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壓力下 勞務派遣工有望成批「轉正」

2021-01-15 華夏經緯網

    7月1日,修訂後的《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7月10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律動中國』FESCO 2013年全國法律巡講」公益普法活動第十站在太原舉行。人社部法規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修訂後的《勞動合同法》,或將促使企業將勞務派遣工成批「轉正」。

    勞務派遣只能以輔助形式存在

    人社部法規司有關負責人解釋,所謂勞務派遣,是指一個勞務派遣單位招用勞動者後,將勞動者派遣到另一個用工單位去工作的經營行為。比如,某勞務派遣公司招了一批人,並與之籤訂勞動合同,將這些人派遣到某銀行工作。看上去這些人在銀行上班,實際上並不是銀行的人。

    人社部法規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08年《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人大已經進行了兩次執法檢查。檢查中發現,勞務派遣發展太迅猛,超乎想像。「原本僅用於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下稱「三性」)崗位的勞務派遣工,實際操作中被部分用工單位濫用。不少企業勞務派遣工人數比正常用工人數還要多。」這種現象引發的問題是,對職工權益的侵害,如同工不同酬、社保待遇有差異、職業發展受限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次修訂後的《勞動合同法》針對勞務派遣中的突出問題進行了修改。其最主要的立法目的,就是控制勞務派遣的數量,防止衝擊正常用工;同時維護職工權利,糾正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人社部法規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修訂後的《勞動合同法》裡面有明確的規定,勞務派遣用工只能作為勞動用工的輔助形式存在。

    勞務派遣「三性」崗位有規定

    勞務派遣用工範圍限定在了「三性」崗位(臨時性工作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內,但「三性」崗位如何認定?這個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

    人社部法規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修訂後的《勞動合同法》對此進行了界定: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實踐表明,「三性」崗位中,以「輔助性崗位」在企業中的使用最廣。同時,修訂後的《勞動合同法》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勞務派遣公司準入門檻也提高了。」該負責人說,今後,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註冊資本由原來的「不得少於50萬元」提高至「不得少於200萬元」,還要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等。違反以上規定,企業將面臨相應的處罰。「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如何處理現有的勞務派遣工?」人社部法規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將有3種可能,一是將原派遣員工轉成企業直接僱用;二是將部分業務以外包形式完成;三是繼續使用派遣。「這至少意味著,將有成批勞務派遣工被轉正,這是一個利好消息。」

    勞務派遣用工比例還未確定

    儘管如此,業界仍關注一個焦點問題:在用工中,既然勞務派遣處於輔助地位,那麼,勞務派遣用工比例到底是多少?修訂後的《勞動合同法》要求,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但對於限制用工的比例,卻沒作出明確規定,只表示「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而此前,社會上一度流傳著勞務派遣用工比例為10%的說法。這種說法是否可靠?

    人社部法規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此前的討論中,的確有部門提出將企業勞務派遣用工比例限制在10%,但考慮到監控難度很大,,最終並沒有明確限定這個比例,「這個比例暫時還出不來」。不過,該負責人表示,如果未來出臺統一的用工比例限制,應該還是會在10%的基準線上下浮動,但具體如何,仍值得期待。 記者 王斌

    ○連結

    人社部等單位舉辦的「『律動中國』FESCO2013年全國法律巡講」公益普法活動,以北京站為起點,從5月到9月,將走遍全國20座主要城市,為各地勞動者和企業講法,以便他們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來源: 山西晚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勞務派遣工轉正有什麼好處?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的勞務派遣公司,隨之帶來的也是勞務派遣工的不斷增加,這些員工如果在企業工作一段時間轉正了,那麼對於企業有哪些好處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首先勞務派遣工可以轉正嗎?答案是:可以的。
  • 2020勞動法:勞務派遣工可以轉正嗎?
    一、勞務派遣工可以轉正嗎 在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和規定,並沒有對勞務派遣轉正做任何的規定,因為只有籤訂了勞動合同才能轉正的說法,勞務派遣工籤訂的是勞務派遣合同,所以勞務派遣不能轉正。
  • 勞務派遣工能轉正嗎?有沒有機會?
    很多被勞務派遣到國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朋友都關心,勞務派遣能不能轉正?有沒有機會轉正?在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和規定中,並沒有對勞務派遣轉正做任何規定,因為只有籤訂了勞動合同才能轉正的說法,而勞務派遣工籤訂的是勞務派遣合同。那麼,這是不是就說明勞務派遣工沒有轉正機會了呢?
  • 2020勞動法:勞務派遣和正式員工區別在哪,勞務派遣工能轉正嗎?
    派遣工是勞動者和勞務派遣公司籤訂合同,被勞務派遣公司派遣到用工單位去工作,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和勞務派遣公司雙方處理。  2、建立勞動關係的單位不同。正式員工,勞動者與工作的單位建立勞動關係。派遣工,勞動者與勞務派遣公司建立勞動關係,與用工單位沒有勞動關係。
  • 濟南勞務派遣八年必須轉正?
    很多在企業上班的勞務派遣工都期盼著有一天能夠轉正成為正式工,因為畢竟在勞務派遣公司工作地點是不固定的,這樣可能沒有安全感。和諾小編在網上搜索勞務派遣的時候,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勞務派遣八年必須轉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說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怎樣的。
  • 勞務派遣和正式工有哪些區別?勞務派遣的員工最後是什麼結局?
    導讀:我所在企業就有很多勞務派遣職工,有很多是畢業後就以勞務派遣的形式留在了公司,有的已經轉正了,有的仍然還是勞務派遣工。其實,現在勞務派遣行業和勞務派遣工,並沒有10幾年前那麼糟糕。實際上,勞務派遣工與勞務公司,籤訂的是勞動合同,屬於勞動關係;與用工單位(企業),屬於勞務關係;勞動關係和勞務關係,同樣受到法律保護。因此,勞務派遣員工的結局,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不堪。勞務派遣工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3種:一是轉為正式職工;二是繼續做勞務派遣工;三是被列入企業首批減員增效的名單。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 申城勞務派遣工"轉正"不能僅靠"獎勵"
    上海市國資委日前出臺規範勞務派遣用工的指導意見,提出對優秀高技能勞務派遣員工,要有計劃地轉為勞動合同制員工。毫無疑問,指導意見將對滬上國有企業規範勞務派遣用工起到引領示範作用,但也有人提出:「優秀高技能員工」如何認定?有沒有比例名額限制? 我們對於國資委指導意見首先要有一個全面準確的理解。
  • 國企勞務派遣工,表面風光,實則內傷!
    不仔細問是不知道,原來是勞務派遣工。什麼是勞務派遣?勞務派遣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人員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其實,就是一種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 運營商大領導竟然破天荒回復勞務派遣和外包員工轉正問題!
    C類和D類員工和勞務派遣公司籤訂合同,工資福利等視勞務派遣公司經營情況而不同。勞務派遣的前世今生是什麼樣子?勞務派遣工轉正是運營商之痛?還是運營商之福?一、勞務派遣的前世今生1、勞務派遣的產生。大量勞務派遣員工轉正,雖然員工薪資沒有變化,保險、福利等需按照國家企業標準進行繳納,相比之前勞務派遣公司對員工的繳納無疑會提高一個層次,給公司帶來的人力成本壓力可想而知。此時,運營商仍面臨著營改增,營銷費用壓降,網際網路企業的競爭等各方面利潤上、成本上的壓力。3、管理成本之痛。
  • 四大行勞務派遣工去年減少2萬人 勞務工轉正難
    在新勞動合同法即將實施的潛在影響下,一度風靡銀行業的勞務派遣制用工終於遭到遏制。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四大行2012年年末的派遣制員工較上年末期減少逾2萬人。不過,四大行合計剩餘人數仍高達15萬人。中國銀行內地機構員工27.56萬人,勞務派遣員工5.96萬人,派遣制員工佔比超過了兩成。
  • 勞務派遣與正式員工有什麼區別?領導:他們是派遣工
    現在應該屬於一個招聘旺季,很多企業都在瘋狂的招聘,而中介也是賺的數錢都數不過來的地步,很多人會問什麼是勞務派遣,什麼又是正式員工?那麼在此我就為大家解釋一下。有些中介的名字就叫某某勞務派遣,而你通過他們進入企業就屬於勞務派遣工,你若是做的不錯,企業興許會和你籤合同,當你與企業籤合同後,那麼你就是正式員工。這裡有一個區別,那就是你籤的合同上面的公司事勞務公司還是你所就職的公司。
  • 在國企,有多少人不是正式工,屬於勞務派遣的?勞務工未來如何?
    由於勞務派遣工與派遣公司籤訂的是勞動合同,存在勞動關係。這樣一來,可以將工傷風險、不籤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風險、個稅基數風險、社保繳納風險、政府監管等風險轉嫁給勞務派遣公司。二、國有企業的勞務派遣工,主要存在哪些突出問題?1.勞務派遣比例超標問題。根據《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四條: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
  • 全總建議「勞務派遣滿兩年就轉正」
    本月底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將首次審議《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將為約束勞務派遣等界定門檻。  據媒體報導,近日,全國總工會向各級基層工會下發文件,要求各級工會通過各種途徑,把職工群眾的意願和建議反映到立法機關,為規範勞務派遣制度提供參考依據。
  • 機關事業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工有什麼規定,有希望轉正進入編制內嗎
    勞務派遣工也是機關事業單位編外合同用工的一種模式。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包括人事代理、合同工、臨時工和勞務派遣工,這些編外人員,都是單位通過人社部門統一招聘,財政部門統一供給,分配到單位使用的,以補充正式職工力量的不足,解決單位編少事多的問題。
  • 編制難考,報考勞務派遣可以轉為正式職工嗎?
    眼下剛剛過完春節,各行各業已經陸續的開始上班了,人才市場這幾天也是熱鬧非凡,一些沒有工作的朋友,過完年也開始找工作了,我們不難發現,很多企業招聘勞務派遣工的越來越多,有些朋友對於勞務派遣的性質認知也不是非常的清楚,畢竟通過正是編制想考入一些單位實在是太難了,有人問現在可以通過勞務派遣的形式進入單位
  • 勞務派遣工比正式工的工資低,還值得去嗎?3點供你參考
    作者丨焱公子 編輯丨水青衣萌萌最近在找工作,她發現疫情過後,勞務派遣的工作越來越多了,不只是像電子廠那樣的大型用人單位使用勞務派遣,現在很多國營的企業也擴大了招聘合同工的規模。萌萌很困惑,就算因為疫情各企業的經濟壓力很大,招聘員工採用勞務派遣的模式能省下不少的用人成本。
  • 金川集團:推動勞務派遣工享受同等會員待遇
    近年來隨著企業的發展,一些臨時性、輔助性、項目性、外包性等崗位的新近員工,以勞務派遣的形式進入金川集團就業。這些勞務派遣工雖然與派遣公司籤訂了規範的勞動合同,並由派遣公司按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各種社會保險以及工傷補充保險、按在職職工標準領取到崗位勞動保護用品。
  • 現在很多國企招聘都是勞務派遣,與正式工有區別嗎?
    說句不好聽的話,勞務派遣工與企業沒有任何關係,還用工合同都沒有。勞務派遣工根本不是企業招聘的,而是勞務派遣公司招聘的,企業只對勞務派遣公司負責,勞務派遣公司對勞務派遣工負責。勞務派遣工最早出現在珠三角與長三角地區,這些地有大量外貿加工企業。
  • 勞務派遣工是什麼?與正式職工的待遇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國企、機關事業單位的招聘中,常常隱藏著這樣一個坑,即招聘的並不是正式職工,而是勞務派遣工,也是部分人調侃的臨時工,很多單位為了招聘到人,通常承諾勞務派遣工與正式職工待遇一樣,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勞務派遣工與正式職工的區別在於,勞務派遣工的勞動合同與勞務派遣公司籤訂,社保、公積金等也由勞務派遣公司購買,勞務派遣公司將這些人派遣到相應的公司,這些公司稱之為用工單位。之所以存在勞務派遣這一用工形式,一是因為單位為了節約成本,勞務派遣工的工資待遇更低。二是用工方式更為靈活,隨招隨用,這也意味著被裁員的風險更大。三是部分單位編制有限,無法全部招聘正式職工。
  • 善世分享:明明不是正式工,為什麼勞務派遣工還要求同工同酬?
    01為什麼勞務派遣要同工同酬?20世紀初,美國率先出現具有靈活用工特徵的用工模式「勞務派遣」,目的是解決嚴峻的失業問題和沉重的社會保障負擔。不久後,勞務派遣傳入歐洲、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並得到不同程度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