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糕媽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個關於「孩子腳長」的小調查,和大夥聊了「你家娃幾歲了,腳多大,多久換一次新」的問題。
沒想到,評論裡炸出了不少同款「大腳娃」家長,有的實力詮釋有圖有真相。甩照片為證哈哈:
細細一看,發現大夥對大腳的困惑還真不少,有分不清自己腳到底大不大的;也有擔心娃腳長太快長不高的;還有費解為啥現在有這麼多大腳娃的……
既然是大家關心的話題,不如今天老媽子就來解開這些「大腳的迷思」吧。
翻一翻微博下面的回覆,發現有不少留言問:
糕媽,我家孩子XX歲,腳長XX釐米,算不算大呢?
帶著這個問題,老媽子搜了不少國內外資料,諮詢了浙江省兒保的幾位醫生,終於發現公認的判定標準——暫時沒有。
不過,倒是找到一份國外的資料,po出來給大家看看:
咳咳,數據歸數據,即使量出來你娃的腳長超出這個範圍上下浮動,也沒什麼。
(一般來說,0~5歲是寶寶腳部快速發育的階段。之後,隨著足部骨骼的逐漸成熟,增長的速度會逐漸慢下來,整個節奏因人而異。)
何況,腳大點又不影響盛世美顏,對吧,諾:
腳表示很冤枉o(╥﹏╥)o!
要知道,身高70%來自爸媽的遺傳。再加上平時的飲食、睡眠、運動、身姿等共同起作用,跟腳大腳小真扯不上啥關係。
真正讓娃長不高的「兇手」是這些
所以,如果你和老公都不矮,再避開以上這些坑,無論你娃的腳是大還是小,身高都不用愁。
英國的一所學院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人們的平均腳長相比上世紀70年代,足足增加了2個鞋碼!
的確,現在孩子的腳是越來越大了。為什麼會這樣呢?關於這個,網絡上還真流傳著各種說法,有的是可能的,有的則是錯誤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月半、月半、月半
隨著體重和身高的升級,腳丫子也在不斷「成長」,否則沒辦法很好地支撐身體不是?(這就好比大象的身子總不能用雞爪子行動吧~~)
所以啊,無論從健康還是顏值的角度,小胖紙們減減肥還是很有必要的。
遺傳
爸媽的腳是啥樣的,基本你娃的腳就是啥樣的。
此外,營養等其他因素也有可能影響。生活質量提高了,娃普遍比從前吃的好了,發育自然就好了嘛。
大碼鞋
並沒有權威的研究證實常穿寬鬆的鞋子會加速腳的發育。大腳的鍋,不該由鞋子來背哈。
氮素!
氮素!
長期穿錯鞋(如大碼鞋),容易使孩子的足部發育畸形,這一點糕媽是非常肯定的。像扁平足、拇指外翻、腳趾肌腱炎啥的可能都會因此找上門。因此,我們家長要做的是:
選對鞋+及時更換!
這對腳丫子一直在發育中的娃來說至關重要。
怎樣選鞋,前不久糕媽已經詳細講過了,再帶大家複習一下。
選鞋四步驟:一折→二捏→三擰→四按
選鞋三原則:合腳、舒適、安全
至於更換頻率,主要還是看娃。
當你注意到或娃表示鞋子穿著不舒服(擠腳、鞋底磨損嚴重等)時,就意味著要給他買雙新鞋了。(仿佛聽到錢包偷偷在哭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