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法師,東北吉林省雙城縣人,民初戊午年農曆三月十六日生。俗姓白,名玉書,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儉治家,以務農為業。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數十年如一日。懷法師時,曾向佛菩薩祈願;生法師前夕,夢見阿彌陀佛大放光明,遂生法師。
法師生性沉默寡言,天賦俠義心腸,幼年即隨母親茹素念佛。年十一,見鄰居一死嬰,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毅然有出家之志。十二歲,聞雙城王孝子——上常下仁大師,盡孝得道,發願效法。懺悔過去不孝父母,決定每日早晚向父母叩頭認錯,以報親恩,自此漸以孝行見稱,人稱「白孝子」。
十五歲皈依上常下智老和尚為師。同年入學,於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醫卜星相等,無不貫通。求學期間,參加萬國道德會等慈善團體;又為不識字者,講《六祖壇經》、《金剛經》等;為貧寒者,創辦義務學校。
十九歲,母親逝世,遂禮請三緣寺上常智老和尚為剃度師,法名安慈,字度輪,並披緇結廬於母親墓旁。守孝期間,發十八大願,拜華嚴、禮淨懺、修禪定、習教觀、日一食、夜不臥,功夫日純,得鄉裡人民之愛戴禮敬。其洗鍊精虔,感動諸佛菩薩、護法龍天,故靈異之事多不勝數,人稱奇僧。
一日打坐,見六祖大師至茅棚,告日:「將來你會到西方,所遇之人無量無邊,教化眾生如恆河沙,不可悉數,此是西方佛法崛起之徵象。」言畢,忽而不見。守孝期滿,隱居於長白山支脈彌陀洞內修苦行;後回三緣寺,為首座。居東北期間,觀機逗教,點化迷濛,濟世活人,感化無量龍蛇、狐狸、鬼神,求皈受戒,改惡修善。
一九四六年,慕上虛下雲老和尚為宗門泰鬥,遂束裝就道,前往參禮。途中備經艱苦,蹤跡遍及內陸各大梵剎。一九四七年,赴普陀山受具足戒。一九四八年,抵廣州曹溪南華寺,禮虛雲老和尚,受命任南華寺戒律學院監學,後轉任教務主任。雲公觀其為法門龍象,乃傳授法脈,賜法號宣化,遂為溈仰宗第九代接法人,摩訶迦葉仞祖傳承之第四十五代。
一九四九年,叩別虛雲老和尚,赴香港弘法,闡揚禪、教、律、密、淨五宗並重,打破門戶之見。並重建古剎、印經造像,成立西樂園寺、慈興禪寺、佛教講堂。居港十餘年間,應眾生懇請,普結法緣,相續開講大乘經典多部,舉辦佛七、禪七、拜懺等法會,又創辦《心法》雜誌等,終日為弘揚大法而奔忙,使佛法興於香江。其間亦曾一度赴泰國、緬甸等地,考察南傳佛教,志欲溝通大小乘,以團結佛教力量。
1.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2.華嚴經賢首品淺釋
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釋
4.普賢行願品淺釋(附光碟)
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附光碟)
6.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7.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8.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9.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臺頌解(附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