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擁有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

2021-01-08 徽燕南居

智利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hile),簡稱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國土面積756715平方公裡。

智利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又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享有「銅礦王國」之美譽。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旱極。此外,它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硝石的國家。智利在新聞自由、人類發展指數、民主發展等方面也獲得了很高的排名。智利教育高度發達,其教育在發達國家普遍承認。由於地處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稱自己的國家為「天涯之國」。

智政府重視發展旅遊業。智利著名的旅遊地有首都聖地牙哥,神秘的復活節島等。除原有的沿海海濱和南部的風景區外,近幾年又投資開闢了一些新的旅遊景點,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設施,如建造滑雪中心,組織南極觀光和國際音樂會等。

01聖地牙哥

聖地牙哥坐落於智利中部的中央谷地,全民「聖地牙哥-德智利」,是智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聖地牙哥首都大區的首府。該城市為南美洲第四大城市,是智利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聖地牙哥為智利的天然旅遊城市,擁有眾多的旅遊資源,博物館、美術館、公園眾多,聖露西亞山是觀賞整個城市的最佳地點。

02聖露西亞山

聖露西亞山為智利著名的風景區,山高230米,為錐形山崗。與其說聖露西亞山是一座山,不如說是一個依山建築、精巧別致的花園。山腳下的入口處有深紅色宮殿式大門,附近矗立著一座印第安反殖民統治戰爭中的英雄的塑像。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盤旋而上,直通山頂。山上有古希臘雅典式的白石門廊,門廊兩側是古樸、蒼勁的巨型壁畫。

聖露西亞山滿山都是莖幹肥碩、形態各異的仙人掌,色彩豔麗的花草點綴其間。山腰有一處「石泉」,泉水緩緩從造型優美的石雕頑童懷抱的罐子中流淌出來,在鬱鬱蔥蔥的林木中形成一潭碧水。小平臺上點燃著長明火把,山坡上還建有美洲民間藝術博物館。山頂修有七角古堡,從古堡頂上可俯瞰全市。古堡、雉堞和銅炮年代久遠,迄今保存完好。站在古堡前俯視全市,長3公裡、寬100米的奧希金斯大街橫貫全城,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兩側高樓大廈林立;解放廣場、憲法廣場、巴格達諾廣場等歷歷在目。古堡附近有曲徑盤旋的假山以及飛灑的噴泉,景色秀美多姿,有「空中花園」之稱。山頂還建有西班牙殖民者1540年建造的南美洲第一座炮臺──克魯普炮臺。

03阿塔卡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智利北部的沙漠,是最乾旱的地方之一。介於南緯18°~28°之間,南北長約1100公裡,從沿海到東部山麓寬100多公裡。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綜合影響下,使本區成為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且在大陸西岸熱帶乾旱氣候類型中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形成了沿海、縱向狹長的沙漠帶。氣候極端乾旱,少雨多霧;相對溼度較高,可達70%以上;年雨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下,北部尚不到10毫米,且變率很大;有些地方曾多年不雨。多鹽沼。銅和硝石藏量豐富,南回歸線北側的丘基卡馬塔(Chuquicamata)有世界著名的露天大銅礦,沿海有帕波索(Paposo)的銅礦,北部沙漠區有聞名世界的天然硝石礦。

沿岸由秘魯寒流帶來南極冷水,使空氣下冷上暖,造成逆溫層,亦不利於成雨。在一個世紀中,伊基克(Iquique)和安託法加斯塔只下過2~4次大雨。溫度較低,安託法加斯塔平均夏溫18℃(65℉)。這片沙漠在19世紀本分屬智利、玻利維亞和秘魯三國,它們為爭奪資源經常發生衝突。1879~1883年的太平洋戰爭,智利獲勝,遂永久佔有這塊地區。從19世紀中葉以後開採硝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智利硝石壟斷世界市場,年產量達300萬噸。自從人工合成氮出現後,硝石市場大為縮小,當地繁榮一落千丈。

早期居民在地上作畫,用深暗色的石子嵌在沙中作出動物、人物以及幾何形狀、最大的一幅畫是伊基史附近的阿塔卡馬巨人畫,佔用山坡達120米長,沒有人知道作這些畫的用意。從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些畫,從空中看更為清楚。

阿塔卡馬沙漠主要包括西邊海岸山脈的山麓盆地和東邊普雷科迪耶拉(Precordillera)山脈底部的衝積扇。邊緣界限不很清楚。在智利東北與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交界處,有一塊高達4260米的高原稱為阿塔卡馬山間高原。

從亞馬孫盆地吹來的潮溼氣團,被安第斯山脈擋住,使這個地區成為世界上最乾旱地區之一。

阿塔卡馬沙漠為什麼如此乾燥呢?一部分原因在於來自南極的寒流產生了很多的霧和雲,但並沒有降雨;另外一部分原因是東面的安第斯山脈就像一道屏障,擋住了來自亞馬孫河流域可能形成雨雲的溼空氣。

但在這裡卻生活著100多萬人。沒有水,他們就用一張張稠密網幕,捕捉翻滾過山峰上的濃霧。

讓濃霧在網表面凝聚成水滴,再用管道引來應用。他們憑藉這種方法及從蓄水層中採集的少量地下水,種植橄欖、西紅柿和黃瓜。而在高原上的人們則依靠高山雪水種植作物,放牧駱駝、羊駝。

阿塔卡馬沙漠還是世界的「幹極」,平均年降水量小於0.1毫米,特別是1845-1936年的91年從未下雨,一般來說,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而阿塔卡瑪沙漠正好位於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所以常年高溫少雨,屬熱帶沙漠氣候。

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在最好的情況下其降雨量也很少,而在最壞的情況下這裡幾乎沒有什麼降雨,而這種情況恰恰是最常見的。

智利西北部的阿里卡鎮,在1903年10月至1918年1月期間沒有任何降雨,創造了世界上最長的「無降雨時間」紀錄。由於降雨量太少,智利阿塔卡馬省很多地方如火星般荒涼。

04拉帕努伊國家公園(復活節島)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位於復活節島上,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拉帕努伊國家公園也成為最與世隔絕的公園之一。此公園具有獨特的巨型雕刻和建築。從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期間,建築了神殿並樹立起了巨大的石像,稱為莫阿伊,它們至今仍是一道無與倫比的文化風景,使整個世界為之著迷。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因有巨石雕像而聞名於世,與巨石人像一起流向人世的還有無數不解之謎,比如朗戈木板之謎。拉帕努伊國家公園裡最著名的是巨大的石雕像,已發現的約有1000尊,此外還有大石城遺蹟。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邊,有的豎立在草叢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豎在祭壇上。石像一般7-10米高,重約90噸,它們的頭較長、眼窩深、鼻子高、下巴突出、耳朵較長,沒有腳,雙臂垂在身軀兩旁,雙手放在肚皮上。這些石雕像是用淡黃色火山石雕刻成的。有的石雕像身上還刻著符號,有點像紋身圖案。在石像附近曾經發現過刻滿奇異圖案的木板,人稱「會說話的木板」, 但這些木板後來遭遇了「文明者」帶來的浩劫。

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位於智利以西外海約3600到3700公裡處,約與智利港口卡爾德拉在同一緯度,較聖地牙哥偏北。荷蘭航海家雅克布·羅格賓於l 722年4月5日發現了這個小島,因那天正好是復活節,所以就把它叫成了復活節島。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凱恩群島也有2,075公裡距離。為瓦爾帕萊索大區瓦爾帕萊索省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域,首府是安加羅西亞。

該島形狀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組成,面積117平方公裡。包括附屬島嶼,面積為163.6平方公裡。島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火山。火山口周圍長滿了苔蘚和野草。較大的火山口裡已經形成了湖泊,湖邊長著蘆葦。這一切構成復活節島獨特的自然景色。

復活節島上最著名的是巨大的石雕像,已發現的約有1000尊。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邊,有的豎立在草叢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豎在祭壇上。石像一般7-10米高,重約90噸。它們的頭較長,眼窩深,鼻子高,下巴突出,耳朵較長。它們沒有腳,雙臂垂在身軀兩旁,雙手放在肚皮上。這些石雕像是用淡黃色火山石雕刻成的。有的還戴著帽子,帽子是用紅色巖石雕成的,高几米,形狀像個圓柱。有的石雕像身上還刻著符號,有點像紋身圖案。除此之外,還發現了比這些巨大的石雕像還要大一倍的石雕像,但它們多是半成品。

199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v),拉帕努伊國家公園(復活節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拉帕努伊是當地人對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的稱呼,島上醞釀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公元300年時玻里尼西亞人(Polynesian)在沒有外界影響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想像豐富的、原汁原味的紀念性雕刻和建築傳統。從10世紀到16世紀,玻里尼西亞人陸續建立了許多神殿,豎起了許多稱為莫阿伊(moai)的巨大的石像,至今仍是一道無與倫比的文化風景,吸引全世界各地遊人慕名來訪。

拉帕努伊島是在大約一百萬年前由海底的三座火山噴發形成的。現島上居民約2000人,都屬玻里尼西亞人種,在西方人未到這個島上之前,這裡還處於人類的石器時代,他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因為島上都是石塊,不長農作物,只能種些易生長的甘薯。島民原來都靠捕魚,種少數甘薯為生,現在大多從事旅遊服務業。島上的土著玻里尼西亞人,稱這個小島是「世界的中心」。這個島的首先發現者,是英國航海家愛德華·戴維斯,當他在1686年第一次登上這個小島時,發現這裡一片荒涼,但有許多巨大的石像豎在那裡,戴維斯感到十分驚奇,於是他把這個島稱為「悲慘與奇怪的土地」。

相關焦點

  • 智利:南北長4270公裡,智利是如何成為世界上最狹長國家的?
    不過,智利最引人矚目的,還是南北狹長的國土。翻看南美洲地圖不難發現,智利東西跨度非常小,但南北跨度非常大。東西平均跨度只有180公裡,東西跨度最窄處97公裡。但智利北起阿塔卡馬沙漠地區,南抵火地島,地跨39個緯度,南北跨度可達4270公裡,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南北狹長,東西短的國土,宛如一條蛇橫亙在南美洲。那麼,智利的「蛇形」國土是怎樣形成的?
  • 世界上最「長」的國家,智利,網友:又細又長
    這個世界有太多奇妙的事情,我們至今都沒有發現過。更別說世界角落發生的奇聞異事了,絕對不止一個人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少個國家,絕對不止一個人不知道智利在世界地圖的哪個角落,因為它真的隱藏的太深了,不特意看真的找不到這個地方。
  • 「天涯之國」智利: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國土南北長超過4300公裡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足球王國」巴西,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多民族融合的大熔爐,今天我們來介紹第8個國家,世界上國土最狹長的國家智利。「天涯之國」智利智利是智利共和國的簡稱,位於南美洲西南部,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西側,西臨太平洋,國土呈南北走向,北部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東部與阿根廷為鄰,南部隔海與南極洲相望。
  •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容易被忽略的強國智利,地圖都不好印刷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從最北端的海港城市阿里卡到最南端的火地島(東部大部屬阿根廷,西部和南部約三分之一屬智利),南北僅陸地跨度就達到了4352公裡,比我國黑龍江的黑河到海南省的三亞距離還要長將近200公裡,而東西平均寬度大約只有180餘公裡。
  • 智利:狹長的國土上,有神秘的風景等你探索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是哪?你猜到了嗎?它就是智利!智利南北長達4000多公裡,東西均寬卻只有約200公裡,因此也形象地被稱作「絲帶國」。那你知道為什麼智利的國土如此狹長嗎?原來,智利特殊的地形嚴重阻礙了智利與山脈東側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也限制了其國土向東發展。
  • 智利版圖雖然狹長,但也是地跨兩個大洋的國家
    現在世界大約有接近兩百個國家,除了少數內陸國之外,大部分國家都是沿海國。而在這些沿海國家之中,除了少數「兩洋國家」和「三洋國家」之外,大部分又都是瀕臨單一大洋的國家。所謂幾洋國家,簡單來說就是在幾個大洋擁有海岸線或出海口的國家,也可以說是瀕臨幾個大洋或地跨幾個大洋的國家。
  • 狹長的智利國土?是地理原因,還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智利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達4270公裡,而東西平均寬度只有180公裡,最窄處僅97Km左右。如果把智利放在中國地圖中,長度相當於從黑龍江省最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沙群島;但寬度,只相當於上海到杭州的距離,僅為國土長度的二十四分之一。
  • 兩個國土狹長的國家,一個稱霸東南亞,一個雄踞南美洲
    【歷史】從世界範圍內來看,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大部分國家的領土,那基本都是呈不規則的多邊形的,而且絕大部分是一塊,一塊的。最典型,我國和美國,法國,德國等都是如此,這樣的地形,也適合國家的開發和發展。
  • 智利國土狹長,只修一條鐵路,能否滿足出行需求?
    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以西,總面積756715平方公裡。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北起加勒比海岸,南至南美最南端,全長8900餘千米。安第斯山被稱作南美的脊梁,是由南美洲板塊和納斯卡板塊擠壓形成的褶皺山系,最大的特點就是,距離太平洋海岸線非常近,最窄處甚至不足一百公裡,那麼問題來了,安第斯山距離太平洋如此之近,位於安第斯山以西,總面積75萬平方公裡的智利,究竟有多長呢?答案是4270公裡,這個南北跨度,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數的。從地圖上看智利,它就像一支又瘦又長的毛筆, 位於南緯18度與57度之間。
  • 國土狹長的二流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小霸王」
    文/寂寞的紅酒智利,位於美洲南部,是一個面積不算大的二流國家。智利的面積約為75萬平方公裡左右,還不到巴西的十分之一,連秘魯和玻利維亞都比他大了將近一半。同時,智利的國土狹長,而且位置偏僻,所以有「天涯之國」、「世界的邊緣」之稱。
  • 版圖狹長的智利,如何印製全國地圖?
    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由於安第斯山脈的阻隔,智利逐漸發展成了世界上國土最狹長的國家,遙遙領先於另外兩個同類國家。智利南北長達4370公裡,第二名挪威南北長1750公裡,越南長1600公裡,兩個國家連在一起,都不如智利長。那麼4370公裡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 世界上最南端分屬兩國的島嶼「火地島」,分屬智利和阿根廷兩國
    島嶼是指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面積較小的陸地,當然,這裡的面積較小是相對於大陸來說的,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是位於北美洲的格陵蘭島,總面積約為218萬平方千米。全球島嶼總數在5萬個以上,這些島嶼大小不一,分屬不同的國家,有很多島嶼並不是一個國家獨有,而是分屬好幾個國家。
  • 智利:如何印地圖竟成了全民難題,只因國土太狹長,世界之最
    這個世界上還有地圖不好印的國家嗎?聽起來有點搞笑。不過當你看了世界地圖上的這個國家你就知道了。因為它狹長的像一條蛇趴在阿根廷的背上。
  • 這個國家緯度跨度比中國還大,首都在世界上也有好幾個重名
    它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有著多種地形地貌和氣候帶,也是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還被「Lonely Planet」評選為2018年世界十大旅遊國家之首。如果從中國畫一條線穿過地心,正對著的就是這個國家——智利。
  • 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唯一的發達國家?
    (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從北到南長達4270公裡,國土東西之間的寬度平均只有180公裡)(智利地形地貌)第一,智利政局穩定。智利是「銅礦王國」,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
  • 世界上最細長的國家,在世界地圖上,像是豎立了一根大毛筆
    智利優美景色這個國家就是智利,是世界上最細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外觀就像是一隻非常細長的毛筆,這個國家的地圖,如果按我們國家的地圖那樣印刷的話,感覺非常的不適應,非常的奇怪,大家好不好奇他們國家是怎麼印刷地圖的呢?
  • 《暖暖環遊世界》智利秘魯地圖開放 新關卡支線來襲
    智利地圖預覽《暖暖環遊世界》智利秘魯地圖開放 新關卡支線來襲。終於大家又迎來了新的暖暖環遊世界地圖的更新啦,暖暖的環遊世界智利(找爸爸)之旅還在繼續,智利巨石像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這裡還有什麼秘密等著暖暖去發現。關於智利,暖粉們可想到的就是印第安人,阿魯魯。
  • 水母湖擁有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無毒水母,海面景觀也同樣令人讚嘆
    這樣,帛琉水母湖擁有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無毒水母。帛琉(Palau)是個很奇特的地方,水面總是波瀾不興,但它卻是形成颱風的地方。國內電視臺發布颱風預報時,總有這麼一句話"目前,在菲律賓以東洋面形成的某某颱風正在向西移動,預計將於某時在某地登陸……",這個"菲律賓以東洋面"指的就是包括帛琉在內的地區。
  • 智利南北長4000公裡,東西僅長100公裡,怎麼印地圖成為全民難題!
    ▲首都聖地牙哥可以看到安第斯山脈的雪山 不過,「天涯之國」智利並不是完全沒有特點,其國土長寬比達到驚人的22:1,是國土最狹長的國家,東西方向最窄處
  • 葡萄酒「新世界」裡的「老貴族」——智利
    為了更好地區分世界上不同國家葡萄酒的風格,人們根據地域、釀酒歷史和釀酒傳統等因素將葡萄酒產酒國粗略地分為兩大陣營,即葡萄酒的「舊世界」和「新世界」。簡單來說,【舊世界】指的就是所有歐洲大陸上的產酒國,包括法、意、西班牙等,擁有動輒上千年的悠久葡萄酒生產歷史;【新世界】指除歐洲大陸之外的其他全部新興產酒國家,包括美、澳、新、智利等,中國也屬於新世界之列,葡萄酒生產歷史相對較短。舊世界產酒國擁有悠久的釀酒歷史和釀酒傳統,葡萄酒法規和分級制度嚴格,種植特定的葡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