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農快對(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多平臺發布。
「除蟲菊」藥用價值高,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我國江蘇、湖南、浙江、山東、廣東、雲南、安徽等地均有栽培。除蟲菊可製藥用,主制用於農業殺蟲劑。除蟲菊對生長環境要求:暖和的氣候、土壤肥厚、疏鬆、通透性、排水及時、採光、通風好的沙質壤土地塊生長健壯。「忌」積水的地塊,屬於「怕澇」的植物。
除蟲菊栽培管理的整個過程中,每一步都是與產量和品質有著緊密的直接關係,不論是任何一步疏忽大意,也都將會導致種植經濟受到損失。應加強全程管理,確保高產和品質達到預期的目標,應從選地耕作等做起,緊抓要點,從而獲得高產,提高個人種植效益。
除蟲菊栽培技術以及注意事項
1、選地耕作
(1)選地:選通風、乾燥、採光好、涼爽、土壤肥厚、排水好、通透性好、平坦地塊,沙質壤土或微鹼性的土壤為宜。忌前茬殘留物、積水地,應合理倒茬輪作進行。
(2)耕作:選地好後,進行翻深20-25㎝,起壟、作排水溝、起高畦寬1-1.2米,長度以地異為準,畦面上耙平後,畝施有機肥(充分腐熟肥料)65-75公斤,均撒在畦面上作底肥,整均勻後待播種。
2、播種時間
春播一般南方多數地區3月上旬至5月,秋播8月上旬至10中旬。西北等周邊地區春播4月下旬至5月,秋播8月上旬至10月上旬為宜,西北地區由於氣候降溫快,建議趕早不趕晚。以利出苗齊苗全,早出壯苗。
3、選種催芽
挑選優質無汙染、飽滿、色澤鮮明、成熟度高、無過期的種子進行晾曬幾天風乾,種子風乾後,用紗布包好,放入45℃溫水進行浸種8-10小時,這過程中攪拌2-3回,查看種子吸收水分充分後就可撈出,用適量的細土拌均後催芽,置於23-26℃的地方,7-10天種子即可萌發,便可待種。
4、播種方法
將已催芽好的種子均撒在苗床畦面上,覆蓋一層1㎝厚的粉土,隨後用稻草覆蓋,開始澆小水保溼,以小水為主,防止發生促苗,12-14天就可出苗,當苗高度在2㎝以上時,用水肥(人尿或豬尿)澆施進行催苗,使其生長健壯,注意不能有殘雜物掛於苗上,防止產生側苗或伏苗、苗弱等不利。
5、精細栽培
當苗長到高於13-14㎝以上時,開始進行栽植,作壟開畦好,行距25-30㎝,株距50-55㎝,挖穴深3㎝,每穴大苗則栽1株,小苗可栽2株,栽前施入水糞肥作底,待肥水完全滲入完後,均撒一層0.5㎝的粉土後再定植,隨後覆蓋土壤,並澆小水保溼。先撒粉土後定植目的是;防止植株根系直接觸到肥料,預防燒根,以利栽植成活。
6、田間管理技術
(1)苗期肥:栽植後12天進行澆施腐熟水糞肥1次(人尿、豬尿結合),間隔15天再澆施1次,按照畝施澆水糞肥大概在900-1000公斤。
(2)越冬肥:根據當地氣候環境因素,在降霜之前7天澆一次冬肥,這樣就可使植株根系保持有足夠的養分吸收,達到抗寒能力目的,畝用過磷酸鉀60公斤加500-600公斤農家有機肥腐熟肥。
(3)抽苔肥:在立春後,追施尿素0.6-0.8公斤,磷酸二氫鉀80-100克,全部統一兌水均勻後,澆施在植株基部距5㎝處,挖穴施入,應控制好施肥距離,以免肥料燒根。
(4)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時間在栽植後20天進行,將溝內和畦上的雜草進行清理乾淨,如遇到下雨過後,有發現植株根部土層過薄,則需要用鋤頭削土覆蓋植株根部,防止植株被風吹後倒伏或露根在外,以利確保根系得到防護作用。後期多查看,只要是發現雜草應及時清理,不論時間段,防止雜草掙肥。
(5)合理澆水:在苗期時,保持畦面常溼,遇到幹也應合理澆小水為主,不可出現畦出現積水漚根,每當雨後及時查看地裡積水情況,第一時間進行排水,防止澇害等病害發生。
7、病蟲防治措施
□除蟲菊一般病蟲不多,最常見有枯萎病,通常採用50%甲基託布津進行防治即可。主要是應做好前期工作就緒,對種子進行消毒催芽處理,起高畦種植,這就可防止畦面積水,就可降低枯萎病的發生。當發現除蟲菊得枯萎病後,應及時處理,連根撥起,帶出地裡銷毀,防止病害染到其它植株,避免帶來更大損失。
-End-
以上是「除蟲菊」的栽培技術要點,以及種植中需注意的一些事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到有所需求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