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則關於老師讓全班寫作文侮辱同學的新聞一時間爆紅網絡和朋友圈。據當事人家長趙女士反映,老師黃某給全班布置作文,並明確要求該命題作文的對象為小錢,而且只能寫他的缺點,並將範文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表在家長群裡,這讓其他同學及家長很迷惑不解。
在趙女士再三要求老師停止不妥行為後,黃某開始在學校裡對小錢進行嚴厲訓斥和羞辱。針對此事學校家長討論度非常之高,輿論的激憤一浪高過一浪,家長對於學校尚未處理此事表示非常不滿意。
學生們文章裡描寫的大多都是黃某羅列出來的,比如:小錢吃飯慢、學習磨蹭、以及挖鼻屎等等,很多家長表示不能理解,這些都是低年級學生最常見的毛病,作為老師沒有進行正確引導教育,卻放大孩子的缺點,並指使孩子們用語言對同學進行惡意攻擊,將事情嚴重化,讓一顆正在茁壯成長的幼小心靈深深地受到了傷害。
此事引發的網友熱議:
在路上:教師隊伍太雜了!害人害己,誤人子弟!
A喜樂歐洲生活館:我想知道這件事的後續,教育局必須讓這樣的老師停職,她不配當老師!有考慮過這個孩子受到侮辱後的心理傷害嗎?這會影響一生的!每個孩子有毛病,老師是教育孩子改變毛病的職業。這個老師繼續當下去,還會有孩子收到精神侮辱的!下臺去吧!
_Zero:用開水澆灌祖國花朵的老師
四留堂:這是在挖掘人性(學生)惡的那一面,這些被要求寫作文的學生也影響非常大,校方及教育局應該重視這是一起嚴重的惡性教育事故。
山島野人:如此教育方式不嚴肅追責恐會留下安全隱患。
也有人覺得網上評論都是討伐老師的,給出了不同的說法:
曉京:這件事搞來搞去讓我感覺老師真的沒辦法教育這樣的孩子了,這樣的孩子也不是他的錯,應該也是他父母沒教育好,他父母沒有提醒他作業一定要做,一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幹,不然的話孩子就得別人來教育哈哈哈哈哈。
王琦:為啥針對你孩子?看評論都是討伐老師的…
不平凡的人:不要枉自評論對錯,一個巴掌拍不響,網絡流言蜚語都是瞎咋呼,要經過學校證實事情調查清楚才能下結論,沒有官宣就靜等佳音,我相信公道自在。勸莫些人多留點口德,不要動不動就言語攻擊!
不要讓孩子成為犧牲品
因為這個小學在當地比較有名,很多家長都是想破腦袋都想將孩子送進這所學校,這個話題在四周簡直就是爆炸性地開花了,有人說是家長跟老師之間有過節,所以老師就給孩子小鞋穿、也有人說這可能是謠言、更有人說學生文章都發表出來了不可能有假。
但不管怎麼說,事情的真相是什麼?無論是家長教育的原因、還是老師育人原因、或是因為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私人原因,都不應該讓孩子背這個鍋,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原因,家長和老師都不要讓孩子成為任何事情的犧牲品,孩子只是孩子,他之所以去學校,之所以需要監護人,都是因為他還只是個孩子,需要被教育、被愛、被保護,而不是被傷害。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家長或老師都應該端正態度
正確引導孩子。如果孩子有不好的習慣或犯了錯誤,身為師長或父母應該正確引導孩子改掉壞習慣或教他如何做才是正確的,讓孩子在你們的指導下,慢慢進步,走向更好的明天。適當鼓勵孩子。孩子犯錯了,父母或師長不要一味地責怪或斥責孩子,應該明確告訴他,怎麼做才是對的,如何做,才能更好,等孩子聽懂了,吸收了後,就鼓勵孩子行動,切不可操之過急,一次不行,再來一次,兩次不行,來三次,不停鼓勵他,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變得更加有自信、更加勇敢地向前行。因材施教。人跟人是不同的,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脾氣、不同的行動力等,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對待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耐心,不要將孩子跟其他你認為優秀的孩子做對比,這只會削弱孩子的信心和勇氣。你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只是你還沒發現或不願意去發現。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但花朵是需要園丁辛勤地灌溉,未來是需要家長和師長的共同培育的,缺一不可。家長和老師任何一方偏離軌道,都可能給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甚至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所以不管家長和老師都需要好好呵護你的小花朵,讓他在你們的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