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使假裝,也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教養。
胡適說:「教養是人的生命水平和靈魂的顯現。」
所謂教養,是指一個人的文化修養。瑣碎的細節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成長經歷和他自身的教養。
胡適先生曾說:「我媽媽心胸開闊,脾氣好,又因為做了後母后婆,她對每件事都很細心,很寬容……我母親很善良,很溫柔,從不說任何傷害別人感情的話。」
母親的性格對胡適影響很大,使胡適懂得了:儘量不要用一張生氣的臉示人。
胡適說:「世上最噁心的事,是像一張憤怒的臉;世界上最庸俗的事,就是向別人露出憤怒的臉。比打罵還糟糕。」
發脾氣是本能,但是教養就是通過禮儀克制自己的獸性,克制自己的情緒。
擁有教養,讓別人舒服的同時,也讓自己獲得從容。
2.「知世故而不世故」
魯迅先生幽默地說: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說他「深於世故」也不是好話。
「知世故而不世故」用通俗的話說來表示:「我沒說這樣不行,我只是覺得這樣不好,我不喜歡而已」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這需要毅力。如果我們沒有堅定的信念,很容易動搖。我們常常有一顆純潔的心,生活得簡單一點,堅定我們的心,在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上不要隨意動搖。別那麼小心。我們會放鬆很多,得到很多真誠的友誼。
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我們可以知道如何行事,有自己的原則。但我不可能是個圓滑老練的人。人簡單快樂,世故浮華油膩。人生應該敞開心扉,接受陽光,擁抱幸福。認識世界,不能受人情世故的束縛。世俗圓滑的人似乎熟悉世界,玩弄人際關係。讓人覺得這個人是在雲端,無關緊要,很長一段時間,他走了。歲月磨平一個人的稜角,抹去一個人的初衷,讓一個善良的人趨於世故。
3.永遠在人格上把自己擺在與對方平等的位置。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路穿著破舊的棉袍,和穿著高貴皮衣的人們站在一起。他不覺得自卑或羞恥。為什麼?難道僅僅因為你不嫉妒或貪婪嗎?顯然不是。孔子的其他弟子沒有子路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平等的精神,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齊魯在富人面前昂首挺胸。我們是人,不比別人高貴,也不比別人低。人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尊重。富人不比窮人高貴,官員也不比人民高貴。
在這個社會裡,人們是平等的。沒有人比別人差,也沒有人比別人優越。沒有必要貶低自己,貶低他人。人是平等的。沒有人認為他比別人優越是因為他的地位很高。他因地位高而受到不同的待遇。人是平等的,沒有人因為自己的高權力而貶低別人,踐踏別人的尊嚴。人與人是平等的。你來找我是因為他們的特殊地位和地位。沒有人會因為自己的特殊地位而謙卑和寬容。
4.真心相待所有人
避免悲傷的最好方法就是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或許有人把你的真心當驢肝肺,但更多人會珍惜和回報你。這樣,真心便會獲得真心的回報。
如果你用你的心交朋友,用你的心交換你的心,你可以算是一個朋友。雖然有時候,如果你不能交換別人的真誠,你就會問心無愧。最好不要永遠得到。事實上,你身邊的東西是珍貴的。心在一起,誰也離不開真情,只有生命穿梭在人流中,一面之緣,才能溫暖我們的心。朋友不多,在於真誠地對待。用真情對待人和事。如果你傷害了別人,你就會傷害到自己。真誠相待永遠是一種良好的行為。
只有真誠才能打動人,對方和你接觸時間不長,才會被你身上的真誠所感動。邊去,珍惜,邊散,過自己的日子。真愛,真正的痛苦,你會發現,經驗有時是一種財富,讓我們看到浩瀚的天空,遇見美好的自己。
交朋友,不要付出真誠,那只是表面上的朋友。誠實待人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對誰真誠。在你付出真心之前,先看看是誰站在你面前。你不應該對那些不值得信任的人敞開心扉。這會適得其反,達到交友的預期效果,最終會受到惡棍的傷害。人們一直主張人們應該互相認識和交朋友。不知道的人要提防,知道的、可以信任的人要多一些真誠,少一些疑心。如果發現對方有缺點和錯誤,要及時指出,督促改正。雖然人們不喜歡被批評,但當他們意識到批評者真正為自己著想時,他們可以理解和接受,這樣他們的心靈就可以相互溝通,他們的關係才能進一步發展。
真正的朋友,是以心換心的。
5.來自內心深處的善意
魯迅說過:「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
但在內心深處擁有善意的人會說:我寧願以最大的善意為沒那麼嚴重的事情辯解。如果還有其他不那麼壞的動機,為什麼不相信呢?
《三字經》曰:人之初,性本善。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這種人性的善良有多少?在當今物慾橫流的世界,你又有多少善意?能夠幫助別人是幸福和快樂的。因為它證明你有愛的能力。這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價值觀和目標。我們有愛的能力,讓我們相信,無論何時遇到危機和困難,我們都會在這種群體認知中獲得足夠的信心資源,讓我們走出低谷,享受到人性真摯、無私、美好的一面,感受到朋友的關愛和保護。
心安勝於身安,海廣不如心寬。寬廣的心可以容納一切,就像寬廣的大海可以容納各種各樣的河流。害怕別人比自己強的根本原因是他們心胸狹窄。我們應該把我們的嫉妒降到一個低點,保持在零狀態。我們要把大度升華到一個高度,充分發揮善良。人心是一種平衡。如果你想達到任何目的,你就不會平靜下來。當你看到自己不如別人的時候,你不應該嫉妒別人,而應該為別人高興;如果你看到別人不如自己,你應該有同情心。
結束語
人際交往是一輩子的事,貫穿人的一生。
人際交往的5個層次,你做到第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