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山西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我省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農業

閱讀提示:

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湧現出一批耕、種、防、收單環節託管、多環節託管或全程託管的典型,架起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橋梁,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2019年農業生產託管覆蓋11個市、81個縣(市、區),培育農業生產託管主體33.2萬個輻射帶動託管面積1850萬畝 服務小農戶87.6萬戶萬戶。據測算,試點區域全程託管後,糧食畝均增產增產2020%%、畝均節本增收增收350350元以上元以上、託管服務主體收入增加增加2020%%,取得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明顯效果,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效銜接。

促進增產增效實現綠色發展

6月12日,運城市新絳縣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中心,種植大戶晁貞良輕點滑鼠,牆上的大屏幕上立刻出現了正在地裡收割小麥的農機作業信息:車牌號碼、車主姓名、作業地址、作業深度、作業速度、作業面積等。晁貞良介紹說:「這臺牌號為晉0809802的農機當前正在泉掌鎮泉掌村收小麥,今天要收8.29畝小麥。」

新絳縣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因地制宜選擇農業生產關鍵且薄弱,單個農戶做不了、做不好、不願做的環節進行支持,農民可以選擇階段託管也可以選擇全程託管,託管服務中心的300餘臺農機設備,全部安裝了GPS系統,託管中心按照屬地化作業原則,對農機作業進行統一調配。村級聯絡人在本村聯繫的託管業務,匯總到鄉鎮服務站,各鄉鎮服務站最終匯總到縣級服務中心,中心根據託管面積、作業類型和土地位置進行農機分配、實施作業,避免了農忙時節「人機信息不對稱」問題。

2017年8月,中央財政支持我省開展農業生產託管試點工作以來,我省農業生產託管圍繞「耕、種、防、收」等環節,把病蟲害統防統治、農作物秸稈還田等關鍵和薄弱環節作為託管服務的重點內容,一方面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另一方面也促進綠色發展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2019年我省農業生產託管覆蓋11個市、81個縣(市、區),培育農業生產託管主體3.2萬個,輻射帶動託管面積1850萬畝,服務小農戶87.6萬戶,農戶們高興地說「有了田保姆」。

開展託管服務後,小農戶的地實現了集中連片耕種,田埂消除增加了耕作面積,改進農業生產方式提高了畝產,收穫烘乾倉儲環節減少了損耗,糧食增產效果明顯。壽陽縣嘉禾公司採用大型機械進行集約化田間管理,玉米畝產達到1092公斤,比周邊增產250公斤以上;新絳縣三泉鎮雙陀村村民王健林告訴記者:「原來種一畝玉米費用為200元,託管後費用為140元,而且人家機械化作業比我自己種每畝增收100元左右。我現在將4畝地完全託管給合作社了。」

據調查,萬榮縣託管麥田除草、病蟲害統防統治,畝減少農藥用量20%-30%;屯留區託管種肥同播、病蟲統防統治,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提高了肥效和藥效。

解放勞動力助小農戶致富

「你外出掙錢,我代你種田」,如今農業生產託管成為好多農民的主動選擇。不僅實現糧食增收、農業增效,更給一些農村留守婦女、留守老人解了燃眉之急,也解決了一些農民不願種地、不擅種地的問題。

李保俊是新絳縣三泉鎮白村人,今年63歲,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他把自己的2畝地託管給合作社後,自己又在合作社找了一份工作,他說:「一年能收入3萬餘元,比自己種地強。」李春所是新絳縣北張鎮李家莊村人,經營著7臺農機,把自己的11畝土地託管給了珍糧合作社,同時自己和7臺農機加入合作社共同經營,收入大大提高,「我不用分散精力種地了,專心經營農機,掙得比以前多多了」。

據對萬榮縣、翼城縣、曲沃縣3個縣全程試點區域數據測算,通過降本增收、提質增收實現農戶畝均增收350元以上。壽陽縣通過農業生產託管消除田埂、種肥統供、集約化田間管理全程託管,玉米畝均增產250公斤。石樓縣依託種植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籤約,實現土地託管、生產託管、經營託管,有效解決了農村勞動力短缺、種地難以及移民搬遷後空殼村土地撂荒等問題,穩定增加了貧困戶收入。託管後的土地,每畝玉米平均增產120斤,增加經濟收入108元。截至目前,受益貧困戶430戶。洪洞縣農戶畝均節本增效22%,服務型合作社增收20%。晉中市榆次區永崗農機合作社在東陽鎮3個村5500畝集中連片推進,成本節約30%以上。

農業生產託管始終把小農戶作為支持的主要對象,始終把集中連片規模化生產作為託管服務的關鍵,引導小農戶通過託管實現規模化生產,使小農戶的利益實現最大化。

社會化服務促進鄉村振興

農業生產託管作為農村社會化服務最關鍵的一個方面,不僅服務了小農戶,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效益,還將農業生產與龍頭企業對接起來,加速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促進了鄉村振興。

我省健全相關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了生產託管服務。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印發《農業生產託管試點項目績效評價辦法》,明確項目管理負面清單,從投入、過程、產出、效果4個方面對項目進行綜合評價,按照評價得分,實行增資、減資和不合格退出機制。頒布了《農業生產託管服務規範》地方標準,從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標準等方面進行規範管理,推動農業生產託管步入健康發展快車道。

在項目實施中,我省各地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探索推廣了不同的農業生產託管模式,起到了典型示範引領的作用。翼城縣探索建立「縣級聯合體+鄉級託管站+村級服務站+農戶」服務體系,實行耕種防收全程託管,成功入選全國首批20個典型案例;洪洞縣「五位一體」「田管家」模式,推行網格化管理,全縣託管面積達到48.5萬畝。壽陽縣南燕竹鎮南燕竹村「黨支部+合作社+服務組織+農戶」模式,每年為社員分紅40多萬元,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長治市屯留區與郵儲銀行、農擔公司合作,探索成立「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協會+糧食行業協會+託管服務中心+農戶」模式,較好解決了託管服務主體資金短缺的問題;吉縣「公司+農戶」模式,保證盛果期果農畝純收入不低於2000元,帶動37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曲沃縣史村鎮秦崗村村集體通過「五統一」農業生產託管服務模式,實現了農民、農機戶、村集體互利共贏。

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張軟斌表示,農業生產託管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方式,對促進服務規模經營、實現節本增效、發展綠色農業具有重要意義。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高粱所所長、研究員邵林生建議,應該更加重視快速集中碎片化土地、增強服務主體整合資源能力培養等方面的工作,深化農業託管服務,同時補齊金融保險支持、信息化管理等短板,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記者 王秀娟)

相關焦點

  • 土地入了「託田所」,兗州農業生產託管讓農戶得實惠
    從去年開始,孫凡亮將5.3畝家庭承包地託管給村服務組織,一年算下來,小麥畝產575.3公斤、玉米畝產661公斤,與去年相比足足增收1700元。「沒想到土地也能『入託』,還能增收這麼多錢!」孫凡亮高興地說。據兗州區農經服務中心主任高永成介紹,通過農業生產託管,讓農戶和服務組織都得到了提升和實惠。
  • 種地也有「託田所」,中國農業生產託管萬裡行正式啟動
    農業生產託管是在不流轉土地的前提下,農戶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部分或全部環節委託給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經營方式。近年來,農業農村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加強項目推動,強化典型引領,農業生產託管呈現蓬勃發展勢頭。
  • 農業農村部發布第二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
    新華社太原10月11日電(記者王飛航)農業農村部11日在山西省晉中市召開全國農業生產託管工作推進會,會上發布了第二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案例包括服務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服務主體共24個。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深入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多元化服務組織蓬勃興起,服務領域覆蓋農林牧漁等多個產業,湧現出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的服務模式。為總結推廣各類服務主體在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的典型經驗,進一步發揮典型模式的引領示範作用,農業農村部在2019年推介首批20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的基礎上,面向全國徵集遴選了第二批24個典型案例。
  • 農業生產託管帶來了什麼?
    從春種到秋收,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活躍著各種農業生產人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為農業生產付出著各自的努力。其中,農業生產託管的相關人員正吸引越來越多人的目光。伴隨著農業轉型發展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而出現的他們,開始在土地上寫出新的「文章」。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十三五」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走出了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科技水平更高,農民挑上「金扁擔」,豐收底氣更足。
  • 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十三五」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走出了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科技水平更高,農民挑上「金扁擔」,豐收底氣更足。
  • 小農戶被排擠?合作社成殭屍?國家發文「糾偏」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日電 (謝藝觀)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地方擠小農戶壘大戶的傾向、土地零碎化、空殼社」等現象或問題,近日官方發文,力圖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資料圖:某地農村引進黃桃、蓮藕等產業。
  • 河南澠池縣託管開啟農業經營新模式
    日前,河南澠池縣三門峽捷登土地託管公司的董楠楠剛籤了一個朝天椒種植託管「電話訂單」,指著電腦中農戶數據信息庫說。  近年,澠池縣積極探索推行土地託管服務。截至目前,全縣籤約託管土地面積10萬餘畝,走出一條規模經營新路子。
  • 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中)
    「六個一批」工程 引領現代農業晉中國家農高區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題,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建設全國健康食品和功能農業綜合示範區、科技產業孵化示範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產品加工物流集散區,在北方旱作農業區農業提質增效、做大特優農產品、做優設施農業、做強現代農業服務業等方面進行探索示範。
  • 雲南省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鏈條:新型...
    近年來,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擺在產業扶貧的突出位置,全面強化主體帶貧服務,積極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鏈條。組織貧困地區茶葉企業開展網上直播,積極參加「抗疫助農、助力扶貧」系列公益活動之第二屆春茶採購節(線上)大型推介對接等活動,共組織開展農產品直播帶貨100多場次,銷售農產品187.8億元,有效解決了部分貧困地區農產品滯銷問題。
  • 土地加入「託田所」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農村大眾報濟寧訊 (通訊員張美榮 張秀華)濟寧市兗州區新驛鎮孫村村民孫凡亮通過託管服務,去年將5.3畝家庭承包地託管給該村服務組織,一年算下來,小麥畝產575.3公斤,玉米畝產661公斤,與去年相比,畝產量和畝收入分別增長了12%和13.5%。
  • 面對「大國小農」的基本農情,如何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
    光明網訊(記者 張蕃)1月13日上午,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負責人趙長保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布會上表示,面對 「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注重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他們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非常重要。
  • 揭開小龍蝦火爆背後的真相,你得來潛江現代農業產業園!
    今天,就跟隨地道農旅地道君走進湖北潛江現代農業產業園,來一場龍蝦之旅!一、她的名片潛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面積98萬畝,然而它創造的影響力卻遠不止於此,有圍牆,無邊界,它不僅僅是一個園區,更是現代農業建設的樣板區和鄉村產業興旺的引領區。園區構建「兩區一基地」。
  • 「大國小農」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
    原標題:「大國小農」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解讀中辦、國辦《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  國新網推薦: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扶持小農戶,提升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能力作出全面部署。
  • 魚菜共生、植物工廠……山西這個地方現代農業很酷炫!
    11月17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走進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來一場現代農業「研學」遊。一起來漲漲知識吧。山西農谷工作人員介紹,植物工廠是國際公認設施農業發展的最高級階段。由人工光源代替太陽光,營養液代替土壤,利用現代科技在貨櫃內,實現農作物周年連續生產。植物工廠不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可滿足遠洋、邊防哨所、高原、育苗和中草藥等領域的生產和研究應用。
  • 特色唱大戲,福建農業「飛」起來
    福建農業的豐收帳,也是一本創新錄:深入實施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開展優質、專用、綠色農作物和畜禽品種等聯合育種攻關,提升育繁推一體化水平,2019年全省主要農作物和畜禽良種覆蓋率達97%以上;健全完善農業科技支撐體系,完善6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開展科技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千萬行動」,組織千名農業專家進千村為萬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技術服務……
  • 旺鑫生態農業描繪安陸現代農業發展「縮略圖」
    旺鑫生態農業現代農業基地核心示範區公司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開展秸稈秧盤生產加工、稻田綜合種養、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等現代農業綠色發展模式探索,建設集農業科普教育、新特品種展示、休閒觀光體驗、綠色高效生產、化肥減量示範
  • 張天佐: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組織體系的思考
    對於不具備土地規模化條件的地區,在小農戶土地不集中、經營權不流轉的情況下,要通過發展社會化服務,解決一家一戶小農戶幹不了、幹不好、幹起來不划算的共性問題,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組織形式和人才資金等現代生產要素有效導入農業,推進農業生產過程的現代化,以服務的規模化、現代化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
  •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
    這些從黃土地裡生長出來的實踐,也許不盡完美,但接地氣合實際,並且與國家倡導的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等做法完全吻合。  王立軍的生活在今年發生了明顯變化,首先流轉了100多畝地用來種洋芋,接著又買了6臺農機用於農業生產……種出來的洋芋怎麼賣?王立軍一點也不愁,「交給合作社,價錢比市場價還高。」王立軍笑著指一旁的王永軍說,「他是我老闆。」  王永軍是定西市鑫源馬鈴薯良種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去年他本人在廟川村流轉了1000畝地種洋芋,今年又帶動大戶種植2000畝、農戶種植3000畝。
  • 「奶牛託管」「強村貸」...德州銀行業打出金融組合拳 助力打造...
    原標題:「奶牛託管」「強村貸」......德州銀行業打出金融組合拳,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11月16日,由山東銀保監局指導、山東省銀行業協會主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