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其國土,無須彌山(1),及金剛圍(2)、一切諸山(3),亦無大海小海,溪渠井谷(4)。佛神力故,欲見則見。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亦無四時春秋冬夏,不寒不熱,常和調適。
在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金剛大鐵圍山和一切諸山,也沒有大海、小海、大河、小溪,乃至溝渠、水井、山谷等等;但是靠著佛的威神力,誰想見則見。極樂世界也沒有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趣和八難,也沒有春夏秋冬之四季,氣候不寒不熱,永遠是那麼的涼爽舒適。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5),及忉利天(6),依何而住?佛語阿難:第三炎天(7),乃至色究竟天(8),皆依何住?阿難白佛:行業果報(9),不可思議。佛語阿難:行業果報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諸眾生功德善力(10),住行業之地(11),故能爾耳。阿難白佛:我不疑此法,但為將來眾生,欲除其疑惑,故問斯義。
那時阿難聽了佛之所說之後,就請問世尊:「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那麼四大天王及忉利天依靠什麼而住?」佛反問阿難:「夜摩天,乃至色界天、無色界一切諸天,依靠什麼而住呢?」阿難答道:「因為這些天的眾生所作的業不同,故其果報也不一樣,因而分別的住在各層之天中,這種業力果報是不可思議的。」佛即告訴阿難:「不但眾生的業力果報不可思議,諸佛的世界也是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的一切眾生,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契入佛之大願海,具有很深厚的善根功德,他們即依自己的善根功德,及彌陀的本願攝持,故能安住在極樂世界中。」阿難對佛說:「我一點也不懷疑這種業力果報的道理,但為了破除未來世愚痴眾生的疑惑,所以才提出來向佛請示的。」
注釋
(1)須彌山 華譯為妙高山,此山是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所以稱「妙」,諸山不能與之比高,所以稱「高」。又高有八萬四千由旬,闊有八萬四千由旬,為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為一小世界之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獨小,四王天居於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在金山之外有鹹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四大部洲即在此鹹海之四方。
(2)金剛圍 指金剛大鐵圍山,乃一小世界之最外圍。
(3)一切諸山 指環繞須彌山之七重金山,其名是雙持、持軸、擔木、善見、馬耳、障礙、持地。此七金山多為聖賢神鬼所住。
(4)溪渠井谷 小溪、溝渠、水井、山谷。
(5)四天王 須彌山腰,住著四天王,各護一洲,其天即名「四王天」,是欲界六天中之第一重,東為持國天,南為增長天,西為廣目天,北為多聞天。
(6)忉利天 華譯三十三天,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宮殿在須彌山頂,天主名釋提桓因,居中央,他有三十二個天臣,分居忉利天之四方,連他自己的宮殿,共有三十三個天宮,所以叫做「三十三天」,此天一晝夜,人間一百年。
(7)第三炎天 欲界第三重天,名炎天,也叫夜摩天。
(8)色究竟天 色界十八天中之最高天。
(9)行業果報 造業受果報。
(10)功德善力 指眾生的善根功德力。
(11)住行業之地指極樂世界的眾生,依他們自己的善根功德力,及彌陀的本願攝持,故能安住在極樂世界之中。
#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