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low」的一首詩,我覺得應該是這首

2020-12-04 哈塞ki

李白在唐朝那會兒,是全民的偶像,文藝界巨星,粉絲眾多,如果放在現在只有劉德華能與之比較。其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新高度,畢竟「詩仙太白」的名號不是憑空而來的。

李白的詩無論是古代,還是如今婦孺皆知。他的詩對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面很多詩人的詩都受其風格的影響。他的詩風格豪放,清醒飄逸,想像力十足,意境奇妙,這與當時所在的社會環境是有關係的,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去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寫出了大量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如眾人熟知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等。

有人會說:貴為詩仙的李白,怎麼可能寫「low」詩呢?即便是有,那也是你們後人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我今天就要說說的我看法,從小到大背過李白很多詩,但有一首我覺得點「low」。那就是這首婦孺皆知的《靜夜思》。

原詩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仔細一讀,押韻郎朗上口,通俗易懂沒什麼毛病。但對比李白其他的詩來看,這首詩我覺得差了那麼些藝術魅力。由於李白「詩仙」的名號,這首詞迅速就得到了推廣,千年傳唱。我覺得這首歌完全配不上李白,這不是當時的兒童五言詩水平嗎?沒有構思,除了押韻之外,好像也就那麼回事,這首詩只不過是沾了李白這個大「IP」,才會迅速流傳開來,被世人熟知。

恕我鬥膽,我是沒有資格去評判李白的詩寫得不好的。畢竟人家是李白,高大偉岸,被世人歌頌,誰去敢說他寫的詩不好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麼一種現象,越是通俗的東西就越容易推廣、流傳。就好像現在的網絡歌曲一樣,當某首網絡歌曲火爆起來的時候,立刻傳唱大街小巷,上到五六十的大媽,下到上幼兒園的誰都能哼唱幾句,因為其旋律簡單,歌詞易懂,多以被更多人記住,誰能告訴我還有誰不會唱《小蘋果》的?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大部分的作品想像力豐富,意境深遠用詞華麗。但唯獨這一首《靜夜思》太過於平淡,安安靜靜表達了自己的思鄉之情,毫無浪漫可言,完全沒有發揮出當年「詩仙太白」的真實風格水平。大家發現沒有,這首詩裡面一共出現了兩次「明月」,李白怎麼會「詞窮」?

後來,又有人說李白的原詩是這樣的,只不過後人做了修改,但其真實性有待考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首《靜夜思》就是一首流傳度高,能迅速與人們產生共鳴,但其水平絕對要高於「打油詩」,一種李白的即興「隨筆」罷了。按照當時盛唐時期的詩歌水平來看,他並不高級,談不上雅致。所以,我覺得在李白眾多經典詩篇之中,這首顯得最「low」。

相關焦點

  • 李白最搞笑的一首詩:美女看見李白就跑,假裝害羞!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名人,上至頭髮斑白的耄耋老人,下至稚氣未脫的少年兒童,都會背幾句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幾乎是許多人的啟蒙詩歌。詩人之間的逸聞趣事古來不少,可是要說李白寫了900多首詩,哪一首詩最搞笑?許多人可能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是哪一首?
  • 李白充滿哲理的一首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作為唐朝最為重要的詩人之一,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他的喜愛,已經是超過了他的作品本身,作為唐朝最有才華,也最具才情的一位詩人,他的一生那就是傳奇,放蕩不羈,給人的印象,他好像一輩子都是在行走,一會是在黃山,一會是在廬山,一會又到了長江邊上。
  • 李白描寫相思的一首詩,寫得纏綿悱惻,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他一首描寫相思的詩,寫得非常的唯美,那便是他的《秋風詞》,這首詩可能不像《靜夜思》流行的那麼廣泛,但是它同樣的令人感傷。《秋風詞》唐代:李白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 李白在酒席上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贈別詩,只有短短的幾句但很傷感
    四處漂泊的生活,也讓李白增長了見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更加的深刻,特別是他的這首經典的贈別詩《金陵酒肆留別》,顧名思義,這首詩正是寫於金陵酒館,當時他正要離開金陵去往揚州,於是信手拈來,寫下這麼一首感人肺腑的詩作,以此告訴了朋友,自己將要離開了,可是又依依不捨,所以通篇也是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金陵酒肆留別》唐代:李白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28字「吹捧」楊貴妃,開頭兩句成千古名句
    李白的一生中,創作了太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而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白寫過的一首很肉麻的詩。天寶元年,李白在他人的推薦下,獲得了唐玄宗的賞識,被任命為供奉翰林。一天,有人往皇宮中進貢了幾株牡丹,於是唐玄宗命人栽種在興慶池東沉香亭前。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看過後讓人感嘆瀟灑至極卻殺死太重
    明明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卻寫過一首讓人不寒而慄充滿殺氣的詩,他就是被後人喻為「詩仙」的李白,那首詩被稱為「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我們都熟知的有農民領袖黃巢《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朱元璋還將其改編為《詠菊》「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但朱元璋自己也寫過,在他的《不惹庵示僧》中寫道「殺盡江南百萬兵,腰前寶劍血猶腥。」
  • 一貴一賤皆由天定,李白這首詩將宮中寵辱寫的明白
    李白真是一個神奇的人,幾乎每個人讀他的作品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和看法,小時候第一次接觸到李白的正是《靜夜思》這首詩歌,那個時候可能對於李白並沒有深刻的認識,也因為年少並不覺得他有多麼的厲害,但是大學畢業以後隨著閱歷的不斷豐富和精神世界的逐漸充實,我們對於李白這個盛唐時期名留青史的大詩人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
  • 李白這首詩,真的令人驚豔!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清平調·其一》,便是一首令人驚豔的形容女人美的詩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所創作的組詩作品《清平調詞三首》中的第一首。至於詩中的女主人公,則是有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稱的楊貴妃。據記載,李白這首詩寫於他在長安供奉翰林時。一次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也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
  • 李白最有技術含量的一首詩,把數字玩得太絕!
    至於諸如《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這類極富想像力的高難度詩歌就讓其他詩人難以企及了,如果要選李白最有技巧的一首詩,小編認為不是這些想像力驚人的詩作,而是那些「於尋常處見功力,於細微處見真章」的詩歌,比如這首《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說到唐代最負盛名的詩人,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李白和杜甫,杜甫生前還曾用「白也詞無敵,飄然思不群」這句話來形容李白,他的意思是說,李白的詩歌無人能敵,他的作品中有一股與生俱來的氣勢。李白作為「詩仙」,他的作品無疑是浪漫的,而這份獨一無二的浪漫,正是來自於他自身。但是一個人飄逸久了,難免也會被塵世中的事物所吸引。
  • 「林深時見鹿」這句話,竟化用了李白的一首詩,原文美得讓人心醉
    但是很多人會好奇地尋找這句話的出處,如果尋根問底,其實這句話是化用了李白的一首詩。李白,唐朝時期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風格俊朗豪邁,影響了詩歌文壇幾千年的歷史走向,開闢了詩詞的新天地。根據清代的黃錫珪《李太白年譜》記載,李白在十八、九歲的時候,還在戴天山讀書學習,在此期間,李白訪問戴天山的道士,卻並未見到,於是他曾寫下一首詩,名曰《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中的第三句正是此句的源出處,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 肖戰、那英新歌曝光,歌詞是王維、李白的兩首詩
    說起這首新歌,還是在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的節目現場曝光的,新歌曲調宛轉悠揚,很有古風餘韻,而細看作曲人,竟是劉卓,說這個名字,你我可能所知甚少,但是,如果說綜藝節目《我們的歌》,知道的人應該就多了,眾所周知,在這個綜藝節目中,肖戰、那英合唱了不少經典歌曲,比如《綠光》,比如《完美生活》,再比如《惱人的秋風》等等,而這些歌曲的編曲老師都是同一個人,他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劉卓
  • 李白殺氣最重的一首詩,看完讓人毛骨悚然
    提起李白,我們都很熟悉,更加熟悉的是他的詩歌,在座的上小學誰不知誰不會背幾首他的詩歌呢,陌生的只是他的憤滿和他詩歌背後的故事。李白的古詩有很多,大家首先最敬佩他的才的才華,更多的事欣賞他這個人,很受大家的喜愛。
  • 李白酒醉後的一首詩,吃了麻雀的閉門羹,最後10字卻豪放而曠達
    思考的盡頭,逃不過人世間的生老病死,所以一種消極的觀點就是在這世上及時行樂,短短幾十年,眨眼的時間就過去了,不應該辜負時光。這樣的思想演變到後來,變成了一種出世的哲學。人們以人生如夢為藉口,想要忘掉塵俗的一切,寄身山水田園之中,享受真實的生活與生命。
  • 李白很獨特的一首詩,他一個人坐在山中自問自答,寫得很是有趣!
    那在唐朝即使是在當時名氣最大的應當是李白和白居易,這兩位詩人還在世時,他們的詩作不僅在國內很出名,並且還流傳到了國外,成為了中國最受歡迎的兩位中國詩人。李白寫過一系列非常優美的詩作,同時也有一些很特別的詩作,例如他的這首《山中問答》,便是一首很獨特的詩作,他一個人坐在山中自問自答,寫出很是有趣,所以這樣的詩作,也是最為值得一讀,不僅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真誠,同時也讓我看到了李白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 李白向女子示愛,卻慘遭拒絕!因此寫下一首酸溜溜的詩,流傳至今
    因此寫下一首酸溜溜的詩,流傳至今要知道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還是很讓人自豪的,而且在古代的時候也有不少的大家出現,我們現在經常說的一些膾炙人口的詩詞就是古人們的智慧結晶,一直流傳至今,而且還在不斷的流傳,這是我們文化的結晶。
  • 唐詩三百首中最行雲流水的送別詩,李白的創意都直接被摘成歌詞了
    李白的詩歌大多數都是一氣呵成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是李白的兩句古詩,也是給予的他詩詞作品的最好的評價。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這首送別古詩,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行雲流水的古詩。李白在這首古詩當中所寫的詩句,有不少已經被直接化成了歌詞。
  • 李白向女子求愛,卻遭到拒絕!隨後寫下一首醋溜溜的詩,流傳至今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是《將進酒》裡的一句詩句,而寫下這首詩的作者就是我們熟悉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李白可是被稱為「詩仙」「酒仙」的男人,邊飲酒邊做詩,也造就了他的性格是豪放、率性而為的,這也讓李白的多了一些風流韻事。
  • 李白示愛被拒,夜裡難過的轉輾反側,揮筆寫下一首詩,成千古絕唱
    親們都知道,李白算是一個非常幸運的詩人,因為古代很多詩人,他們在當時生活的年代中並不是特別出名。很多詩人當時寫詩只是愛好,後來他們的詩流傳下來,這才有了名氣。但在他們生活的年代,光靠寫詩並不能養活他們自己。但李白不一樣,李白作一首詩就會被人爭搶,因為人家25歲出蜀之後便名震大唐,求詩的人絡繹不絕。
  • 李白為何不給杜甫回詩 李白成「網紅負心漢」背後真相
    【李白為何不給杜甫回詩】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 「很重視的友情對方卻不看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大概就是杜甫對李白的感覺吧……」近來,李白和杜甫因為這樣一個問題在社交媒體上「火」了起來。  有網友指,杜甫有多首贈李白的詩,但李白卻只有一首《贈汪倫》。李白成了「網紅負心漢」,事實真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