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養魚又養鴨,不僅改善池塘內生態環境,而且還一舉兩得

2021-01-09 榮哥三農領域創作者

養魚兼養鴨,是近幾年來很常見的一種養殖方式。一些養殖戶就是在池塘上建造一隻大棚,然後水下養魚,水面上養鴨,這樣能為池塘魚兒增氧,鴨在水面上拉糞,鴨糞掉到水中又能當飼料餵養魚。所以一年養幾批鴨,魚的飼料投入省回好多了,不僅改善塘內生態系統和營養環境,而且魚鴨雙收,一舉兩得。那麼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一起看看。

魚塘水下養魚和水面養鴨怎麼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介紹如下:

一、池塘與鴨棚建造計劃

池塘大小按個人養殖多少魚的面積來定。假如池塘面積為一畝,即666.6平方米,那麼水上鴨棚需建造120平方即可,不要太大,以免影響魚兒水中的光度。另外,池塘要選擇在無汙染水質和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採用網架養鴨或塘外養鴨的養殖模式。塘外養鴨,就是在魚塘附近建鴨棚和活動場地,方便將鴨糞和飼料殘渣清掃入塘餵魚。而網架養鴨,就是在魚塘上搭架,設棚養鴨,偶爾放一下鴨子出來池塘水面戲水,這樣能使池塘魚兒增氧。一般我們這邊都是採用池塘網架養鴨比較多,這樣鴨糞直接掉水中,省人工打掃,魚兒也能直接吃到。

二、魚鴨養殖要合理搭配

666.6平方闊池塘,一般養殖鯉魚、鯽魚、鰱魚為宜。這些魚類食性很廣,不挑吃。鴨子養殖數量在200隻左右,這樣就有大量鴨糞供應了,由於200隻鴨子,鴨糞比較多。有人說鴨子會不會抓魚,這樣把鴨子放在魚塘裡,對魚沒有影響嗎?其實對魚兒沒有影響的。以每隻鴨年產糞40-50千克計,魚塘會增4800-7500千克肥料,有效培肥塘水,繁殖大量浮遊生物,為鰱、鱅魚生長提供充足的飼料。不過要注意的是池塘要經常換水,還要經常增氧。當然把鴨每天放出池塘戲水,這樣就可以偶爾用一下增氧機了。

三、加強飼養管理、做好四防工作

魚兒餵食要進行科學投喂。飼料要定時、定量餵食等。雖然有鴨糞供應,但不代表不用飼料餵養,只是飼料投餵量少一點而已,購買的飼料要選擇質量好,適口的飼料,這樣魚兒長得快,肉質好。夏秋季可按魚體總體重投餵3—5%,冬春季可投1—3%。另外,水質管理。池塘水要隔七八天換一次,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公分左右,池水PH值保持在7—8左右。還有要勤巡塘,做好防逃、防病、防汛、防盜等工作。

以上就是關於池塘養魚兼養鴨的簡單介紹,魚鴨混養可充分利用水面,做到資源共享,良性循環,實現雙豐收。這種一舉兩得的養殖方式是非常值得嘗試的。

相關焦點

  • 池塘養魚又養鴨,是不是一舉兩得?要注意哪些事項
    養魚兼養鴨是近年來推廣的一種生態養殖模式。即水下養魚、水面養鴨,這樣能為池塘魚兒增氧,又改善塘內生態系統和營養環境、鴨糞可以餵魚、鴨子能常戲水會減少鴨寄生蟲和疾病等好處。那麼,池塘養魚又養鴨,是不是一舉兩得?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魚塘水下養魚和水面養鴨怎麼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魚塘養魚又養鴨,給魚提供了飼料又省了成本,還能一舉兩得
    養魚對於大家來講都是常見的事,基本上都是把池塘挖掘好後進行養殖的,還有的地方接近江邊、河邊等進行網箱養殖。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以池塘養殖,單獨養魚效益是不是很低呢?其實這是當然的,為了增大經濟效益的收入,我們還可以進行「一塘兩用」,比如魚塘養魚又養鴨,這樣不僅給魚兒提供了飼料,而且又省了成本,還能一舉兩得。具體情況,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池塘養魚又養鴨其實屬於混養模式,這樣就可以幫助鴨子更好的運動,也能夠讓魚塘裡的魚增加氧氣,吃到更多的飼料。那麼魚、鴨混養有哪些好處呢?
  • 生態養殖好處多,五種生態養鴨小方法,總能找到適合的
    小編認為,生態養鴨的的這一種模式,它充分的利用了空閒的土地資源,把一些果園,溼地,稻田都利用起來,讓鴨子在這些地方健康自由生長著,由此看以看出這種模式更加符合我國最近幾年推出的林木相結合政策,不僅保護了生態,而且還給農民創造了雙份的經濟效益。二:魚鴨混養第一種生態養鴨的模式就是魚和鴨進行混合餵養,這種養殖的方式,大家可以從字面上理解到。
  • 池塘養魚,八字「真經」
    1、池塘養魚八字真經第一層次 池塘養魚必須具有較好的水環境和數量足、規格理想的苗種以及足夠的價格低廉(相對概念)、營養豐富的飼料。 【水】、【種】、【餌】是池塘養魚的三個基本要素,是池塘高產穩產的物質基礎。
  • 池塘如何養魚?池塘養魚技術介紹
    池塘養魚是農村養魚最常見的養殖方式,池塘養魚具有投資小,收益大,水體環境易控制,適宜家庭養殖的優點。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池塘養魚的一些實用養殖技術。一是池塘的選擇。池塘養魚我們首先要遠擇一個好的池塘,池塘選擇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保水的池塘,同時水源方面要有充足的水源,在旱季和雨季要保證池塘耐旱耐澇。相對來說,池塘養魚,建議養殖者遠擇向陽,光照充足,池形整齊,底部平坦,淤泥適量,面積5至10畝左右的池塘為好,水深2.5米左加為宜。二是池塘的清整。池塘準備養魚之前,我們要對池塘進行清整和消毒,池塘環境好了,才適合魚兒正常生長和生活。
  • 池塘養魚技術分享:池塘養魚需要什麼樣的池塘條件
    池塘養魚技術分享:池塘養魚對池塘條件的要求。池塘養魚技術分享:池塘養魚需要什麼樣的池塘條件?池塘養魚是指利用天然的池塘、半人工的池塘以及人工開挖的池塘來進行人為養魚的養殖方式,池塘養魚具有投資小,收益大,養殖環境易為人力控制的優點。
  • 池塘養魚,池塘底質改良方法介紹
    「魚兒離不開水,養魚重在養水」。養殖池塘水的水質和池塘環境有很重要的關係,特別是池塘的底質,池塘底質是影響水質的重要因素。老養殖戶都知道的,「養魚重在養水,養水重在改底」,本文就重點敘述一下水產養殖中,池塘底質改良的一些方法。
  • 池塘養魚要怎麼養,池塘養魚要注意什麼問題?
    池塘養魚要怎麼養,池塘養魚要注意什麼問題?池塘養魚要怎麼養,在池塘養魚要注意什麼問題?下面,小編帶大家走一趟池塘,了解一下池塘是怎麼養魚的。二、池塘的環境1、池塘裡的水要乾淨,無汙染的,要是池塘裡的水是汙濁的,打撈出來的魚是不健康的,甚至會死魚,一有死魚,這個池塘將會是一灘死魚,造成經濟損失慘重,所以要確保池塘裡的水是乾淨的,別被汙染了,一發現有情況,立即處理。
  • 養殖魚類對池塘生態環境的要求之水溫和溶解氧
    魚類對池塘環境的適應性強是進行池塘養殖成功的主要標準之一,我們所進行養殖的各種魚類,只有對池塘的生態環境,包括水溫、溶解氧、鹽度、pH、水質等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才能保障它們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池塘中能夠養殖,這是進行高密度飼養的基礎,也是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前提。
  • 潼南:池塘流水養魚 環保又高產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陳曉航 段東敏魚塘裡建流水槽、安裝吸汙泵,這一流水養魚新技術在潼南得以成功應用,相比傳統養魚,不僅產量猛增,還實現養殖汙染零排放。原來基地採用國內逐漸興起的池塘內循環養殖,在40多畝水域面積裡,設立了內塘和外塘,內塘也稱流水槽,深2.5米,每個槽內安裝增氧推水裝置,推動水流不停流動和保持充足溶解氧,流水槽還配套了智能系統,全天候監測水質、水溫、PH值等重要數據,為魚兒創造最佳生長條件。 「 流水槽養魚生長周期短, 養殖四大家魚從魚苗到商品魚只需要五個月,一個流水槽可以養出3萬斤魚。」潼南區水產中心水產工程師羅金強告訴我們。
  • 池塘養魚技術,池塘養魚日常管理和技術措施分享
    池塘養魚技術,池塘如何管理?池塘養魚技術,池塘養魚日常管理工作技術措施分享。池塘養魚,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廣大漁民創造了一套相當完整的先進養殖措施,為水產養殖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池塘養魚綜合技術措施方面,總結了群眾的先進經驗,概括為「水、種、餌、密、混、輪、防、管」的八字精養法,用它來進一步指導生產,有力地促進了池塘單位面積魚產量的提高。本文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下,池塘養魚的日常管理技術措施。
  • 池塘養魚池塘要關多深的水合適?池塘養魚最合適的水深是多少
    「魚兒離不開水」,說明水對魚的重要性,沒有水魚根本就無法生存,幹河溝裡面有螃蟹,但是幹河溝裡面是沒有魚的,所以沒有水是無法養魚的。人工養魚、有沒有水源、水的質量、水的多少都很重要。農村池塘養魚,最合適的水深是多少呢?平常說的「深水養大魚」有道理嗎?
  • 池塘養魚,怎麼養才是正確的?
    池塘一般為長方形的最好,長寬比例3:1最為合適,池塘應東西長,南北寬,這樣池面就能充分受到陽光的照射。池塘環境的好壞也決定了魚的生長和繁衍,包括產量的高低,需要做到及時清理魚塘,防止有害物質產生,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 養魚池塘怎麼建?養魚池塘的選址,附屬設施配置
    合適的地址選好以後就可以建設魚塘了,先挖好魚塘的坑,將底部用打夯機壓一遍,使池塘底部夯實。後期建設時才能有更穩定的地基支撐上面的建設,池塘一般搭個一米左右的高度就可以了,池塘底部用磚頭鋪一遍,還可以封上水泥。在排水口一定要安裝好過濾網,以免後期排水時把魚放出去。
  • 【脫貧故事】一口小池塘,全家大希望,貧困戶養魚走出致富路!
    【脫貧故事】一口小池塘,全家大希望,貧困戶養魚走出致富路!2020-08-06 09: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銀河之聲        瀏覽量: 2437 次 我要評論 「小小的魚塘,大大的樂趣」。這是張廣庭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 養鴨和養鵝的區別?養鴨養鵝效益分析
    如果有條件的養殖戶朋友還可以通過自己種植一年生水草或者牧草來為鵝群提供青飼料幫助鵝群快速成長。因此我認為養鵝的成本是要比養鴨低的,當然了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不能從過於單一的角度去考慮。即鴨群散放於池塘或湖泊水面,傍晚趕回鴨棚。這種方式有利於大水面魚類養殖,也可節省一部分鴨飼料,但對魚增產效果不大。二是塘外養鴨。即在漁池附近建鴨棚,並設置水泥活動場、活動池,每天將活動場的鴨糞、殘餘飼料衝洗到漁池中。這種方式便於鴨群集中管理,但不能充分發揮魚鴨共生互利的長處。三是魚鴨混養。即在漁池堤埂上建鴨棚,圍一部分池埂作活動場,把鴨直接放養在漁池上。這種方式能較好地發揮魚鴨共生互利的生態效應。
  • 製造池塘難嗎?把青鱂魚養在池塘裡,也是不錯的選擇
    飼養魚是一種樂趣。魚能生存的地方必不可少的是水源。但魚卻可以安置在多個地方,不過現在最多人喜歡用水族箱飼養在家裡,或者工作單位中。很少有人會自己製造一個池塘來飼養魚,製造一個池塘難嗎?或者說需要多大的地方才能安放得到一個池塘呢,看看以下的事項就懂了!
  • 池塘養魚的重要意義
    池塘養魚的重要意義當前人類總人口約有43億。由於人口的增長與科學技術發展不平衡,人類食物已感不足,動物蛋白更感不足,魚類尤其短缺;目前世界人平每年佔有水產品約18公斤,我國僅有5公斤;在人類全部食物中,如以熱量計算,水產品僅佔1%。
  • IPRS池塘循環水養殖技術
    經過數年的研究實踐結果,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在2013年將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引入中國,但在IPRS系統設計和技術上作了必要的改進和完善,以便能更好地適合中國現有的環境條件、養殖的品種、市場需求和經濟狀況。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主持的首例池塘循環流水養殖示範試驗是由美國愛荷華州大豆協會資助的,該項目於2013年5月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養殖場正式實施。
  • 池塘養魚的常用方法和常規技巧
    養魚最常見的模式就是池塘養殖,但是池塘養魚,管理不簡單,預防病害、或者是池塘水質老化、排灌水不方便。有時候生水草太多,浮萍太多消毒工作不好做。那麼池塘養殖的方法和技巧是什麼,黃河老漁帶你了解一下第一步:清塘消毒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還要清理池塘裡的淤泥,可能比較多,需要只留20多釐米的泥。一畝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後清洗乾淨,沒有藥發揮作用了,才能放養魚。有時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