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戶被排擠?合作社成殭屍?國家發文「糾偏」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日電 (謝藝觀)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地方擠小農戶壘大戶的傾向、土地零碎化、空殼社」等現象或問題,近日官方發文,力圖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

資料圖:某地農村引進黃桃、蓮藕等產業。 宋梅 攝

防止人為壘大戶,排擠小農戶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扶持小農戶,提升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能力作出了全面部署。

「注重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防止人為壘大戶,排擠小農戶」,這是此次意見中一項重要內容。

這些年,官方多次強調發揮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引領作用,並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但一家一戶的家庭經營方式依舊是我國農業經營的基本面。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1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各地實際看,一些地方存在著忽視小農戶,甚至存在擠小農戶壘大戶的傾向,資金項目過於向大的經營主體傾斜,向工商資本傾斜,侵害了小農戶的一些合法權益。」

他表示,要加強針對小農戶的扶持政策,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不能讓小農戶掉隊。同時要防止搞強制的土地流轉,將土地等生產資料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對廣大小農戶實行硬擠出,這樣會影響到農戶的就業和生計。更要防止大量農民變成既沒有辦法轉移就業又無地可種的無業農民。

資料圖:農村的機械化作業。 楊建偉 攝

解決「空殼社」「殭屍合作社」問題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十年來,農民合作社發展成效顯著,在工商部門依法登記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超過210萬家。但在某些地方存在著一些「空殼社」、「殭屍合作社」,給合作社整體形象帶來不利影響。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韓俊表示,目前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空殼社」的清理整頓工作,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也公布了這方面的工作方案。首先要進行全面摸底,重點對有問題的合作社核查具體情況,依法依規分類進行清理整頓。

據他介紹,目前農業農村部已跟有關部門制定了相關措施,但註銷「殭屍社」「空殼社」在法律上比較複雜。今後會出臺一些簡化的政策措施,對合作社從註冊到運營、管理加以規範。

資料圖:經過平整的山區土地成了豐收的良田。 申冉 攝

保護好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權益

意見提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小農戶利益。強調統籌兼顧扶持小農戶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是農戶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財產權益。隨著城鎮化發展、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一部分農民會選擇進城落戶。

那能不能強制農民放棄土地來作為進城落戶的先決條件呢?調查顯示,絕大部分農民不願意放棄承包地和宅基地來換取城鎮的戶口。

「用農民的話講,是『家中有地,進退有據』。」韓俊表示,農村的承包土地和宅基地是法律賦予農民的合法財產權利,讓農民帶著土地權利進城成為新市民,是保護農民利益的需要。

此前,官方就曾反覆強調,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那是否能賦予農民對土地更大的處置權呢?

韓俊說,為了適應農民進城落戶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需要,各地可以積極探索農民承包地的退出機制,允許在城鎮有穩定的就業和定居的農戶轉出承包地。但是需要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絕對不能搞強迫命令。

資料圖:岑鞏鄉村。 楊雲 攝

鼓勵土地「互換並地」,解決「巴掌田」問題

在農村存在的一些「巴掌田」「皮帶田」,不管是給小農戶生產還是土地流轉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想要發展現代農業,土地零碎化問題急需得到解決。

受先前土地承包政策影響,「大國小農」「人均一畝三分地,戶均不過十畝田」成為了基本國情,要實行規模化經營,是很長的一個過程。因此意見提出,農業經營方式堅持宜大則大,宜小則小,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強迫命令。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局局長吳宏耀介紹,承包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過程中,有些地方結合高標農田建設、農田整治,也探索了一些換地的試點,這個是政策允許支持的。各個地方在確權登記頒證的時候,可以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進行土地互換,把土地規模擴大一點。

「總的來說,現在一方面要扶持小農戶的生產,另一方面是鼓勵留在農村或者有志從事農業生產的一些農戶逐步擴大種植面積、流轉土地,發展成為家庭農場。」吳宏耀道,在家庭農場基礎上,鼓勵家庭農場搞合作社,支持合作社辦一些農產品的加工,構建新的農業經營體系。(完)

相關焦點

  • 河北孟村縣:「公司+合作社+農戶」精準扶貧為脫貧「保駕」
    近年來,孟村回族自治縣和大成公司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方式精準扶貧,劉風強是受益者之一。他說:「我們村有2000多口人,80%以上的家庭與肉雞項目有關,有的養雞、有的送飼料、有的在屠宰場打工,去年全村掙了上千萬元。」  劉風強從去年開始養雞,1.8萬多隻雞每兩個月出欄一次。「公司『保價』,每隻雞保證養殖戶最低利潤2元,養得精細能賺4元以上。」劉風強說。
  • 面對「大國小農」的基本農情,如何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
    趙長保表示,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去年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都對扶持提升小農戶發展能力作出了全面部署。從實踐上看,支持小農戶發展是「三管齊下」:一是推動有長期穩定務農意願的普通農戶適度擴大經營規模,發展成為家庭農場等現代經營主體。
  • 公司+基地+農戶 這條羅氏沼蝦產業鏈穩當多了
    公司+基地+農戶 這條羅氏沼蝦產業鏈穩當多了2009-03-11 21:0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揚州日報        瀏覽量: 4278 次 我要評論   昨天,記者在江蘇省高郵市採訪時了解到,該市糧食部門主動引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的同盟機制,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實現產銷一體化經營,有效解決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
  • 陝西榆社縣供銷合作社領辦小米專業合作社以三產帶一產促二產成效...
    在利益分配上,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實行績效工資,按崗定資;入股社員按入股比例與實現的利潤額進行分紅;種植農戶在穩定收購價格的基礎上,按6:2:2的比例推行「二次返利」,對當年利潤的60%返還社員,20%當作公積金、保險金,在無風險時用於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在遇到市場風險或自然災害時補償給社員,20%用於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二、實施產銷對接,帶動無公害穀子種植基地發展壯大。
  • 漳縣:巨菌草種植成農戶增收新亮點
    2020年初,漳縣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項目資金,以每畝補貼1200元的鼓勵政策和「農戶+合作社+公司」的種植模式,引導並成功建成三岔鎮、鹽井鎮、武陽鎮、新寺鎮550畝巨菌草示範種植點,其大棚育苗成活率達到98%以上,目前已進入大田移栽階段。武陽鎮、新寺鎮巨菌草示範點有望9月達到收割青貯的技術條件。
  • 密切聯結機制 產業興社富民——雲浮羅定市百事達種養專業合作社
    2017年11月,雲浮羅定市百事達種養專業合作社在鳳塘村成立,主要培育發展葡萄等特色產業,採用土地、現金、工資入股分紅模式,吸納農戶與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並優先錄用貧困戶就業工作。合作社現有成員128戶,其中有37戶是貧困戶,有固定工人50人,帶動就業150人。
  • 【砥礪奮進的五年】富民合作社掘金美麗鄉村:空房不再養麻雀 統一...
    村民陶玉鳳家的小洋樓加入了溧陽富民資產合作社,這也是江蘇省首家以房屋場所入股的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每年給他們分紅8萬元,她與丈夫再在合作社分別當保潔員和保安,每人每月又有2000元的工資。溪水淙淙,溧陽鄉村旅遊協會會長、合作社發起人潘建華帶著記者體驗合作社新投資2000多萬元運行的竹海漂流項目,竹海漂流串聯起富民的「一帶一路」,那就是竹海漂流休閒旅遊帶、小農家山水風情路,構建「三產聯動、多業融合」的「民宿+」農村經濟新業態。潘建華原來做卡車貨運生意,賺了些錢回到村裡,發現村裡32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是三層樓,但很多地方空置。
  • 「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山西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
    原標題:「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我省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農業閱讀提示: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湧現出一批耕、種、防、收單環節託管、多環節託管或全程託管的典型,架起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橋梁,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 「蝸牛之鄉」農戶科學致富
    ■走進潛福生產區域,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個現代化的食品生產車間浙江日報記者 李茸 通訊員 馮成 張文術你也許吃過必勝客的經典小吃紅酒焗蝸牛,不過你可不一定知道這些蝸牛來自哪裡,它們都來自蝸牛之鄉—餘新鎮的蝸牛,從27年前開始,一步一個足跡,慢慢地爬出嘉興,走向全國,邁向世界。小蝸牛,動力大蝸牛的養殖單位是「池」,其實就是一個長寬高分別是60、50、和28釐米的木頭抽屜,每一池裡面有120隻蝸牛。餘新鎮養殖的主要是我國的特有品種中華白玉蝸牛,以其肉色雪白如玉而得名,是可食用蝸牛家族中的珍品。
  • 環縣黑山羊「羊」名天下助力農戶脫貧
    合作社黑山羊養殖舍中國甘肅網6月18日訊(記者沈文剛)在慶陽環縣,具有地域特色的「隴東黑山羊 」可謂是這裡的「活招牌」,也是一塊「金疙瘩」。最出名的當屬環城鎮白草塬村裡正豐農牧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出欄的肉羊。
  • 上海健綠花菜專業合作社的喜與憂
    健綠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講解綠色小南瓜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消息 「上海健綠花菜專業合作社是崇明最早的十大合作社之一,其創始人是上海市2006年勞模,他的合作社也被評為誠信合作社,  「上海健綠花菜專業合作社一共有184戶,種植面積13000畝,主要種植蘆筍和花菜,還有玉米等,」馬雲家說。
  • 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實踐充分證明,雙層經營體制有效契合我國國情和農業生產特點,把農民利益同國家、集體利益較好地結合起來,調動了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必須長期堅持。但也要看到,雙層經營體制在「統」和「分」兩個層面都存在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問題。從「分」的層面看,全國農村戶均佔有耕地面積僅10.5畝,農業經營規模小、農地細碎化的問題突出,限制了農業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也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 雲南省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鏈條:新型...
    近年來,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擺在產業扶貧的突出位置,全面強化主體帶貧服務,積極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鏈條。目前,全省有2800戶農業企業、851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01.09萬戶貧困戶建立起「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雙綁」模式,產業扶貧組織化水平正向龍頭企業連市場、合作社強組織、貧困戶抓生產的專業化、高質量方向加快發展。
  • 帶動134戶農戶增收——大山深處的養兔夫妻
    我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認準了一件事,就要把它幹成。從開理髮店到辦養兔場,跨界很大,但我們都堅持做下來了,現在收入非常穩定。這幾年帶領周邊的農戶一起幹,已經有點成效,今年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我們,一起做大兔子產業。車行在景寧彎彎繞繞的山路上,顛簸得讓人眩暈,順義養兔專業合作社就坐落在山腰上。
  • 神聖巧克力:讓可可農戶在公平交易中受惠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前,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在一場活動中,介紹了世界知名巧克力品牌「神聖巧克力」的可可種植農戶:來自加納Kuapa Kokoo合作社的瑪麗•阿皮亞和埃絲特•伊弗雷姆。她們剛在英國參加了公平交易推廣活動「Fairtrade Fortnight」。
  • 「小農戶」機會來了,2021年國家要重點支持,5大優勢不可替代
    但就當前以及今後很長一個時期來講,千千萬萬的小農戶仍是農業生產的主力,不管是勞動力人數還是總產量,都佔有絕對的大頭。如何支持扶持小農戶發展才是廣大農民最為關心的問題。實際上,國家對小農戶的發展一直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來出臺不少引導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政策措施。
  • 帶領數千農戶脫貧致富 創立南通地標水果品牌
    帶領數千農戶脫貧致富 創立南通地標水果品牌 ——記全國勞動模範、江蘇蘇洪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嬿 來源:海門日報 發布時間:2020-11-26 字體:[ 大 中 小
  • ...就了一條「致富路」丨湄潭縣明華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明華
    在我們群星村,綠殼蛋雞已成為多數農戶家裡的主要養殖產業。一年多來,在我們合作社社員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村綠殼蛋雞養殖產業初顯成效,養殖戶達80餘戶。看著竹林裡、茶壟間那一群群悠閒自在的綠殼蛋雞,我們奔小康的決心就更足了。因為有產出、有銷路,所有的實惠處處可見。
  • 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名單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蘇恩達來駱駝養殖馴化專業合作社、陝西省米脂縣楊家溝村寺溝亨亨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探索「黨支部+農民合作社+農(牧)戶」黨建富民新模式,走出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能增收、村民有奔頭的多贏之路。 二是助力脫貧攻堅,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 小果果蘊含大能量 刺梨深加工帶動120餘戶農戶致富
    小果果蘊含大能量 刺梨深加工帶動120餘戶農戶致富8月29日,「山海同行·決勝今朝」東西部扶貧協作「6+1」省級媒體主題採訪活動山東採訪團走進安順普定春歸保健科技有限公司,探訪企業做精金刺梨深加工產業,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