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被吹歪的郵筒「小紅」和「小綠」,位於臺北市南京龍江路口,現已成為拍照籤到新景點。臺灣「中央社」圖
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唐云云)近日,南京江寧「愛情隧道」人氣頗旺,有網友建議將其打造成鐵路文化旅遊地。而在颱風中被吹歪的兩隻臺北郵筒,因為模樣太萌吸引眾人拍照,儼然成為當地拍照籤到新景點。其實,世界各地這種另類「景點」還有很多,紐西蘭的「胸罩柵欄」,美國的「口香糖檣」,奧地利的「骷髏屋」,桂林的「透明廁所」,個個充滿奇思妙想,令人腦洞大開。
南京「愛情隧道」人氣旺 網友建議建成景點
據《現代快報》消息,在南京江寧有一段鐵路,因為鐵道兩旁的綠樹形成天然拱廊,被稱為「愛情隧道」。每年夏天,「愛情隧道」都吸引大批遊客。近日,七夕臨近,「愛情隧道」人氣頗旺。
「愛情隧道」兩公裡長的鐵路上,只有近南端百米處,有約200米的路段樹木枝頭相連,但也不是完全相連,開「天窗」的不少。這與網傳的綠蔭隧道圖片相比,美景要遜色一些。不過,遊客的玩興不減。
有網友建議,將公交車延伸到「愛情隧道」道口附近,方便遊客參觀。鐵路部門表示不可取,而且,遊客進入「愛情隧道」實際上是違法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禁止在鐵路線路上行走、坐臥。對在鐵路線路上行走、坐臥的,鐵路職工有權制止。也就是說,遊客進入「愛情隧道」,是違反鐵路法相關規定的。
還有人提出,將「愛情隧道」打造成鐵路文化旅遊地。這個想法並不實際。據一名鐵路工作人員分析,目前,「愛情隧道」仍通行火車,這是鐵路的重要職責,不可能為了滿足遊客的需求而放棄。而且,「愛情隧道」也有時間限制,一般出現在夏天植物生長的茂盛期。過了夏天,枝葉凋零,「愛情隧道」也將不復存在。
但利用鐵路設施打造文化旅遊地,在國內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廈門的鐵路文化公園、集通鐵路的蒸汽機車節等。鷹廈鐵路延伸線荒廢多年,2011年開始改造。這段4.5公裡長的老鐵路被改造成一條供市民休閒、健身,並串聯周邊景點、步道的帶狀公園。
臺灣「中央社」圖
臺北兩郵筒被颱風吹歪 成拍照籤到新景點
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年第13號颱風「蘇迪羅」橫掃全臺灣,臺北有兩隻郵筒都被吹歪,但這個意外造型卻被民眾大讚好萌,可能會維持「歪腰」模樣原地保留。
據報導,這兩個被吹歪的郵筒「小紅」和「小綠」,位於臺北市南京龍江路口,現已成為拍照籤到新景點。
報導稱,中華郵政表示,已經接到許多民眾反映,希望可以維持「小紅」和「小綠」的歪腰樣貌,中華郵政也傾向順應民意,不過如果真的要保留,「小紅」和「小綠」還得經過測試,確認雨水不會滲進,也不會影響行人安全。
圖為透明廁所 中新網 楊陳 攝
桂林「透明廁所」人氣爆棚成新「景點」
採用全落地窗設計的廣西桂林市蘆笛景區「透明廁所」自啟用以來引發網絡討論熱潮。透明廁所榮獲由國家旅遊局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旅遊廁所設計大賽」二等獎,且人氣持續飆升,已成為遊客到蘆笛巖觀光的「另類」新景點。
坐落於桂林桃花江畔的蘆笛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以蘆笛巖清奇俊秀的巖溶風貌而聞名中外,有「國賓洞」的美譽。
在蘆笛巖出口處的觀景平臺上,新近打造的旅遊廁所外觀與普通廁所並無差別。但走進男用洗手間,正對小便池的方向,是兩面寬敞明亮的落地玻璃。從該角度向外望去,近處樹木、草叢,遠處的田園風光一覽無餘。由於該廁所幾近透明,自啟用以來便引發了網友對如廁私密性的大討論。
由於透明廁所距離蘆笛巖出洞口僅數十米,不少遊客在遊覽完洞內後,都希望到透明廁所一睹為快。其中不乏一些女性遊客。一些年紀稍長的男性遊客,從巖洞出來後,先是走進普通男廁,幾分鐘後出來,又會到透明廁所那邊轉一圈。
桂林市蘆笛景區總經理助理鄧碧瓊表示,透明廁所的設計是在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和人性化的前提下進行的。未來景區還會秉承大膽創新的設計理念,推動景區在環保、智慧、人文、休閒方面的持續發展。
「胸罩柵欄」自1999年起成為了備受爭議的旅遊景點(網頁截圖)
紐西蘭另類景點胸罩柵欄「脫光」
外媒報導,2014年11月,紐西蘭著名旅遊景點「胸罩柵欄」被再次「脫光」,數百個胸罩被當地政府人員清除。「胸罩柵欄」2014年已經3次被政府清除。但支持者則一如既往地表示,將重新用胸罩填滿柵欄。
該景點位於紐西蘭奧塔哥中部地區卡德羅納谷一個靠近路邊的農場。它自1999年起成為了備受爭議的旅遊景點,吸引眾多旅客前往參觀。
政府擔心,停下來和「胸罩柵欄」拍照的旅客會引發交通安全風險,曾在2006年清楚柵欄上的胸罩,但不久後又被支持者重新掛上。
臺灣新北市猴硐車站增設貓咪公廁。圖片來源:東南網
臺灣猴硐貓咪公廁吸睛 遊客:可愛到讓人忘上廁所
《東南網》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北市猴硐「貓村」以貓咪走紅,侯硐火車站大廳的貓咪公廁內外貼滿由插畫家小P繪製的貓咪圖樣,可愛吸睛,遊客驚呼:「可愛到讓人忘了上廁所!」
知名作家「貓夫人」將貓咪公廁拍照放上臉書,兩周吸引逾兩萬人按贊,網友紛紛留言「拍照拍到不想出來」;貓咪公廁成為另類「觀光景點」。
貓夫人還推薦民眾夜間來訪,入夜打光後,貓咪公廁會呈現不同風貌,比白天更漂亮。
站外另設一座自行車公廁,方便車友使用;車站二樓戶外陽臺打造景觀平臺,遊客可遠眺山城和選煤場遺蹟,還能親近躍上陽臺的貓咪,享受悠閒時光。
圖片來源:環球網
奧地利另類景點「骷髏屋」:存放超千個骷髏頭
《環球網》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奧地利哈爾斯塔特有一個另類的景點——建於15世紀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大教堂的骷髏屋。該骷髏屋裡存放著超過1000個骷髏頭,其中610個已經被塗上彩繪,這使得令人生畏的骷髏顯得不那麼恐怖。
骷髏屋的存在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因為當時的村莊沒有足夠的土地來埋葬逝者,其二是因為當時不允許火葬。所以,當人們去世後,他們的屍體會被埋在土裡一段時間,十幾年後再把屍體取出來,並把頭骨保存在教堂裡的一個房間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骷髏屋。
美國一面牆粘百萬塊口香糖 還有幹掉的口水
外媒報導,美國西雅圖派克市場的一面牆「光榮」上榜「全球最不衛生的景點」,因為這面牆上密密麻麻粘了上百萬塊嚼過的口香糖。
報導稱,這面牆有15米長,從上到下遍布五顏六色的口香糖,以及無數幹掉的口水。
這個景點的形成是因為很多人常在此排隊等待看演出,順手將硬幣或其他小東西用口香糖粘在牆上。起初劇院工作人員曾試圖刮掉這些口香糖,恢復牆面清潔,但人們粘口香糖的行為屢禁不止,清潔工作均以失敗告終。
1999年,當地官員索性宣布這面牆成為正式的「旅遊景點」。如今這面牆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觀光地,受到了熱愛藝術的小青年們的熱烈追捧,吸引很多遊客前來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