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鏈條:新型...

2021-01-10 雲南網

近年來,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擺在產業扶貧的突出位置,全面強化主體帶貧服務,積極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鏈條。

  培育主體強幫帶 政府搭臺闖市場

  2018年8月,我省出臺《培育綠色食品產業龍頭企業鼓勵投資辦法》,對投資8大重點產業的企業投資額達10億元、5億元以上的,分別給予10%、5%的一次性獎勵。2020年6月,為確保綠色食品產業龍頭企業鼓勵投資辦法儘快落地,將獎補對象調整為投資茶葉、花卉、水果、蔬菜、堅果等重點產業的企業,並對企業新增種植、養殖、加工、冷鏈等資產性投資1億元以上的,按10%給予一次性獎勵。出臺《雲南省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政策措施》,採取先建後補的方式,對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實施的新建、改擴建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項目給予獎補。組織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以點帶面推動合作社規範財務管理,提高發展質量。

  目前,全省培育各類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85萬個,其中:帶貧企業4906個、帶貧合作社1.72萬個、帶貧家庭農場6431個,帶動貧困戶168.03萬戶,基本實現有產業發展條件和主體帶動意願的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新型經營主體帶動。

  2015年以來,我省共組織參加30多場全國性產銷對接活動,現場籤約產銷訂單金額478.5億元,推動全省貧困地區與國內大型農產品營銷企業、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建立長期穩定供銷關係。藉助「一部手機雲品薈」、京東、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組織舉辦雲南「10大名茶」專場直播,開展「雲南春茶線上採」等電商促銷活動,多渠道拓寬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營銷渠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全面加強農產品產銷信息監測,在雲南農業信息網開通「農產品產銷對接信息——雲南抗疫助農」公益平臺,促進產銷信息對接;在「上禾集」網上商城開設「雲南扶貧產品專區」,實行免費開店。組織貧困地區茶葉企業開展網上直播,積極參加「抗疫助農、助力扶貧」系列公益活動之第二屆春茶採購節(線上)大型推介對接等活動,共組織開展農產品直播帶貨100多場次,銷售農產品187.8億元,有效解決了部分貧困地區農產品滯銷問題。

  「雙綁」模式促聯結 脫貧致富顯成效

  針對我省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不緊密的問題,探索創新龍頭企業綁定合作社、合作社綁定貧困戶的「雙綁」模式。

  2019年6月,省產業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產業扶貧工作規範「雙綁」機制的指導意見》,以訂單生產、生產託管、土地流轉、股份合作、資產租賃、就業務工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為紐帶,大力推廣「雙綁」模式。目前,全省有2800戶農業企業、851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01.09萬戶貧困戶建立起「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雙綁」模式,產業扶貧組織化水平正向龍頭企業連市場、合作社強組織、貧困戶抓生產的專業化、高質量方向加快發展。

  雲南龍雲大有實業有限公司是集農產品種植、畜禽養殖、產品精深加工、銷售和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於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種植加工的高原特色蔬菜銷往17個國家和國內重點市場,年產值7.3億元,出口創匯2600萬美元。公司在發展的同時,主動融入脫貧攻堅工作。公司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基地,流轉土地7000多畝,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000多戶,貧困戶不僅每年可獲得1300元的土地流轉金,還可以就近務工,每年戶均增收3萬多元。

  迪慶州維西益參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位於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白濟汛鄉永安村,是一家以發展生態豬、黑烏雞、羊肚菌等特色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017年以前,永安村給人的印象是「合作社不少,但能帶動群眾的少之又少,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針對這一現狀,永安村黨總支在多方調研基礎上,深度挖掘整合永安村閒置勞動力、閒置土地、特色農產品、扶貧政策等方面的資源要素,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打造特色精品」的發展思路,採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先後投入394萬元建成年出欄1000頭以上仔豬規範化繁育基地、年出欄800頭以上生態豬育肥基地、年出欄50000羽的竹斑雞苗孵化基地、年出欄規模10000羽的傈家黑烏雞養殖基地、72畝羊肚菌輪作基地、糯山藥示範種植基地和糯山藥「託底橫生」試驗基地,形成了以合作社為載體、7大產業為支柱的「1+7」產業布局。目前,合作社資產已從成立之初的30萬元增加到715萬元,累計幫助群眾銷售農產品500餘萬元,提供務工崗位12000餘個次,為村集體經濟創收12萬元。2019年永安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9000元,較2016年翻了一番,帶動144戶貧困戶503人貧困人口全面脫貧,成功走出一條黨建引領下村社共建的產業致富之路。

  雲南網記者 王淑娟

相關焦點

  • 雲南省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 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產業扶貧
    近年來,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擺在產業扶貧的突出位置,全面強化主體帶貧服務,積極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鏈條。2020年6月,為確保綠色食品產業龍頭企業鼓勵投資辦法儘快落地,將獎補對象調整為投資茶葉、花卉、水果、蔬菜、堅果等重點產業的企業,並對企業新增種植、養殖、加工、冷鏈等資產性投資1億元以上的,按10%給予一次性獎勵。出臺《雲南省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政策措施》,採取先建後補的方式,對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實施的新建、改擴建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項目給予獎補。
  • 智庫論壇 | 建立和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2018年和2019年的中央1號文件連續強調,要發展多樣化的聯合與合作,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2020年中央1號文件也提出要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託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
  • 智庫論壇|建立和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2018年和2019年的中央1號文件連續強調,要發展多樣化的聯合與合作,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2020年中央1號文件也提出要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託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在國家部署下,各地配合落實,從政策引導、金融支持、新業態培育等多個方面作了許多探索性的推進,積極效應正在多方面顯現。
  • 先試先行 共話發展!貴州這個利益聯結機制將打造兵支書發展2.0版
    脫下戎裝換「農裝」,黃恆禮憑藉著軍人敢打硬仗的作風,在村裡成立產業發展黨小組,發展辣椒種植、高山小黃牛養殖、林下養蜂等產業。  有了好的產業,卻未尋到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路徑,這讓兵支書黃恆禮犯了愁。  解決痛點  閉環利益鏈 打破「單打獨鬥」的傳統格局  「這場會議真的讓我看到了希望!」發言中,黃恆禮難掩喜色。
  • 張天佐: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組織體系的思考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多脫胎於小農戶,小農戶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經營規模的源泉。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共生共存,要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發展。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扶持帶動作用,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服務小農戶、提高小農戶、富裕小農戶,引領更多小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 我市建立多種形式農企利益聯結機制
    記者從市農牧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通過採取試點先行的辦法,建立了多種形式農企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通過實踐和探索,我市農企利益聯結更加緊密,在實踐中形成了合同制、合作服務型、股份合作型、股份制4種主要農企利益聯結方式,並從加強財力支撐、整合項目資金、優化金融服務、配套優惠政策、健全獎懲機制、精準扶貧等多方面進行了改革創新,推動龍頭企業與農牧民的聯結關係由鬆散的買賣型向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轉變。
  • 決戰脫貧攻堅 | 浠水依託產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決戰脫貧攻堅 | 浠水依託產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2020-11-30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孟村四種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助貧困戶增收
    近年來,孟村縣委、縣政府統依託當地龍頭企業大成食品公司,探索產業精準扶貧的新模式,由大成公司與縣城投公司合資成立畜牧開發公司,投資7140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注入4092萬元)建設5個標準化養殖示範場,引入專業養殖公司實施高效養殖,形成四種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  股份合作制模式。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支持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謀劃,整合資源,系統設計財政支持政策,推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規範有序發展,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關鍵發展能力、激發內生活力,開展集約化、標準化生產,完善利益分享機制,更好發揮帶動小農戶進入市場、增加收入、建設現代農業的引領作用。
  • 四川新聞丨蒼溪:打造沿江產業帶 融入新發展格局
    新型稻漁綜合種養方式,不僅為水稻提供了有機肥,也讓魚類有了活水生長空間,稻米和水產品品質得到雙提升。這也是當地根據產業發展規律,進行重新布局打造的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如今,蒼溪正在環嘉陵江的8個鄉鎮、沿岸100個村,以產業園區為主要載體,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帶、農產品加工示範帶、生態康養旅遊帶三條產業融合示範帶,沿江推進,組團布局,實現產業布局由「長藤結瓜」向「連片集聚」轉變。
  • 達州這個基地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名單
    建設主體要編制先進技術示範、新型經營主體、農技人員及農民學習觀摩工作方案,每年示範展示2—3項具有集成性引領性區域主推技術,組織不少於2場現場示範觀摩活動,新型經營主體、基層農技人員和小農戶每年到基地觀摩學習不少於1000人次。
  • 鄭曉燕主持召開丹鳳縣專題會議,研究推進全縣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丹鳳縣委書記鄭曉燕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有關方面意見建議,研究推進全縣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在聽取縣發改局關於全縣葡萄酒產業發展現狀的匯報後,與會人員圍繞做大做強葡萄酒產業、增強經濟效益和帶動效應,分別談了具體的措施建議。
  • 小農戶被排擠?合作社成殭屍?國家發文「糾偏」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日電 (謝藝觀)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地方擠小農戶壘大戶的傾向、土地零碎化、空殼社」等現象或問題,近日官方發文,力圖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資料圖:某地農村引進黃桃、蓮藕等產業。
  • 探索「揭榜掛帥」全鏈條機制
    近日,浙江省磐安縣立足自身科研力量不強的實際,探索制定掛榜、揭榜、履榜、評榜、獎榜的全鏈條「揭榜掛帥」引才機制,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做出成效。截至目前,磐安共發布重點技術需求24個,其中6個技術需求在發布一周內被認領。掛榜注重三個聚焦,緊扣「關鍵核心技術」。
  • 農民日報報導:湖北羅田縣依託當地特色品種優勢發展黑山羊產業蹚出...
    在大別山區的43個縣中,湖北羅田是典型的扶貧開發重點縣,地處大別山腹地,貧困程度深,又是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產業發展受限。在當地,特色品種「大別山黑山羊」久負盛名。因為具有繁殖力高、抗病能力強、肉質鮮美的特點,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目錄》,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山西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
    原標題:「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我省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農業閱讀提示: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湧現出一批耕、種、防、收單環節託管、多環節託管或全程託管的典型,架起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橋梁,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發展特色產業夯實脫貧攻堅的長效基石
    預計到2020年,全縣貧困村產業助農增收人均增幅將明顯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貧困人口增加人均純收入5800元以上。  產業要素培育不斷加強  為進一步築牢產業發展的要素資源配置,該縣新建了農機化生產道路7公裡、新增農機動力375千瓦;新建農業科技示範基地6個、培育科技示範戶322戶、招募特聘農技員5個;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進一步加強,新建益農信息社59個,全縣龍頭企業發展至7家(省州級龍頭企業4家),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337家;獲得
  • 臺山鰻魚背後的產業園轉型路: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農民增收
    上個月底,臺山鰻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下簡稱「臺山鰻魚產業園」)科技服務項目啟動會召開,由華南農業大學承擔,一口氣啟動了7個科技服務或科技研發項目。  作為全國最大的鰻魚養殖和加工出口基地,臺山鰻魚現代農業產業園正積極推進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範、服務等相互融合和全產業鏈開發,創新農民利益共享機制,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 小柚子種出大產業
    在了解龍安柚產業發展現狀後,李建勤的話語醍醐灌頂:農產品沒有品牌就賣不起價、打不開市場,要下力氣抓龍安柚品牌創建,學習借鑑其他地方創建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的經驗,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擦亮農業這塊「金字招牌」。緊跟市委步伐,一場轟轟烈烈的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號角正式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