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整部影片的構造都很清晰,也很簡單,講述的是還在讀小學的姐妹花小月與小梅,一起跟隨父親,到農村生活,並搬到一個有些破舊、有些陰森的房子裡居住。剛開始兩人對那裡的生活充滿了畏懼感和好奇心,但隨著不斷地了解與適應,她們的生活有了許多驚奇的發現,小梅也在無意間發現了傳說中的龍貓,有一天,小月與小梅吵架之後,小梅因想念母親而迷路。。。幽靜而安逸的田野中,出現了一個若隱若現的小傢伙,蹦蹦跳跳地穿插在草叢中,小梅因為好奇而尾隨於它,這是小梅第一次見到龍貓,也是我與龍貓的初次相見。每當看完這部電影,眼眶總是溼潤的,無論是車站的等待、一起的玩耍,還是小梅的迷路,都會賦予我一種很強烈的幸福感。在炎熱的夏天,如同雨後甘露般,在我心中撒上了一層涼爽的薄冰,讓人身臨其境,而無法自拔。在我眼裡宮崎駿是將童年夢玩弄於骨掌之中的魔術師,他可以很巧妙的將觀眾從現實而冰冷的世界中,拉回到溫暖而幸福的童年樂園中,他的電影不僅對小孩有足夠的吸引力,就連所有人都如同失去免疫力般,對他影象中的萬物迷戀不已,毫無招架之力。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有隱藏著一個美好而極其脆弱的樂園,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逐漸從美夢中清醒過來,心中無暇的樂園也就保護得越來越嚴實,毫無觸及的餘地,內心也就變得越來越敏感。就沒有孩子眼中的純真世界了。

看了《龍貓》,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月家附近的景色,綠樹成蔭,一棵百年老樹大得足以佔據整個山頂,讓我好不嚮往!它既是宮崎駿筆下的奇蹟,也是人類多少年來不曾想過的最佳居處。多少年來,森林在人們的眼中一直是一座金庫,不是朋友。人們向自然索取過多,卻從不思彌補。然而這些由「偉大」的人類建造起來的高樓大廈,花了我們幾十年,而真正偉大的自然輕輕鬆鬆抖上幾秒,霎時就一片廢墟。其次讓我感興趣的就是那隻大龍貓,大大的肚子,圓圓的身子。當小梅發現它的時候,它正呼呼大睡呢!第二次,他們卻怎麼找也找不到了。然而,他們並沒有堅持找,而是離開。並不打攪龍貓的生活,這種順其自然的心態讓我敬佩。我想,當一個人發現龍貓時,他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哇!好大的一隻貓。」,而不是:「我要把它帶回家。」;當第二次找不見時,首先應該說:「哦!沒關係,改天再找吧!」而不是:「哼!你不出來,我把你捉出來帶走!」,不是我誇張,人類真的如此殘忍。人類是動物,是「先進」的動物,但是卻幹著並不明智的事,濫砍濫伐,殺害生靈。這,就是人類。和動物建立聯繫,互通心靈,讓我們,融入自然。一旦有了聯繫,人類不僅僅是「認識」動物,而且「理解」動物,這種聯繫將會是最原始的狀態。當龍貓和小月站在山頂上時,我被這對好朋友感動了。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美好的,那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就是高尚的。與動物建立聯繫,會讓人類的生存更有意義!走進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拋棄雜念,用純潔的心,去聆聽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

龍貓充滿童真的趣味,讓觀看時仍不住嘴角上揚。宮崎駿讓日本傳統的神話故事與小孩子的純真善良結合起來,講述了一個讓人心醉的故事,即便在三十年後觀看依然不過時。對於細節的精益求精,陰影處的黑白,汙漬處的灰塵,都讓這部動畫電影如此的精美。當然,久石讓的配樂讓人更加的融入電影的美麗中去。童話之外,是一種真實的體驗描繪。記憶中的童年是怎樣的,宮崎駿給出了他的答案。總覺得本片就像是一個童話般的侯孝賢作品,當幻想取代了傷感之後,剩下的就是最美好的回憶。況且,哪種美好不是經過修飾的呢?其實生活向來如此,悲喜之別,不過在你選擇記住些什麼,忘記些什麼。《龍貓》這部動畫片,是我的回憶,於是心中起了層層波浪,回憶、感動混合在一起,撲面而來。就像歌詞中唱得那樣,伸開雙手,我就是風,夢是世界最最不同的時空。只要人人心中都有豆豆龍,童年就永遠不會消失,愛是最美的擁有。」這些原來曾經感動過我的歌詞,現在仍然具有著這種魅力。小時侯那種傻傻的執著仿佛又回到了我的體內,令我欣喜。 兩個小女孩實在可愛,小月是姐姐,小梅是妹妹,她們都活潑、開朗,都擁有童年那讓人羨慕的一切,比如童心、天真與善良。姐姐更懂事一些,妹妹還有些稚氣未脫,當我看到她們的追逐嬉戲,看到妹妹像個小跟屁蟲一樣的跟著姐姐,還總嚷嚷:「姐,等等我!」我總是禁不住微笑。另外,她們幸福地擁有一對好父母,因為他們也保有著自己的童心,雖然他們已無法看到龍貓。不是撕心裂肺的悲劇,卻用最最生活化的敘事,感動著日漸麻木的心靈。我深深喜歡上了這部動畫片,不為別的,只為我已經失卻的童心。我還來得及看到龍貓嗎? 「世界什麼都有,只要你願意用心感受。

簡單的故事,一位父親帶著兩個孩子搬家,母親住院治病,兩個孩子盼著母親回來。搬到新家後,兩個孩子遇見了自己畫冊上的龍貓,和龍貓度過了幾個愉快的時刻,最後在龍貓的幫助下,姐姐找到了妹妹,而且確認母親很快就要回家了。以上就是大致的故事情節,所以這部電影也只有短短的86分鐘,完全沒有《千與千尋》中的那麼複雜,給人一種簡單的滿足。 但這部電影評分很高,應該完全不像情節這麼簡單。宮崎駿在其中表達了太多的東西,按照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的思維,我可以從中看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動物的和諧,鄰裡之間的和諧,孩子對母親的愛,姐姐對妹妹的愛,父親對孩子的愛,還有小男孩對小女孩的那種害羞和靦腆。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美好的東西,但卻是用如此簡單的方式反映出來,簡單的讓人震撼而又覺得無比真實。在那個年代拍出的這麼一部電影,隔了這麼多年依然能一次又一次的給人感動,而且會一直流傳下去。是不是讓我們想起了小時候呢?想起了家鄉那廣闊的田野,想起了那淳樸的鄉親,想起了午後和小夥伴一起去釣龍蝦,想起了和外婆一起挖豬草......這是田野,是農村留給我的記憶。那時的生活如影片中看到的那樣是簡單的,但卻很幸福。 除了大主題以外,宮崎駿對電影的細節處理很到位,從人物的表情,穿著,甚至反光鏡中都能看到最符合實際的情景。不知道這部電影花了多少時間構思,多長時間製作,多長時間處理每一個細微之處。其實這部電影中關於龍貓場景的並不是很多,不知道有沒有人看見這個電影題目會覺得有困惑。在我看來,龍貓只是一種象徵,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也許就是小時候那些最好最好的記憶。

宮崎駿的很多作品都帶給人最初的感動,這部最觸人心弦,看完仍沉浸在美好的童話中。爸爸是溫柔的。在孩子說起奇遇時他並沒有馬上制止,而是告訴她:不是所有人都能遇見,也不是會經常遇見。媽媽也是溫柔的。她讀著女兒寫的信,聽著女兒們的奇遇記,她溫柔的笑了。大龍貓是溫暖的。在妹妹趴在她圓鼓鼓的肚子上睡覺時;在姐妹倆跳上去並抓著身上的絨毛時;在姐姐的求助下帶她竄到樹叢上時……姐妹倆的童真。她蹦蹦跳跳跟在小龍貓身後,對未知的世界毫無恐懼,自始至終都有一顆最純真的心。她看著大龍貓在身邊立定,悄悄觀察著荷葉上的水滴打在龍貓的鼻子上,畫面出奇的和諧美好。爸媽開心便是最好的童年。每個孩子都渴望父母恩愛,再疼愛自己,她們是幸運的,父母給予了一個很溫馨的生活環境。我喜歡看宮崎駿的電影,那種久違的溫暖或者傷感,都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很溫暖。妹妹小梅每天只知道玩耍,少年不識愁滋味,天真爛漫,不像小月,隱約知道家的愁苦,母親生病,妹妹無人照料。影片自始至終只有梅和月能看見龍貓,龍貓陪伴她們走過許多恐懼,化解艱難,就像大白一樣,可以依靠,可以累的時候在它身上睡一覺,這是一種全心全意的安全感。誰小時候不怕過鬼神,長大後沒有鬼神卻也面臨更多困難,讓我們懼怕,當梅雨夜裡在公交站臺上看到那些祭祀用的神像也會恐懼,所以我們期待能有個龍貓,陪著我們,走過恐懼,給我們自己安全感。願你我心裡住這個龍貓,永遠給自己,給別人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