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021-01-09 中國農民合作社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高瞻遠矚的講話,指明了新時代、新發展階段我國農業經營體制改革完善的方向。《建議》進一步提出,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在農村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並將此作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4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把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作為「三農」政策的基石,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先後兩次延長土地承包期,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明確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同時通過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和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實踐充分證明,雙層經營體制有效契合我國國情和農業生產特點,把農民利益同國家、集體利益較好地結合起來,調動了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必須長期堅持。但也要看到,雙層經營體制在「統」和「分」兩個層面都存在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問題。從「分」的層面看,全國農村戶均佔有耕地面積僅10.5畝,農業經營規模小、農地細碎化的問題突出,限制了農業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也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從「統」的層面看,農村集體經濟薄弱,且內部治理機制不完善,難以承擔起統一經營的職能,以致出現雙層經營「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致使家庭經營的風險和成本難以有效降低,同時也制約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公平目標的實現。

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人們逐漸認識到,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這兩類經營主體,可以成為完善雙層經營體制的有效載體。具體來看,在「分」的層面,小農戶同在小農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家庭農場並存,家庭農場代表著發展方向,並將逐漸居於主導地位。依靠家庭農場,各地逐步發展起同農業勞動力轉移步伐相適應的適度規模經營。在「統」的層面,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組建起來的農民合作社及其興辦的社有企業,同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社會化服務組織並存,農民合作社代表著統一經營的發展方向,並逐漸居於主導地位。農民合作社構建了一種勞動者集體佔有支配生產資料的組織形式,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方式。依託發展這兩類農業經營主體,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是在繼承和發展現行農業經營體制基礎上的重大變革。

培育家庭農場、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和必由之路。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把握好家庭農場經營規模的「度」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取向。經營規模太小,實現不了規模效益,不利於農業集約化生產;經營規模過大,超越了家庭的經營能力,也不利於公平目標的實現。從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看,把握家庭農場經營規模「度」的下限,是保證讓家庭農場能獲得同非農就業相當的農業收入;上限是家庭成員的經營能力。需要逐步加大對家庭農場的支持,建立完善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

發展家庭農場,還需要處理好同小農戶的關係。我國小農經濟有幾千年歷史,「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農情。家庭農場的發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此需要有歷史耐心,更需要尊重農民意願。一方面,需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步伐,拓寬進城落戶農民自願有償轉讓農村土地權益的渠道,引導更多農民實現「離土又離鄉」,從而為家庭農場發展創造條件;另一方面,需要正視現階段小農生產在穩定農業生產,解決農民就業增收、傳承農耕文明、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家庭經營規模宜大則大、宜小則小,不搞一刀切,不搞強迫命令。同時還需要注重發揮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提升小農戶組織化程度,改善小農戶生產設施條件,提升小農戶抗風險能力,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來源:農業科技報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支持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
    一、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2018年9月2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2019年3月8日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遼寧家庭農場已發展到11萬餘家
    見習記者劉璐報導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第二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50個,我省鐵嶺縣蔡牛永濤家庭農場和本溪縣鳳馳玉米種植家庭農場入選。近年來,我省積極發展多種形式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2020年年底,我省家庭農場已發展到11萬餘家。
  • 張天佐: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組織體系的思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有力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家庭農場超過100萬家,農民合作社224.1萬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萬多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89.3萬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 湖南這些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獲表彰
    會議通報表彰了湖南農業優勢特色產業 30 強企業、家庭農場 100 佳、農民合作社 100 佳,並為30 強企業、農民合作社 100 佳、家庭農場 100 佳代表授牌。省領導杜家毫、烏蘭、張劍飛、隋忠誠分別授牌。 湖南是農業大省。
  • 江蘇泰州:構建家庭農場服務聯盟為「新型職農」排憂解難
    小楊村家庭農場服務聯盟盟主王小軍告訴記者,小楊村聯盟目前建有455平方米的機具中心、910平方米的育秧中心和659平方米的烘乾中心,包括為農綜合服務、農機、植保、糧油產銷4個合作社,以及農資統一配套、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智慧農業應用示範、金融支農保險保障4個服務點。
  •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
    定西市安定區是一個十年九旱、自然條件嚴酷的傳統農業縣區,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土地撂荒現象突出。  那麼誰來種地?地怎麼種?  辦法總比困難多。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大戶帶動、千家萬戶聯動的思路,安定區琢磨出一些做法,難題正在被解決。
  • 松江區農業農村委:「家庭農場」有法可依,農業再譜新篇章
    通過十三年來精心培育,松江「家庭農場」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借鑑的做法和經驗,近年來吸引全國各地考察團和專家學者來訪問、研究、探討。「家庭農場」掀起一股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創新的熱潮,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生力量,「家庭農場」生產經營模式逐漸遍布全國各地。
  • 雲南省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 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產業扶貧
    近年來,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擺在產業扶貧的突出位置,全面強化主體帶貧服務,積極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小農戶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鏈條。 培育主體強幫帶 政府搭臺闖市場 2018年8月,雲南省出臺《培育綠色食品產業龍頭企業鼓勵投資辦法》,對投資8大重點產業的企業投資額達10億元、5億元以上的,分別給予10%、5%的一次性獎勵。
  • 「大國小農」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
    防止人為壘大戶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說,我國建設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是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時,也要看到小農戶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的基本面。以小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經營的主要形式,也是農業發展必須長期面對的現實。
  • 察右前旗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提高農牧業質量效益
    察右前旗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高農牧業質量效益。一是家庭農牧場持續健康發展。積極引導和鼓勵有穩定務農意願和經營能力的農牧戶創辦家庭農牧場 ,十三五以來全旗在農牧部門認定的家庭農牧場120個,其中示範家庭農牧場 自治區級1個、市級3個。 二是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質效持續提升。
  • 合作社成殭屍?國家發文「糾偏」
    這些年,官方多次強調發揮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引領作用,並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但一家一戶的家庭經營方式依舊是我國農業經營的基本面。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1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各地實際看,一些地方存在著忽視小農戶,甚至存在擠小農戶壘大戶的傾向,資金項目過於向大的經營主體傾斜,向工商資本傾斜,侵害了小農戶的一些合法權益。」他表示,要加強針對小農戶的扶持政策,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不能讓小農戶掉隊。
  • 我國傳統農業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
    目前,我國傳統農業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家庭農場市場潛力大,空間大,抗風險能力強。在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傳統農業一般仍存在著財政投入少、人工成本高、技術成本高等問題。因此,對當前家庭農場市場進行細分會產生新的發展機遇,以下兩個方面可以簡單作為參考。
  • ...改革】甘肅張掖甘州區供銷合作社「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的路徑選擇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 上海將建成10萬畝無人農場
    本報上海1月14日電(記者季覺蘇)記者日前從上海市農業農村委獲悉,上海市研究制定了《上海市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計劃提高農業智能化生產水平,到2025年打造10萬畝糧食生產無人農場。
  • 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名單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推介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合作社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民合作社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 父親一輩子種田,他為什麼也願意?上海給4000戶「家庭農場」立一部法
    上月底,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條例自2021年1月1日實施。這是全國首部針對「家庭農場」的創製性立法。上海為什麼要為4000多戶「家庭農場」立一部法?解答「誰來種」「怎麼種」作為土地肥沃、飯稻羹魚的「魚米之鄉」,松江也曾經歷過農業黯淡的歲月。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發展,農業一度變成兼業的產業。
  • 【記者在現場】東毛村的「致富農場」
    廣饒縣天成家庭農場是毛繼溫自家的農場,作為村裡特色種植的「樣板」,天成農場的果蔬產品在當地小有名氣。毛繼溫介紹說,羊角蜜、西瓜蜜、綠寶、沙白等甜瓜品種很受大家歡迎,「農場用地膜防草,不打農藥,施土雜肥,實現了綠色無公害,是市級示範農場和街道計劃打造的五個精緻農業片區之一,種植過程受農業部門全程監控。現在,我們已經給甜瓜系列產品申請註冊了『孫武湖』品牌,擴大了產品的知名度。」
  • 青島市農委: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讓農民更富農業更綠農村更美
    深入實施「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計劃,培育首批示範鎮15個,農村電商平臺達560家,交易額達58億元。發展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休閒旅遊農業,建成8個國家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景點,農業節會80餘個,全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經營主體達到3053家,接待遊客1856萬人次。我市特色產業發展經驗、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經驗,分別在全國和全省推介。強化科技裝備支撐。
  • 全國首部針對家庭農場的創製性立法來啦!明年1月1日起實施
    經過數年探索,松江提出土地要向種田能手集中,要讓願意搞農業的人出來搞農業。2007年,松江區結合當地實際,興辦糧食生產家庭農場。李春風的父親是第一批家庭農場經營者。從世界範圍看,美國、日本、德國的家庭農場有著百餘年歷史,是非常有生命力的經營主體。但在中國,這還是新鮮事物。
  • 農業農村部:不會對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市場主體厚此薄彼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9日電 農業農村部19日舉行發布會,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表示,對所有能夠為農民合作社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的市場主體,都是歡迎的,不會厚此薄彼。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 來源:中國網據農業農村部消息,近日,中化集團、中糧集團、中國郵政集團三家大型國有企業與農業農村部籤署合作協議,聯手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對於農民合作社合作夥伴的選擇,張天佐表示,首先,作為政府部門,對所有能夠為農民合作社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的市場主體,都是歡迎的,不會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