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種烤菸,想買房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烏東德鎮原「一碗水村」,菸農高慶華告訴記者,他家現在不僅在鎮上有一棟三層「小洋房」,還購置了兩臺私家車。靠著種煙,他家一年有近30萬元的收入。而這樣的收入,在當地也並沒有和其他村民拉開多少「貧富差距」。
原「一碗水村」位於會東縣烏東德鎮,現在已經和獅子尾村合併為青龍山村。相傳在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倚第四紀古冰川融雪,經涓涓細流、穿越巖壁匯入像碗狀一樣上寬下窄的深山幽境處,形成別有洞天的六千尺天然泉洞,潤澤萬頃田地,「一碗水」村由此得名。
「這兒的菸農一畝地能產300多斤幹煙,每畝地一年的產值達到五六千元。」會東縣菸草專賣局(分公司)生產科副科長彭文勇告訴記者,這相對於玉米一年一畝僅1000元左右的產值,種煙收入是很可觀的。現在,原「一碗水村」的八成村民都成為了職業菸農。
靠著種煙的豐厚收入,「一碗水村」在2016年成功脫貧。原「一碗水村」村支書任吉國告訴記者,通過技術培訓與幫助擴大種植規模,當地原有的19戶貧困戶目前平均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遠超脫貧基準線。
「烤菸已經變成我們脫貧攻堅離不得,菸農致富少不得的一個支柱產業。」烏東德鎮黨委書記安平介紹,全鎮有289戶、992人,依靠烤菸產業的發展全面脫貧。光是烏東德鎮,一年烤菸的產量就達到10萬擔,也就是1000萬斤。去年,菸農收入近1.84個億,平均每戶菸農一年有8萬元左右的收入。
會東縣種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地晝夜溫差大、晝晴夜雨、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土壤肥沃,含鉀較高,蘊育出的菸葉口感「回甜順喉」、風格特徵突出,是菸草行業唯一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的農產品。近年來,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開發高端菸葉原料品牌、建設高端菸葉原料基地為目標,成立項目組,開展實施「寬窄品牌精品菸葉原料生產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推廣」,帶動了當地菸葉產業發展,當地農戶也逐步擴大種植規模,累計實現了示範菸葉種植面積4000餘畝。
【來源:四川觀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