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在家早教《會愛媽媽》|罕見病患兒媽媽故事催淚上線

2021-01-16 人民資訊

引言:你聽說過黏多糖貯積症嗎?這是一種罕有的先天性新陳代謝異常導致的疾病,目前全國範圍內有一百多例病例,近期小步在家《會愛媽媽》欄目上線的故事中,爍爍媽媽便是一位黏多糖貯積症患兒的媽媽。

1月13日,小步在家《會愛媽媽》欄目更新,黏多糖貯積症患兒媽媽催淚故事,引發網友們齊喊「加油」。

爍媽一家住在內蒙古包頭,由於家裡老人無法幫忙帶孩子,所以爍爍一出生爍媽就辭去了工作,成為了一位全職媽媽。爍爍6個月時,爍媽幫爍爍報名了小步在家的課程,開始了他們的高質量陪伴之旅。然而幸福美滿的生活,在去年6月帶爍爍去做的一次身體檢查後,戛然而止。

爍爍從小比一般的小孩發育慢一些,後來慢慢地身體開始出現變形、僵硬的情況,爍爸爍媽帶他在當地檢查,結論是佝僂病。直到去年6月的某一天,爍爍突然不會走路了,爍爸爍媽帶他到上海做檢查,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我們在他(爍爍)兩歲多的時候,發現他有罕見病,叫黏多糖貯積症…」鏡頭下,爍爍媽媽顯得有些憔悴,完全不像剛剛三十歲的年紀。但是說起爍爍,媽媽眼睛裡閃爍著溫柔的光。「他的骨骼會變形,有可能智力也會慢慢的衰退…孩子也活得很痛苦…」說到這,爍爍媽媽開始哽咽。

黏多糖貯積症的孩子幾乎沒有免疫能力,所以一個無菌的環境對爍爍來說是生存的必須。爍媽說,家裡天天都要消毒,爸爸每天消毒都要消一個多小時;大人到家就得換衣服,空氣淨化器一直開著。不僅這樣,家裡的食物必須力求新鮮,「肉必須現切,蔬菜必須新鮮,隔夜的飯菜是絕對不能上桌的,」爍爍姥爺說,包括家裡常用的鍋碗瓢盆常常需要上鍋蒸,確保無菌。

甚至爍爸爍媽給孩子餵飯、互動,都需要戴上口罩。然而即便這樣,「孩子的壽命也就在十幾歲…」爍媽再也抑制不住悲痛的情緒,在鏡頭前哭出了聲。

爍媽說,孩子時間有限,更要帶他體驗不一樣的人生。所以,即便在接受治療,爍媽也會常常通過讀繪本的形式,高質量的陪伴爍爍,讓爍爍感受家人的愛,認識世界的奇妙。爍媽驕傲地說,醫生很肯定自己的陪伴,在智力退化前孩子開發的是很不錯的。

看著鏡頭裡的爍爍,雖然已經明顯的出現了黏多糖貯積症的症狀,但一舉一動裡都是被愛的痕跡,而這完全得益於一家人的「會愛「。這份」會愛「不僅給了爍爍溫暖,也讓整個家庭充滿了積極的能量。所以,即便面對病情無法根治的情感壓力,和高昂的醫藥費帶來的經濟壓力,爍媽一家人態度都非常明確且堅定:要治療,活下去,能活多久是多久。我們相信,這份堅定,這份會愛,終將帶給爍爍非常不一樣的人生體驗。讓我們祝福這個小天使!

相關焦點

  • 海豹肢患兒5歲了,媽媽卻患尿毒症!佛山這個家庭盼伸援手
    「我以後要成為像媽媽一樣勇敢的人!」語音的一端,是五歲的兒子,罕見病海豹肢患兒;另一端,是這個孩子的母親唐女士,她被診斷出慢性腎臟病5期,即俗稱的「尿毒症」。聽到兒子聲音的那一刻,唐女士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記者了解到,現住佛山順德陳村鎮石洲村的唐女士近日因病情加重再次入院。
  • 小步在家早教:這項兒科檢查已被叫停7年,還有醫院在做!家長別再上...
    「……」很多新手媽媽遇到孩子成長的一些問題,總是「膽戰心驚」。這時候加上一些機構的「煽風點火」——趕緊給孩子做個微量元素檢測吧!家長自然就更加焦慮了。不過媽媽們不必擔心,很多時候微量元素檢測並不需要,讓你花錢買藥才是目的!其實不僅小藥店和不正規機構,一些醫院也有讓孩子檢查微量元素的項目:這項檢查費錢不說,孩子每次被扎手指也很受罪,更重要的是,檢測結果並不完全可靠。
  • 一針70萬元,每4個月一針:那些等針救命的SMA罕見病患兒
    醫生告訴他們,這是一種罕見病,不僅會讓瑞瑞不能行走,還會影響他的吞咽和呼吸功能,一旦後兩者出現問題,瑞瑞可能有生命危險。「當時醫生給我們的回覆就是,『沒有有效的醫療手段』。」聽到這句話,吳女士覺得「天都塌了」。
  • 寶寶樹升級早教業務,將開啟「故事媽媽」計劃
    此外,寶寶樹還百萬「故事媽媽」計劃,在全國範圍打造寶寶樹媽媽繪本館,構建從線上到線下的親子閱讀消費場景。據悉,升級後的寶寶樹小時光APP以提供豐富而高品質的有聲閱讀內容為核心服務,除了與行業閱讀內容生產者展開合作提供有聲內容外,升級後的APP將聚焦生產更多「開放式」的內容,例如APP新增了「一鍵錄故事」功能,家長可以通過該功能為自己的孩子錄製專屬有聲故事內容
  • 0-3歲寶寶的感統早教、英語啟蒙,媽媽輕鬆搞定!
    人類3歲時,大腦發育完成近60%,很多媽媽都意識到小齡寶寶教育的重要性,但苦於寶貝太小,出一次門非常麻煩,再加上現在去早教、託育機構上課還可能增加感染風險。最近,很多北京、上海的「聰明」媽媽,從網際網路平臺請了英語好的早教、幼兒園和託班老師,到家裡給小區「拼團」的三五個孩子們一起上課,輕鬆搞定早教、感統、體能、幼兒英語啟蒙等。
  • 寒夜哄患兒「護士媽媽」輕歌:溫柔對待承受病痛的寶寶是職責
    昨日,記者找到了視頻中的「護士媽媽」——該院小兒外科護士孔令子,她向記者講述了視頻背後的故事。有網友將這一名女護士稱作「護士媽媽」,並對其這一行為「點讚」;有網友表示,這是寒夜裡的溫暖,讓人看了覺得很溫馨;也有網友稱,該名護士能夠像母親一樣照顧患兒,非常可貴。「很感動,在繁重的工作下還能給患病寶寶一個溫暖的港灣,醫院裡也有無數真情。」有網友留言說。背後故事:下班前遇術後患兒哭鬧 本能抱起安撫情緒昨日,記者通過醫院小兒外科找到了該名護士。
  • 百詞斬推出早教品牌—柚子鴨,在家也能給孩子最好的早教!
    柚子鴨成立於2018年,隸屬於成都超有愛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曾在2016年-2019年被評定為「成都市創新型電子商務企業」,並獲得「2019年度成都市準獨角獸企業」、「2019年高質量發展專項獎」等榮譽,領先於其他在線教育創業公司
  • 小猴子的媽媽竟是大黃狗!攝影師用照片道出背後催淚故事
    印度一位攝影師Prakash Badal就用鏡頭拍下了小猴子和大黃狗溫馨有愛的一幕,而且還分享出它們背後催淚的故事……當時,這位攝影師來到印度北邊的一個小村子裡,他原本想拍一些野鳥和大自然的照片,可無意中卻看到了一隻小猴子和一隻大黃狗親密無間地待在一起,狗竟然能和猴子和睦相處?
  • 年輕父母必讀:上班族如何在家做早教?
    瀋陽開心丫丫:嗯,明白了,我還在擔心,這樣會不會就是所謂的「手口不一致」呢?另外,我看到兒童圖書館裡有一種無字書,開心丫丫很喜歡看,這樣的書好嗎?有的媽媽認為讀無字書是正常的過程,也是一種過渡。三四歲左右的孩子,如果要求他們獨立閱讀文字書,會有一種心理障礙。她們說應該先讓孩子喜歡讀書,喜歡自我閱讀,培養好自我閱讀的好習慣,以後他們就愛閱讀了。
  • 晨曦媽媽講故事——傳播愛與希望
    小時候每到晚上總喜歡躺在床上,撒嬌地說著「媽媽,媽媽,講故事……」,就算媽媽這天講的又是《小紅帽》,還是會充滿期待的聽完。每次講到故事裡的大灰狼時,自己就捂緊被子,生怕大灰狼進來…… 隨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先後出生,我也成了一位全職媽媽,兩個孩子都特別的喜歡聽故事,雖然他們有著五歲的年齡差,但只要是媽媽講的故事,兩個孩子總能聽的津津有味,聽完還不忘讚美媽媽講的故事好聽!
  • 江西已發現百餘種罕見病
    鄒慧娟醫師說:「由於直腸和結腸遠端腸管的腸壁內沒有神經節細胞,處於痙攣狹窄狀態,喪失蠕動和排便功能,直接導致患兒便秘,而糞便長期積聚在患兒腸道內則會使患兒吸收大量毒素,從而引發腸梗阻等更為惡劣的併發症。」  鄒慧娟醫師還告訴記者,不少罕見病都是發生在新生兒身上。「部分罕見病在短時間內不及時治療就會危及生命,因此許多患兒剛出生就送到我們醫院了。」
  • 奶奶帶娃也能做早教,這個辦法比在家看動畫片強
    好玩,有趣,開心就是我心中早教的意義。早教班並不能「教」給孩子什麼,實際上我們也不能「為他們做」什麼,但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去感受愛和快樂,知道這世界有多歡迎他們,有許多有趣的事物等著他們去探索。早教的「三宗罪」:違反自然規律,騙家長錢!早教中心只不過用了些雕蟲小技(就像魔術師玩魔術)讓不到1歲的孩子會講話,會走路,有什麼用?
  • 白血病患兒媽媽可直播求助嗎? 專家:個人不能到平臺勸募
    東方網8月31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因為實在走投無路,90後白血病患兒媽媽毛小姐在一家直播平臺上向眾網友求助,隨後網友在直播間內刷了300多萬的平臺貨幣。當了解到9月1日即將實施的《慈善法》後,該直播平臺認為這一行為不符新法規,中止了這位媽媽的網絡求助行為。
  • 蘆田愛菜新作《媽媽不在》 號稱本世紀最催淚劇
    蘆田愛菜新作《媽媽不在》號稱本世紀最催淚劇   搜狐娛樂訊(麥媛/文)日本人氣童星蘆田愛菜(9歲)主演日本電視臺明年1月開播的新劇《明天,媽媽不在》(木10檔)的消息29日曝光。被認為是最有力的「愛菜接班人」的鈴木在劇中扮演一位暫時被收留在設施的少女。  愛菜因2011年的《阿護一家》(富士臺)躍升為日本身價最高的童星。在今年上映的《環太平洋》中實現了出道好萊塢的壯舉。鈴木在NHK大河劇《八重之櫻》中扮演主人公(綾瀨遙的幼少期),表現獲得讚賞。在今年7月期的日本電視臺的水10劇《Woman》中的演技也被稱為驚豔。
  • 早教兒歌:袋鼠媽媽有個袋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早教兒歌:袋鼠媽媽有個袋袋 2011-11-02 15:29 來源:
  • 疫情後遺症 「媽媽不要去上班」,孩子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於是,就會看見有的家裡其他人強行拉住孩子,不讓他纏著媽媽,媽媽一狠心一跺腳跑去上班了,留下孩子悲慘的尖叫和哭聲。 這樣的做法會給孩子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他會誤以為媽媽不愛自己了,對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是嚴重的打擊。
  • 字字催淚!媽媽肺癌晚期,留下8封信陪伴兒子成年……
    中新視頻截圖。媽媽確診癌症晚期後寫給兒子8封生日信「祝你十八歲生日快樂。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媽媽要跟你說聲再見了,媽媽不能再寫生日信給你了,接下來的路你要自己走下去,因為你十八歲,是大人了,但媽媽的心一直會陪在你身邊,直到永遠……」
  • 抗疫公益繪本《媽媽要去打怪獸》上線芽芽故事
    近日,懶人聽書旗下兒童產品芽芽故事APP就引進了以致敬逆行者為主題的網絡爆紅繪本《媽媽要去打怪獸》的有聲版本,用受孩子喜歡,易於被孩子接受的形式向兒童群體科普新冠肺炎的疫情。同時,芽芽故事運用自身技術優勢和內容優勢,整合多部兒童防護書籍,策劃兒童「健康防疫」專題,幫助父母教會孩子針對新冠肺炎的防護知識,在閱讀中為兒童群體構築起一道健康防護牆。
  • 寶寶早教的歌曲有哪些?寶寶早教的意義
    但是很多新手媽媽並不知道該怎麼選擇些兒歌,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嬰兒早教兒歌大全的部分歌曲,僅供媽媽們參考! 1、 過小河,過小河,提著籃子看外婆。籃裡裝的啥禮物?香甜香甜大蘋果。 2、大雨大雨譁譁下,北京給我來電話,讓我去當兵,我還沒長大。
  • 全家打卡「在家早教」 親寶寶活躍度又攀高峰
    「在家早教」背後有一套完整的科學育兒體系, 整個體系圍繞動作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認知能力、習慣養成、性格養成等六大領域定製,通過親子遊戲和互動,幫助寶寶提升現階段需要發展的各項能力。「在家早教」每個視頻1分多鐘,簡單易學,方便用戶堅持。每天抽十幾分鐘看兩個早教視頻,就能跟寶寶一起完成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