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是檢測是否患有癌症的重要指標,難麼甲胎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甲胎蛋白高多少就是癌症了呢|?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麼呢?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嗎?這些種種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甲胎蛋白高多少是肝癌
甲胎蛋白是一種糖蛋白,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後約兩周甲胎蛋白從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成年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α-胎兒蛋白是一種糖蛋白,是甲胎蛋白的縮寫。它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它包含在胚胎的血液中,並且只能在胎兒肝臟細胞中合成,尤其在懷孕16—20周時,胎兒的這種蛋白質含量最高,100毫升血中可達到300—400毫克,以後逐漸減少,待出生以後一周完全消失。由於它只存在於胎兒的血液中,所以全名叫做甲種胎兒蛋白。
正常成人的肝細胞失去合成甲胎蛋白(AFP)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極微。因此正常人的甲胎蛋白的正常值為:0—20微克/升。
甲胎蛋白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特異性腫瘤標誌物,具有確立診斷、早期診斷、鑑別診斷的作用。目前甲胎蛋白的檢測方法有瓊指擴散法、對流泳免疫法、反向血凝法、補體結合法。
一般來說,人們認為定性試驗陽性或定量>400毫微克/毫升>200毫微克/毫升,持續8周,而谷丙轉氨酶(SGPT)正常,排除妊娠和胚胎性腺腫瘤,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成立。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1.肝癌是常見的造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之一
一般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μg/L,但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卻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據調查發現約有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會升高,通常以400μg/L為標準,高於此數值應該考慮肝癌的可能性,一般在肝癌出現症狀之前的8個月甲胎蛋白就已經升高,所以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定期的檢查。因此,甲胎蛋白對肝癌的肝癌的早期診斷具有一定的意義。
這裡要說的是,不能僅僅的憑著甲胎蛋白偏高來診斷或者排除一種疾病是不全面的,因為肝癌的發現不一定都需要甲胎蛋白偏高,有些的人數值可能是正常的,所以應該同時結合其他血清學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綜合分析,才可增加診斷可靠性。
2.娠婦女和新生兒也會出現甲胎蛋白的一時性升高
因為甲胎蛋白是胎兒的正常血漿蛋白成分,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質,妊娠期婦女甲胎蛋白是會明顯升高,一般在妊娠後3個月,甲胎蛋白就明顯升高,到7-8月孕婦母血中AFP量達到最高峰並相對穩定,但其仍舊低於400μg/L,約在產後3周後逐漸恢復正常水平。
3.甲胎蛋白偏高可能與非惡性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復期,肝硬化,先天性膽管閉塞,畸形胎兒等甲胎蛋白可出現升高,但是起升高的幅度比較小,且持續的時間比較短。
4.甲胎蛋白偏高可能與生殖細胞腫瘤有關
據資料顯示大約50%患有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人其甲胎蛋白(AFP)呈陽性;一些其它腸胃管腫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偏高;另外,若甲胎蛋白大於25μg/L的男性患者還要考慮睪丸癌的可能。
5.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活動期甲胎蛋白有輕度、中度升高,一般在50~300μg/L,與肝細胞癌不同點為升高幅度低,一般不持續增高,經治療後降低以至恢復正常。
6.新生兒肝炎
30%新生兒肝炎可測出甲胎蛋白,發生率隨病情的嚴重度而增加,大多明顯增高。此可與先天性膽管閉鎖鑑別,後者甲胎蛋白大多正常。
7.其他原因
肝損傷、充血性肝腫大、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先天性酪氨酸病、孕婦(3~6個月)、睪丸或卵巢胚胎性腫瘤也常有甲胎蛋白增高。
甲胎蛋白升高就是肝癌嗎
甲胎蛋白雖然是爭端肝癌的重要指標,但是並非主要出現甲胎蛋白陽性,就一定能夠確診肝癌。確診肝癌一定要動態觀察甲胎蛋白含量的變化,如果聯繫一個月以上,甲胎蛋白含量檢測結果一直大於400μg/L,則應高度懷疑肝癌可能,然後還要結果多種影像學檢查才可以確診,如果甲胎蛋白過高或者輕度身高,不一定就是肝癌,廣大朋友們,不必與過於擔心。
有研究報導,幾乎所有肝炎病人血清甲胎蛋白都有升高,大多數病人在肝功能恢復正常時,甲胎蛋白卻達高峰。這一發現提示,甲胎蛋白的產生為肝細胞修復新生所引起,急性肝炎病人如轉氨酶開始下降,肝細胞轉入修復期時,甲胎蛋白的濃度最高,於達到高峰後才逐漸下降乃至消失。一般肝炎患者甲胎蛋白的升高持續時間不長,但在轉氨酶恢復正常後,不但不下降而明顯升高時,應注意有癌變的可能。
由此看來,甲胎蛋白檢測異常,並非都是肝癌。甲胎蛋白檢測正常也不能絕對排除肝癌。需對甲胎蛋白動態分析,同時輔以B超等影像學檢查。
總結:甲胎蛋白的身高不一定就是肝癌,但是甲胎蛋白的身高也不是好事,也很有可能預示著其他的疾病。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學會合理的飲食,適量的體育鍛鍊來增強自己的體質,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對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