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中)

2020-12-04 投資山西客戶端

從山西農谷戰略的誕生,再到晉中國家農高區落地,農谷建設始終緊扣鄉村振興發展脈搏,刻印著深化轉型綜改、實施創新驅動的烙印。而農高區的設立,更是為立足有機旱作高端產業技術、引領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農高區的全稱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是借鑑高新區的發展模式,圍繞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農業高新技術所創建的產業示範區。目前我國共有四個國家級農高區,分別是1997年設立的陝西楊凌農高區、2015年設立的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高區,以及2019年設立的江蘇南京國家農高區和我省晉中國家農高區。

「六個一批」工程 引領現代農業

晉中國家農高區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題,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建設全國健康食品和功能農業綜合示範區、科技產業孵化示範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產品加工物流集散區,在北方旱作農業區農業提質增效、做大特優農產品、做優設施農業、做強現代農業服務業等方面進行探索示範。

太谷區委書記、山西農谷黨工委書記劉偉介紹說,「晉中國家農高區的設立是遵循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的重要講話精神。」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明確指出,山西要堅持走有機旱作農業的路子,使有機旱作農業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品牌。今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又提出「山西的現代農業發展,要打好特色優勢牌」,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戰略,山西農谷就是要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題,高舉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村改革兩面旗幟,以農為本、以谷為核,在十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建設十大產業集群,實現谷城院的深度融合。所以,實施晉中國家農高區戰略,就要重點實施「六個一批」工程,首先是要搭建一批科創平臺,還要引進一批高端人才,聚集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建設一批農高區的標杆性項目,建成一批實驗、示範基地,還要形成一批農業改革成果。

晉中國家農高區是在農谷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的設立對於山西現代農業的發展,會起到一個什麼樣的頭雁效應?劉偉說:「首先是科技領先。有機旱作農業在全國要佔有科技的制高點,要在模式上進行創新,在生產、管理和經營體系,以及體制機制上要有所創新,在示範引領上要起到頭雁效應。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在這裡要進行實驗示範,要起到引領現代農業的作用。」

引進龍頭企業 發揮輻射效應

為了吸引龍頭企業帶著好項目來這裡紮根,晉中農高區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現在,已經有巨鑫、番茄小鎮、稼琪藜麥、華為、阿里巴巴等17家農業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入駐,為農高區的發展注入了市場力量。

走進晉中農高區先正達現代農業科技產業示範園,我們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國的農作物。公司以國際化視野進行現代化農業全產業鏈引進、示範、開發和建設。現在這裡有7000平方米的荷蘭現代化溫室、1000平方米的以色列現代化玻璃溫室、50畝可移動膜結構日光溫室,都是農高區的標杆示範項目,未來將建成5000畝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園區先後從全球引進110多個新品種,並從中篩選出適合山西種植的37個品種進行推廣種植,帶動農民實現增收。

在美國矽谷,很多新技術的誕生,都來自大公司的溢出效應。為了把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集聚起來,我們山西也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和舉措。劉偉介紹說,從國家層面,農高區的設立就是一個大的政策。我省圍繞晉中國家農高區,也積極給予政策支持。在資金投入上,正在構架18個億的科技產業基金,全力支持山西農谷的建設。在土地指標上,先後給予土地指標將近8000畝。劉偉說:「讓17個龍頭企業落戶農谷的確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們多次和企業進行洽談,企業也多次來進行實地考察,最後下決心在農谷落戶。我們山西有很多優勢資源需要進行開發。比如說我們的雜糧產量佔到全國的70%,就是我們的特優資源,還有我們相當大的配套政策資源優勢。」

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先正達集團入駐農谷之後,建成了先正達現代農業科技產業示範區,引進和應用了世界先進的種子、苗木生產等農業新技術。先正達集團中國MAP與數字農業陝晉公司總經理秦李龍表示:「入駐農谷之後,我們享受到了多項便利。招募到了一批農業科技人才;技術上與當地的農業技術團隊進行融合,形成了一套可落地、可執行的當地執行方案。」

巨鑫偉業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最早加入農谷的一家龍頭企業,公司董事長籍福保說:「晉中農高區的建設,為巨鑫加快發展帶來了一個更大的機遇。」

隨著這些龍頭企業、領軍企業的集聚,給農高區、農谷以及周邊的農業發展帶來很大的輻射效應。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二級調研員張絢表示,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還是非常強大的,產業鏈越豐富產業集群的帶動作用就會越大,僅僅一家喜榮實業就帶動上下遊企業5家,帶動農民合作社8家,帶動農戶3560戶。所以說,農業農村部門一直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和家庭農場、新型經營主體連接在一起,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築巢招才引智 激發新的理念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山西農谷自設立以來,大力開展招才引智,從政策支持、配套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發力,先後聘請中國農大張天柱教授等8位專家為特聘專家,累計引進院士7名,吸引百名人才建立山西農谷專家庫,為山西農谷注入了強大的人才力量,全面打造山西農谷人才高地。

巨鑫偉業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尚勇進是一名海歸博士,2018年成為山西農谷的一員。尚博士帶領他的團隊研究出了植物脫毒快繁技術,並將這種技術運用到草莓、馬鈴薯等山西農谷常見的農作物種植中,大大帶動了當地草莓種植業的發展。草莓產量可以增加30%,農民的收益就可以有所提高。「我是山西人,我很願意建設自己的家鄉,正好有山西農谷這個很好的平臺,巨鑫需要人、需要技術,我就加入,共同建設咱們山西農谷。」工作之餘,尚博士就住在人才公寓。為了引得進人才,留得住人才,農高區配套人才公寓130套,建設功能農業食品研究院、農業設施裝備研究中心、農業基因資源研究中心等十大創新平臺。

截至目前,山西農谷已有9家院士工作站落地,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15家,柔性引進院士12名,各類人才101名。

前不久,長期服務於陝西楊凌農高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教授,以學術院長的身份加入了山西農業大學,成為山西農谷、晉中農高區引進的領軍人才。康振生表示:「人才的集聚,會帶來新的理念,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意識,通過學科交叉、經驗人才的培養,將提升整體的研發能力,明確農業科研的方向,將對山西農業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觀念和技術支撐。」張絢表示,隨著大量人才集聚,山西農谷必將成為科技創新活力迸發、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的人才中心、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

如何讓人才「引進來、留得住」,劉偉說:「人才是發展的關鍵抓手,首先我們專門量身定製了人才的10條相關政策;其次,我們支持企業引進人才,給企業配套了專門的科研平臺、科技創新、高新項目的專項資金;第三,在營造環境上吸引人才,比如加強住房、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我們要讓山西農谷真正成為科技之谷、創新之谷、綠色之谷、產業之谷和富民之谷,蹚出一條山西現代農業的發展新路。」(山西日報 王秀娟)

相關焦點

  • 「轉型進行時」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下)
    農業科技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靈魂,讓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走進生產車間,最終轉化成經濟效益,實現富民增收,是山西農谷承擔的重要使命。以「農」為本,以「谷」為核,是山西農谷建設的根本,那麼山西農谷的這個「核」是什麼?
  • 魚菜共生、植物工廠……山西這個地方現代農業很酷炫!
    11月17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走進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來一場現代農業「研學」遊。一起來漲漲知識吧。山西農谷工作人員介紹,植物工廠是國際公認設施農業發展的最高級階段。由人工光源代替太陽光,營養液代替土壤,利用現代科技在貨櫃內,實現農作物周年連續生產。植物工廠不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可滿足遠洋、邊防哨所、高原、育苗和中草藥等領域的生產和研究應用。
  • 魚菜共生、植物工廠……這個地方現代農業很酷炫!
    11月17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走進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來一場現代農業「研學」遊。一起來漲漲知識吧。2019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建設晉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山西農谷成為首批國家農高區。
  • 晉中和順:加快打造火麻產業 推動農業轉型發展
    8月27日,以「轉型之路·品牌之夢」為主題的首屆「山西·和順火麻產業論壇」在晉中市和順縣舉行。  和順縣地處山西省東部,平均海拔1300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這裡種植的火麻仁個大、粒飽,含油量高達45%,被國家認定為藥食同源產品。「山西·和順火麻產業論壇」現場。
  • 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內核」酒泉種業說到做到
    原標題: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內核」——我市推動現代種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紀實尤其是近年來,為保證農民持續增收,訂單制種讓小農戶「牽手」現代農業,解除了農民制種的後顧之憂。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通過促進科技創新、培育龍頭企業、打造行業品牌等方式,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內核」,促進位種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動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
  • 北大學子鄒子龍的現代農業夢-中青在線
    放棄大都市的生活成為一名農民,鄒子龍說,這和他在校期間始終關注農業經濟發展有關。2010年12月,鄒子龍的「綠手指份額農園」正式成立,他選擇了CSA模式,即搭建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直接聯繫的紐帶,把城市社區居民和農場裡的農民直接對接起來。    這樣的模式有什麼好處呢?鄒子龍說,一直以來,農民在農業的產業鏈條中承擔著最大的風險。
  • 「種業矽谷」追夢人|楊遠柱:水稻商業化育種的先鋒和旗幟
    編者按:「鏈」聚發展動能,打造「種業矽谷」。他們用創新滋養夢想、挑戰無數不可能,用初心踐行使命、築起現代農業長城。他們是「種業矽谷」追夢人,齊聚隆平高科技園,燃燒生命熱情,點亮農業「中國芯」。人物名片:楊遠柱,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高科」)副總裁、水稻首席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中國種業十大傑出人物,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20篇。
  • 石家莊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在2020年底前,創建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10家市級現代農業精品園區,建設30家省級以上休閒農業星級企業,形成省會市民「周末2日遊」休閒觀光農業圈 本報訊(記者董昌)近日,石家莊市出臺的《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推進方案》提出,圍繞高速高鐵沿線、機場周邊、滹沱河沿岸及環城都市休閒農業圈,力爭在兩到三年內
  • 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晉城有兩個,原來晉城特產不只有小米!
    省農業廳和省林業廳聯合公布我省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太原市南部城郊農業、陽曲縣有機旱作穀子、沁水縣蜂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陵川縣中藥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20個產業園被確定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 「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山西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
    原標題:「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我省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農業閱讀提示: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湧現出一批耕、種、防、收單環節託管、多環節託管或全程託管的典型,架起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橋梁,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 從排名看,山西的農業大學好還是山西的大同大學好?
    整體來看山西農業大學要好於山西大同大學的,農大的綜合實力是優於大同大學,畢竟是百年老校,部分專業還招收研究生甚至博士,雖然農大地理位置偏了點,但論社會影響力來講農大要優於大同大學,不過也還是得看你選什麼專業!
  • 廣東汕頭潮陽區打造省級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助農增收
    近年來,廣東汕頭市潮陽區按照「一園、三心、兩區、兩帶」空間功能框架的規劃思路,積極抓好園區管理機制、財政資金使用等各項工作,致力打造成集聚科研創新、生產示範、加工流通、休閒旅遊等綜合功能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 十餘年培育出的一顆種子:山西農業育種人的「匠心」
    屈麗霞 攝中新網晉中10月2日電 (愛國情 奮鬥者)題:十餘年培育出一顆種子:山西農業育種人的「匠心」中新網記者 屈麗霞2日,在第六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山西省農科院展臺上,幾位農民在一堆玉米前扎了堆。
  • 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公布 打造溼地田園綜合體 再現...
    規劃明確,將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簡稱西青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建設成為展示現代生態文明理念,再現天津魚米之鄉風貌,集生態環境保育、綠色農業示範、生態旅遊休閒三位一體的衛南窪溼地田園綜合體。西青綠色生態屏障區主體範圍東至西青區、津南區交界,南至馬廠減河,西至獨流減河,北至寧靜高速規劃線;南北向長約9公裡,東西向寬約12公裡。
  • 廣州農業嘉年華蔬果薈萃 展示現代農業發展成效
    王堅 攝中新網廣州12月12日電(王堅 舒霞)第十八屆廣東種業博覽會種業小鎮會場暨首屆廣州(南沙)農業嘉年華12日在廣州種業小鎮開幕。本次大會以「南沙農業,添彩灣區」為主題,分為科普活動、種博會主題展示、農業嘉年華三個階段。
  • 調研高效生態現代農業發展情況
    原標題:調研高效生態現代農業發展情況    1月8日,省政協副秘書長應楚洲一行來我市調研「稻鱔共育」項目,圍繞綠色生態種養殖技術推廣、推進「稻鱔共育」新模式、農旅結合等實地調研
  • 現代農業2無人機農業模擬器
    現代農業2無人機農業模擬器是一款趣味十足的模擬經營遊戲,玩家在遊戲中模擬莊園的農場主進行體驗,你經營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遊戲中你將會使用各種高科技產品進行耕種,可以輕鬆了解你現在的工作,很容易就能理解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通過賺取金幣從而擴大經營,非常的有趣真實。
  • 河南農業大學與周口鄲城共建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院!
    ▲我校與鄲城縣人民政府籤署共建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院備忘錄會議現場1月8日,我校和鄲城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院備忘錄籤署儀式在龍子湖校區綜合樓舉行。二是要全方位深化校地合作,把與鄲城的合作作為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提升全產業鏈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解決種業、農產品供給安全等核心問題。三是要激勵各類人才積極投身到校地合作中,鼓勵青年學子到基層創新創業,培養更多懂農業、愛農業、愛農民的新型人才。
  • 延津縣創建全國唯一優質小麥現代農業...
    延津小麥有著「中國第一麥」的美譽,延津縣也是聞名全國的優質小麥產業化示範縣,去年6月份,延津被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創建國家優質小麥現代農業產業園5月22日上午,國家優質小麥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延津研討會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年會在延津縣召開,延津縣政府縣長李澤宙對創建優質小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信心滿滿。「產業園創建期為兩年,總投資21.905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6.855億元,佔計劃總投資的77%。」李澤宙在發言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