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珍妮為什麼一次又一次離開阿甘?

2021-01-09 小院之觀

經典電影《阿甘正傳》,1994年上映,第二年一舉摘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名垂影史。

《阿甘正傳》故事並不複雜,就是傻子阿甘一步步打怪升級的故事,說升級或許還不準確,因為智商75的阿甘恐怕到最後智商也沒有增加,還是邊緣智力的屬性。

《阿甘正傳》之所以能打動千萬人,和女主珍妮的感情線是重要原因。

珍妮就是來虐觀眾的,阿甘對她一往情深,珍妮卻視若無睹,一次一次離開阿甘,寧願結交一些狐朋狗友,哪怕被男友家暴也不願跟阿甘走。出走半生,等到繁華落盡終於想到回歸阿甘身邊,奈何已身染愛滋,沒多久就告香消玉殞。

這真是個悲傷的故事,從愛情角度來解讀的話,珍妮和阿甘青梅竹馬,但對長成楚楚動人少女的珍妮來說,智力捉急的阿甘不可能是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況且珍妮有音樂夢想,想著出名,註定無法在阿拉巴馬綠蔭鎮那個小地方呆下去,離開阿甘成為必然。

阿甘之於珍妮,就是個萬年備胎的角色,年輕漂亮的女孩很少會喜歡老實巴交一根筋的男生,尤其阿甘還是個傻子。

一句話來說,就是珍妮看不上阿甘唄。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會得到不一樣的感受。

《阿甘正傳》其實是部政治諷刺片,這在上映以來就得到美國社會公認。

1995年,美國《國家評論》把《阿甘正傳》列為100大保守派電影之一;2009年,它又華麗升級,成為了25部最佳保守派電影排行榜的第四位。排名第一的是德國的《竊聽風暴》,這是一部公認的驚悚政治片。

阿甘的形象就是美國保守派的代表,相對應的,珍妮就是自由派的代表。在美國,保守派被稱為右派,自由派被稱為左派,它們表現出的

這完全體現在阿甘和珍妮身上。

嬉皮士運動是當時自由派的文化運動,珍妮不顧一切投身其中。

同時期的阿甘在幹嘛呢,他服兵役去了,還參加了越戰。

越戰是執政黨共和黨的政治主張,共和黨在1994年取代民主黨成為美國國會的多數黨,靠的就是南方白人保守派的支持。

越戰歸來,阿甘成了光榮軍人,受到總統嘉獎,又靠打桌球出名,是保守派的成功代表,榮譽等身。

珍妮呢,她加入了黑豹黨。黑豹黨是反戰的政黨,珍妮成了黑豹黨首領的女友,慘遭家暴仍然執意離開阿甘。

阿甘混得越來越好,靠捕蝦發了大財,又投資蘋果公司,下半生從此無虞。

珍妮卻越混越慘,吸毒賣唱,幾次想輕生,還染上了愛滋。

阿甘這樣純良無知的保守派是不會染上愛滋的,只有憤世嫉俗瞎鬧騰的自由派才是愛滋病的高發人群。

《阿甘正傳》就是一部保守派的雞湯片,阿甘就是保守派理想中的美國人化身——虔誠、純粹、堅定、熱愛家庭。

珍妮、丹中尉這些角色就是典型美國左派的形象:放浪形骸,憤世嫉俗,卻又找不到真正的目標與方向。

阿甘和珍妮的故鄉在阿拉巴馬州的綠蔭鎮,這裡是美國保守派勢力的大本營。

珍妮是自由派,當然只能離開,一旦她選擇回歸,也就意味她拋棄了她的左派政治傾向,回歸右派的懷抱。

以上,就是阿甘與珍妮愛情線索之後的暗線。

丹中尉和珍妮最後都選擇了追隨阿甘,也就意味著自由派的失敗,「美國夢」的代表阿甘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所以,珍妮怎麼可能早早投降呢,珍妮的一次次離開,對應的是左派在種種歷史事件上的行動。雖然在真實歷史上這些事件未必就沒有積極意義,但在電影的價值觀裡顯然不是這樣,保守派不藉由阿甘和珍妮的視角,盡情把自由派諷刺一番,是不足以表達他們的政治思想的。

說到底,珍妮這個形象披著愛情的外衣,其實只是個政治諷刺的道具而已。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中為什麼珍妮總是頻頻選擇離開阿甘?
    直到最後一次離開是勇敢面對,勇敢面對自己慘澹的人生,勇敢面對自己可能不健康的孩子,這也是她第一次抬起頭和自己的命運之神勇敢對視,畢竟在美國宗教觀裡,神是未知的,暴怒的。阿甘是她最愛的人,但是她要的愛情不是施捨,也不是呵護,而且平等的站在一起。最後,珍妮做到了。珍妮連活下去都要鼓足勇氣,你覺得她離開阿甘出去和哪些人浪是為了保護阿甘還是害阿甘呢?她放縱自我不是因為她覺得這樣子很爽。
  • 《阿甘正傳》下,女神珍妮無論怎麼玩,老實的阿甘最後都甘願接受
    有一天丹對阿甘說,我從來沒謝過你,你救了我的命,他跳進水裡,遊向夕陽的方向,阿甘知道,丹終於和命運和解了,之後丹負責打理公司,還給阿甘買了一家水果企業的股票,當然就是如今的蘋果,這時,阿甘的媽媽離開了人世,臨走前,她對阿甘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
  • 名著阿甘正傳的讀後感!
    最近我讀完一本名著,《阿甘正傳》是一個叫溫斯頓作家的作品。書中用一個智商只有二位數的主人翁,過完傳奇般的一生。雖然描述的是大家都說他是笨到甚至「弱智」的地步,但在我看來阿甘其實是大智若愚。書中這段飛太空時的經歷,講述他們由於機器故障被迫落到的部落過得也很好,福瑞區少校還因此為了他男朋友而留下,猿猴給了阿甘一個大大的擁抱也選擇回歸了它最愛大自然。而阿甘,他似乎還有什麼未完成的東西,他選擇了回國並且受到了總統(在這裡總統竟然成了阿甘口中的鐘表販)的接見。阿甘還有一位紅顏知己叫珍妮,他們從小學一年級就認識,而珍妮確實貫穿阿甘一生的人。
  • 《阿甘正傳》影評:擁有愛和執著,生活每天都有奇蹟發生
    陪你一起看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阿甘正傳》,一個智障兒童的逆襲人生。阿甘的媽媽常說,從鞋子看人,可以看出很多東西。比如,他會往哪裡走,去過哪裡。阿甘說,我一生中穿爛過很多雙鞋。在人群中,珍妮呼喊他的名字,他們再次相遇了,但是珍妮已經有了男朋友。阿甘又一次離開了珍妮。三、善良而執著的阿甘成了百萬富翁退役後的阿甘為了完成好友的夢想,買了條船,取名珍妮號,開始捕蝦。他遇到了鄧中慰,他們一起捕蝦,開始什麼也捕不到。
  • 再次觀看經典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
    1994年是個偉大的電影年,當年上映的四部超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我最喜歡的是《阿甘正傳》。《阿甘正傳》 很經典的一部電影,大學的時候在老師的帶領下看了兩遍,上學的時候感覺像應付老師並沒有仔細去觀看,最近突然想起來這部電影越看越覺得有意思,每一次的想法和理解都不一樣,這個真的是一個寶藏一樣的電影。很喜歡裡面的臺詞。媽媽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你的下一塊口味是什麼。
  • 《阿甘正傳》|一直在奔跑
    這是《阿甘正傳》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想借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的道理之一。這部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先天殘疾,智商只有75的孩子阿甘的成長故事,即使這樣,阿甘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好運氣成為了橄欖球星、越戰英雄,甚至億萬富翁。他不斷奮鬥,最終創造了人生的傳奇故事。首先影片的色調安排有秩序。在描寫阿甘和珍妮的生活時用到了不同色調。
  • 關於阿甘正傳,8個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1.阿甘扮演者湯姆漢克斯的片酬在此之前,拍攝電影時大部分演員的片酬都是固定的。但是湯姆漢克斯在拍攝阿甘正傳的時候,片酬卻採用的票房抽成的模式。阿甘正傳上映後獲得了巨大成功,湯姆漢克斯獲得的片酬高達4000多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3億,而且這還是25年前,不可思議吧!2.最初選的阿甘扮演者並非湯姆漢克斯當初湯姆漢克斯並非阿甘的第一人選,最初選擇的是其他三位,其中也包括約翰.特拉沃爾塔。但是在拍攝之前,他們幾位都拒絕了,最終湯姆漢克斯才成功出演阿甘一角色。
  • 《阿甘正傳》真的是舔狗的故事嗎?「舔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嗎
    《阿甘正傳》自開播以來便帶著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綽號,傻子正傳。很多人說,電影中阿甘的故事,其實就是他如何低下頭,努力追求一個女人的故事。還有人為甜甜貼上現在流行的"舔狗"標籤,認為甜甜不過是一隻比較富有的舔狗。阿甘假如一事無成,沒有國會勳章,沒有總統接見,沒有公司。
  • 《阿甘正傳》觀影有感:火熱的生命,奔跑的人生!
    這句話是阿甘媽媽對他說的。誠然如此,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我們無從預知,但是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坦然去面對它。阿甘正傳,說他是一部人物傳記,其實它也可以被稱為是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很多美國的歷史大事件:搖滾天王貓王,流行音樂傳奇約翰·列儂,林肯總統,福特總統,中美桌球外交,越南戰爭等等很多,以至於信息量還是有點大。
  • 阿甘正傳:生命就像一塊巧克力,也像一支羽毛
    首先歡迎朋友們來到時光老娛記,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的故事。阿甘(湯姆·漢克斯 飾)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
  • 《阿甘正傳》:就算你酗酒吸毒濫交,但依舊是我深愛的那個好女孩
    第一次看《阿甘正傳》是很久之前的事,當時只是對阿甘的非凡人生經歷,以及他和珍妮之間的故事印象深刻,後來慢慢地閱歷多了,總是會回想起這部電影,所以這幾天也重溫了一遍。
  • 《阿甘正傳》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這個「傻子」感動了全世界?
    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阿甘正傳》,正是為大家講述了一個關於成功的故事。《阿甘正傳》是美國作家溫斯頓·葛魯姆創作的長篇小說。對於這部作品,想必我們都不太陌生。小說翻拍的電影,早就廣為流傳,成為勵志電影的標誌性代表作。但電影翻拍後,鮮少有人再關注原著小說,大家只記住了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卻很少有人記得原著作家溫斯頓·格魯姆。
  • 阿甘正傳:感謝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人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電影《阿甘正傳》中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人。電影中的主人公阿甘是個智商低下且走路怪異的人,生活中總是受人排擠和捉弄,但正是這樣一個不折不扣的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卻在日後成為了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外交使者、億萬富翁。回頭來看阿甘的經歷,他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愛的信念以及簡單事情重複做的執著。
  • 再看《阿甘正傳》有感,人生如同羽毛一般,風一吹就飄向了遠方
    第一次看《阿甘正傳》,被片頭片尾的羽毛搞得暈頭轉向。導演用哪個作為開幕式和閉幕式?想了想,覺得羽毛很像阿甘的思想,就沒再往下說。今天看完,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一根羽毛飄到地上,就像一個生命落到人間。這片飛翔在浩瀚天空中的羽毛,究竟是"命中注定,還是隨風飄蕩沒有定數",你根本不知道它會落在哪裡。生活也是一樣,就像阿甘的媽媽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會成為阿甘的媽媽。
  • 生活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阿甘正傳》
    阿甘抓著手中要送給珍妮的巧克力,對著身旁坐著等公交的女生說到,說完把它吃了下去。轉頭自顧自講起了自己經歷。阿甘智商只有75,媽媽用「先生去度假了」讓他進入了普通孩子的學校上學。他在校車上認識了一生的摯愛珍妮。珍妮問:「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作者去世
    溫斯頓·格魯姆不僅是《阿甘正傳》的作者,更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新聞工作者,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美國歷史作家。我們向他的家人致以最誠摯的慰問。」溫斯頓·格魯姆溫斯頓·格魯姆除了《阿甘正傳》他還創作了《消逝的夏日》《美國西部史:1846-1847》、《在生命之上飛行:王牌飛行員鍛造史》等等。電影《阿甘正傳》豆瓣評分9.5,是一生必看的經典之作。
  • 《阿甘正傳》:一個傻子教給我們的6個人生真相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提到勵志電影,不得不說《阿甘正傳》。這部1994年上映的電影,被稱為勵志電影中的經典之作。一個智商只有75的傻子,卻憑著真誠與純粹,努力與專注,擁有了逆襲般的人生。年輕時候看阿甘,總覺得他是運氣過人,長大後再讀,才發現他的經歷裡,暗藏著成人世界的6個真相。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大的後臺。
  • 阿甘正傳觀後感:他們會幫助別人,他們的內心有一個叫做良心詞
    電影阿甘正傳是一部外國電影,電影中的阿甘是一個低智商兒童,他的智商只有正常人的的百分之七十五,但電影中的阿甘給了我們滿滿感動,他雖然是一個智商有問題的人,但他的行為卻讓我們這些正常人感到自愧不如。電影中的阿甘是一個天生弱智人,他有一個從小就在一起長大的叫做珍妮的小姐姐,他十分喜歡這位小姐姐,雖然阿甘是一個智障兒童,但阿甘卻對珍妮十分的好。小時候的珍妮十分護著阿甘,當壞人欺負阿甘的時候,珍妮總是護著阿甘。
  • 不可錯過的成長經典,電影《阿甘正傳》,「笨」也是一種幸福
    歡迎來到百家號玉靜愛家鄉,今天我們講述的是電影《阿甘正傳》。「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永遠出人意料」。阿甘的母親曾經這樣告訴他。在這簡單的話語中蘊含著每個人都了解但是卻很難做到的人生態度。阿甘是一個出生在南阿拉巴馬州智商僅為75的男孩,卻以他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夢想的意義,生命的重量。
  • 《阿甘正傳》:像他一樣去愛,像他一樣去堅持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這句話出自電影《阿甘正傳》,長期以來,一直被很多人奉為自己的座右銘,激勵著人們前進。電影《阿甘正傳》講述了一個智商只有75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最終在多個領域創造了奇蹟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