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上寄宿學校」,他這麼說是為什麼?

2021-01-08 文文媽育兒說

說起孩子上學,我國的中、小學一般分兩種:走讀和寄宿。走讀就是最傳統的那種上學方式,家長按時接送孩子。寄宿就是讓孩子住在學校裡面,家長交個食宿費,和大學一樣。

兩種方式各有利弊,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讓學齡前的家長敲不定主意。那麼究竟應該選擇哪種上學方式呢?我們不妨來聽一聽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怎麼說。

白巖松曾經明確地表示:「打死我也不會讓孩子上寄宿」。是什麼讓白巖松對於寄宿制度如此的深惡痛絕呢?

1.不利於親子關係培養

孩子的成長是很快的,轉眼之間就步入大學,走向社會。平日裡,孩子上學,家長上班,一天中能夠「團聚」的時間也就是晚上的幾小時。要是把孩子送到學校去寄宿,那這幾小時也沒了。離得近的,一周見一次;要是離得遠,一個月見一次算好的了。經年累月下來,親子關係肯定沒那麼「親熱」,要是碰上青春期叛逆,沒準還會產生逆反心理,到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

2.不利於孩子身心發育

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學有所成,所以在身邊沒有那麼良好的教育資源時,一些家長就會選擇把孩子寄宿在附近城市的學校裡。但是想過沒有?孩子在學校裡能夠體會到家人的關懷嗎?老師能夠把孩子照顧得面面俱到嗎?孩子會不會沾染上惡習呀?這些都是值得家長思考的問題。我們不要把自己的義務全都推到老師的身上,老師的職責是教書,不是當保姆。不可能掐準每個孩子的睡眠時間,管好每一餐的營養搭配。孩子的確是更獨立了,但也更「野」了。孩子還小,如果就這麼放任自流的話,家長能放心?

3.不利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孩子在寄宿學校裡過得是集體生活,同一時間起床,同一時間吃飯,同一時間熄燈,看起來是培養出了良好的作息習慣。但不要忘了一個詞——自控性。我們剛才提到過,孩子還小,自控性比較差。雖然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矩」。但是有多少孩子在熄燈後偷偷玩手機?有多少孩子不按時吃飯,餓了買零食?有多少孩子周末不回家,藉口快考試了要複習,結果去網吧打遊戲?這些能叫良好習慣嗎?

誠然,寄宿可以培養孩子自立,和同學們住在一起也有助於溝通感情,變得更熱情開朗一些。自習室的學習氛圍也比家裡好,但是上面這三條缺點列下來,也就不難理解白巖松為什麼不同意孩子讀寄宿學校了。

孩子在自己家裡面吃的好、穿得暖,有什麼情況也可以及時的溝通。雖然帶孩子累了點,但為人父母的快樂不就在這裡嗎?看著孩子每天的喜怒哀樂,自己的心也隨之牽動了起來。當看到孩子成績提高,心中也會湧出一陣成就感,「這有我的一份功勞啊!」

相關焦點

  • 血腥恐怖片《寄宿學校》膽小勿看!
    繼父一方面幫他瞞著母親,一方面積極聯繫有關的矯正學校。 所以最後雅各布以心理矯正為由進入到了這所寄宿學校。 你們猜猜看這個寄宿學校有多少人? 這裡的寄宿學校算上雅各布總共有七位學生。 兩位老師(其中一個既是老師又是校長)和一個門衛。
  • 送娃去住校,家長想清楚:孩子在「寄宿」學校成長,是福還是禍?
    眼看孩子就要上初中了,身邊的親戚都推薦妮妮爸送孩子到寄宿學校,趁著孩子底子好嚴格訓練,初中階段很重要,一旦跟不上影響孩子未來學習進步。妮妮媽倒是不擔心孩子的自立能力,妮妮完全可以照顧自己,但是妮妮媽有點擔心妮妮社交,怕一直在學校裡起居生活和別人相處不來。
  • 王昱珩讓女兒小學就寄宿,理由是學校有猴子!了解動物真那麼重要
    對於寄宿這個問題,我個人是持否定態度的,尤其是在孩子上大學前。是因為我上初中開始就寄宿,對於這件事更能理解,我更懂得寄宿階段內心的恐懼和薄弱的自控能力。但我今天要談的是一個「奇葩」老爸,他讓女兒小學就寄宿!而理由居然是學校有猴子、丹頂鶴,能讓孩子更接近自然。
  • 「如果能重選,我一定不讓孩子住校」,寄宿是省心還是「痛心」?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2001年國家為保障西部地區的兒童能正常入學,才開始提倡並開設了「寄宿制」學校。寄宿制學校也確確實實的為家長們解決了一些困境。尤其是農村和雙職工,這樣沒有時間接送和照顧孩子的家庭,既能解決孩子上學的問題,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 女生墜樓身亡,家屬質疑不讓寄宿是誘因,學校已委託第三方調解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的生活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有不少人的身上都扛著巨大的壓力,覺得已經快要承受不了,仿佛一根稻草就可以讓人崩潰一般。但其實不止有成人出現這種情況,現在的孩子同樣會因為壓力太大,而感到崩潰,甚至會因此患上抑鬱症,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有的患上抑鬱症的人可能原本非常的開朗,卻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就患上了抑鬱症,這讓人十分的擔憂。
  • 13歲女生生日第二天跳樓身亡,女生父親:因抑鬱症學校不讓寄宿
    2021年1月5日,各大媒體爭相報導一件事,一名13歲女生小謝患抑鬱症於生日第二天跳樓身亡,女生父親認為是學校取消小謝寄宿住校導致。而小謝所在學校的校長認為,這件事不是誰說有關係就有關係的,需要通過司法調查來認定。
  • 白巖松這樣說...
    「寫作課本就新聞該擁有的核心力量課程」,如果現在新聞學院不再抓孩子們的採訪和寫作,「那教他『新』,他就可以面對『新』了嗎?我們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天天在關注『新,可是寫東西不會寫」。除此之外,白巖松在自己的研究生教學實踐中發現,「不好奇、不提問」是另一個在學生當中存在的問題。「孩子們為什麼不好奇了,為什麼不提問了,是不是我們在他一入校就沒有給他推動?」
  • 孩子養的小寵物死了,他很傷心,我該怎麼做?
    另外,我覺得父母們最好不要在孩子傷心欲絕的時候,想辦法去「勸解」他,更不要總是試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哄他開心。比如,跟他說,「別哭了,我再給你買只一樣的」;「別難過了,不就是一隻小動物嘛,你要喜歡,我們再買就是了」,諸如此類。
  • 白巖松回應吐槽霍頓:別人說你騙子是否回稱先生?
    一位是「國家級段子手」白巖松,另一位是「行走的表情包」傅園慧。昨天,京華時報記者連線了身在裡約的白巖松。對於網友關心的諸多問題,比如菲律賓隊出場時去哪兒了、為何斥責霍頓、會不會去解說春晚等話題,白巖松都進行了回答。  從央視名嘴到段子手  「我都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我會格外關注這個開幕式上各國代表團入場式好看的服裝,看見別人家好看的進場服裝還是很羨慕的。」
  • 長大優秀的人,或離不開讀這類書,白巖松:我兒子從小也喜歡看
    對於兒子選這個專業,白巖松很欣慰。但其他人卻不理解。因為歷史專業是冷門專業,畢業以後工作比較難找。董卿在《朗讀者》問白巖松這個問題:「你兒子選蒙古史專業,你不擔心你兒子以後難找工作嗎?」白巖松的解釋是:他填志願時我從沒左右過他的思想,重要的是他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 老梁是如何評價白巖松的?網友:懷念尖耳猴腮,還不是名嘴的他
    從早些年的媒體人良心,口碑好的隨便一句話,都有可能刷爆自媒體平臺;到如今基本上任何一條關於白巖松的簡訊下面,都會有人刷:「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知道你兒子現在回國了嗎?」的言論。不得不說是命運使然,在大起之後,必然會迎來大落,這是人之常情!關於白巖松提議,接留英小學生包機回國的內容,本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作為祖國媽媽而言,救助深陷國外泥潭的孩子,本是無可厚非。
  • 13歲抑鬱症女孩生日第二天跳樓身亡,家長質疑因學校取消寄宿導致
    就在1月5號的時候,廣東廣州一名13歲的女生在自己的生日第2天選擇了跳樓自殺,但事情發生之後,親女孩的父親認為孩子之所以會有如此行為,是因為學校對他進行區別對待,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么女孩兒的極端行為和學校有關呢?
  • 白巖松:我本可以月入2000萬,因《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我放棄了
    「不忘初心」聽起來簡單,但真正做到的只有少數人。白巖松就是其中之一,即使身肩名和利,仍能做到不忘初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間誘惑太多,而白巖松也曾動過心,卻也守住了心。白巖松曾在節目中公開表示表示過自己曾有月入2000萬的機會,自己不久以後將成為富人,但面對誘惑,他拒絕了。
  • 白巖松母親:丈夫早逝她為兒子不改嫁,兒子患抑鬱症因她不忍自殺
    1月7日,央視名嘴白巖松在談到打工人這個問題時,表示:「做打工人沒有什麼不好,我更願意做個打工人。打工人有打工人的痛苦,老闆有老闆的絕望。」 雖然白巖松的這番話被大家吐槽「何不食肉糜」,但他真的是個很敬業的打工人,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工作崗位,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 疫情面前不慌亂!石家莊寄宿學校這樣應對
    2021年1月6日起實行全封閉管理,半寄宿制學校自即日起,走讀學生暫不返校,寄宿學生實行全封閉管理。各學校根據寄宿學生數量及實際工作需求,安排黨員幹部、班主任、思政課教師及必需的後勤服務人員不再離校,做好全封閉管理的各項工作。石家莊市教育局的通知一出,不少家長鬆了一口氣,孩子們回到家中與家人共同努力抗擊疫情。但與2020年的疫情形勢相比,寄宿制學校封閉管理,學生不離校,對學校的防疫工作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 寄宿考研:目前還有哪些學校不提供住宿呢?
    往年7月份,一篇題為《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萬》的文章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作者是幾名2018級的北大法律專業碩士,這幾位同學聯名寫給北大校長的信,信中稱:北大今年有至少45%的專碩新生將無法入住萬柳公寓,需自行解決住宿問題;「誰去誰留」,將利用「聽天由命」的抽籤方式決定。
  • 華一寄宿學校學生跳繩跳出花樣
    在武漢市武昌區近日舉辦的陽光體育科學健身校園行賽場上,華一寄宿學校學生的花樣跳繩引起不少人圍觀叫好。昨天,就對這支跳繩隊進行了探訪。華一寄宿學校跳繩隊教練吳迪介紹,學校在七年前組建了跳繩隊,每年都有二三十人加入。
  • 一年級寄宿生怎樣度過「第一夜」
    「開學前學校就告訴家長,孩子儘量少帶東西,就只要求帶衣物和隨身用品,其它的東西學校都會準備。」該校生活部主任丁耀鳳說。但是,記者走進新生宿舍,仍然發現了一些私人物品。  小於是個活潑外向的女孩,在她床頭放著一條尿布墊。「我今晚不要墊尿布墊了。」就寢時她對老師說。但生活老師還是默默給她鋪上了,「她父母交代過,她晚上還會尿床,所以特意帶過來叫我幫忙鋪上。」
  • 白清揚,白巖松的學霸兒子,保送倫敦國王學院,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央視名嘴」白巖松,僅30歲就已經獲得了中國主持界最高名譽「金話筒獎」,同時其還是一位著名作家。也是曾經的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是央視的一棵不倒翁,也是主持界的常青樹。事業上很明顯可以看出來,成就非凡。其在家庭上也是不遑多讓,1997年的時候就與同在中央廣播電臺工作的妻子結婚,1998年他們的孩子就出生了。
  • 白巖松:我可以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裡的話,我突然改變想法
    白巖松:我可以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讓我放棄!「不忘初心」是現在社會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說起來輕鬆,但真正做到的並不多,而白巖松確是身體力行,付出實踐了。白巖松在做客「烏鎮文化講堂」時說,《道德經》是他的生命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