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秀利 見習記者 劉殿章 濱州報導
濱州市陽信縣位於山東省北部平原的黃河三角洲開發區,處於山東半島和京津兩大經濟地區的連接地帶,總面積792.49平方公裡,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7個鎮、1個鄉,854個行政村。全縣公路總裡程達1743.5公裡,全縣農村(縣、鄉、村)公路總裡程達1630.6公裡,其中,縣道231公裡,鄉道355.2公裡,村道1044.5公裡。
近年來,陽信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深入研究部署該項工作。縣交通運輸局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和市交通運輸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各項決策部署,高點站位,立足實際,積極推進農村道路進村入戶延伸,進一步完善農村道路建設,改善群眾出行條件,以「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為建設目標,努力打通農村交通網「最後一米」。
2020年該縣「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204公裡,現已完成265公裡,超額完成建設任務。為進一步推動縣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作,縣交通運輸局自我加壓,查缺補漏,多方籌資310.5萬元,對全縣部分村道路硬化個別死角進一步完善建設。
商店鎮東毛村位於陽信東南方向,內環東路以東一公裡,是山東省「十百千」鄉村振興工程示範村,全省文明村莊,全省脫貧攻堅先進村。全村共有115戶417人,黨員16名。耕地面積624畝,低矮窪地214畝,荒地107畝,灣塘37畝,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近年來,在省自然資源廳派駐陽信縣第一書記袁永的幫扶下,曾經的貧困村已經華麗轉身,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被評為全省「十百千」鄉村振興示範村、全省文明村莊。
東毛村充分認識到交通對於鄉村發展的重要性,建設有村內七縱四橫的道路,總長度3500米,全部為4cm厚瀝青砼路面,人行道用大理石路沿石封邊,荷蘭磚鋪設,村民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
現在的東毛村,白天一群老人在春暉亭裡下下棋,孩子們在遊樂場滑滑梯,年輕人在籃球場打打球;晚上,走在明亮的路燈下,在嶄新的公路上散散步,走到村東邊的思源湖,到湖中島上的弗局亭賞賞月,這就是東毛村村民一天的生活。該村在完成基礎建設的同時還注重文化建設,高標準建設的800㎡黨群服務中心、400㎡的日間照料中心和2000㎡黨建文化廣場建設穩步推進,建成後將為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提供充足的活動陣地。
在村民家中的門梁上寫著「幸福院」三個字,喻為「闔家幸福」,在現代建設中融入傳統要素,這就是東毛村的鄉村文化,為文化振興貢獻了鄉村力量。
近年來,陽信交通局積極推動省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作方案,結合該村實際,順應廣大農民意願,科學規劃布局,建設成宜居、宜業的高質量美麗鄉村。
【來源:大眾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