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國小農」的基本農情,如何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

2021-01-16 人民資訊

光明網訊(記者 張蕃)1月13日上午,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負責人趙長保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布會上表示,面對 「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注重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他們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非常重要。

趙長保表示,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去年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都對扶持提升小農戶發展能力作出了全面部署。

從實踐上看,支持小農戶發展是「三管齊下」:

一是推動有長期穩定務農意願的普通農戶適度擴大經營規模,發展成為家庭農場等現代經營主體。二是發揮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作用,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帶動小農戶共同發展。三是提升小農戶的經營能力,提高他的自我發展能力。

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重點在三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始終重視小農戶。按照服務小農戶、提高小農戶、富裕小農戶的要求,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小農戶的利益。

二是防止排擠小農戶。加快構建扶持小農戶發展的政策體系,強化政策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惠農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防止人為壘大戶,排擠小農戶。

三是注重帶動小農戶。統籌兼顧扶持小農戶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引導小農戶開展合作與聯合,提高組織化程度,提高小農戶的發展能力。

來源: 光明網

相關焦點

  • 「大國小農」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
    原標題:「大國小農」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解讀中辦、國辦《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  國新網推薦: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扶持小農戶,提升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能力作出全面部署。
  • 大國小農條件下的農業現代化
    原標題:大國小農條件下的農業現代化 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農業現代化是重點,也是國家現代化的優先項。當前,我國既是農業大國, 又是典型的小農經濟擁有國家。實現小農經濟下的農業現代化,必須遵循小農經營特點,選擇可行的農業現代化路徑。
  • 張天佐: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組織體系的思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有力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家庭農場超過100萬家,農民合作社224.1萬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萬多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89.3萬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 陳曉華:家庭農場是農業發展的生力軍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於3月8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主題為「政協委員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記者會。,小農戶的生產經營面臨著很多難題,他們的規模比較小,效益不高,經營比較分散,面臨的風險很大,那麼您認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如何幫助這些小農戶,幫助他們破解這些難題,怎麼讓小農戶更好地與現代農業相銜接?
  • 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實踐充分證明,雙層經營體制有效契合我國國情和農業生產特點,把農民利益同國家、集體利益較好地結合起來,調動了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必須長期堅持。但也要看到,雙層經營體制在「統」和「分」兩個層面都存在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問題。從「分」的層面看,全國農村戶均佔有耕地面積僅10.5畝,農業經營規模小、農地細碎化的問題突出,限制了農業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也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 小農戶被排擠?合作社成殭屍?國家發文「糾偏」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日電 (謝藝觀)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地方擠小農戶壘大戶的傾向、土地零碎化、空殼社」等現象或問題,近日官方發文,力圖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資料圖:某地農村引進黃桃、蓮藕等產業。
  • 「小農戶」機會來了,2021年國家要重點支持,5大優勢不可替代
    但就當前以及今後很長一個時期來講,千千萬萬的小農戶仍是農業生產的主力,不管是勞動力人數還是總產量,都佔有絕對的大頭。如何支持扶持小農戶發展才是廣大農民最為關心的問題。實際上,國家對小農戶的發展一直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來出臺不少引導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政策措施。
  • 「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山西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
    原標題:「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我省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農業閱讀提示: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湧現出一批耕、種、防、收單環節託管、多環節託管或全程託管的典型,架起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橋梁,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 省農業農村廳: 攜手福建超大集團發展定製農業
    本報海口8月23日訊 (記者陳雪怡)8月23日,福建超大集團(以下簡稱超大集團)與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在海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牽手合作,圍繞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合力推進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切實落實「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
  • 「中國農業新聞網」如何透過需求看農藥?
    1.觀察農藥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糧食安全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糧食安全必須牢牢抓在自己手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總書記說的 「主要裝中國糧」,有關部門作了進一步的說明:「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同時「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但是保障糧食安全又遭遇現實的矛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攜手福建超大集團發展定製農業
    雙方將牽手合作,圍繞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合力推進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切實落實「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  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廣「超大+貧困戶+農戶+合作社+農業企業+村集體」合夥經營模式,貧困戶、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和村集體均可通過入股成為超大事業合伙人,共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扶持壯大我省農村集體經濟。
  • 武隆召開兩會圓桌會議 ——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第二,推動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變立足武隆資源稟賦,要積極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培育壯大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將扶持到戶產業轉變為培育到村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同時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戶持續增收。
  • 大國大城時代,小城市如何尋機?
    其代表性著作《大國大城》曾提出,生產要素流動會使得要素回報均等化。如果用鼓勵欠發達地區發展本地工業的方式來追求平衡發展,可能會得不償失;相反,廣闊的內地區域如果能發揮獨特的競爭優勢,發展農業、自然資源產業和旅遊產業,同樣能取得經濟上的成功。他表達的是這樣一種觀點:農業不僅僅是作為工業和服務業的支撐存在。在複雜多樣的城市體系中,它們同樣能大放異彩。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支持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財政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廣東省農墾總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
  • 工廠養魚增產50倍 江蘇淮安市淮陰區釋放現代農業潛力
    工廠養魚增產50倍 江蘇淮安市淮陰區釋放現代農業潛力2017-01-04 17: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人民網-江蘇頻道        瀏覽量: 2605 次 我要評論 人民網淮安1月4日電(馬燾燾)農戶承包權不變,又享受統一的種植、施肥、收割「一條龍」服務;養魚工廠達到傳統魚塘50倍產量還不產生汙染;現代農業項目品牌林立……這是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探索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甘肅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銜接鄉村...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甘肅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報導之五織密產業「安全網」 農戶吃上「定心丸」疏勒河灌區萬頃良田阡陌縱橫。(資料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王亞虎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甘肅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省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任務繁重。
  • 揭開小龍蝦火爆背後的真相,你得來潛江現代農業產業園!
    今天,就跟隨地道農旅地道君走進湖北潛江現代農業產業園,來一場龍蝦之旅!一、她的名片潛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面積98萬畝,然而它創造的影響力卻遠不止於此,有圍牆,無邊界,它不僅僅是一個園區,更是現代農業建設的樣板區和鄉村產業興旺的引領區。園區構建「兩區一基地」。
  • 雲南省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鏈條:新型...
    近年來,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擺在產業扶貧的突出位置,全面強化主體帶貧服務,積極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鏈條。組織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以點帶面推動合作社規範財務管理,提高發展質量。  目前,全省培育各類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85萬個,其中:帶貧企業4906個、帶貧合作社1.72萬個、帶貧家庭農場6431個,帶動貧困戶168.03萬戶,基本實現有產業發展條件和主體帶動意願的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新型經營主體帶動。
  • ...如何實現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專訪中國人民大學...
    圍繞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何改善相對貧困等熱點問題,《中國發展觀察》雜誌記者專訪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汪三貴。從消除絕對貧困到解決相對貧困中國發展觀察:「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如何看待這5年取得的決定性成就?
  • 政策:大力發展認養農業、;劉永好:養豬格局正發生變化
    導讀:農業如何深度融合,如何創新新模式;劉永好:養豬格局發現變化,養豬都是大學生,你相信嗎;業內人士:科技創新是綠色農業的支撐;農業向上,就必須要大力發展農業科技...推動網際網路與特色農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意農業、認養農業、觀光農業、都市農業等新業態,促進遊憩休閒、健康養生、創意民宿等新產業發展,規範有序發展鄉村共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