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於你所期望的事情上,必有收穫。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提到勵志電影,不得不說《阿甘正傳》。
這部1994年上映的電影,被稱為勵志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一個智商只有75的傻子,卻憑著真誠與純粹,努力與專注,擁有了逆襲般的人生。
年輕時候看阿甘,總覺得他是運氣過人,長大後再讀,才發現他的經歷裡,暗藏著成人世界的6個真相。
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大的後臺。阿甘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在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阿甘,得到的愛卻並不比別人的少。在困窘的人生裡,母親一直在用堅強和樂觀為阿甘的人生著色。阿甘天生殘疾,從小便要戴上腿箍行走,可是媽媽告訴他,這是一雙寶鞋,會帶你走遍天下。當別人嘲笑阿甘時,母親堅定地說:「福雷斯特,別讓人家說他比你強,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人人平等,他會給我們所有人腿箍。」
母親一直堅信,阿甘和別人一樣,沒有任何不同。但學校的校長並不這樣認為。校長委婉地告訴她:「太太,您的孩子和別人不太一樣,他的智商只有75」,勸她把阿甘送去特殊學校。但媽媽卻據理力爭:「我的孩子雖然遲鈍了一點,但應該和其它人一樣有均等的教育機會」。母親想盡了一切辦法,讓阿甘去了正常學校就讀。在悽風苦雨的生活裡,母親為他的人生抹上樂觀的底色,又用柔軟的愛、堅定的信念,為他製造了一張溫柔的網,保護著他的純真。誠如一位作家所言:「父母的愛,是孩子墜入深淵時觸底反彈的勇氣。」
讓你深陷絕望的地方,也是讓你重新站立的地方。阿甘一開始選擇奔跑,是為了逃避。進入新學校後,因為身體缺陷,阿甘走路一瘸一拐,成了孩子們眼中的異類、被欺負的對象。當別人朝他扔石子,嘲笑他是傻瓜時,珍妮告訴他:「run,Forrest,run」。因為害怕,他只能跑,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然後奇蹟發生了。他腿上的支架紛紛掉落,四下散開。
「我快得像風一樣,從那以後,我想去什麼地方,我就跑著去。」跑,一開始是阿甘不得已的生存法則,但到後來,跑,成了他的信念。他誤打誤撞地跑進了橄欖球隊,一路跑進了大學,甚至參加北美明星隊,進了白宮,受到總統的接待。跑,曾是他的軟肋,最後卻成為了他的鎧甲。海明威說:「生活曾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讓我們受傷的地方,也是讓我們強壯的地方。」永遠記住,讓你深陷絕望的地方,也必將是你重新站立的地方。
極致的專注,才是通往成功的密匙。和許多自詡聰明的人相比,阿甘是十足的笨蛋。但正是這份笨,才讓他能夠無視外界的嘈雜和幹擾,專注於手頭的事情。小時候,遭受欺凌時,他並沒有悲觀抱怨,只是一心往前跑。後來加入橄欖球隊,他也不懂什麼技巧,只知道球傳到手上了,就要不停地往前衝。
從軍後做工,別人都在聊天或是抱怨,只有他專注於眼前的武器,甚至因為完成得太快,又拆解完重裝。每次執行任務時,他總能第一時間完成。後來在醫院養傷,百無聊賴之時,他開始學打桌球,一路打成了全國明星,靠的也是一句:「眼睛盯著球別放鬆。」愛默生曾說:「全神貫注於你所期望的事務上,必有收穫。」這個世界很多人天賦過人,卻少了一份專注,也恰恰是這點,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真誠,往往有擊敗一切的力量。珍妮是阿甘最愛的姑娘。學校的大巴上,別的小孩給阿甘的都是白眼和敵意,只有一個小女孩對他說:「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坐這裡」。這一眼,便是一生。阿甘不懂為什麼小時候的珍妮總是不愛回家,他也不懂,為什麼珍妮這一生都在叛逃。他只知道傻傻地愛她,痴痴地等她。在華盛頓時,珍妮問阿甘:「為什麼對我這麼好?」旁人或許會含情脈脈地說因為我愛你,但是阿甘卻說:「you are my girl(因為你是我的女孩)。」
因為你是我的女孩,我能忍受你的逃離、背叛,我可以忍受孤獨默默守候。愛,不是自私的佔有,而是無私的給予。最終,那個來自南阿拉巴馬的傻子阿甘,憑藉這份真誠贏得了所愛之人。阿甘對朋友,也極盡赤誠。阿甘說:「布巴是我最好的朋友,好朋友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所以他一直默默在守護著這段友情。炮火連天的戰爭中,阿甘頂著槍林彈雨,一心營救好友,傻傻的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要帶他活著回家」。
布巴不幸中彈身亡後,阿甘還記著自己對他的承諾,退伍後,阿甘代替布巴開啟了捕蝦生涯,卻不曾想,誤打誤撞成為了百萬富翁。阿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這份真誠。大仲馬說:「一兩重的真誠,等於一噸重的聰明。」這世間,精於算計的人多有,純粹與真誠卻難得。但往往也是那些極度赤城的人,才能擁有更為幸福的人生。
成年人的世界,到處都是夢想破碎的聲音。北島在《波蘭來客》中寫:「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丹中尉就經歷了這樣的幻滅。他來自軍人世家,祖輩都在戰場上光榮犧牲,這也是丹中尉夢想中最美滿的歸宿。一場越共突襲過後,丹中尉的軍隊全軍覆沒。傻子阿甘冒死救出了他。丹中尉原本可以成為戰死沙場的英雄,卻成為背叛戰友的逃兵,在戰爭中失去雙腿,只能靠殘疾軍人的補助苟活。
他埋怨過上天的不公,在深夜崩潰痛哭過,也曾縱情酒精和美色,在放棄中沉淪過。但他最終達成了與命運的和解。有一天,他們的捕蝦船遇到了強烈的風暴,他對著風浪盡情地咆哮,那是對生命的怒吼,也是某種和解的開始。一夜風暴過後,他們得以倖存,還捕到了最多的蝦。再一次與死神擦身而過後,丹中尉終於對阿甘說了一句:「謝謝你救了我一命。」
如果說,阿甘的人生傳遞了普世的正能量,丹中尉的掙扎,其實才是我們大部分人的人生。人生,本就由失意組成,也許是理想的破滅,也許是愛而不能,求而不得。成年人的世界,到處都是夢想破碎的聲音。我們都曾被生活打碎過,或許餘生都在修修補補。但還是羅曼羅蘭的那句:「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以後,依舊熱愛生活。」面對失意,我們可以短暫沉淪,但最終要起身回來應對自己的人生。即便風雨撲面,依舊奮力前行。
人生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年輕時候看阿甘,覺得他的人生是一場充滿幸福的得到,年長後才明白,阿甘的人生,是一場充滿悲涼的失去。阿甘不能左右生死、阻止不了戰爭,甚至無法留住身邊最愛的人。他的命運,在時代的裹挾下,就像是影片中反覆出現的那一片羽毛,隨處飄零,身不由己。我們其實也一樣。
2020年,我們都過得很艱難。有人失業、有人破產,有人永失所愛。我們經歷了無常,也飽嘗著絕望。如果覺得人生太難,不妨找個夜深人靜的時候重溫《阿甘正傳》。它揭露了一些殘酷的現實,把人生的真相剖開給你看,卻也給了我們溫暖的力量。阿甘的媽媽說:「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糖,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年輕時,誤以為「下一顆巧克力糖」是希望,是人生的多種可能,年長後才明白,它其實是一種接受,是對命運無常的坦然。也許,我們永遠無法猜透命運安排的劇情,像蒲公英的種子不知飄向何方,像下一塊巧克力的味道到底是怎樣。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活在當下。▽王小波說:「我們無法決定怎麼生、怎麼死,但我們可以決定怎麼愛,怎麼活。」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去愛,用力去活,用心去追逐生命中最為溫暖誠摯的東西。或許,這就是傻子阿甘帶給我們關於活著,最終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