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一個人的說話能力和社交能力呢

2021-01-11 時光不在我還在

社交能力和說話能力雖然有交叉,但的確是兩回事。社交要求的說話只是廣義的表達中的一部分。社交可能要求你說對方愛聽的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可能要求你是一個有態度的性情中人。不同的社交對象要求是不一樣的。有時你話少靦腆也能獲得一部分人的認可,所以硬要把說話能力與社交捆綁是有問題的。社交有時不僅需要說,還需要你少說,憋得住話,有時還需要你會演。那些表現成性情中人的人真的就是性情中人了嗎?不一定吧。所以這裡對社交不做過多的闡述,我不是此中高手。我集中說一下如何提高個人的說話能力。

第一、說話能力第一步就是得多說。那些剛剛走入教師崗位的人一開始也不能說,但常年的教學後,最後大多都能口若懸河。說得對不對是一回事,但能表達出來,必然要多說。像我天天耍鍵盤,思維也算深邃,文字也算溜,可你讓我說,我還真說不出來。所以第一位就是要多說多練,尤其當著眾人面說話。因為普通聊天機會很多,而當眾正式說話尤其有點歲數的,過去學校都沒有這方面的訓練。說話同時也是一種組織整合自己知識以及促進思考的過程。你表達了一個觀點,與人交鋒,必然能反饋成你繼續對這個問題去思考。讀書能引發思考,其實說話也能。

第二、要把話說好,你還得有豐富的語言儲備。北京人為什麼嘴貧,就是因為北京方言詞彙量大,能表達感情色彩的詞太多。在那種環境下耳濡目染你也能說,不能說也能寫。有人就說語言豐富的地方容易出作家,比如北京語言風格,比如陝西語言風格,比如江浙海派語言風格,比如四川。而那些語言詞彙不豐富,或者與普通話有衝突歧義的地方就不容易出作家。比如雲南。雲南方言用文字表達,你不容易看出來時方言,因為很多詞寫出來會理解成普通話色彩,不容易展示雲南方言的味道。而且老話那些詞彙現在的年輕人又不掌握了。可見詞彙量多少很重要。能把話說好,說生動,說幽默,尤其需要掌握大量的同義詞,寫小說也一樣,不同的同義近義詞語境是不一樣的,那種細微的差異就是有色彩的。要掌握豐富詞彙,一個是方言裡的詞彙,一個是自己能組新詞,還有一個能掌握一些古詞彙。所以讀一點古書,認識一下古話裡同樣的東西用什麼詞也很重要。

第三、知識儲備,知識儲備其實無非就是多學,多讀書,多看好的脫口秀,多遠行增長見識,多關注開腦洞的思維。讀書又分為讀古書,可以讓你說話時能引經據典。讀歷史書,可以讓你能說點歷史故事典故等等。多讀書以外更重要的是多思考,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你不多思考把知識融匯成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你就很難運用,每個人搭建知識體系都需要通過邏輯線把知識融匯貫通了。發現有矛盾的地方,你還得想明白了是為什麼。把知識變成自己的體系,有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才能算有思想的人。沒有思想見解的人說話,那只是耍嘴皮子而已。你就不能說出有價值的東西。為什麼主持人與脫口秀不同就是這個原因,主持人缺了知識儲備和自己的思維乾貨。

第四、說話是一種表達,表達就存在感情色彩?能把話說生動還需要有足夠的情商。否則就是乾巴巴的,不吸引人。很多人說話不僅是說,他還是一種聲情並茂的表演,能遊刃有餘地利用表情、情緒變化,使用各種適合的情緒詞彙語音感嘆。這樣說話才會生動有吸引力。而且對話更需要情緒隨著交流時時轉換,一個表情語氣始終如一的人是說不好話的。情商這東西是先天帶來的,但後天也可以訓練。那些從事藝術的人就容易感性,比普通人更容易激動哭泣,更容易轉換情緒。所以要把話說好,必不可少就是情商訓練。欣賞音樂、藝術都可以提高,但更好的是參與藝術,小時候學過藝術的人其實與普通人有很大不同,有著一種脫胎換骨的內在氣質。現在很多短視頻平臺,使用表演說臺詞的方式就能對你的說話時情緒控制能力有很大幫助。不信可以試試。就這樣吧。

相關焦點

  • 怎樣培養「會」說話的孩子?表達能力好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卡耐基在《語言的突破》中提到,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本人的智力的技巧,而另外85%取決於溝通的能力、講話的技巧以及說服他人的能力。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直接影響著個人的交往、交際能力。 會說話的孩子,擁有更多機會。
  • 在家庭教育中,在學習中,在生活中,怎樣提高說話的能力呢?
    正所謂「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言辭的表達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即使你並不打算成為一名演說家或是談判高手,出色的說話能力對你的學習生活一定也會大有益處的。怎樣提升說話的能力?首先要學會積累我們常常感嘆那些口才出眾的人說起話來不假思索、滔滔不絕,好像不斷有妙語警句從他們的嗓子眼裡噴湧出來,不可遏止。
  • 兒童社交能力培養(上)---孩子成長離不開玩伴
    兒童社交能力培養(上)---孩子成長離不開玩伴作者:曉晴「東方神童」魏某某被中科院勸退的消息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在13歲的時候,他就考入了大學,在17歲的時候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美國的一項追蹤研究發現,兒童在幼兒園的社交能力與20年後成年的成功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並明確提出:幫助兒童發展社交和情感技能,是我們為他們的健康未來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兒童時期人與人的交往除了親子關係,主要指同伴的交往,而同伴的交往更主要是孩子們在一起玩耍。3歲後孩子進入社交需求的爆發期。隨著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生活,有了接觸更多同伴的機會,也進入了同伴關係開始發展的時期。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做好3個方面,社交小達人輕鬆上線
    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朋友,然後一起去玩鬧和成長。社交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善於社交的話,孩子不僅性格開朗,而且生活也會多姿多彩。可是社交能力欠缺的話,孩子的性格明顯有些落寞,生活也相對單調。 悅悅的動手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好,唯獨社交能力有些薄弱。
  • 嘴巴笨,不會說話怎麼辦?怎樣訓練表達能力?如何提高口才?
    本期的話題,唐歌就和你來聊一聊:嘴巴笨,不會說話怎麼辦?怎樣訓練表達能力?如何提高口才?一 訓練發散思維能力想要提升口才,關鍵在於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而發散思維能夠讓我們對別人的對話快速地作出多種反應的選擇,而不至於啞口無言。平時的時候,就需要對一些常見的話題做好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通過日常的預案來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
  • 如何快速提高說話能力
    宅男宅女們在家宅久了,就會逐漸喪失直接交流的能力,降低說話的水平,最終導致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淡漠。那麼如何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呢?以下是我們老師為您整理的怎樣提高自己說話水平的相關內容哦!
  • 如何培養和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讓幼兒在直接感知中豐富知識和發展語言。 幼兒 學習 語言,都要與周圍的人、物、大 自然 及社會現象緊密相連。並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來獲得周圍的一切知識,繼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語言的發展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能力,而認知範圍的擴大,又豐富了幼兒的語言。因此,發展幼兒語言能力應與認知能力發展相結合,為幼兒創設條件和生活 內容 ,讓幼兒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發展語言。
  • 貓咪或狗狗也可以培養社交互動能力,了解這些讓你事半功倍!
    社交化,從詞語表面意思上來看,是教導貓咪與狗狗和其他的小狗小貓進行社交活動,但這只是社交化的一部分含義。貓咪和狗狗的社交化,還可以讓它們學習如何和其它種族動物相處,培養其從夥伴身上快速學習技能的能力。社交化幫助幼犬和貓咪與人類相處,認同與人類互相陪伴的情感。
  • 怎樣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
    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其專業技術,而85%則要靠他的人際關係和為人處世的能力」。我們身處社會中,與他人溝通時必不可少的,而是否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口才、清晰的表達、與人通暢地溝通,不僅能夠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更影響孩子的一生。
  • 4個小遊戲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家活潑開朗的孩子,出門一讓他跟叔叔阿姨打個招呼,馬上躲到爸媽身後去把臉藏起來;和閨蜜一起帶孩子聚個會,他壓根不跟別的小朋友玩,一個勁的嚷嚷回家。孩子害羞、怕生,成了很多父母的困惑,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 溝通能力怎樣提升
    大家知道溝通能力的重要性嗎?大家知道溝通能力能給你帶來什麼嗎?大家知道如果缺少溝通會發生什麼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溝通是缺少不了的,簡單來說,就是會說話,會說話給你帶來的好處真的太多了,但是,不會說話損失的也不少。所以,既然說話這麼重要,我們是不是要學會怎樣交流溝通呢。
  • 這七大能力,幼兒園中班就要培養了
    我建議家長從幼兒園中班開始重點培養這七大能力。接下來分別談一談這七大能力的具體內容和培養建議。能力一:專注力提到專注力,家長首先會想到「孩子好動,坐不住」,認為這是專注力不夠的表現,也有家長認為孩子對一件事的三分鐘熱度也是專注力不夠的體現。
  • 怎樣培養接班人?資歷、能力、勢力三個力從內提升
    一個是全才一個是專才。管理者要做到的是不僅自己很強,自己的團隊和自己一樣強,甚至比自己強,是去聚百家之長為團隊。員工要做到的是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去精通某一專業,是去做自己領域的佼佼者。那麼管理者的成長之路呢?培養接班人,是管理者的進階之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能做到的也要分羹給自己的員工。職場上自身成長最快的路徑就是培養下一個自己。
  • 如何培養自己出口成章的能力?
    《如何培養自己出口成章的能力?》作者:雪冰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非常羨慕那些有能力的人,我們羨慕是因為我們自己可能存在某些欠缺,我們希望自己也擁有對方那樣的能力。今天我們來聊一個事,也是關於個人能力相關的話題,可能很多人內心都希望實現那樣,這個能力就是出口成章。
  • 長假在家,怎樣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早上,通過wifi分享,認識了樓上的鄰居,大家在家裡憋的時間久了,彼此聊天的話題特別多,鄰居說,發現自己的孩子,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話越少,特別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差,無論書面語言或口頭語言,老師都說孩子真的需要語言理解和表達方面的增長,否則語文學習將來會遇到很大的困難。
  • 孩子社交能力差?從小培養孩子的「親社會行為」必不可少
    我被他的語氣給逗笑了,但同時我又了解到,其實在孩子的世界裡,已經有"社交"的理念,同時也有他們自己"交際"的標準,他們不會和不符合他們"標準"的人做朋友。而這樣標準,其實就是我們需要給孩子灌輸的"親社會行為"的行為標準。一、 什麼是"親社會行為"那什麼是"親社會行為"呢?親社會行為這一詞最早是在1972年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艾森伯格提出的。
  • 一流的父母,在孩子4歲前,都在培養這些能力
    兩歲半,是培養孩子幽默感的最佳時期。如果此時父母能多對孩子笑笑,多在他們面前做一些「笨拙」的動作,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如果孩子小時候沒有這種「幽默感」,那麼他長大後很可能是一個開不起玩笑的人。父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孩子受用一生。幽默感真的很重要。
  • 2 歲寶寶憑語言表達能力實力圈粉!培養孩子語言能力這件事最重要
    扳指頭數數,從知名主持人到直播大 V,咱身邊那些會溝通、會談判、會辯論、會演講的人,收穫了多少「表達紅利」,就不一一舉例了。雖說不是人人都要把孩子培養成《奇葩說》裡才思敏捷的辯手們,但起碼不要讓孩子因為表達力弱,困擾自己一輩子。
  • 跟領導微信聊天回復「嗯」被批評,孩子會說話的能力要從小培養
    老闆是詢問的口氣來問他,而這位網友只是簡單地回復了一個「嗯」,會讓人有種應付的感覺。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沒有說髒話,也沒有說錯話,但是他說出來的話會讓人覺得語氣生冷,甚至是不懂禮貌的,這跟說話時的用詞是有很大關係的。高情商從好好說話開始,那麼什麼是好好說話呢?就是讓跟你交談的人,喜歡聽你說話。這樣一個會對人影響深遠的能力,家長們最好從小培養寶寶。
  • 從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年輕父母不妨用用這些辦法
    孩子怎樣表達才能完整說出自己的想法?怎樣說話才能更生動、更具感染力?  上周六,「杭+學堂·青春學習社」推出公益課,請來擅長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果凍老師,教年輕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愛上講故事、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