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蟲菊栽培技術是什麼?掌握好這些種植模式,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

2021-01-16 三農快對

文/三農快對(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多平臺發布。

「除蟲菊」藥用價值高,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我國江蘇、湖南、浙江、山東、廣東、雲南、安徽等地均有栽培。除蟲菊可製藥用,主制用於農業殺蟲劑。除蟲菊對生長環境要求:暖和的氣候、土壤肥厚、疏鬆、通透性、排水及時、採光、通風好的沙質壤土地塊生長健壯。「忌」積水的地塊,屬於「怕澇」的植物。

除蟲菊栽培管理的整個過程中,每一步都是與產量和品質有著緊密的直接關係,不論是任何一步疏忽大意,也都將會導致種植經濟受到損失。應加強全程管理,確保高產和品質達到預期的目標,應從選地耕作等做起,緊抓要點,從而獲得高產,提高個人種植效益。

除蟲菊

除蟲菊栽培技術以及注意事項

1、選地耕作

(1)選地:選通風、乾燥、採光好、涼爽、土壤肥厚、排水好、通透性好、平坦地塊,沙質壤土或微鹼性的土壤為宜。忌前茬殘留物、積水地,應合理倒茬輪作進行。

(2)耕作:選地好後,進行翻深20-25㎝,起壟、作排水溝、起高畦寬1-1.2米,長度以地異為準,畦面上耙平後,畝施有機肥(充分腐熟肥料)65-75公斤,均撒在畦面上作底肥,整均勻後待播種。

2、播種時間

春播一般南方多數地區3月上旬至5月,秋播8月上旬至10中旬。西北等周邊地區春播4月下旬至5月,秋播8月上旬至10月上旬為宜,西北地區由於氣候降溫快,建議趕早不趕晚。以利出苗齊苗全,早出壯苗。

3、選種催芽

挑選優質無汙染、飽滿、色澤鮮明、成熟度高、無過期的種子進行晾曬幾天風乾,種子風乾後,用紗布包好,放入45℃溫水進行浸種8-10小時,這過程中攪拌2-3回,查看種子吸收水分充分後就可撈出,用適量的細土拌均後催芽,置於23-26℃的地方,7-10天種子即可萌發,便可待種。

4、播種方法

將已催芽好的種子均撒在苗床畦面上,覆蓋一層1㎝厚的粉土,隨後用稻草覆蓋,開始澆小水保溼,以小水為主,防止發生促苗,12-14天就可出苗,當苗高度在2㎝以上時,用水肥(人尿或豬尿)澆施進行催苗,使其生長健壯,注意不能有殘雜物掛於苗上,防止產生側苗或伏苗、苗弱等不利。

5、精細栽培

當苗長到高於13-14㎝以上時,開始進行栽植,作壟開畦好,行距25-30㎝,株距50-55㎝,挖穴深3㎝,每穴大苗則栽1株,小苗可栽2株,栽前施入水糞肥作底,待肥水完全滲入完後,均撒一層0.5㎝的粉土後再定植,隨後覆蓋土壤,並澆小水保溼。先撒粉土後定植目的是;防止植株根系直接觸到肥料,預防燒根,以利栽植成活。

除蟲菊

6、田間管理技術

(1)苗期肥:栽植後12天進行澆施腐熟水糞肥1次(人尿、豬尿結合),間隔15天再澆施1次,按照畝施澆水糞肥大概在900-1000公斤。

(2)越冬肥:根據當地氣候環境因素,在降霜之前7天澆一次冬肥,這樣就可使植株根系保持有足夠的養分吸收,達到抗寒能力目的,畝用過磷酸鉀60公斤加500-600公斤農家有機肥腐熟肥。

(3)抽苔肥:在立春後,追施尿素0.6-0.8公斤,磷酸二氫鉀80-100克,全部統一兌水均勻後,澆施在植株基部距5㎝處,挖穴施入,應控制好施肥距離,以免肥料燒根。

(4)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時間在栽植後20天進行,將溝內和畦上的雜草進行清理乾淨,如遇到下雨過後,有發現植株根部土層過薄,則需要用鋤頭削土覆蓋植株根部,防止植株被風吹後倒伏或露根在外,以利確保根系得到防護作用。後期多查看,只要是發現雜草應及時清理,不論時間段,防止雜草掙肥。

(5)合理澆水:在苗期時,保持畦面常溼,遇到幹也應合理澆小水為主,不可出現畦出現積水漚根,每當雨後及時查看地裡積水情況,第一時間進行排水,防止澇害等病害發生。

除蟲菊

7、病蟲防治措施

□除蟲菊一般病蟲不多,最常見有枯萎病,通常採用50%甲基託布津進行防治即可。主要是應做好前期工作就緒,對種子進行消毒催芽處理,起高畦種植,這就可防止畦面積水,就可降低枯萎病的發生。當發現除蟲菊得枯萎病後,應及時處理,連根撥起,帶出地裡銷毀,防止病害染到其它植株,避免帶來更大損失。

-End-

以上是「除蟲菊」的栽培技術要點,以及種植中需注意的一些事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到有所需求的朋友。

相關焦點

  • 除蟲菊和含羞草的栽培技術,看完漲知識了
    大家好,小編很高興又一次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除蟲菊和含羞草,希望大家能夠學到三農的一些知識。除蟲菊除蟲菊。別名白花除蟲菊。全草入藥制粉。原產南斯拉夫,現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在非洲的一些國家裡,將除蟲菊稱為「漢菊」,他們說是古代從中國傳入的。
  • 掌握蜜柚園免耕套種紫花苜蓿技術,才能提高苜蓿產量,保證質量
    為增加果園前期經濟效益,採取以短養長的模式,在幼齡果園間作生長周期較短的牧草,當年即可得到收益。每年可刈割5茬,4月份(第1茬)產量最低,7月份(第3茬)產量最高,之後逐漸降低,5茬刈割平均667㎡鮮草產量393.16kg,年總產量1965.82kg。平均667m年總乾草產量為536.88kg,年產值達805.32元,且種植1次可持續收穫6~8年,經濟效益顯著。
  • 種植雞屎藤如何才能提高產量呢?首先要學會這幾點栽培技術
    本期主題:種植雞屎藤如何才能提高產量呢?首先要學會這幾點栽培技術三農導語:雞屎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雖然學名聽起來比較難聽,但是具有很多的功效,既可以當做中藥植物中的觀賞性植物,還可以被人們直接食用,在我國海南等地區把雞屎藤作為滋補品,最主要的是它還具有著不菲的藥用價值。
  • 聖女果很好吃,學會這些栽培技巧,能夠增加產量,提高品質
    聖女果植株生長得比較快,兩個月左右就已經成熟了,而且產量也非常的高,在1月份也可以種植,一般情況下一年可以種兩次,一次是春季,在12月到1月份之間,可以大棚內進行育苗,等到小苗長大以後,在3月的下旬,就可以地膜覆蓋定植,等到5月的下旬至7月的下旬之間就可以進行採收,我們可以選擇四季紅以及聖女等品種,還有一次是秋季播種,在6月的下旬需要播種育苗。
  • 要想種植黑老虎達到高產的效果,需要掌握這些田間管理要點
    本期主題:要想種植黑老虎達到高產的效果,需要掌握這些田間管理要點三農導語:黑老虎又被稱作過山風,紅鑽等,雖然黑老虎的名字聽起來不太好聽,但它其實是一種具有高營養價值的水果,且它一年四季都呈青綠色,非常適合在家庭盆栽做觀賞或者用於園林綠化,隨著近些年來社會的發展,黑老虎的市場也越來越好
  • 要想種植西洋梨取得成功,需要掌握哪些種植技術呢
    本期主題:要想種植西洋梨取得成功,需要掌握哪些種植技術呢三農導語:西洋梨是梨的一個新興品種,顧名思義它原產於美國地區,因為它的外形酷似葫蘆,又被稱作葫蘆梨。西洋梨與中國梨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它的梨樹具有直立性強的特點,比較容易形成圓錐狀的樹冠,並且相鄰的果實需要經過後熟,才可以食用,但是它的口感是非常好的,因此近些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許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去種植西洋梨,那麼今天小編就通過自身種植西洋梨的經驗,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西洋梨的種植技術,感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 青脆李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的防治,提高青脆李的產量和品質
    青脆李種植期間病蟲害為常見現象,由於病蟲害的種類較多,嚴重危害青脆李正常生長,因此在防治過程中,應當根據其特點予以針對性防治。為了實現青脆李高產,本文將以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這三個特點為重心,探究青脆李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1.
  • 雲南特色農產品除蟲菊遭搶購 價格飆升
    新華網雲南頻道6月1日電(記者趙大春)「去年每公斤除蟲菊的價格也就12元左右,今年一下子漲到每公斤20多元,並且由於外地企業的瘋狂搶購,我們收購到的除蟲菊數量較往年大幅下降。」說起今年除蟲菊收購情況,雲南省紅河森菊生物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唐國平顯得很無奈。
  • 種植土豆出現產量不高是什麼原因呢?該怎麼解決呢?
    本期主題:種植土豆出現產量不高是什麼原因呢?該怎麼解決呢?三農導語:土豆又被稱作馬鈴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蔬菜,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而且它的價格較便宜,做法很多,口感清脆,是家庭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佳餚,因此在市場行情方面土豆一直比較好,但是許多農民在種植土豆時出現產量不高的現象,這是由於什麼原因呢?又該怎麼解決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如何種植土豆才能提高產量。
  • 香蕉栽培技術,掌握技巧很簡單,來學學種植
    香蕉原產亞洲東南部,其經濟栽培區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內的地區,尤以熱帶和亞熱帶為主要的經濟區域。香蕉是世界著名的果品,總產量僅次於葡萄和柑橘,位居第三。目前產量最多是巴西,其次是菲律賓。我國栽培香蕉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產地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臺灣、廣西、雲南等省、自治區。
  • 紅花除蟲菊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紅花除蟲菊
    紅花除蟲菊,學名Tanacetum coccineum,拉丁名為Pyrethrum coccineum (Willd)Worosch,屬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亞綱(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觀光農業景觀蔬菜設施無土栽培常用模式及配套設備及栽培技術
    目前蔬菜景觀形式多採用多樣化的植物栽培方式和技術支撐,例如蔬菜花壇、蔬菜花境、盆栽造景、牆體綠化等常規的土壤栽培方式,還有一些造型美觀、獨具特色的無土栽培模式,不同於常規的生產栽培,觀光型無土栽培技術在應用中更需要注重品種搭配和栽培模式的藝術化、立體化,比如設計曲線和對角種植等方式,配合嫁接、盆栽、樹式栽培等栽培技術,賦予栽培過程較深的技術、文化、藝術內涵,提高觀光效果 。
  • 種植課堂:羊肚菌的栽培技術
    下面我們一起進行簡單學習一篇羊肚菌的栽培技術。一、栽培料配方1.農作物秸稈粉74.5%、麩20%、燐酸肥料1%、石膏1%、石灰0.5%、腐植質3%。水的比例為1:1.3培養材料,水含量應為60%。2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腐植酸3%。3. 75%棉籽殼,麥麩20%,1%石膏,石灰1%* 3%腐殖質。
  • 旱地地蛋單作栽培技術,掌握好這些要點,簡單多了
    大家好,小編今天分享的內容是關於旱地地蛋單作栽培技術。在雲貴高原和武陵山的高山地區,無霜期較短,該地區人口眾多。由於加工業的蓬勃發展和雲南省新鮮地蛋的大量出口,地蛋的經濟價值很高,中低海拔地區單季作物面積也在擴大。為了實現穩定的生產和高產量,必須注意以下培養技術。一、選掛整地地蛋通常不和茄科作物連作,並且地蛋特別突出。在西南地區,應特別注意。
  • 國際除蟲菊產業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行
    本次論壇的目的是旨在通過加強除蟲菊研究與生產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提高除蟲菊生產技術水平,推動除蟲菊產品和產業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應用和發展。同時擴大雲南省除蟲菊產業在世界的影響。    據悉,除蟲菊是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蟲劑,是國際糧農組織推薦使用的主要生物農藥,具有殺蟲高效、安全、無殘留、不易產生抗性等優點,是全世界公認最安全、環保的殺蟲劑產品,也是替代高毒化學農藥最理想的殺蟲劑,被廣泛運用於農作物、畜牧、倉儲、庭院、醫藥、化妝品等殺蟲領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集約化栽培的殺蟲植物,也是厄瓜多、肯亞等國的支柱產業。
  • 紅薯怎麼種植才增產?掌握紅薯的施肥技巧,「重根喜鉀」是重點!
    隨時隨地查看農業信息、農業種植技術,實時了解農資新聞、化肥使用技巧、肥料優缺點。吃紅薯能有效地阻止糖類變為脂肪,有利於減肥、健美。紅薯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在腸道內無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通便排毒,尤其對老年性便秘有較好的療效。紅薯屬於高產作物,特別是在災害性年份和糧食短缺情況下,栽培面積最大。
  • 大棚蔬菜辣椒噴什麼葉面肥結果多?用什麼膨大劑好?施肥怎麼施?
    並且種植面積也非常大,經濟效益也很高。現在辣椒種植模式有很多,但以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為主。那麼,辣椒有哪些種植技術?辣椒用什麼肥料膨大?一起往下看!一、辣椒種植要點辣椒屬於喜溫作物,適宜生長溫度為白天25~30℃,夜間溫度為15~18℃,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辣椒的生長。所以在種植辣椒時,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來決定。
  • 我國天然農藥除蟲菊產業化達到先進水平
    昆明植物所經過近20年的努力,在除蟲菊產業化開發的全部技術資料的研究,包括從良種選育、推廣種植、豐產栽培,到除蟲菊酯提取、精製生產技術的小試、中試到工業化生產,及從乾花原料到生產過程控制、原藥、終端產品質量控制的方法及研製除蟲菊酯新農藥品種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在企業的投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雲南省除蟲菊產業在此技術上的迅速發展。
  • 小麥的栽培,掌握真正確的方法,才能實現大豐收
    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位居我國總農業種植面積的前3名。我國農業發展非常迅速,農業種植機械化程度和高產栽培技術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由於綠色食品健康營養,而且無農藥殘留,使其在農業市場上的需求量越來越高。為保證綠色食品原糧小麥的產量和質量,需要對綠色小麥高產種植技術進行研究,從而促進綠色健康食品和小麥種植的發展。
  • 《小雜糧的種植知識》燕麥、蕎麥栽培現狀及病蟲草害!
    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59年),中國在燕麥主產區的農業科研人員就開始總結燕麥生產經驗並研究其栽培技術。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總結和歸納中國燕麥主產區農民生產中一些先進栽培技術以及引進和介紹國外的燕麥栽培技術,並開展初步的栽培技術研究。 20世紀60年代初(1960—1965年),中國燕麥種植面積達到歷史最高,為120萬公頃。該時期的燕麥單產仍舊較低,在1000kg/hm 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