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總是給人優雅的形象,但其實在它們優雅的面紗下隱藏著無盡的傷悲。
要謝謝楊麗萍老師!她的舞蹈劇劇「孔雀之冬」讓我們了解了這種華麗鳥類的婀娜,但在很少有人能夠關注到這位舞蹈藝術家在作品中用手指動作表現的孔雀其實是發源自印度的藍孔雀,而中國本土的物種綠孔雀,卻在這個夏日走入了真正的冬天。
大多數人聽到綠孔雀是一種瀕危動物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孔雀怎麼會瀕危呢?動物園裡有那麼多。」甚至不少旅遊景點都會有專門供遊客合影的孔雀。
清 · 郎世寧 《孔雀開屏圖》,用來製作成明信片
但是,其實這些常見的人工飼養孔雀並非綠孔雀,這種雄性頸部翎羽是藍色的孔雀其實是原產於印度和斯裡蘭卡的「印度孔雀」,也就是「藍孔雀」。綠孔雀的身形比藍孔雀高大挺拔,顏色也更亮麗,而且是純正的中國原生物種。「百鳥之王」鳳凰的原型其實就是綠孔雀,只不過這可憐的「百鳥之王」並不被大部分國人所認知。
藍孔雀
綠孔雀
這是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不光單純從顏色上區別,包括冠羽、翅膀、腿部都有很多的不同。
1 冠羽 綠孔雀為簇狀,藍孔雀為扇狀
2 臉頰 綠孔雀為黃色,藍孔雀為白色
3 頸部 綠孔雀為綠色鱗片狀羽,藍孔雀為藍色絲絨狀羽
4 翅膀 綠孔雀為金綠色,藍孔雀為黑白
5 腿部 綠孔雀為高長腿,藍孔雀為折短腿
在古代中國
絕大多數中國人是沒有見過藍孔雀的
而綠孔雀卻曾在華夏腹地廣泛分布
明 · 呂紀 《杏花孔雀圖》,這就是標準的綠孔雀。
雖然叫「綠」孔雀,但這種鳥身上的羽毛可不僅僅是綠色,它可以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呈現從翠綠、藍綠、到古銅、金黃變化無窮的金屬光澤,魔幻又迷人。
也許很多人會問,既然藍孔雀的養殖大獲成功,為什麼不能通過人工養殖來繁殖綠孔雀呢?
首先綠孔雀生性敏感、警惕性強,和人不親近。而且綠孔雀在孵化成功率上也比藍孔雀低得多,更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我國的大部分動物園都將藍、綠孔雀混合養殖,這兩種孔雀雜交後產生的後代不再保有純粹的綠孔雀基因。
而且,我國獨有的綠孔雀亞種——帝綠孔雀在野外數量不足100隻的情況下,就算想要人工繁殖,得到成年個體也是十分困難的,這種寶貴的基因在動物園管理不利的情況下已經喪失殆盡。
在雲南省的恐龍河州級自然保護區內仍然保留著現存最大的綠孔雀棲息地,今年3月,專業調查人員在這裡發現了中國僅存的野生綠孔雀種群。
綠孔雀對於自己棲息地的選擇也非常挑剔。它們的生存離不開至關重要的幾個因素:連片的保存完好的森林、濱水的沙灘、平坦的但同時也得背風的地形。所以,對於綠孔雀來說最適宜的棲息地正是熱帶季雨林。
不同於熱帶雨林的蔭鬱濃密,熱帶季雨林樹木較為稀疏、林下非常空曠。對於綠孔雀這樣大體型的雉類,如此空曠的生境對它來說非常適宜。更為重要的是,空曠的生境使得林下的草本層非常發達,能夠生長更多綠孔雀較為喜歡的食物。
但不幸的是,這片中國綠孔雀唯一的完整棲息地正在修建水電站。電站蓄水後會完全淹沒保護區內的河灘。對於擁有巨大尾羽的綠孔雀來說,不僅失去了求偶、繁衍的開闊地帶,更面臨著因為失去河灘周圍食物而被餓死的厄運。
這片保護區不僅是綠孔雀重要的棲息地,還有蘇鐵、褐漁、蜂虎等其他珍稀的動植物,它們的生存同樣受到修建水電站的威脅。
或許為了人類的生存我們正在有計劃的改變著這個世界,但是否也能有計劃地為了動物們的生存也做出些改變呢?還是有必要的。
我們能為珍稀的動物們做些什麼呢?
尋人啟事
上周中獎用戶@Liiu 童鞋,直接在後臺回復郵寄地址、電話姓名,就可以嘍。每周我們會在文章評論區推選出2位金牌點評人!只要你連續一周有三次以上出現在評論區,就有機會獲得來自《時尚旅遊》的精美小禮包。對於我們每周挑選出來的金牌點評人都會記錄在編輯的小本本上,將優先參與線下試(吃、住、玩)的體驗資格。
請大家暢所欲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