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受益一生,人際交往最常用5大心理學定律,個個很實用

2021-01-07 解讀人生套路

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處處隱藏著心理學原理,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心理現象發現行為規律,從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以下是人際交往中的常用5大理論。

1、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

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主要應用在對人的讚美上,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可分為五種,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交際之中適當給予對方讚美是十分必要的,通過讚美可以讓人幻想覺得,自己的追求已經得到實現滿足,鬼谷子《飛鉗》高度讚揚在人際交往重要性「空往而實來。」

2、阿倫森效應

阿倫森效應主要應用於鼓勵或者批評一個人,阿倫森效應講的是隨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度逐漸消極,隨著獎勵增加而導致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

根據這個理論在鼓勵一個人時,不應當一次性給予太多的讚賞,而是要隨著效果才逐漸加大獎賞,這樣避免違背規律,導致對方做事的積極性降低。

在批評一個人時,批評的次數應該隨著時間不斷減少,具體做法可以在批評對方之後,把對方比較好的一面挑出來表揚,這樣的批評方式更能令人接受。

3、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指彼此陌生情況下,第一次交往通過觀察對方言行舉止,外表形態,知識能力水平等等,多方面綜合評估後,給出的印象,這個印象以後會不停的影響著,進而形成刻板效應。

所以對於比較正規或者正式的場合,必須對自身的形象多加注意,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該心理學理論在商業或者其他領域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4、神經鏈原理

神經鏈原理也是習慣形成的原理,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做事是為了得到快樂,而避免產生痛苦。快樂的事會促使我們重複多次去做,加固神經鏈,最終形成習慣。

如果沒有做就會產生痛苦,進而促使再次重複,這也解釋了現在很多青少年遊戲上癮原因。在人際交往之中,幽默的人總是受人喜歡,人緣好。

幽默的人相處起來使人非常輕鬆,快樂。相反,和沉悶的人,讓人感到非常不適,總想儘快離開對方。

5、社交距離原理

在社交總有個距離理論,指的是每個人都有4種距離,即:一般距離,禮貌距離,私人距離,和親密距離。

不同距離都有代表著不同親密程度,如果沒注意到,或者是犯了該誤區,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侵略性很強的人,讓人非常不舒適,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行為。

所以在交往的時候,確定好關係,然後根據彼此的關係,保持好距離,避免把事情搞砸。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人際交往中的詼諧效應
    林語堂在《論幽默》中解釋:凡善於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於鑑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於內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在人際交往中,適當的幽默,能帶動歡悅的氣氛,更能使你很快成為眾人的焦點。陳毅元帥,有一次出訪亞洲某國,在公眾集會上,一位宗教界的長老代表僧眾向陳毅贈獻佛像。
  • 心理學:人際交往中常見的3種語言陷阱,坑你沒商量
    下面,我們來介紹幾個人際交往中,常見的3種語言陷阱,你可千萬不要上當了。(1)舉證倒置這是最常見的坑人手段之一,直擊心理弱點,難以發現,相當有效,舉個例子A:我覺得這個作者心理學文章寫的不錯B:為什麼呢?A:這都看不出來嗎?你能說說哪裡寫的不好麼?
  • 高層次人群的5條人際交往潛規則,越早明白越好
    雖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很多人在人際交往上,還是存在很多誤區和困難。其中,以以下2點最為顯著。01不敢社交,失去很多寶貴機會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寶貴的機會,而不敢社交往往讓我們失去進步和發展的機會:因為害怕跟人交往,一群人出去你不知道要跟他們說什麼,顯得格格不入,所以你少了很多原本能結識的朋友。
  • 身邊的心理學:如何防止人際交往厭食症
    人際交往厭食症影響人際交往,因此,很有必要防止其產生極其不良影響。一、 不良影響作用(一)影響厭食者正常心理。由於厭食者對某一親近或頻率過高的行為產生了反感厭倦心理,但往往出於某種友情、道義、責任等心理不得不接受某種親近或頻率過高的行為;這就在厭食者心理產生糾結、煩惱等矛盾心理狀態:本我與自我抗爭,這裡也包含了一種友情綁架自我的情緒內容。
  • 挽回愛情中的心理學法寶:自我暴露定律
    心理學裡的「自我暴露定律」是指在人際交往中,適當地展示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想法,更容易取得對方的信任,理解,支持。在挽回愛情中,應用十分廣泛,效果也非常好。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自我暴露定律在挽回中的應用。一:自我暴露應循序漸進。
  • 人際交往大有學問,馬未都:別瞎喊「哥」「姐」,情商低還惹人厭
    生而為人,結交朋友成為社交狀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人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有很多技巧和原則,有的人深諳為人處世之道理,在人際交往中都吃得開,深受大家的歡迎。有點人卻不懂得親疏遠近,不懂得如何交談和語言措辭,以至於在交際這條道路上連連受挫,甚至產生了自閉、宅等心理。人際交往大師馬未都在一期節目中講到:「在人際交往中,別」哥「」姐「地瞎喊,顯情商低還招人厭」。
  • 人際交往的重要法則:刺蝟定律
    刺蝟法則: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職場上的刺蝟法則:請和領導保持有效距離三年前,我來到廣州,從老家來的時候,父親就跟我說,到大地方要學會為人處世,工作要多和領導走,該走走後門的就走走後門。
  • 如何在人際交往中提升自信 這五點能讓你迅速蛻變 成為人際高手
    中國社會最主要的內核是樸素的人際社會,在當今生活中,想要更好的生存,自尊、自信和自愛是前提。相比較自尊和自愛,自信與之有明顯的差異,自信是一個人的精氣神,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最直觀表現,從字面意義而言,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但是自信也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
  • 心理學:20個讀心術技巧,教你快速看透人心,簡單又實用
    現在的社會實在太複雜,人際交往過程中,難免會因為人心叵測而吃了大虧。因此,為了能夠讓生活質量提高,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從他人的一些言行舉止、外貌相徵,去辨別和判定人心的善惡。其實,就是學會心理學讀心術的方法,去看透人心。然而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到呢?下面列舉一些常用的讀心術,能夠大大的提高你辨別人心的能力。
  • 高情商人際交往的5個層次,做到第3層的就寥寥無幾
    胡適說:「世上最噁心的事,是像一張憤怒的臉;世界上最庸俗的事,就是向別人露出憤怒的臉。比打罵還糟糕。」發脾氣是本能,但是教養就是通過禮儀克制自己的獸性,克制自己的情緒。擁有教養,讓別人舒服的同時,也讓自己獲得從容。2.
  •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保齡球效應」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因為你不懂「保齡球效應」 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保齡球效應」,它要表達的觀點就是:與人交流,比起批評和指責,讚揚更容易取得積極的效果。因為受到批評和指責的人,不會簡單地減少「把事情辦砸」的心思,反而容易學會怎麼去逃避批評和指責;反之,受到表揚和鼓勵的人,會逐漸積累更多的自信心,從而不懼怕任何的艱難挑戰。
  • 著名的心理學定律,你知道幾個?
    其中最有趣的學科莫過是社會學和心理學。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摸索,逐步總結出了幾個著名的定律,這些定律經過很多年的驗證了其正確和有效性,正在以一種神奇的方式左右著人類的發展。那麼這些神奇定律,你知道幾個呢?皮格馬利翁效應該效應是說人心中怎麼想、怎麼相信就會如此成就。換句話說,你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沒得到它,說明你並不想要。
  • 心理學:搞不清楚這四種人際邊界的人,人際關係大都很糟糕
    恰好「人際邊界」這個詞在心理學上有過許多討論,且都是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引發出很多思考,今天我們再次從這個角度出發,梳理一下人際邊界不清,容易越界和被越界的四種現象,供大家參考。2、否定別人,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我們的傳統教育觀念就是「打壓式」的,否定孩子是常有的事,自然而然地很多人在成年人的交往中也是如此,否定別人,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不會尊重一個獨立的個體,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 《高效能思維》讀書筆記之五:自我暴露和換位思考定律
    2019年冬在濟南大明湖《高效能思維》讀書筆記之五:第三章 人際規律(1)2020年1月28日 農曆正月初四第三章「人際規律」仍是6篇短文,既1篇法則、2個定律、3個效應。1篇法則是刺蝟法則:與人相處,距離產生美;2個定律既自我暴露(適當暴露)定律和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定律;3個效應既:首因(先入為主)效應、投射(人心各不同)效應、刻板(記憶)效應。
  • 心理學:人際交往過程中,四步驟提升自身魅力和吸引力,樂於交往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有些是純粹的交往,有些是帶有功利之心的交往。每一種交往都是一種人際的互動,人在互動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自己情緒的變化。情緒是一種多變的,情緒是一種動態的,每一種動態的發展對於我們自己來說都是一種波動。
  • 孩子就像「小花貓」,遇到陌生人就閃,如何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需要在他小時候,有意識地去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不僅對孩子學習有幫助,還是未來生存的基本素能。然而在家庭中,或是學校裡,有很多孩子不善於人際交往,以至於遇到陌生人就像「小花貓」,害羞的不敢打招呼,「左閃右閃」地想要逃離。
  • 人際交往禮儀應該把握的幾點原則
    無論與任何人打交道,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學會尊重對方。尊重對方,首先要從自身做起,不僅要提高自身的素養,還要注意自身的衣服著裝,什麼場合穿什麼服飾;其次,同陌生人打交道切忌趾高氣揚或者妄自菲薄,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心態決定你的行為;第三,學會尊重對方的文化、習俗、興趣等,尤其是和少數民族朋友打交道的時候,適當的學習一下該民族的文化風俗是很有必要的。
  • 鬼谷子:嘴巴笨的老實人,牢記3個技巧,讓你玩轉人際關係
    而鬼谷子作為謀略家的鼻祖,他的人際交往、說話之道可以說是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如果你是嘴笨的老實人,請你一定仔細研讀阿胖這篇文章,牢記鬼谷子的3個技巧,助你玩轉人際關係!在這裡提個醒,說話之道,以及那些會說話的人,不是滔滔不絕說好話的人,而是懂得在恰當的時機說恰當話的人,所以哪怕你嘴笨也沒關係,懂了鬼谷子說話之道的技巧,我們就具備了攻心的能力,完全能夠玩轉人際關係。
  • 心理學:有3種方式可以幫你,如何觀察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
    作者:情感枕邊書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人際交往,是每個人一生都要修煉的一門功課。交友不慎,輕則讓你受傷不已,重則讓你斷送前程。管寧割席,就給我們演示了一個道不同不相為謀,從此分道揚鑣的故事。可是,有很多人在生活中,很難像管寧一樣區分開,到底誰才是 值得自己交往的朋友。
  • 《墨菲定律》中10句愛情理論,看穿對方內心,真不愧是心理學
    墨菲定律其實是一種心理學,它是愛德華 墨菲在偶然間發現的,當時,他們的小組正在做一個實驗,因為在這個實驗中出現了一小點差錯,所以導致結果也就錯了,當時他就直接得出結論稱,但凡一件事情有出錯的概率,只要是這個概率大於零,那麼它就一定會發生,後來墨菲定律,便運用到了心理學上,讓很多人,產生了更多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