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戶」機會來了,2021年國家要重點支持,5大優勢不可替代

2021-01-08 土地觀察員

[土地是發展之基、民生之本、農業之資、農民之根,觀農村土地政策動向,察農民真實生活狀態,敬請點擊上方按鈕,關注「土地觀察員」!]

隨著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以及城市化、工業化對農村勞動力的吸引,農業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的呼聲越來越高,發展適度規模的現代農業經營也是國家農業發展的一大方向。近年來,國家鼓勵農村土地流轉,鼓勵種糧大戶、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包土地、規模種植經營,農業產業化規模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就當前以及今後很長一個時期來講,千千萬萬的小農戶仍是農業生產的主力,不管是勞動力人數還是總產量,都佔有絕對的大頭。如何支持扶持小農戶發展才是廣大農民最為關心的問題。實際上,國家對小農戶的發展一直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來出臺不少引導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政策措施。1月4日,農業農村部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指出,今年要圍繞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深化新一輪農村改革,激發農業農村發展動力和活力,這說明「小農戶」機會來了,2021年國家要重點支持,5大優勢不可替代。

(1)小農戶精耕細作,畝均產量更高。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與規模農業、種糧大戶相比較,由於土地少、人手夠用,日常管理就比較精細,耕種也更加用心,畝均產量往往高於規模化種植,並且能有效節約成本。

(2)小農戶經驗豐富,種地更專心。當前來講,小農戶一般都有著豐富的種地種糧經驗,從農作物種植到田間管理,從作物種植的選擇到銷售經營,都有著獨到的經驗和認識,再加上自家的地,自家種了自家收,種起地來也更加專心、用心,這也是規模農業所不能比的。

(3)小農戶吸納就業,利於農村社會穩定。規模農業大量使用新型農業機械,實行規模化、產業化種植經營,在人力成本上是有著不少的節約,但這也會形成一個社會問題,就是當前的工業化發展遠遠不能完全吸納農村勞動力,如果大量發展規模農業,就會造成大量農民無事可幹,而小農戶生產經營能夠吸納大量農民,利於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

(4)一些地形更適合小農戶。平原地區土地平整、集中連片,比較適合農業規模化種植,而我們國家很大一部分農村都在山區、丘陵等地域,耕地分布零散,地形高低起伏,大型農業設施很難發揮作用,這些地方對一家一戶的小農經營更適合。

(5)傳統和國情更適合小農戶。土地是生活的根、是農民的依靠,儘管種地賺錢不多,很多農民都不願把土地流轉出去,「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仍然是很多地方農民的理想生活,種好自家的地,收好自家的糧,有餘力就外出打工掙些錢,仍然是大部分農民過日的現實想法,在這種情況下,更好地支持小農戶、發展小農戶,更加符合廣大農民的願望。

相關焦點

  • 2021年國家最新養豬補貼政策,2021年養牛羊養雞農村養殖貼息補助
    在農村搞養殖致富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回鄉創業的主打項目之一,對於養殖這塊國家一直都比較扶持,不少養殖只要達到規模,符合相關條件要求都會有相應的補貼, 那麼2021在農村養殖有什麼補貼拿?  祺茂堂生物小編為大家整理養殖補貼標準一覽表!
  • 30餘委員聯名提案支持養熊取膽 稱熊膽不可替代
    記者昨日從多位全國政協醫藥衛生界委員處獲悉,30餘位醫衛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一份「正確對待『養熊取膽』,保護中醫藥資源的合理利用」的提案,支持養熊業可持續發展。委員稱「熊膽不可替代」此前由於歸真堂上市,引發社會討論,一些動物保護組織提出了取締養熊業的要求。
  • 把握階段機會,2021年小麥市場將如何演繹?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要確保口糧絕對安全。如此背景下,2021年小麥市場又將如何演繹?供需依然充裕,不會缺糧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小麥單產383公斤/畝,同比增加7.5公斤/畝,增長2%;小麥總產量1.3425億噸,同比增加65萬噸,增長0.5%。
  • 快來看看!2021年農業農村部「軍令狀」,其中暗藏什麼機會?
    2021年農業生產方面有什麼大方向、大政策嗎?近期國家會議釋放了一個信號: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穩定糧食生產是頭等大事,在近期國家會議上,官方強調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 為此,農業農村系統已立下「軍令狀」,務必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並力爭穩中有增。
  • 支持實體信號密集釋放 2021信貸投放重點圈定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考核指標也被納入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
  • 2021年信貸投放圈定重點
    來源:金融投資報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 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
  • 速賣通代運營分享選品方向:2021年速賣通美容健康類目重點扶持趨勢...
    2021年新一年已開啟,在過去的2020年美容健康行業快速發展,2021年我們將繼續出發。2021年美容健康行業重點招商方向如下,請商家朋友們仔細解讀,進行針對性補品。
  • 2021年插秧機行業,在變局中謀新局!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水稻種植離不開農機,目前水稻的機插秧仍是塊短板,同時也是水稻插秧機、直播機、拋秧機等農業機械的機會,在三大水稻播種機械裡,目前看水稻插秧機由於效率、效果方面有比較大的優勢,所以仍是水稻播種設備裡的主力
  • 小農戶被排擠?合作社成殭屍?國家發文「糾偏」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日電 (謝藝觀)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地方擠小農戶壘大戶的傾向、土地零碎化、空殼社」等現象或問題,近日官方發文,力圖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資料圖:某地農村引進黃桃、蓮藕等產業。
  • 劉煜輝:通脹是2021年風險,也有大機會,特斯拉給中國留下了什麼
    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前兩條路上都設有路障,房住不炒,這邊要打破剛兌,郭主席講了6%以上的保底收入肯定是金融詐騙,是不可能產生的,一定要承擔風險。只有第三條路,這個標誌是牽一髮動全身,五大要素市場的樞紐,你可以看到國家把資本市場放到中國經濟轉型至關重要的一個棋子來對待。
  • 勤得利分公司召開2021年農業重點工作研討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股份公司農業工作會議精神,謀劃好2021年農業重點工作,全面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1月6日上午,勤得利分公司召開2021年農業重點工作研討會,分公司副總經理熊亞文、農業生產部全體、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管理區主任、書記、副主任參會。
  • 2021年,你將遇到啥掙錢機會?應該如何把握住?
    在2021年裡,你將會遇到啥掙錢機會?並且可以如何把握住?就一起跟隨明月來看看吧!註:本文為塔羅測試,主要作為娛樂參考哈~----測試開始----規則:保持內心安靜的狀態,在心中默念「自己2021年會遇到啥掙錢機會?應該如何把握住?」從下面五張牌中憑感覺選出一張來,切記不可刻意選擇不可反覆挑選,選好後下翻查看答案。
  • 2021年投資展望
    3月中旬 美股連續暴跌,標普500幾乎回到了15年,在接近最底部,我特意在中午盤中時間下午2點發文一篇 《大奇蹟日不遠了》 ,防止投資者割肉 ,這是我今年最得意的一個決策 。進入4月初,市場再次發生180度大反轉,因為疫情原因,全球央行一起大放水,美聯儲直接進入市場買股票,帶動全球市場一起上漲。到7月份,券商首席 高喊 「全面牛市」 來了 。
  • 長寧農戶拾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雛鳥猴面鷹上交
    長寧農戶拾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雛鳥猴面鷹上交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1-23 15:07 梁澤芬將拾到雛鳥猴面鷹上交
  • 2020年農業保險最新政策是什麼?有哪些重點內容?
    來源:鄉村動力網農業保險是指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對農戶來講是一種必要的風險防控措施,那麼2020年農業保險最新政策是什麼?有哪些重點內容?
  • 央行2021年工作會議:構建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體制機制
    來源:央行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召開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4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1年工作。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黨委書記郭樹清出席會議並講話。
  • 打造「電影之城」,2021年,南京將有哪些大動作?
    不僅如此,南京還是一座電影生產重鎮,2020年共有30個劇組來寧取經拍攝、新建的耳東電影產業園更是吸引了70餘家電影企業入駐、鄉鎮電影院的建設成果也日益豐碩......新的一年,南京電影又有哪些大動作?快來一起看看吧!
  • 尋找你專屬的不可替代的「TA」
    1981年朱䴉種群僅剩7隻,經過保護工作者39年的不懈努力,如今朱䴉境況有了很大改變。TA溫和而又友好曾是大家身邊最常出現的「小可愛」雖然如今難得一見長江江豚是我國長江流域特有的哺乳動物。它們憨態可掬,性情活潑,有張會「微笑」的嘴巴。曾是漁民最常見的「江豬子」,由於捕獵、誤殺、棲息地喪失等原因,如今只剩1000餘頭,極度瀕危。
  • 美國人:我們離不開中國貨,印度人:中國製造不可替代,事情又有新進展
    近年來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額不斷增加,2019年的雙邊貿易額幾乎達到2000年的8倍。研究指出,歐盟國家在電子產品、化工品、礦物/金屬、藥物/醫療產品等行業的103個類別對中國進口商品具有「嚴重的戰略性依賴」。相比於美歐發達市場,在新興市場的印度和越南消費者同樣高度依賴中國製造的商品。
  • 2021年開門大紅!上證指數達到四年來的最高點,我們將何去何從?
    在2021年1月6日,大盤也是一波三折早上指數衝高回落一度翻綠,到了下午快收盤的時候有強勢反彈,最終上證收於3550點上漲0.63%。2021年已經連續三天上漲並且漲幅還不小,新年的「牛氣」紅包,你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