塘來養殖魚苗,關於養魚苗每天的日常管理也是一個重要的地方,每天都要對魚塘進行觀測,如果說魚出現浮頭的情況,還要特殊處理,水質發生變化也要及時的換水
  • 在死魚塘養殖魚的方法
    在農村的很多地方都有一些死魚塘,對於一些對農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什麼叫做死魚塘,但是一些人就想要在死魚塘裡養殖一些魚,所謂的死魚塘就是死水的魚塘,很難養活一些東西,那麼在死魚塘裡應該如何養殖魚呢,如何更好的利於死魚塘呢,死魚塘裡應該適合養殖什麼品種的魚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魚鴨混養很生態,立體養殖效益高,具體操作看這裡!
    大家好,今天我們講一下魚鴨混養這種生態養殖模式,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在現在這個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養殖方式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各種生態農園也是層出不窮。比如說非常常見的魚鱉混養,現在也有魚鴨這種模式,那麼這種混養模式到底有什麼特點呢?它們有什麼優勢呢?具體操作又是什麼呢?
  • 常德甲魚養殖面積力爭突破30萬畝
    9月3日清早,鼎城區白雲生態養殖園,成群的甲魚在水池邊覓食,大口吃著岸邊的新鮮食料。今年,該養殖園利用湖泊資源轉型發展生態特產養殖,在圈養熱帶鱷魚的同時,積極開展大水面甲魚生態養殖,目前已投放甲魚苗10萬隻,預計年底可產成品甲魚7.5萬公斤。
  • 為了「一條魚」,鄭州這家餐廳,在黃河灘上打造了萬畝魚塘!
    讓羅大華開心的不僅是春風和陽光,還有他腳下蔚為壯觀的萬畝魚塘。被黃河水灌溉的「萬畝魚塘」羅大華是穀雨春紅燒黃河大鯉魚養殖基地的辦公室主任,他每天的任務就是照顧這些「鯉魚寶寶」,他笑著說自己其實是鯉魚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