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一部美國主旋律電影,看它怎麼講故事

2020-12-05 麥子壬

故事先從鞋子開始講起,也就是阿甘的腳。一切始於足下,成功之路就在腳下,這實在抓住了成功的精髓。

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第一個站在阿甘背後支持他的女人就是他的母親,一位自強自立的單親媽媽。這位母親不僅善於經營,而且為了阿甘能夠接受同其他孩子一樣的公平受教育機會,她付出了偉大的犧牲。從母親經營的旅館裡,阿甘也認識了不少人,其中包括日後享譽世界的巨星。

我們相信阿甘肯定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是他所經歷的那些重大事件又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實,故事從側面反映了一些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重大歷史時刻,這個見證者身份賦予了阿甘。

阿甘不是普通常人,智商低於一般人,上學第一天坐校車就遭受了來自同學的歧視。這種歧視根深蒂固於人類的潛意識中,即使你不承認,你的眼神,你的言行舉止,多少會暴露這一點。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有愛,這是人區別於動物的關鍵。當我們像阿甘那樣,我相信,在窘迫不舒服的環境中聽到像珍妮這樣可愛的充滿善意的聲音中,也都會感動得心潮澎湃吧。

就這樣,男主和女主相識,故事開始了。巧合,也是命中注定。

珍妮成了那個堅定支持保護阿甘的第二個女人,繼他母親之後。

珍妮本身也不幸,她有一個沒資格做父親的父親。

阿甘憑著自己的傻勁兒和一膀子力氣也上了大學,這在常人看來簡直不可能。美國人很喜歡表現他們的仁慈,做給別人看,但我懷疑在現實中他們會不會真的那麼做。

反正阿甘沒有浪費他的運動天賦,故事就是這樣表達的,接下來他就遇到了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幾個重大事件:種族隔離,總統競選人遇刺,以及後面提到的水門事件,越戰,甘迺迪遇刺等。

這些事件都不是主線,主線是阿甘的成長,以及他同珍妮之間的感情發展。就像現在的人所說的那樣,阿甘不管怎麼做都是一個備胎的命運,或者一個挺好的男閨蜜,在珍妮的心中,阿甘不是她喜歡的那種類型。阿甘一根筋,認定了珍妮就是他篤定要照顧一輩子的女人。

阿甘大學畢業入伍,當了一位美國大兵,參加了越戰。如出一轍,阿甘入伍的第一天坐大巴遇到了小時候上學同樣的情形:沒人給他讓座,最後一個黑人兄弟讓給他一個座位。阿甘有了朋友。友情這也是一個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之一。只有愛情是遠遠不夠的。阿甘的這個朋友布巴教給阿甘捕蝦的知識,讓他以後成了富有的捕蝦公司老闆。

在軍隊裡,阿甘還遇到了他的另一個朋友,他的上司,丹中尉。這是一個意志堅定,視榮譽為生命的人。而阿甘卻恰恰相反,生命在阿甘看來高於一切。生命和愛,這也是這部影片的主題。

作為美國主旋律電影,美國導演很會表現刻畫,細節拿捏的很棒。其實,這也是導演的一種反戰表達,就如後面阿甘在林肯紀念堂前的演講。

當阿甘事業成功後,母親和珍妮卻相繼離開他,他突然放下一切,開始奔跑,無目的,不停地奔跑,即使這樣,他也照樣成了名人,追隨者無數。就像採訪他的那些記者,人們總要臆測人做這些事情的目的,非要安排個由頭不可。阿甘說了,我只是想跑。很純粹,簡單,直接。沒有那麼複雜和那麼多的心機。這讓其他人看到了某些意義,追隨者反而更多。

在跑了三年多之後,阿甘突然停了下來,累了,沒有意思了。非常率性自我。

影片進行到這裡終於回到了講述者的時空,阿甘要去和珍妮以及他本來不知道的兒子見面。

珍妮最後還是離開了阿甘,不過留下了一個可愛聰明的兒子與他相伴。

影片的結尾是一片羽毛,與開頭相呼應。寓意像阿甘這樣的人,輕如羽毛,但也可以飄飄灑灑,人生可以很有意義,只要肯放開雙腳,敢於拼搏,時刻充滿愛意,這個世界總不會虧待你。

這是一部成功的美國主旋律電影。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珍妮為什麼一次又一次離開阿甘?
    經典電影《阿甘正傳》,1994年上映,第二年一舉摘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名垂影史。《阿甘正傳》故事並不複雜,就是傻子阿甘一步步打怪升級的故事,說升級或許還不準確,因為智商75的阿甘恐怕到最後智商也沒有增加,還是邊緣智力的屬性。《阿甘正傳》之所以能打動千萬人,和女主珍妮的感情線是重要原因。
  •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作者去世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Groom)去世,享年77歲,他的死因尚未得到證實。得知噩耗,阿拉巴馬州的州長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哀悼表示:「得知阿拉巴馬州失去了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我感到十分傷心。
  • 《阿甘正傳》觀後感:為何設定阿甘為傻子,又為何要他具備超能力
    備受鼓舞之餘,和不少朋友一樣,本大象的腦海裡也閃現出了一個問題:阿甘的故事是真實的嗎?如果阿甘真有其人,就算電影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誇張(畢竟是藝術作品嘛),但只要故事的主體是真實的,那麼阿甘確實值得讓人讚嘆,值得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2、阿甘其實是一個虛構的人物經過一番了解之後,本大象才知道阿甘其實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 再次觀看經典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
    1994年是個偉大的電影年,當年上映的四部超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我最喜歡的是《阿甘正傳》。《阿甘正傳》 很經典的一部電影,大學的時候在老師的帶領下看了兩遍,上學的時候感覺像應付老師並沒有仔細去觀看,最近突然想起來這部電影越看越覺得有意思,每一次的想法和理解都不一樣,這個真的是一個寶藏一樣的電影。很喜歡裡面的臺詞。媽媽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你的下一塊口味是什麼。
  • 《阿甘正傳》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這個「傻子」感動了全世界?
    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阿甘正傳》,正是為大家講述了一個關於成功的故事。《阿甘正傳》是美國作家溫斯頓·葛魯姆創作的長篇小說。對於這部作品,想必我們都不太陌生。小說翻拍的電影,早就廣為流傳,成為勵志電影的標誌性代表作。但電影翻拍後,鮮少有人再關注原著小說,大家只記住了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卻很少有人記得原著作家溫斯頓·格魯姆。
  • 《阿甘正傳》觀影有感:火熱的生命,奔跑的人生!
    這句話是阿甘媽媽對他說的。誠然如此,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我們無從預知,但是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坦然去面對它。阿甘正傳,說他是一部人物傳記,其實它也可以被稱為是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很多美國的歷史大事件:搖滾天王貓王,流行音樂傳奇約翰·列儂,林肯總統,福特總統,中美桌球外交,越南戰爭等等很多,以至於信息量還是有點大。
  • 《阿甘正傳》阿甘真的傻嗎?他只是太過於真實而已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這部電影在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描繪了先天智障的阿甘,通過不懈的努力,讓老天爺開了眼,把智障的日子過成了現實。我們並不是劇情當中的阿甘,而是他每個場景當中的陪伴在身邊的那些人,任何一個配角,任何一個路人甲都可以形容成我們,但是唯獨不是阿甘。這部電影肯定不能把它當作人物傳記去看,從另外一方面去看,或許更像是美國傳記。並沒有太過於寫實嚴肅,有的時候會幽默,有的時候會特別無釐頭,甚至還會帶來一些勵志的情緒。
  • 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他寫的《阿甘正傳》成為一代經典
    美國著名作家《阿甘正傳》的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對於格魯姆的具體死因目前媒體還沒有對外公布,消息一出,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的讀者都紛紛發文悼念。  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具有持久強大的生命力,在那個時期的美國《阿甘正傳》給太多處於人生低潮的人帶來力量和勇氣,這部作品不僅是一個勵志故事更蘊含了濃厚的時代色彩。
  • 關於阿甘正傳,8個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1.阿甘扮演者湯姆漢克斯的片酬在此之前,拍攝電影時大部分演員的片酬都是固定的。但是湯姆漢克斯在拍攝阿甘正傳的時候,片酬卻採用的票房抽成的模式。阿甘正傳上映後獲得了巨大成功,湯姆漢克斯獲得的片酬高達4000多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3億,而且這還是25年前,不可思議吧!2.最初選的阿甘扮演者並非湯姆漢克斯當初湯姆漢克斯並非阿甘的第一人選,最初選擇的是其他三位,其中也包括約翰.特拉沃爾塔。但是在拍攝之前,他們幾位都拒絕了,最終湯姆漢克斯才成功出演阿甘一角色。
  • 《阿甘正傳》|一直在奔跑
    這是《阿甘正傳》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想借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的道理之一。這部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先天殘疾,智商只有75的孩子阿甘的成長故事,即使這樣,阿甘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好運氣成為了橄欖球星、越戰英雄,甚至億萬富翁。他不斷奮鬥,最終創造了人生的傳奇故事。首先影片的色調安排有秩序。在描寫阿甘和珍妮的生活時用到了不同色調。
  • 《阿甘正傳》觀後感: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很多人看了《阿甘正傳》,都覺得這是一部勵志電影,像阿甘這種一開始原本什麼都不是的人,最後也能夠取得成功。其實從這個電影中能夠解讀出導演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慨嘆。阿甘的每一步,都是執著地往前,但是每一步都不是他安排好的,而是冥冥當中的一種力量把他推到這樣的境地當中。
  • 生活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阿甘正傳》
    阿甘抓著手中要送給珍妮的巧克力,對著身旁坐著等公交的女生說到,說完把它吃了下去。轉頭自顧自講起了自己經歷。阿甘智商只有75,媽媽用「先生去度假了」讓他進入了普通孩子的學校上學。他在校車上認識了一生的摯愛珍妮。珍妮問:「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阿甘正傳》真的是舔狗的故事嗎?「舔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嗎
    《阿甘正傳》自開播以來便帶著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綽號,傻子正傳。很多人說,電影中阿甘的故事,其實就是他如何低下頭,努力追求一個女人的故事。還有人為甜甜貼上現在流行的"舔狗"標籤,認為甜甜不過是一隻比較富有的舔狗。阿甘假如一事無成,沒有國會勳章,沒有總統接見,沒有公司。
  • 不可錯過的成長經典,電影《阿甘正傳》,「笨」也是一種幸福
    歡迎來到百家號玉靜愛家鄉,今天我們講述的是電影《阿甘正傳》。「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永遠出人意料」。阿甘的母親曾經這樣告訴他。在這簡單的話語中蘊含著每個人都了解但是卻很難做到的人生態度。阿甘是一個出生在南阿拉巴馬州智商僅為75的男孩,卻以他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夢想的意義,生命的重量。
  • 從邏輯思維、表現手法、鏡頭的運用解讀電影《阿甘傳奇》的魅力
    @熊寶情感影片《阿甘正傳》是根據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該片拍於1994年,導演是好萊塢著名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主演是享譽影壇的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阿甘正傳》拍攝成本為5.5萬美元,但在美國全國首映當天就突破2.4萬票房,成為當日的票房冠軍;美國國內票房總收入約3.3億,累計海外票房共約6.8億。
  • 阿甘正傳:生命就像一塊巧克力,也像一支羽毛
    首先歡迎朋友們來到時光老娛記,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的故事。阿甘(湯姆·漢克斯 飾)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
  • 《阿甘正傳》觀後感:不停地奔跑,總會創造出常人無法想像的奇蹟
    《阿甘正傳》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美國低智商兒童的逆轉人生,同時還是好萊塢式的神奇人生經歷。這部奧斯卡金像獎影片,值得我們去觀看和欣賞它所傳達的一種積極的人生面貌。《阿甘正傳》人物劇照《阿甘正傳》可以說是一個具有喜劇風格的神奇影片,側面為我們灌輸了一個嚴肅的人生哲理問題。
  • 《阿甘正傳》作者去世享年77歲 死因尚未被證實
    知名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於當地時間9月16日晚去世,享年77歲,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格魯姆的小說中《阿甘正傳》創下170萬本的銷售紀錄,他還創作了《消逝的夏日》《Better Times Than These》《Gone the Sun》《El Paso》等作品。溫斯頓·格魯姆家鄉阿拉巴馬州州長凱·艾維在推特上發布了有關格魯姆逝世的消息,稱他是該州"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
  • 《阿甘正傳》下,女神珍妮無論怎麼玩,老實的阿甘最後都甘願接受
    他們就是不相信,有些人跑步,什麼原因都不為,奔跑,是阿甘的靈魂,它由逆境跑入順境,從平凡跑進不平凡,他的奔跑代表著一種不計得失,始終向前的勇氣這預示著美國精神的回歸,過去幾十年的動蕩,讓許多美國人失去了信心,年輕人成了垮掉的一代,阿甘在這時的奔跑,更像是對國人重建信仰的一種呼喚,結束三年的長跑後,阿甘回到了故鄉,再次見到珍妮時,她已不是從前的模樣,少了一份飄逸
  • 《阿甘正傳》中為什麼珍妮總是頻頻選擇離開阿甘?
    直到最後一次離開是勇敢面對,勇敢面對自己慘澹的人生,勇敢面對自己可能不健康的孩子,這也是她第一次抬起頭和自己的命運之神勇敢對視,畢竟在美國宗教觀裡,神是未知的,暴怒的。阿甘是她最愛的人,但是她要的愛情不是施捨,也不是呵護,而且平等的站在一起。最後,珍妮做到了。珍妮連活下去都要鼓足勇氣,你覺得她離開阿甘出去和哪些人浪是為了保護阿甘還是害阿甘呢?她放縱自我不是因為她覺得這樣子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