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現場】東毛村的「致富農場」

2021-01-19 東營網

  農場內建設了可供遊客餐飲住宿的房屋。

  廣饒縣廣饒街道東毛村是一個只有171戶的小村莊。這兩年,隨著一批特色種植業的崛起,東毛村邁開了鄉村振興的腳步。

  「這裡緊靠著孫武湖生態林場,村東邊就是淄河,沙性微酸型土壤,再加上優良的灌溉水源,特別適合搞種植。」10月初的一天,東毛村黨支部書記毛繼溫熱情地帶領記者在村裡的種植區參觀。東毛村耕地660畝,現在已有種植園區十餘處。「國慶節後映霜紅蜜桃上市,一個有七八兩沉,口感脆甜,很受歡迎。」廣饒縣天成家庭農場是毛繼溫自家的農場,作為村裡特色種植的「樣板」,天成農場的果蔬產品在當地小有名氣。毛繼溫介紹說,羊角蜜、西瓜蜜、綠寶、沙白等甜瓜品種很受大家歡迎,「農場用地膜防草,不打農藥,施土雜肥,實現了綠色無公害,是市級示範農場和街道計劃打造的五個精緻農業片區之一,種植過程受農業部門全程監控。現在,我們已經給甜瓜系列產品申請註冊了『孫武湖』品牌,擴大了產品的知名度。」除了甜瓜,天成農場還種植有蜜桃、葡萄、獼猴桃等及各類蔬菜作物,形成了「一品」主導、「多品」開花的產業化經營。

  觀賞中,農場內一組白色長廊、多處房屋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是我們建設的遊客餐飲住宿旅遊設施。依託孫武湖旅遊度假區的區位優勢,藉助本村優美的田園風光、純樸的民俗風情,下一步,村裡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醫療養老等第三產業。」毛繼溫說。目前,天成農場建成了40間住宿樣板間,以滿足遊客周末節假日出行的休閒需要。

  談話間記者了解到,2017年,東毛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僅有2000元,主要來源於零星土地承包。為了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村委會謀劃了「東毛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規劃從「加強培訓,提高種植水平」、「改善配套建設,加快產業發展」、「加大科技投入,發展綠色農業」以及服務體系和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展開,每一條具體措施無不看出東毛村對發展好的農產品、好的旅遊產業的渴盼。

  在毛繼溫看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人才很關鍵。「比如說,農技人員就比較缺。」他舉例說,「為確保『好品』,村裡計劃採用綜合措施防控病蟲害,特別是,設施果蔬需要全面應用生態栽培技術,且需要科學安全用藥,對標準園果蔬進行檢測等;這些工作都離不開專業農技人員、專家來給農民做指導。」記者從廣饒街道相關部門獲悉,為了解決「人才難」,廣饒街道計劃首先加強鄉村本土人才的隊伍建設,實施培育工程,精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的帶頭人和骨幹為主要培育對象,分層次分類型開展職業培訓。同時,積極引進吸引人才,通過各類政策優惠,吸引大學生創業、農技人才紮根鄉村。

(記者 劉冬輝)

  記者感言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首要因素,而產業振興離不開現代產業鏈條的融合。東毛村的例子讓我們看到,現代農業與加工業、服務業以及城鄉融合發展日益緊密,融合的發展為他們帶來效益的成倍放大。而要打通這些鏈條,政府部門需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需要扎紮實實做好農資、農技、農人、農品、農需「五農化」服務,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

相關焦點

  • 山東:廣饒縣廣饒街道東毛村疫情防控與農業生產雙勝利
    中國水利網站3月31日訊(記者 趙新 通訊員 閆廷光 袁鵬傑)山東省廣饒縣廣饒街道東毛村,緊臨淄河下遊孫武湖,人口602人,耕地700多畝,生態林場環抱,平原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氣候溫和,是理想的糧食、瓜果、蔬菜種植區,具有發展親近自然、
  • 廣饒街道東毛村開展特色種植 天天有果實 月月有豐收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11月7日訊(記者 高文杰 通訊員 隋慧芳 孫孟建)「你看,這些桃子又大又紅,看著就很誘人。早就聽說這裡的蜜桃很好吃,今天特地和朋友過來採摘,非常開心,在這裡我也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正在廣饒街道東毛村永聯蜜桃經濟園區採摘蜜桃的市民李豔芳高興地說。
  • 陝西佳縣以黨建引領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農場建起來 扶貧出實招
    人民網-人民日報西安12月21日電  (記者張丹華)寒冬時節,走進陝西佳縣王寧山村,映入眼帘的是房前屋後、漫山遍野的紅棗樹。在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下,王寧山村建起了以紅棗循環產業為主的扶貧農場,助力當地村民脫貧。
  • 「我家街巷最美」——陽信縣商店鎮東毛村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秀利 見習記者 劉殿章 濱州報導濱州市陽信縣位於山東省北部平原的黃河三角洲開發區,處於山東半島和京津兩大經濟地區的連接地帶,總面積792.49平方公裡,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7個鎮、1個鄉,854個行政村。
  • 農場建起來 扶貧出實招
    本報西安12月21日電  (記者張丹華)寒冬時節,走進陝西佳縣王寧山村,映入眼帘的是房前屋後、漫山遍野的紅棗樹。在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下,王寧山村建起了以紅棗循環產業為主的扶貧農場,助力當地村民脫貧。
  • 安農大學生夫妻創辦家庭農場 實現農村創業致富夢想
    這份「入學指南」請收好據了解,這個提子觀光採摘園是安徽農業大學學子朱書生與妻子徐雲麗2012年創辦的家庭農場。夫妻兩人流轉100多畝土地建起15000平方米的高效連棟溫控大棚,種植特色生態農業品種提子,辦起的休閒觀光採摘園。實現了從城市到農村創業的致富夢想,獲省農業委員會「農民創業帶頭人」稱號。
  • 陝西佳縣:農場建起來 扶貧出實招
    原標題:以黨建引領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農場建起來 扶貧出實招寒冬時節,走進陝西佳縣王寧山村,映入眼帘的是房前屋後、漫山遍野的紅棗樹。在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下,王寧山村建起了以紅棗循環產業為主的扶貧農場,助力當地村民脫貧。
  • 海墾龍江農場公司職工興起「養龜熱」 市場前景廣闊
    海墾龍江農場公司職工興起「養龜熱」  小小草龜「爬」出致富路  龍江農場公司職工利用自家庭院養龜。通訊員 黃麗妙 攝  -見習記者歐英才  「你看,它們緩緩地爬上岸躲在陰涼處納涼呢!」10月9日中午,走進海墾龍江農場公司龍偉金龜園,龜園主人黃偉指著龜池裡的草龜樂呵呵地說。依靠養龜,黃偉走上了一條致富路。他還帶領職工成立合作社共同致富,至今已吸引300多戶職工加入。  養殖草龜市場前景廣闊  黃偉告訴記者,草龜適應環境能力強,繁殖快。「你別看它長相普通,它在市場上十分受歡迎!」
  • 海南 小小草龜「爬」出致富路(圖)
    10月9日中午,走進海南海墾龍江農場公司龍偉金龜園,龜園主人黃偉指著龜池裡的草龜樂呵呵地說。依靠養龜,黃偉走上了一條致富路。他還帶領職工成立合作社共同致富,至今已吸引300多戶職工加入。  養殖草龜市場前景廣闊  黃偉告訴記者,草龜適應環境能力強,繁殖快。「你別看它長相普通,它在市場上十分受歡迎!」黃偉說,草龜肉味道鮮美,營養物質豐富,龜殼還有藥用價值。
  • 博興縣委縣直機關工委赴興福鎮東毛村開展文明共建入戶宣傳活動
    入戶宣傳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高夢君 通訊員 王康 濱州報導  為進一步推動博興縣鄉村文化振興工作,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營造人人支持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濃厚氛圍,11月19日上午,縣委縣直機關工委副書記李肖芳帶領縣直機關工委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到興福鎮東毛村開展入戶宣傳活動
  • 她從零開始創辦了心怡家庭農場 下崗不落志 帶動鄉鄰一起致富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曉夢 通訊員 王甜甜從一名下崗女工到心怡家庭農場主,田習姣花了20餘年。近幾年,心怡農場周邊建起了規模不等、項目各異、各具特色的農莊21個。村裡的精準扶貧戶和老年人,到農場做事,她總是優先考慮。「貧困戶想什麼時間來做事都行,心怡的大門對他們永遠敞開。」村裡有5戶精準扶貧戶常年在心怡農場務工,有13名老人天天在農場上班,年紀最大的70多歲,年齡最小的也超過60歲;最長的幹了十幾年,從每天工資25元,幹到現在每天80-90元。農場趕活時,一天能吸納50多人。
  • 菇姑農場開園啦!瘋玩、美拍、採摘、品嘗任你選!
    活動中,起步鎮為海峽兩岸美麗鄉村學院院長林榮斌頒發了起步鎮首張新村民證,《鄉村振興的羅源實踐》首發並贈書予下長治村,鄉村創客公益基金啟動並由起步鎮政府現場為其捐贈10萬元人民幣
  • 泰州:三天解決家庭農場貸款難題
    1月10日,中國農業銀行泰州分行及所屬興化支行的工作人員來到興化市沈公式鎮金唐紀村,現場為農場主唐松華辦理貸款手續,唐松華笑逐顏開,感謝不已。  唐松華今年40多歲,2013年底,創辦沈公式鎮松華糧食種植家庭農場,流轉金唐紀等村土地2200多畝,一年兩熟,種植水稻和小麥。經過3年的發展,農場已初具規模,配備了插秧機、收割機、還田機、旋耕機,去年新增烘乾機等設備。
  • 伊寧市養殖戶靠鴕鳥走上致富路
    這幾年,鴕鳥養殖在伊寧市部分鄉鎮開始發展起來,克伯克於孜鄉園藝村養殖戶尹秋成就通過養殖鴕鳥走上了致富路。  這幾天,尹秋成正在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他養殖的鴕鳥。尹秋成是2010年開始在霍爾果斯養殖鴕鳥的,當時他花了數萬元從深圳買回6隻種鳥,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和鴕鳥品種改良,慢慢開啟了鴕鳥養殖致富的夢想。
  • 民生農場聯名借記卡暨「民生農場」權益服務平臺在廈首發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嚴明君 毛慧琴 圖/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林銘鴻) 昨日傍晚,在第二屆廈門日報社·民生銀行新媒體粉絲節開幕式上,「中國民生銀行——民生農場聯名卡」發布儀式成功舉行,標誌著民生農場聯名借記卡暨「民生農場」權益服務平臺在廈首次正式發布。民生銀行還在現場向五位客戶授予民生農場聯名借記卡,並通過精彩展示與現場互動,為廣大市民展示該卡的特色功能。
  • 「新媒現場」冠縣80後小夫妻:養殖鸚鵡成就致富夢!
    解決了幼鳥成活率低的問題,楊倩和丈夫的養鳥事業才算走上正軌,2018年,楊倩和丈夫想要籌措一個鸚鵡展館,正趕上柳林鎮七彩農場建設,楊倩跟農場負責人對接了相關事宜,就開始大批量養殖鸚鵡。百鳥園是楊倩一直以來的夢想和憧憬,看著這些可愛的鸚鵡,她心裡也萌生了下一步的打算,不僅要發展壯大自己的鸚鵡事業,也希望能夠帶動周圍的鄉親們一起養殖鸚鵡致富。鸚鵡養殖戶 楊倩我們以後的規劃是能到城市的商場裡進行展覽,如果大家喜歡,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種鳥,提供技術,讓大家參與進來,通過鸚鵡來致富,我覺得挺自豪的。
  • 通訊:馬來西亞歸僑蔡國勤勞致富結「金椰子」碩果
    通訊:馬來西亞歸僑蔡國勤勞致富結「金椰子」碩果
  • 「現場報導」京蒙幫扶——老劉頭和他的這窩致富雞雞雞雞雞雞雞雞...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莫旗登特科鎮登特科村 「致富雞」2020·8·6啥是「致富雞」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就是能讓村民日子好過的雞!「致富雞」項目自2018年開始至今已有三年時間。主要是登特科村黨支部利用扶貧資金購買雞苗,貧困戶自己申請免費領取,利用房前屋後空地養殖,雙方籤訂協議並承諾年底100隻小雞返還村集體7隻大雞。
  • 全民農場怎麼玩 農場快速發展的4個技巧分享
    導 讀 今天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全民農場怎麼玩 農場快速發展的4個技巧分享,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 福清三華農場按照現代農場標準打造田園綜合體系
    三華農場實現水稻機械化收割。  福州新聞網8月1日訊(記者 廖雲嵐 文/攝)現在是夏季水稻搶收搶種最忙碌時節。位於福清市海口鎮岺兜村的三華農場,打開了全程機械化現代農業模式。據福建省農科院農業生態研究所科技特派員陳鍾佃介紹,三華農場的千畝水稻田上,兩臺大型收割機一天就可以完成100多畝水稻的收割。如果是人工收割,一人一天完成不到一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