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瀘州市納溪區:高山冷水魚帶村民走上致富路
,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走進村裡,潺潺流水聲由遠及近,一條條溪水穿村而過,一方方魚塘內魚兒正遊得歡快……近幾年,普照村黨支部帶領村民靠著養殖高山冷水魚,硬是讓全村的58個貧困戶走上了脫貧增收的致富路。普照村村主任羅起福告訴筆者,這裡大熱天魚塘水溫都只有20度上下,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又為村民找到了又一條脫貧增收路。2015年,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後,普照村黨支部就針對村民都有在家門口養魚的習慣,利用農水等項目,指導村民利用山泉水,在房前屋後建造小型魚池,品種就是以常規的草魚、鯽魚、鯉魚為主。池塘建成了,魚兒養起來了。
-
雲南會澤大井:念好「山字經」走出脫貧路
雲南會澤大井:念好「山字經」 走出脫貧路。 雲南會澤大井:念好「山字經」 走出脫貧路。供圖 貧困群眾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既是脫貧主體,又是幫扶對象,只有充分發揮群眾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才能如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大井鎮通過脫貧攻堅工作的推動,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狠抓精神扶貧,對準消極的觀念和心態定點滴灌、靶向治療,幫助貧困群眾找準貧困根子,解開思想扣子,激發起致富信心。
-
通江縣迎春村:養兔走出致富路
迎春村第一書記趙飛祥認為,只有因地制宜,通過發展支柱產業,才能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為老百姓鋪起一條致富路。 引進產業 探索致富脫貧路 雨後的天氣格外陰冷,但迎春村四川大巴山錦祥兔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榮的臉上卻是滿頭大汗,他一邊擦汗一邊打掃圈舍衛生。「兔子餵養要注意飼料和飲水衛生,必須保持新鮮、清潔。」劉榮向記者介紹。
-
「歪打正著」的脫貧路!濰坊臨朐貧困戶養鸚鵡脫貧致富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日訊 在濰坊市臨朐縣冶源鎮有一處觀賞鳥殖基地,3月30日,記者在養殖基地內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冶源鎮鞏家橋村村民聶象波,多年前的一場意外,造成他全身大面積燒傷,終身肢體三級殘疾,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陽光養殖」照亮致富路
張闖/攝今年72歲的餘敦成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兒子、兒媳在外地務工,老伴的去世使他一蹶不振,一個人留守在家依靠低保與種植中藥材度日。2015年4月,他成為安徽省第一家享受光伏扶貧政策的貧困戶,每年依靠「陽光」,無需任何投資就可以增加三千元左右的收入。
-
扶貧印記丨大平鎮紅鶴村第一書記陳利,帶領村民走出一條致富路
短短幾天,她走遍了11個組47戶貧困戶,熟悉了村裡每家的情況。鄉親們要致富,必須先解決路的問題。然而,當召集村民代表開會討論,村民們聽說修路每家還需要出一部份資金時,大家卻炸開了鍋。於是,陳利翻山嶺、穿山溝,與村民交心談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村民看到你真心為他們做實事,慢慢地對你充滿信任,籌資款逐漸收起來了。
-
59秒丨「歪打正著」的脫貧路!濰坊臨朐貧困戶養鸚鵡脫貧致富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日訊 在濰坊市臨朐縣冶源鎮有一處觀賞鳥殖基地,3月30日,記者在養殖基地內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冶源鎮鞏家橋村村民聶象波,多年前的一場意外,造成他全身大面積燒傷,終身肢體三級殘疾,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勵志脫貧靠奮鬥 養豬致富奔小康-全州貧困戶王清維養豬脫貧記
全州縣白寶鄉北山村委坪福村貧困戶王清維同志,是全村最貧困的一戶,近年來通過黨的扶貧好政策和自己辛勤勞動,走向脫貧致富之路。這一年,他家被列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貸款5萬元,王清維建立了自家的養殖場,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有了變化。
-
「鑿」通致富路——當代「女愚公」鄧迎香的故事(圖)
1993年,鄧迎香3個月大的兒子突發急症,夫妻倆急忙往醫院送,還沒翻過山,兒子就停止了呼吸。悲傷欲絕的兩口子逃離大山,來到另一個縣的煤礦打工。 2004年6月,煤礦發生瓦斯爆炸,袁端林遇難。 鄧迎香又回到了那個與世阻隔的窮村子,幾年後,與本村喪妻村民李德龍重組家庭。回來後,她常常對著大山發呆。 什麼時候,能有一條出山路?
-
種出「小洋房」走出「脫貧路」
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烏東德鎮原「一碗水村」,菸農高慶華告訴記者,他家現在不僅在鎮上有一棟三層「小洋房」,還購置了兩臺私家車。靠著種煙,他家一年有近30萬元的收入。而這樣的收入,在當地也並沒有和其他村民拉開多少「貧富差距」。原「一碗水村」位於會東縣烏東德鎮,現在已經和獅子尾村合併為青龍山村。
-
鄧州:昔日貧困戶 今朝「牛老闆」
「感謝黨的政策好,也感謝幫扶我的領導,給我帶來了生活的希望,讓我走上了致富路!」憨厚的宋學青一邊侍弄著飼料、一邊滿含感激地對記者說。 今年49歲的宋學青是宋集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3口人,妻子在家務農,兒子在廣東省務工。2015年,作為家裡頂梁柱的宋學青被查出患了結腸癌,巨大的醫療開支使這個原本還算殷實的家庭陷入困頓,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借了很多外債,被評定為因病致貧貧困戶。
-
探索新路促增收 生活更上一層樓(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我們脫貧...
核心閱讀黑龍江省樺川縣多措並舉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在壯大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不斷探索致富新路;發揮資源優勢,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帶動農戶持續增收;實行積分激勵,樹立脫貧典型,開展技能培訓,扶志又扶智,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2019年2月,黑龍江省樺川縣4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
確山三裡河創業致富,走出農村的白玉蝸牛
在確山縣三裡河街道老臧莊有一戶人家,門前大公雞悠閒的散養在院子裡,一小片竹林生機勃勃充滿著原生態農村氣息。這裡就是白玉蝸牛養殖基地華新紅的家。華新紅作為建檔立卡低保貧困戶家庭全家五口,就在去年全家生活還是非常困難,雖然通過他們全家的努力已經脫貧,但是生活的壓力依舊很大。
-
【脫貧故事】四川涼山發展特色養殖 鴕鳥「馱起」致富夢
【脫貧故事】四川涼山發展特色養殖 鴕鳥「馱起」致富夢位於四川涼山州普格縣的沐洋鴕鳥專業養殖合作社,現有社員50名,貧困戶30戶。該合作社一期自籌基建引種投入資金110萬元,在普基鎮新農村1組建立養殖場,流轉土地、林地、水田共計100餘畝。現養殖鴕鳥50隻、商品鳥20隻、雉雞300隻、跑山雞2000隻,走出了一條特色致富路。
-
【脫貧攻堅進行時】和田小兔子「蹦」出一條致富路
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田使命重大,任務艱巨。2018年,全地區確定了抓產業、促脫貧、保穩定的脫貧攻堅路徑。以市場為導向,地委對七縣一市產業發展精準定位,打造各具特色的產業格局,農業產業主打特色養殖,工業突出勞動密集型,實現產業的大突破。在振興產業、精準扶貧的道路上,和田兔產業成為最有特色的產業之一。
-
昆明祿勸:養蜂讓貧困戶嘗到脫貧「甜頭」
面對疑惑,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負責人耿天俊揭秘:24種果樹可釀製24種不同口味的蜂蜜,這就是合作社蜂蜜的一大特色。天興基地蜂群培育,不僅助力祿勸脫貧增收,也為當地未來的新生活預埋了動力。 佔地300餘畝的祿勸天興養殖合作社位於屏山街道發明村斷煙坡,主要從事蜜蜂、胡蜂人工繁育養殖、新品種果樹種植、新品種粉葛種植、老品種黑土豬繁育養殖。
-
「我的脫貧故事」「大山,我一定能走出去」|息烽縣鹿窩鎮西安村...
我叫龔思友,家住息烽縣鹿窩鎮西安村,是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得益於國家的脫貧攻堅政策扶助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傾心幫扶,我家已實現穩定脫貧,我也考入貴州大學,一年後將迎來畢業,對於未來更美好的生活我滿懷信心。
-
領跑脫貧攻堅之路 傾聽他們的故事
脫貧攻堅這條路上,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為迎接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的到來,5月15日中國殘聯在京舉辦了全國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先進事跡網絡報告會和全國助殘日30周年座談會。邀請了9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殘疾人脫貧和助殘扶貧先進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致富經驗,展現出新時代殘疾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時代精神。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
勵志,廣西這對夫婦的養牛養豬脫貧記!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家庭脫貧故事》欄目,宣傳我區農村貧困家庭主動脫貧、勵志脫貧,脫貧致富的故事,進一步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
小兔子蹦出致富路
2020-11-25 17:10:17 來源: 和田日報 舉報 小兔子蹦出村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