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2021-01-17 探索浩瀚星空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地球是一個物種豐富的生命世界,有著40億年漫長的生命史。在不同的生命歲月裡,都會出現一種霸主級的生物統治地球,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也就是6500萬年前,地球曾經出現過一個輝煌的恐龍時代。

恐龍時代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是一個經歷了1.6億年漫長的偉大時代。當時稱霸地球的是恐龍家族,高大威猛的身體,讓恐龍在當時沒有天敵,雖然那個時候已經有哺乳動物的存在,但是哺乳動物在恐龍面前就是螞蟻一樣渺小,只能躲在暗處,到了晚上偷偷出來活動。

恐龍存在並且稱霸地球的時間比人類要漫長很多,人類誕生到現在不過才數百萬年,而人類真正稱霸地球的時間其實不過才十萬年左右。就是如此強大輝煌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卻因為一場天外的災難而滅絕了。

這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

現代科學家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才讓這個輝煌的遠古時期的種族被人類所知。科學家通過大量的探測研究,基本認可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小行星的撞擊,那麼小行星的撞擊必然會留下一個比較大的隕石坑,而這個隕石坑又在哪裡?

當我們確定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遭受了小行星撞擊,那麼尋找這個巨大的隕石坑就成為了科學家的一個重要探索任務。對於這個隕石坑可能存在的位置,科學家也曾經有過多種猜測,比如有人認為我國的四川盆地有可能就是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留下的那個隕石坑。

四川盆地自古就被人們稱為「天府之國」,從高空看,它的確非常像一個巨大的隕石坑,所以一些人猜測,四川盆地有可能並不是天然形成的一種地勢,而是一個由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巨大隕石坑,而這個小行星有可能就是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一顆。

那麼這個可能性存在嗎?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四川盆地不大可能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形成的,原因就是要形成四川盆地這樣規模的隕石坑,遠不是一個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能夠做到的。它需要更大的小行星撞擊才行,如果真有如此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那災難遠遠超過恐龍滅絕。

所以,四川盆地的形成,更多的科學家還是認為是自然形成的。排除了四川盆地之後,那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當年到底撞擊到了哪裡,形成了隕石坑?經過不斷的尋找研究,最終科學家將目標確定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位於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北部,這是一個直徑達180公裡,深達3公裡的巨大隕石坑。要形成這個隕石坑,撞擊的小行星直徑需要10公裡以上,符合6500萬年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並且通過科學的研究,發現這個隕石坑形成的時間跟恐龍滅絕的時間也比較接近。

所以,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就是當年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留下的隕石坑。經過研究和模擬撞擊,科學家推測這顆隕石直徑在15公裡左右,撞擊速度高達20~40公裡每秒,撞擊釋放了相當於10億顆原子彈的能量,經過放射性元素分析,撞擊時間距今6500萬年,與恐龍滅絕的時間基本一致。

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附近,科學家發現了富銥金屬礦物,而金屬銥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只有千萬分之一,這些富銥礦物最大的可能就是來源於隕石撞擊;而且在全世界範圍,該時期的地質層中均發現了富銥黏土,很有可能是隕石撞擊後被氣化掉,然後隨著大氣流動灑落到了全球。

在2019年,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距離希克蘇魯伯隕石坑3000公裡外的北達科他州,發現了白堊紀末期地質層中的大量植物、昆蟲、鱘魚和三角龍等等化石,而且在鱘魚體內還發現了直徑1毫米左右的「玻璃球」。

這些重要的發現,更是讓我們相信這個隕石坑就是6500萬年前撞擊災難留下的證據。通過這些探索發現,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了小行星撞擊對地球生命,對人類產生的巨大威脅。

要知道,太陽系存在的小行星數量多到無法估計,離我們比較近的就是火星跟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裡存在著至少數十萬顆小行星。而在太陽系邊緣還有環繞地球的柯伊伯帶,這裡存在的小行星更是多到無法統計。

出了柯伊伯帶,環繞太陽系的還有一個奧爾特雲,這裡也存在著無數的各種天體,其中包括小行星,彗星等。相對於八大行星的穩定來說,小行星的穩定性就要差了很多,經常會有小行星脫離自己的軌道地球方向飛來。如果不是有木星和月球的保護,地球遭遇的小行星撞擊概率會提高很多倍。

即使如此,我們也無法保證,未來不會有巨大的小行星再次撞擊地球,以目前人類的科技實力,面對小行星的撞擊,我們根本沒有攔截能力。一旦有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再次向地球撞來,那麼等待人類的可能就是跟6500萬年前恐龍一樣的命運。

所以,我們要努力快速發展科技,只有科技實力足夠強大了,有了攔截小行星的能力,那麼在未來我們才能夠完全消除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當然,太陽系有數量龐大的小行星,雖然現在給地球帶來了很多潛在的威脅,但是在未來它們將是人類重要的資源。

等到人類有了太空採礦的能力和技術之後,小行星將成為重要的開採目標,那個時候,它們在人類的眼裡就是一個個巨大的寶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恐龍興起於動物大滅絕,卻被一顆小行星毀滅
    關於恐龍的滅絕在科學界一直有多種解釋。有人認為,650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了造山運動,氣候因此發生了劇烈變化,恐龍不適應就滅絕了。也有人認為恐龍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導致中毒而滅絕。甚至有人認為恐龍的滅絕跟外星人有關。因為外星人喜歡吃恐龍肉。總之,關於為什麼恐龍會滅絕,說法五花八門。關於恐龍的滅絕目前最讓人們認可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假說。
  • 一顆小行星以最完美的角度襲擊了地球,"蝴蝶效應"下恐龍滅絕
    現代的人們只能通過大批量的恐龍化石以及地質地層去尋找真相。一顆小行星以60°最佳角度襲擊了地球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恐龍的滅絕與外來天體襲擊地球或者火山噴發導致生物大滅絕有關。但是這兩種說法分開來說都有很大的問題,外來天體撞擊地球一般是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的並且不會是全球性的,而恐龍的滅絕是全球性;再說火山噴發導致,地球上火山活動本就頻繁,哪怕是如今也有常有火山噴發,所以足夠說明火山噴發不足以導致恐龍滅絕。
  • 恐龍為什麼在地球上突然消失?滅絕前它們經歷了什麼?
    恐龍作為上個時代地球的統治者,在地球上生存了1億8000多萬年,站在中生代食物鏈的最頂端。而如此興盛的物種,為何會突然滅絕?在生命最後時刻他們經歷了什麼?這個觀點最早於1980年被阿爾瓦雷茨父子提出,他們認為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5公裡的小行星,以20公裡/秒的速度撞擊了地球,連鎖反應最終導致恐龍滅絕。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堅持了多久才滅絕?
    幾乎每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都是對地球生態圈的清洗,不同生代之間生物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就像是現在地球上主要的大型生物是「哺乳動物」,而中生代時主要的大型生物都是蜥形綱的「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迎來了它們的終焉。
  •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13級地震,似50億顆原子彈爆炸
    恐龍家族曾經統治地球1.6億年,卻於6500萬年前突然滅絕,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種曾經雄霸地球海陸空很長時間的動物在地層中所遺留下來的化石,最晚基本只能考證到存在於6500萬年前左右,再後來這種動物化石就看不到了,因此古生武學家們認為恐龍家族是在6500萬年前左右突然被滅絕的。
  • 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科學界起爭議,或許有其他的原因!
    恐龍滅絕的真相是什麼?除了小行星撞擊,科學家有了新的答案!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生命同樣多姿多彩,大約兩億年前,一種龐然大物開始在地球上興起,它就是恐龍,當時的地球陸地還是一個整體,並沒有像現在一樣分成了6大板塊。
  • 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不一定是小行星撞擊哦
    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不一定是小行星撞擊哦!曾經統治了地球上億年的恐龍突然在6500萬年前神秘消失,他們為什麼會滅絕呢?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嗎?今天咱們就聊聊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啥是恐龍恐龍(英文名:Dinosaur)是生活在中生代時期的蜥形綱動物,它們大多數體型巨大,也有體型較小的恐龍。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被確定,小行星只是導火索,不是準確答案
    在數億年前地球上生活著一種卵生爬行動物,它們種類繁多,有食草的、食肉的、雜食性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是這種生物。 它們從三疊紀中期崛起,到白堊紀滅絕,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想想人類才在地球的生物圈中坐上頭把交椅不過20萬年的時間。
  • 恐龍滅絕的原因證據被發現?原來是它結束了恐龍的時代!
    眾所周知,我們人類很久以前開始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面了。早在三百萬年以前,人類就開始有了在地球上的蹤跡。由於人類的繁衍發展,與文明逐漸延續,而且我們是高級智慧生命,因此我們對地球也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所以研究人員決定,將地球生命當今的時代稱為——人類世。
  • 6000萬年前,那顆將恐龍滅絕的隕石現在在哪?專家:已化成一片海
    恐龍很有可能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地球。 對於恐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還曾遍布地球每一個角落。想要完全滅絕它們,這顆小行星的規模想必相當大。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恐龍滅絕是小行星襲擊地球所致,其大小又頗具規模,那當年這顆小行星到底砸在了地球哪個地區呢?
  • 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就衰落了嗎?尋找恐龍滅絕元兇
    有昆蟲學家提出,一段時間內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毛毛蟲,它們吃掉了恐龍賴以生存的植物,所以恐龍被餓死了。也有一種災變說,認為一顆超新星爆炸,發出大量射線使恐龍滅絕。種種假說,眾說紛紜,都不能很好地解釋恐龍滅絕的原因,直到阿爾瓦雷斯父子提出撞擊假說。
  • 恐龍滅絕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未必,或許「它」才是根本原因
    地球你已經誕生40多億年了,然而地球出現生命僅5億年左右,在這5億年當中,出現過的生物種類無數,有些物種在地球存在了幾億年的時間,而有些物種卻只是存在幾百上千年,在這些物種當中,有一個物種被大眾所熟悉,那就是恐龍。然而恐龍在6500萬年前遭受了滅頂之災,以至於恐龍完全滅絕。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小行星只是導火線,真正的元兇在地球!
    目前有關於恐龍滅絕最官方的說法,就是當時地球上發生了行星撞擊,導致恐龍全部滅絕,但是話說回來小行星真的是讓恐龍全部滅絕的元兇嗎?其實還真不是,他只是一個導火索,近些年來,人類往往都喜歡研究於外太空,因為在外太空確實有很多未知的東西值得人類去探究,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我們目前是生活在地球上面的,有很多地球上面的東西,到現在還沒有研究透徹,人類就開始研究外太空了,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
  • 恐龍滅絕是因為隕石降落麼?為啥現在只有隕石坑,坑裡的石頭呢?
    撞擊地點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的希克蘇魯伯,此處只有隕石坑,沒有小行星!目前來看,一般人認知範圍內的最著名的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也就是鼎鼎有名的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俗稱恐龍大滅亡。而恐龍大滅亡事件又有著多種因素和導火索構成,而科學家對此的推斷認定以及研究各方各面,如果詳細解說沒有幾百頁紙張是解說不完的,即便拿出這幾百頁來,普通人應該也看不懂。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恐龍為何會滅絕,這是許多人心頭的疑問。日前,有媒體報導,6月29日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該研究認為,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
  • 恐龍滅絕時期地球氣候變化 煙塵過多阻擋陽光
    科技訊 8月4日消息,發現恐龍滅絕時地球氣候變化詳情:釋放煙塵致陽光減少。一直以來關於恐龍到底為什麼的假說簡直是多的數不勝數,有的人說是彗星撞地球,有的人說是因為火山爆發,有的人認為是因為食物鏈的進化等等,但是這些假說一直以來都只是假說,是人們的猜測,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被證實,而目前有人研究出了當時氣候變化的詳情。
  • 就差這麼一點點,恐龍就不會滅絕了……
    雖然一顆撞擊地球的巨型小行星永遠不會是好運的徵兆,但一項新研究顯示,當年那塊太空巖石是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地球的,從而使繼發的氣候變化造成的毀滅達到最大程度。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至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點就是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 為什麼直到現在,科學家都還解釋不清恐龍是怎麼滅絕的?
    可見恐龍在地球上的存在時間實在是太長,那麼已經存在了這麼長時間的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為什麼直到現在,科學家都還解釋不清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從而也讓之前阿爾瓦雷茨提出恐龍滅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理論得到了不少的認可。據科學家考證,大約在6500萬年前,也就是恰巧在恐龍大滅絕的時間段裡面,這個直徑近300公裡的隕石坑就形成了。
  • 科學家: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過程是這樣的,原來這麼痛苦!
    對於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大家都認為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然後造成了毀滅性的生物滅絕,但恐龍到底是多久時間內滅絕的,估計沒有人能說得清,但了解它們滅絕的過程,絕對具有借鑑意義!希克蘇魯伯隕石造成了恐龍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