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從社會青年到孔門大師兄的蛻變

2021-01-10 文史聽風D

我們的孔子孔老師一生耕耘不輟,誨人不倦,有子弟三千,孔門七十二賢。又有四聖四賢,孔門十哲之說。孔老師那麼多優秀的弟子,最最可愛的弟子是誰呢?我認為既不是縱橫捭闔的子貢,也不是敏而好學的顏回,而是子路,敢於擔當的子路。

子路的一生和他的老師孔子一樣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不像顏回那樣至高至善,有很多缺點和不足,而且常常受到孔老師的批評,但是卻充滿了個性,有血有肉,是那麼的真實可愛。

子路年輕的時候家裡很貧窮,平常吃的是粗劣的飯菜。有時候甚至連飯都吃不上。為了供養父母,子路常常到一百裡外的山裡去砍柴,然後把柴賣了,買米給父母吃,自己卻以野菜充飢。左鄰右舍都稱讚他的孝心。

司馬遷說子路生性質樸,喜好勇猛武力,心地剛強直率。聽說魯國有個孔子很有學問,於是前去求教。子路第一次見孔子的時候,那個打扮很是可笑:頭上戴著像公雞雞冠一樣的帽子,身上佩戴的是公豬的牙齒,而且曾經冒犯和欺凌過孔子。孔子對子路設禮施教,逐漸誘導子路。讓子路明白人的力量不在於體力,而在於腦子,人的可貴不在於勇猛,而在於理智,於是子路終於被孔子折服,後來改穿儒服,送上拜師的禮物,要求做孔子的學生。孔子就是這樣把子路收下來的。

改穿儒服是子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他開始與孔老師倡導的儒家學說休戚與共,陪伴著他的孔老師求學,入仕和顛沛流離。時時刻刻在保護孔子,時時刻刻在宣揚孔子學說,任勞任怨,九死不悔。

《論語》一書貫穿了孔子的仁政學說,記載了他和眾弟子們許多言行和故事,而全書中提到次數最多的學生就是子路。按孔老師的說法,子路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剛,但是就有一個缺點不大好學,所以他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子路問: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就告訴他:君子最崇尚的是義。君子如果喜歡鬥勇而不崇尚義就會作亂,小人好勇而不崇尚義就會去行盜。孔子一直喜歡表揚顏回:「有能任用我的,把治國的大道推行於世;不能任用我時,就將這些大道藏之於身。只有我與顏回能做到這樣啊!」其他的弟子早已經習慣了孔老師這樣的講話方式,只有子路會馬上站出來反駁:「老師哪一天要是帶領三軍去打仗,誰能幫襯您老人家呀?」每每讀到這段話,總是感覺子路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在老師面前爭寵。孔子也知道子路這是在討表揚,因為除了他,沒有人能夠有如此勇力去保護孔老師。但孔子深深地懂得,勇力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所以,他一定要打壓這個學生的直率果敢:「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不用船不用橋就敢渡黃河的人,我都不知道他是怎麼死的!」

孔老師的教育很明顯收到了效果。在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子路一路相隨,有一次他在野外迷了路,落在後面,遇上一個老人,用拐杖扛著除草器具。子路問他道:「您看見我的老師嗎?」老人說:「四肢不勞動,五穀分不清。誰是你的老師?」說著把他的拐杖插在地上,就去鋤地。要是在之前,子路遇到這樣的怠慢,早就拔劍而起了,可是出乎意料,子路拱著手站在那裡,畢恭畢敬地等待老者。老者見子路謙恭好禮,便留下他在家中吃飯。這個世界上用暴力或意氣從來都不能解決問題,而禮義則能。孔子一路教誨,終於把子路變成了謙謙君子,這就是儒家學說給一個人帶來的改觀。

孔子週遊到衛國,為了求得仕進,應邀去拜見衛國君夫人南子。南子在春秋時期是一個聲名非常不檢點的女人。孔子回來,本來就有點心虛,別人都裝作沒看見,只有子路臉拉的老長。急的孔子沒有了一點聖人的矜持,對天發誓,如果有什麼不軌,天厭之天厭之!從這件事情也不難看出,子路是一個非常講原則的人,他的堅持甚至超過了老師孔子。君子可以窮困潦倒,可以不被任用,但絕對不能丟棄原則。

這種執拗的個性正是子路的光芒所在,也是他致命的弱點。又一次幾個學生站在孔老師身邊,閔子騫正直而恭順,子路剛強而直率,冉有子路溫和而快樂。孔子看著看著他們,粲然一笑。突然又轉憂為喜:長長地嘆息道:「像子路這樣剛強,恐怕不得好死啊!」

孔老師的預言真的成真了。公元前481年,弟子顏回去世,這極大地打擊了孔子。也就在當年,子路得罪了魯國的權臣季康子,在魯國不願意呆了,準備去衛國做官。臨行前,眼看著比自己小21歲的顏回師弟去世,以及老師的無比悲痛,他也疑神疑鬼,向老師辭行。這個亢強一生的人,大約在此時也有了遲暮之感,原來的他天不怕地不怕,現在他的內心裡有太沉重的死亡的陰影,所以問問孔老師鬼神與生死。孔子又一次責備他:活著的問題還沒有想明白,談什麼死亡?這種斥責,實際上也是一種安慰。子路默默地離開,孔子看著愛徒的身影,心中一片蒼涼。

子路去衛國了,而且是一去不復返。公元前480年,衛國爆發了國君衛出公與其父蒯聵爭奪君位的內亂。子路「食人之祿,不避其難」,勇敢與叛軍交戰。子路雖然英勇,但此時已是63歲高齡,逐漸力不從心。戰鬥中子路的帽纓被人砍斷,帽子掉在地上,他說:「君子即使死去,冠帽也要戴在頭上!」於是放下寶劍來結纓帶,對方趁機刺死了他。可能因為子路勇猛的名氣太大,對方還怕子路會再次站起來,於是揮劍亂砍,把子路的遺體砍為肉醬,一代英豪就這樣慘烈死去。

子路是跟隨孔子時間最長的學生,四十多年,忠心耿耿。既是學生又是保鏢,孔子歸國第二年,獨子孔鯉不幸離世。後來,他最最喜愛的學生顏回又先他而去,子路就是他唯一想要託付百年的人啊!孔老師老了,再也沒有年輕時的奮進,只想與弟子們為伴,度過餘年,可是,當年跟在他身邊周遊列國的學生們一個一個的都離去了。門人前來報喪的時候,孔子正在吃飯,孔老師一生愛吃肉,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惜人老了,嚼不動肉,只能吃肉醬,弟子們描述子路的慘狀:「慘啊,被剁成了肉醬!」「肉醬……」孔子喃喃地說。趕緊揮揮手,讓人把肉醬倒掉,從此再也不吃肉!

又過了一年,孔子也因病去世,從此與他的可愛的弟子,長逝長存!

相關焦點

  • 人文課堂|孔門「野蠻」學生子路
    「孔門多雜」,什麼人都有,子路是「野蠻派」同學的代表。子路性情剛直,好勇尚武。他曾經欺負過孔子,打劫過孔子。那兩人怎樣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呢?《史記》記載,子路是一個混混式的人物,平常總是頭戴雄雞式的帽子耍威風,還佩戴公豬皮裝飾的寶劍顯示自己的無敵。他瞧不起孔子的學說,屢次冒犯欺負孔子。後來,他被孔子的氣質、風度、能力所折服,願意拜孔子為師。
  • 孔門兩弟子,其一貧其一富,富者大方,看貧者小氣人做了什麼事?
    孔門兩弟子,其一貧其一富,富者大方,看小氣人做了什麼事?(故聞趣談)孔門弟子的大方與小氣李付春人們都知道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其中最得意的門徒有幾個?
  • 濟南廚師「半路出家」玩陶塑 首創「孔門七十二賢」
    不僅如此,「半路出家」的他還在中國首創「孔門七十二賢」陶塑。半道入行 從廚師蛻變為技藝傳承人1994年,16歲的王令濤考進一所烹飪學校學習烹飪,兩年後進入高端酒店做雕花、盤飾等手藝。期間,因其雕刻的作品生動美觀,不少顧客想帶回家留作紀念觀賞。成功轉行後,王令濤創作了不同類別和題材的手工陶塑作品。
  • 孔子最愛的門生為什麼被砍成肉醬,導致孔子不敢吃肉餅了
    孔子號稱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還有「孔門十哲」一說,從範圍上來說,自然是越小越好,這就好比是評獎學金,數量越少,獎金越多。子路名叫仲由,是「孔門十哲"之一,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善於評論和謀劃政事而著稱,子路為人非常的正直,英勇,也是跟隨孔子周遊列國的弟子之一,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同時也是孔子較為寵愛的弟子之一。不僅如此,他還是三千弟子中特殊的一個。作為當世大聖人的徒弟,不說個個口吐蓮花,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總是要的,但是子路同學的專長卻是:武鬥!
  • 三教合一「孔門禪學」
    「孔門禪」以褝學打通儒道,倡導「三教合一,認為三教調和融通是自然的。「孔門禪」的實質,就是儒釋道融合。萬松行秀經禪門而滲透孔門,以佛 法以擬儒學;李純甫則經孔門而入禪門,以儒學證佛法,總的精神不變 。孔門禪學倡導者萬松行秀金代,曹洞宗得河北地脈人文哺育,迅速崛起,一躍成為北方佛教的主流。
  • 元曲中的故事:孔門弟子樊遲為什麼不受待見?
    這個樊遲,是春秋時代的魯國人,也是孔門72賢的重要人物,與子貢、子路、曾子等人相比,樊遲的名氣不大,而且似乎當年也不太受孔子待見。《論語》載: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助力少年蛻變,廣州市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案例大賽收官
    11月4日下午,在廣州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指導下,由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廣州市民政局聯合主辦的廣州市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案例大賽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舉行記者了解到,決賽案例廣泛關注青少年在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其中個案組案例關注未成年受害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等重點青少年人群的救助、支持服務;小組案例主要是青少年事務社工為服務對象開展治療小組、矯正預防小組、園藝減壓小組等不同類型小組;社區案例聚焦青少年志願團隊與社區發展如何互相促進等問題。
  • 二師兄「重生」慘被大師兄修改劇本《我家大師兄是個反派》
    十月國漫《我家大師兄是個反派》新番上映,本季動畫開始高調進入主線劇情,第一季所埋下的伏筆已經全被「揭曉」,咱大師兄「東方纖雲」是個「穿越者」,而一直想要砍死大師兄的二師兄「印飛星」則是個「重生者」,二師兄上輩子受盡了大師兄帶來的熬煎與屈辱,後墜入魔道、還在【伏魔大會】上被大師兄給捅死,最終二師兄成為「重生者」回到人生起點有了重來一遍的機會
  • 歷史故事:孔門教材與「六經」
    到春秋時代,有些科目已經形成了文字簡冊,《詩》很流行,有歌辭也有樂譜,多用在廟堂和盟會之上;當時人們言辭中說《書》引《易》的也不少見;各國有《春秋》的<史冊;魯國已有《禮》書。孔門已多講「詩云」、「書雲」。孔子說:「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 《我愛你這是最好的安排》開播 孔舒航成腹黑前男友
    集結了張彬彬,鄭合惠子,孔舒航等新生代青年演員以及王志飛、淳于珊珊等老戲骨演員,多元化的演員陣容,為本劇增添不少看點。首演反派 孔舒航戲裡戲外反差大劇中,孔舒航飾演的韓元斌是馬可愛(鄭合惠子飾)的男朋友,因為一次意外事故,馬可愛(鄭合惠子飾)誤以為韓元斌已經意外離世,在回到JR酒店後,韓元斌(孔舒航飾)意外的出現,與夏雨行(張彬彬飾)開始了一段暗中較量的故事。這部戲中,孔舒航一改往日鄰家暖男形象,將韓元斌塑造成一個因愛生恨卻又略顯悲哀的人物。
  • 大師兄成TL內鬼?替補AD100%勝率!官推和阿P調侃大師兄
    最近這幾年,Doublelift(大師兄)一直都是北美賽區最好的ADC選手,而且有大師兄在的隊伍都能稱霸北美賽區(S5-S7賽季是TSM,S8-S9賽季是TL),故此許多網友稱:「大師兄才是LCS唯一幻神!」前幾天,大師兄因喉炎暫時缺席TL之後的比賽,而替補ADTactical將代替大師兄上場!」
  • 「大師」被打臉並不稀奇,百年前刀槍不入的大師兄,被砍成了肉泥
    義和團最早叫義和拳,是以「壇」為基層單位,又稱壇口,每個壇口都有一個大師兄。壇口的上一級單位叫總壇,總壇再往上稱為門,也可稱為團,比如義和團就按照八卦方位分為八門(團)。比較大的戰役,就是以「乾字門」、「巽字門」等團隊作戰。
  • 弘揚社會正能量 UC聯合明星及眾多品牌致敬「中堅青年」
    而UC則以街訪、公益短片、品牌聯名等形式,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及支持這些默默努力、認真生活的中堅青年們,為他們輸送「勇氣」與「信念」。在一篇名為《父親暈倒在河邊,我卻因為加班一無所知,終於還是活成了以前鄙視的中年人模樣》的大魚號爆款文章評論區下,眾多80、90後在與作者產生了強烈共鳴的同時也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挫折一一羅列出來。
  • 他是孔門十哲之一,為幫助國君復位被剁成肉泥,死前言論讓人欽佩
    仲由,字子路。他是孔門十哲和七十二賢之一,在孔子眾多的弟子當中。他確實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弟子,和顏回這種寬仁宅厚的弟子不同。子路是一個性格很暴烈而且剛直的人,他早年沒有成為孔子的弟子時,幾乎是一個「野人」般的存在。
  • 溫州一中學宿舍門被安觀察孔 律師稱涉侵犯隱私
    溫州一中學宿舍門被安觀察孔 律師稱涉侵犯隱私 圖為:溫州61中宿舍門被安「觀察孔」。 網絡截圖 攝   中新網溫州9月24日電(記者 趙小燕 實習生 郭麗麗)浙江溫州第六十一中學為方便管理學生在宿舍門上打了個「孔」,部分學生認為學校侵犯其隱私權。24日,溫州市第六十一中學一姜姓校長回應,打孔是為了方便管理學生,督促學生晚上儘早休息。對此,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律師鍾國林表示,此舉確實涉嫌侵犯學生的隱私權。
  • 《大師兄》曝海報 甄子丹辣手調教「熊孩子」
    電影《大師兄》今日發布「無敵青春」版海報,片中以「超級教師」形象示人的甄子丹和一眾「熊孩子問題學生」在陽光下奮勇前行,海報中洋溢著無敵青春的校園氣息,看似其樂融融的畫面背後是超級教師「心狠手辣」拯救問題少年的精彩故事。
  • 孔門十哲:「復聖」顏回的一生
    常言說道:「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而後世又有「孔門十哲」的說法。所以孔子這麼多的弟子中,真的能算是繼承了他一些衣缽思想,做出一些成就來的就是這七十二人「孔子班」,而這個班級中,還有十個尖子生,最為出色,讓孔子最為信任欣賞。但不論是七十二賢還是孔門十哲,在歷來的資料和考評中,我們可以知道,最被孔子和後世認可的第一人,便是「復生」顏回。
  • 村上春樹,一個翹課頹廢的文藝青年,是如何蛻變成文學泰鬥的?
    凌晨三點,酒吧裡走出一位微醺的青年,他蓄著長發,下巴上留有少許胡茬,身穿牛仔衣,喇叭褲,腳蹬一雙尖頭皮靴。他蹲在馬路沿,揉了揉太陽穴。此刻恰逢幾位妙齡少女相談甚歡地走來,他聞聲立刻起身,背靠一旁的樹幹,曲起腿,叼起煙,凹了個自認為很帥的造型。待她們走近,他雙指夾下煙,挑起嘴角吹了聲口哨,孰料竟破了音,逗得來人一陣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