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作文教學中,小學階段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訓練,那就是細節描寫。老師講課文的時候,會讓同學們把課文中的細節描寫畫出來,老師帶領同學們學習。在作文練習中,小學生常不知道該如何把細節描寫好。有的孩子很認真地寫了一篇作文,交上來老師評語:太囉嗦。學生很委屈,到底怎麼囉嗦呀?細節描寫不是要很仔細地描寫嗎?在作文練習中,這個細節描寫很像玄學,同學們覺得難度系統很高,不得寫作要領。
如何引導小學生正確描寫細節?除了在講課文的時候,我們語文老師帶領學生們把握細節、體會細節,對於小學生來說,細節描寫就要靠模仿。老師定下主題:媽媽做飯的過程,是不是把媽媽每一步做飯的流程都寫出來就是細節描寫了?顯然不是,所以不知道什麼是細節,就先去觀察一個動作。接著我們再模仿如何來描寫這一個動作,對於細節描寫的作文,我們一定要給學生發揮的空間,這樣才能積累足夠的豐富素材。小島老師分享3個方法,幫助同學們寫出好作文。
01先去找範文,複習老師提供的作文參考
不管是什麼題材的作文要求,當你不會寫,沒靈感,無從下手的時候,可以先去找找範文。老師在上作文課的時候,都會給同學們提供一些作文參考。複習這些作文素材,仔細看看在素材中的細節描寫都是怎麼寫的。比如還是寫媽媽怎麼做飯,找出類似的範文,奶奶做飯、爸爸做飯、爺爺做飯,看看別的同學都是怎麼抓取細節的。通過模仿和學習,你就知道該如何寫好媽媽做飯了。
在作文練習中,我們很多同學都非常懶。不去思考,不想辦法,只想等著家長和老師提供現成的答案。抄也好,改寫也好,只要不用自己的腦子去想的,就是快樂作文。所以經常有學生問我,老師,有沒有關於細節描寫的作文書呢?細節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的,每個人對細節的理解是不一樣的。老師帶領大家劃分的細節和我們在寫作練習中的細節差距,就是我們的對寫作理解的差距。
02借鑑和學習,細節描寫不再難
有的同學在「媽媽做飯「的作文中寫道:我的媽媽不會做飯,但是她痴迷於購買餐具,我們家裡有很多餐具,大盤子、小盤子、有花紋的盤子、純色的盤子,每次吃飯的碗都不一樣,我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家有這麼多餐具呢?爸爸替媽媽回答:因為你媽心中住著一個大廚!在這一段話中,哪些是細節描寫呢?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有的同學會說是大盤子、小盤子,也有的同學會說,是爸爸和孩子的對話,這就是我們對細節的不同感受。
在不會寫作文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模仿。模仿不是照著抄,別人寫媽媽不會做飯但是愛買餐具,你把媽媽也寫成這樣。等到老師批改作文的時候發現,全班同學有一半的媽媽,都是不會做飯又愛買餐具的家長,老師就知道,又得上一節關於作文細節描寫的借鑑課了。想要細節描寫不再難,就地引導學生對細節的描寫學會欣賞與借鑑。
03日常的素材積累常提煉
作文想要寫得好,都來自於日常的素材積累提煉。同學們都知道要寫摘抄,記錄好詞好句,但是如何去分辨細節的描寫,是需要練習的。摘抄了好詞好句,不是把文字抄在本子上,而是要學會提煉,提煉出細節和方法,這就是對作文素材歸納的過程。在素材記錄中建立諸如「心理描寫「、」對話描寫「、」時間描寫「、」外貌描寫「……讓學生們適當地進行素材積累,也是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一種方式。
作文寫得太囉嗦,是沒有關注到細節和重點的描述,把握這3個方法:找範文、尋模仿、常積累,能對作文細節描寫有所幫助。當然細節是最見真功的,小學階段,細節描寫需要良好的觀察力來支撐,至於怎麼觀察,多參加一些學習活動,培養隨記筆記的好習慣,避免在寫作文出現廢話,就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之一。關於如何寫好作文中的細節描寫?各位同學還有什麼困惑?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