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電影中「普通」的《食神》,為何也讓人回味無窮?原因有三

2020-12-04 影評時光機

在周星馳的眾多經典電影中,如果要做一個排序,《食神》應當只能勉強入前十,前一段時間閒來無事(其實是周星馳的電影翻過來覆過去看了太多遍,最後挑到了《食神》)時又看了一次《食神》,猛然間驚覺即使只是勉強可入前十的一部電影,竟然也會讓人一看到底,中途不會有任何的放棄念頭,或許這就是周星馳電影的魅力所在吧。

「沒有真正的食神,每個人都是真正的食神。」

這是電影中的經典臺詞,也是周星馳想通過「食神」來告訴我們的東西,而《食神》之所以經典的原因在於三點,演員、內涵、劇情。

一:星爺的電影中,配角也是主角

周星馳選人的眼光毒且準,不僅體現在主角層面,更在配角層面(《食神》由周星馳和李力持執導)。周星馳本人在劇中出演了男主「食神」,星爺的表現,已經無需再說。

女主莫文蔚,莫文蔚飾演的雙刀火雞姐,瀟灑灑脫的性格成就了她一身的「超強氣場」,她不是因為有「氣場」而變得灑脫,而是因為灑脫才讓她有一種了「氣場」。

她灑脫到不願意帶著假笑成為女神,而是扮醜張揚個性。

她敢愛敢恨,當星爺飾演的史蒂芬·周遭受身邊最親助理的背叛,原本在飲食界第一把交椅的地位被唐牛奪取之時,火雞姐沒有拋棄他,對他一見傾心,隨後誓死相隨。她敢愛敢恨,敢作敢當,在史蒂芬·周東山再起的道路上遭對手追殺,火雞姐毫不猶豫的撲過去替他擋了一槍,那一剎那,她的齙牙,被醜化的刀疤臉,卻顯得那麼的溫柔和美麗,這種前後同一人身上帶來的錯覺,也只有莫文蔚能夠淋漓盡致的展現。

除了這兩位主角以外,電影中的一眾配角也同樣豪華至極,除了吳孟達以外,只要你看這部電影你一定記得以下配角。

少林寺方丈和他的「我隨風而來,隨風而去」;主考官和她的那句「為什麼,為什麼要讓我吃到這麼好吃的炒飯」……再加上羅家英、苑瓊丹、谷德昭、林雪、李兆基、田啟文等人,這樣的陣容放到今日,早已無法再現。

二:周星馳的愛國,從不只在口頭上

當年《食神》剛剛上映以後,美國好萊塢想要買下電影《食神》的版權,但是要把電影中的中國菜餚改成西方的漢堡、雞腿、這樣的「肯德基式」食物。

但周星馳卻不答應,他說:「要麼不賣,要麼就不能改內容」,最終這事不了了之,這一點體現了星爺的超強民族氣節。

不知大家,還還記得當年周星馳唱著《我的中國心》的場景,周星馳也是香港在回歸之前的那幾年為數不多的幾位敢在公開場合支持香港回歸的演員之一,在周星馳的諸多電影中經常會出現各種暗喻和推崇中國傳統文化的鏡頭,比如在《食神》中出現的各色菜餚,同樣蘊含著極強的中國傳統文化,比如「佛跳牆」、「叉燒飯」這些傳承了許多年的民間菜餚,對比之下,國外的「快餐」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另外一個與電影本身無關的內核,還記得史蒂芬周掙了大錢以後,幾位股東湊在一起談論以後賺了大錢怎麼花,普通人都是「買遊艇」、「豪吃豪喝」……然而星爺說的卻是:我們開分店,四家、八家、十六家……在如今看來這樣的理念並不足為奇,但在當時香港極致享樂主義的薰陶之下,周星馳能堅持這樣的觀念,倒有些難能可貴。

三:「俗套至極」的劇情,但依舊會大呼好看

《食神》的電影劇情與周星馳其他電影劇情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更改了人物的命運起始順序,周星馳的其他電影中多半都是星爺飾演的角色,一步一步起於微末,然後逐漸崛起,但《食神》中的史蒂芬·周,則在一開始就站到了人生的巔峰,然後再狠狠跌落。

但這樣的設定,卻反而讓人大呼過癮,除了多了幾絲起起伏伏以外,主要是史蒂芬·周這一人物「為富不仁,且是十足的奸商」,而這樣的人物「栽跟頭」,惡人又被惡人磨,當然就更得人心。

當然大反轉以及重新逆襲,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精髓所在。當唐牛得逞後哈哈大笑的時候,史蒂芬·周那種先是附和然後冷笑最後皮笑肉不笑的鏡頭完美的表達了這一人物的內心變!

當史蒂芬·周從內地提升廚藝以後,再次回到香港參加比賽發現評委又被串通,劇情走到此時,擺在史蒂芬·周面前的幾乎就是絕路,生活對這個年輕人仿佛一點都不溫柔。

最終史蒂芬·周憑藉著他的叉燒飯奪回食神之位,但此時的史蒂芬·周已經大徹大悟,世上哪有什麼真正的食神,只要用心做,每個人都是食神。

電影中這樣跌宕起伏的場面極多,上一秒會因為星爺搞怪的風格笑的沒心沒肺,下一秒就因同情他的落魄而潸然淚下。

而給史蒂芬·周擋下必殺一槍後生死未卜的火雞姐,也最終在食神大勝而歸之時歸來,她褪去那副與她氣質格格不入的裝扮,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看慣了周星馳的電影,已經越來越熟悉星爺的套路,但即便如此,周星馳的電影一旦選定,就一定會從頭看到尾,這樣的魅力,又有幾人可以做到?

(文/二娃)

相關焦點

  • 香港食神自創菜式食神叉燒,80港幣一份,周星馳電影中得到的靈感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周星馳星爺的電影《食神》這是一部1996年上映的動作喜劇,大家沒看過的可以看看。今天我們就講一講,聊一聊這部電影當中的幕後故事。在這部影片當中戴龍還客串了一把,飾演的大龍鳳酒樓廚師,比賽中奉上了一碗看似完美的炒飯,卻被食神說出米飯要用隔夜的致命缺點,在此之後戴龍還出演了《喜劇之王》《行運一條龍》都是周星馳的電影,現在戴龍的店裡還真的賣影片當中的叉燒飯。
  • 《食神》影評,周星馳高水準的「美食題材電影」
    在香港的電影長河裡面,擁有很多出色的電影和演員,讓我們看到當時香港電影的蓬勃發展。在這麼多電影裡面,有一個人的電影遠播海外,那就是周星馳了。在周星馳眾多電影裡面,《食神》並不是經典的系列之一,很多人甚至都沒有看過《食神》這部電影,但是這部電影卻代表了當時「香港製造」的高水準。
  • 《食神》電影中,周星馳做的「佛跳牆」究竟是道什麼菜?
    佛跳牆在周星馳經典電影《食神》中,史蒂芬·周(食神周星馳)和唐牛做的「佛跳牆」可謂出盡了風頭。佛跳牆其實「佛跳牆」屬閩系經典菜餚,在周星馳拍攝《食神》的年代,在港臺地區非常的火爆。佛跳牆的製作非常繁瑣,光原料就有十幾種之多:鮑魚、海參、魚唇、 犛牛皮膠、杏鮑菇、 蹄筋 、花菇、墨魚……每一個都價值不菲。在製作過程成中,為了要充分體現每一味食材的特點,需要將這幾十種採藥分別烹飪,而後再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紹興酒文火慢燉十幾個小時以上,因此不僅一般的廚師很難駕馭,而且不是有相當的經濟實力也很難消費。
  • 周星馳電影《食神》,看星爺演繹經典,感受劇情背後的哲理
    哈嘍,大家好,我是驚蟄,今天來給大家帶來的是周星馳星爺的一部經典之作《食神》,相信這部電影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咱們今天就來一起回顧一下這部經典之作。這部電影是由星輝海外有限公司出品的喜劇動作片,由周星馳、李力持聯合導演,周星馳、谷德昭、曾謹昌聯合編劇,周星馳、莫文蔚、吳孟達主演。
  • 《食神》:周星馳真的不僅僅是在拍喜劇,那是在教做人
    1996年《食神》橫空出世,這部被譽為周星馳半自傳體電影,原因是周星馳用自己的英文名字拍攝。但,更值得圍觀的是天王劉德華曾評論他的作品:真的很諷刺這個社會。@hope聊影娛 小編作為一個不會做菜的人,看完《食神》都想去學著做菜,劇中大量的細節說出中華美食的燒菜秘訣。與其說這是一部喜劇片,不如說就是大型的燒菜課程。記得劉德華曾在某一採訪中說道:我最喜歡他的《食神》,因為他諷刺整個社會啊。
  • 三部經典美食大片,30年不曾被超越,最後周星馳的《食神》奪冠
    中國三部經典美食大片,至今未曾被超越,由當今最有名的三位大導演完成,分別是李安的《飲食男女》,徐克的《滿漢全席》和周星馳的《食神》,以獨特的美食菜餚,高超的烹飪手法,把天馬行空的絕世武功融入進夢幻般的廚房中,讓人在看片中嘗到美食的"鮮"和武功的"爽"。
  • 深度品評《食神》中的饌玉炊金,以及電影背後的宿命映射
    其一叫《大內密探零零發》,其二叫《食神》。之後,他便退出影視編劇一線,與李力持等「老搭檔」一起投身影視人才教育工作。這個人叫勞文生,據說精通命理。他所作劇本不多,但兩部周星馳的喜劇,又都堪稱經典——有傳言說,1995年《大話西遊》那後現代的劇本,其實是由他捉刀的,劉鎮偉只是借花獻佛。
  • 周星馳《食神》反諷美食權威,每個人都可以是美食之神
    看周星馳的《食神》有點欲罷不能。在周星馳影片中,美食絕對不僅僅是美食,還有更多味道在其中。你剛剛被絢麗的美食吸引住,饞得流口水,又會對片中張狂食神心生不滿,忽然食神落魄又有同情,期待他重振江湖。從唯我獨尊的食神權威到每個人都可以是食神,周星馳的美食領悟如何而來周星馳不愧是周星馳,反諷食神嘲笑過去的自己周星馳的影片,外表荒誕無釐頭,卻總有些深意在其中,這也是黑色幽默的魅力。
  • 《食神》星爺的自傳
    今天要說的電影是《食神》。由周星馳和李力持導演,周星馳、莫文蔚、吳孟達和谷德昭主演。在星爺多部影片中,本片是筆者最喜歡的。最開始食神作為評判試吃各位廚師的菜式,乍看還以為食神真的很好人,誰知鏡頭一切換,原來都是一場戲,主持人、幾位廚師,都是食神請回來為自己作秀的人;到後面分店開張煮一碗雜碎面,都把材料說成很有詩情畫意的感覺,即使到後來瀨尿牛丸是有真材實料的,食神也要找自己的人在電視臺記者面前吹一通。
  • 《食神》:好萊塢想翻拍,卻被周星馳嚴詞拒絕:除非冠軍是中國菜
    其實在《舌尖上的中國》之前,香港臺灣就有了兩部非常出色的講中國飲食文化的電影。一部是李安的《飲食男女》,一部是周星馳的《食神》。《飲食男女》是用飲食文化講中國的家庭倫理,該片拿下當年臺灣10佳華語片第一名,是李安的神片之一。
  • 周星馳電影《食神》早有標準答案!
    吃飯本來是一件令人開心愉快的事情,但是長春的王先生卻吃出來周星馳電影《食神》中碰見的問題,這令王先生心情極其惡劣。下面就讓小雲帶大家了解這個故事。事情發生在12月13日的長春市,當時王先生在萬達阿香米線點了一份肥腸米線,但是才吃沒有幾口,突然發現一段肥腸中充滿黑色糞便,王先生瞬間噁心至極。事後,肥腸的供貨商聯繫王先生,希望以10倍的價格作賠償,王先生拒絕。王先生稱,一份米線也就幾十塊錢,你們讓我吃頓屎,就給我幾百塊錢,哪有你們這樣欺負人的?
  • 《食神》《回魂夜》豆瓣雙雙破八分,周星馳手握11部經典笑傲影壇
    就拿最近一段時間的周星馳電影來說吧,在2020年,周星馳又再度新增了兩部破8分的電影,分別是《食神》和《回魂夜》。這這兩部電影看過的人很多,在很多觀眾的心中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作品,不過這兩部電影在周星馳的電影中,相對來說是較為遜色的作品,如果要給周星馳的電影排個梯隊的話,《食神》和《回魂夜》只能算是第二梯隊的作品。
  • 《食神》的背後:周星馳一語成讖,兩大港式喜劇流派上演市場對決
    而隨便加一些節日噱頭,就將一碗普通的「雜碎面」賣到99.99元,還美其名曰「天長地久」。這樣的劇情,更是赤裸裸地揭穿了市場經濟下的消費陷阱。故事後半段,電視臺採訪中的虛假宣傳,「食神大賽」還未開始,唐牛就已經被內定為冠軍。
  • 周星馳《食神》裡的「戲精」女評委,23年後亮相「顏值不改」
    周星馳拍電影有一大愛好,就是喜歡在作品裡起用自己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偶像」,比如《唐伯虎點秋香》裡的鄭佩佩、梁家仁;《功夫》裡的元華、梁小龍等,他們早年都曾是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主演的影視劇對周星馳的青少年時代產生過深刻的影響——鄭佩佩曾是邵氏俠女,主演過《金燕子》《大醉俠》等經典武俠片
  • 食神: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火雞會毀容,知道原因後:活該!
    《食神》:火雞毀容另有深意?追星女孩躺槍,知道原因後:活該!大家好,我是小禮娛,今天向大家說的是《食神》這部電影,簡單介紹一下《食神》這部電影是在1996年上映的,是一部周星馳自導自編自己主演的喜劇片。
  • 年少不懂周星馳,看懂以後已是傷心人
    這部影片沒有像《喜劇之王》那樣毫不掩飾地討伐,而是用歡笑掩飾周星馳本人最想說的話。特別是影片多個橋段映射的真實故事,細細品味,笑中有淚。 至今許多觀眾仍被片尾薛家燕那段驚世駭俗的舞蹈所震撼,其實現實中有多少人就這樣在無辜無知中甘願欣賞他人起舞,而自己的命運已如案板上的刀俎卻渾然不覺,直到被OUT出局那一刻才恍然大悟,「你站在窗口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這也正是片中善做「皇帝炒飯」的戴師傅過往人生的真實寫照,「食神」的原型正是他本人。
  • 星爺《食神》中的三道菜:只有長大後才明白這三道菜背後的暗喻
    周星馳,江湖人稱星爺,是上世紀80,90年代炙手可熱的喜劇之星,後來轉行做導演,拍出來的影片大多也是精品,他的影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甚至是很多00後也看過周星馳的經典代表作。他以喜劇在香港電影裡站穩腳跟,無釐頭的表演影響著鄧超為代表的許多演員。
  • 周星馳電影裡的食神,被這部美食劇拍出來了
    今天要說的,正是深沉夜色裡令人一掃疲憊、聚焦各地路邊攤「靈魂」的美食新劇——《街頭絕味》,也譯《街頭美食》,但個人更願意叫它,「街邊有食神」。這是一部由Netflix(奈飛)製作的紀錄劇集,剛剛開播,就收穫不錯的口碑和評分。
  • 我吃過最好吃的一碗飯,是在周星馳這部電影裡
    《食神》中,周星馳做了一碗最好吃的叉燒飯。兩部電影的票房都在三千萬以上,是很成功的商業作品,之後周星馳趁熱打鐵,成立星輝電影公司。星輝的處女作就是《食神》。《食神》是周星馳的星輝電影公司出品,周星馳編劇,周星馳導演,周星馳主演,《食神》是第一部真正意義的周星馳電影。
  • 2楞說電影,深析星爺電影食神到底講什麼?想表達什麼?
    有的人甚至認為,在所有周星馳的電影裡它是最經典的,甚至超過《大話西遊》。如果你不知道其中的隱喻,一定不會贊同他的說法。很多人都說看不懂食神,特別是最後的結局。一臉懵逼的竄出來幾個神仙,無比扯淡的協助星爺拿回了食神封號,終結了壞人的陰謀。似乎太莫名其妙,其實那只是因為你太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