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一個傻子教給我們的6個人生真相

2021-01-09 洞見

全神貫注於你所期望的事情上,必有收穫。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提到勵志電影,不得不說《阿甘正傳》。

這部1994年上映的電影,被稱為勵志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一個智商只有75的傻子,卻憑著真誠與純粹,努力與專注,擁有了逆襲般的人生。

年輕時候看阿甘,總覺得他是運氣過人,長大後再讀,才發現他的經歷裡,暗藏著成人世界的6個真相。

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大的後臺。阿甘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在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阿甘,得到的愛卻並不比別人的少。在困窘的人生裡,母親一直在用堅強和樂觀為阿甘的人生著色。阿甘天生殘疾,從小便要戴上腿箍行走,可是媽媽告訴他,這是一雙寶鞋,會帶你走遍天下。當別人嘲笑阿甘時,母親堅定地說:「福雷斯特,別讓人家說他比你強,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人人平等,他會給我們所有人腿箍。」

母親一直堅信,阿甘和別人一樣,沒有任何不同。但學校的校長並不這樣認為。校長委婉地告訴她:「太太,您的孩子和別人不太一樣,他的智商只有75」,勸她把阿甘送去特殊學校。但媽媽卻據理力爭:「我的孩子雖然遲鈍了一點,但應該和其它人一樣有均等的教育機會」。母親想盡了一切辦法,讓阿甘去了正常學校就讀。在悽風苦雨的生活裡,母親為他的人生抹上樂觀的底色,又用柔軟的愛、堅定的信念,為他製造了一張溫柔的網,保護著他的純真。誠如一位作家所言:「父母的愛,是孩子墜入深淵時觸底反彈的勇氣。」

讓你深陷絕望的地方,也是讓你重新站立的地方。阿甘一開始選擇奔跑,是為了逃避。進入新學校後,因為身體缺陷,阿甘走路一瘸一拐,成了孩子們眼中的異類、被欺負的對象。當別人朝他扔石子,嘲笑他是傻瓜時,珍妮告訴他:「run,Forrest,run」。因為害怕,他只能跑,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然後奇蹟發生了。他腿上的支架紛紛掉落,四下散開。

「我快得像風一樣,從那以後,我想去什麼地方,我就跑著去。」跑,一開始是阿甘不得已的生存法則,但到後來,跑,成了他的信念。他誤打誤撞地跑進了橄欖球隊,一路跑進了大學,甚至參加北美明星隊,進了白宮,受到總統的接待。跑,曾是他的軟肋,最後卻成為了他的鎧甲。海明威說:「生活曾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讓我們受傷的地方,也是讓我們強壯的地方。」永遠記住,讓你深陷絕望的地方,也必將是你重新站立的地方。

極致的專注,才是通往成功的密匙。和許多自詡聰明的人相比,阿甘是十足的笨蛋。但正是這份笨,才讓他能夠無視外界的嘈雜和幹擾,專注於手頭的事情。小時候,遭受欺凌時,他並沒有悲觀抱怨,只是一心往前跑。後來加入橄欖球隊,他也不懂什麼技巧,只知道球傳到手上了,就要不停地往前衝。

從軍後做工,別人都在聊天或是抱怨,只有他專注於眼前的武器,甚至因為完成得太快,又拆解完重裝。每次執行任務時,他總能第一時間完成。後來在醫院養傷,百無聊賴之時,他開始學打桌球,一路打成了全國明星,靠的也是一句:「眼睛盯著球別放鬆。」愛默生曾說:「全神貫注於你所期望的事務上,必有收穫。」這個世界很多人天賦過人,卻少了一份專注,也恰恰是這點,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真誠,往往有擊敗一切的力量。珍妮是阿甘最愛的姑娘。學校的大巴上,別的小孩給阿甘的都是白眼和敵意,只有一個小女孩對他說:「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坐這裡」。這一眼,便是一生。阿甘不懂為什麼小時候的珍妮總是不愛回家,他也不懂,為什麼珍妮這一生都在叛逃。他只知道傻傻地愛她,痴痴地等她。在華盛頓時,珍妮問阿甘:「為什麼對我這麼好?」旁人或許會含情脈脈地說因為我愛你,但是阿甘卻說:「you are my girl(因為你是我的女孩)。」

因為你是我的女孩,我能忍受你的逃離、背叛,我可以忍受孤獨默默守候。愛,不是自私的佔有,而是無私的給予。最終,那個來自南阿拉巴馬的傻子阿甘,憑藉這份真誠贏得了所愛之人。阿甘對朋友,也極盡赤誠。阿甘說:「布巴是我最好的朋友,好朋友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所以他一直默默在守護著這段友情。炮火連天的戰爭中,阿甘頂著槍林彈雨,一心營救好友,傻傻的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要帶他活著回家」。

布巴不幸中彈身亡後,阿甘還記著自己對他的承諾,退伍後,阿甘代替布巴開啟了捕蝦生涯,卻不曾想,誤打誤撞成為了百萬富翁。阿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這份真誠。大仲馬說:「一兩重的真誠,等於一噸重的聰明。」這世間,精於算計的人多有,純粹與真誠卻難得。但往往也是那些極度赤城的人,才能擁有更為幸福的人生。

成年人的世界,到處都是夢想破碎的聲音。北島在《波蘭來客》中寫:「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丹中尉就經歷了這樣的幻滅。他來自軍人世家,祖輩都在戰場上光榮犧牲,這也是丹中尉夢想中最美滿的歸宿。一場越共突襲過後,丹中尉的軍隊全軍覆沒。傻子阿甘冒死救出了他。丹中尉原本可以成為戰死沙場的英雄,卻成為背叛戰友的逃兵,在戰爭中失去雙腿,只能靠殘疾軍人的補助苟活。

他埋怨過上天的不公,在深夜崩潰痛哭過,也曾縱情酒精和美色,在放棄中沉淪過。但他最終達成了與命運的和解。有一天,他們的捕蝦船遇到了強烈的風暴,他對著風浪盡情地咆哮,那是對生命的怒吼,也是某種和解的開始。一夜風暴過後,他們得以倖存,還捕到了最多的蝦。再一次與死神擦身而過後,丹中尉終於對阿甘說了一句:「謝謝你救了我一命。」

如果說,阿甘的人生傳遞了普世的正能量,丹中尉的掙扎,其實才是我們大部分人的人生。人生,本就由失意組成,也許是理想的破滅,也許是愛而不能,求而不得。成年人的世界,到處都是夢想破碎的聲音。我們都曾被生活打碎過,或許餘生都在修修補補。但還是羅曼羅蘭的那句:「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以後,依舊熱愛生活。」面對失意,我們可以短暫沉淪,但最終要起身回來應對自己的人生。即便風雨撲面,依舊奮力前行。

人生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年輕時候看阿甘,覺得他的人生是一場充滿幸福的得到,年長後才明白,阿甘的人生,是一場充滿悲涼的失去。阿甘不能左右生死、阻止不了戰爭,甚至無法留住身邊最愛的人。他的命運,在時代的裹挾下,就像是影片中反覆出現的那一片羽毛,隨處飄零,身不由己。我們其實也一樣。

2020年,我們都過得很艱難。有人失業、有人破產,有人永失所愛。我們經歷了無常,也飽嘗著絕望。如果覺得人生太難,不妨找個夜深人靜的時候重溫《阿甘正傳》。它揭露了一些殘酷的現實,把人生的真相剖開給你看,卻也給了我們溫暖的力量。阿甘的媽媽說:「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糖,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年輕時,誤以為「下一顆巧克力糖」是希望,是人生的多種可能,年長後才明白,它其實是一種接受,是對命運無常的坦然。也許,我們永遠無法猜透命運安排的劇情,像蒲公英的種子不知飄向何方,像下一塊巧克力的味道到底是怎樣。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活在當下。▽王小波說:「我們無法決定怎麼生、怎麼死,但我們可以決定怎麼愛,怎麼活。」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去愛,用力去活,用心去追逐生命中最為溫暖誠摯的東西。或許,這就是傻子阿甘帶給我們關於活著,最終極的道理。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觀後感:為何設定阿甘為傻子,又為何要他具備超能力
    20多年前,《阿甘正傳》是打敗了眾多優秀影片,最終捧得6座奧斯卡小金人。20多年過去了,《阿甘正傳》的光輝依然耀眼十足。本大象在這裡也說說自己的五點觀影感受,和各位親們交流交流。備受鼓舞之餘,和不少朋友一樣,本大象的腦海裡也閃現出了一個問題:阿甘的故事是真實的嗎?如果阿甘真有其人,就算電影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誇張(畢竟是藝術作品嘛),但只要故事的主體是真實的,那麼阿甘確實值得讓人讚嘆,值得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2、阿甘其實是一個虛構的人物經過一番了解之後,本大象才知道阿甘其實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 《阿甘正傳》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這個「傻子」感動了全世界?
    我們也聽到過這樣一句話:你必須很努力,才能做到看起來毫不費力。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希望天上能掉下月餅,坐享其成地炫耀生活,這聽起來有多荒誕。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阿甘正傳》,正是為大家講述了一個關於成功的故事。《阿甘正傳》是美國作家溫斯頓·葛魯姆創作的長篇小說。對於這部作品,想必我們都不太陌生。
  • 傻子的奔跑人生,阿甘帶你看不一樣的人生,值得我們思考
    我仍舊跟大家一樣有夢想,偶爾我也會想到換個情況人生會是什麼樣兒。然後,眨眼之間,我已經四十、五十、六十歲了,你明白吧?」——《阿甘正傳》或許有的人明白了,但大部分的人還因人生的閱歷問題,而沒辦法想通人生這個的難題。
  • 《阿甘正傳》觀影有感:火熱的生命,奔跑的人生!
    誠然如此,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我們無從預知,但是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坦然去面對它。阿甘正傳,說他是一部人物傳記,其實它也可以被稱為是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很多美國的歷史大事件:搖滾天王貓王,流行音樂傳奇約翰·列儂,林肯總統,福特總統,中美桌球外交,越南戰爭等等很多,以至於信息量還是有點大。一部140分鐘的電影能將這麼多大事件串聯起來,本身就很不容易。
  • 《阿甘正傳》:珍妮為什麼一次又一次離開阿甘?
    經典電影《阿甘正傳》,1994年上映,第二年一舉摘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名垂影史。《阿甘正傳》故事並不複雜,就是傻子阿甘一步步打怪升級的故事,說升級或許還不準確,因為智商75的阿甘恐怕到最後智商也沒有增加,還是邊緣智力的屬性。《阿甘正傳》之所以能打動千萬人,和女主珍妮的感情線是重要原因。
  • 阿甘正傳:生命就像一塊巧克力,也像一支羽毛
    首先歡迎朋友們來到時光老娛記,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的故事。阿甘(湯姆·漢克斯 飾)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
  • 阿甘正傳:感謝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人
    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會遇到一些人,他們不僅溫暖了我們的時光也驚豔了我們的歲月。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電影《阿甘正傳》中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人。電影中的主人公阿甘是個智商低下且走路怪異的人,生活中總是受人排擠和捉弄,但正是這樣一個不折不扣的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卻在日後成為了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外交使者、億萬富翁。
  •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作者去世
    溫斯頓·格魯姆不僅是《阿甘正傳》的作者,更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新聞工作者,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美國歷史作家。我們向他的家人致以最誠摯的慰問。」溫斯頓·格魯姆溫斯頓·格魯姆除了《阿甘正傳》他還創作了《消逝的夏日》《美國西部史:1846-1847》、《在生命之上飛行:王牌飛行員鍛造史》等等。電影《阿甘正傳》豆瓣評分9.5,是一生必看的經典之作。
  • 阿甘正傳觀後感:他們會幫助別人,他們的內心有一個叫做良心詞
    電影阿甘正傳是一部外國電影,電影中的阿甘是一個低智商兒童,他的智商只有正常人的的百分之七十五,但電影中的阿甘給了我們滿滿感動,他雖然是一個智商有問題的人,但他的行為卻讓我們這些正常人感到自愧不如。阿甘是個十分傳奇的人物,如果說馬雲是上帝丟在人間的天使,那麼阿甘就是一直被上帝一直照看在懷裡的孩子,阿甘的中學時代,意外跑進橄欖球場,被教練發現其天生的橄欖球天賦並阿甘從此走上橄欖球事業並獲得極大成功。甚至受到肯亞總統的接見,大學畢業後的阿甘,參加了越南志願軍,最後越南戰爭結束阿甘勝利生還,甚至作為戰爭英雄被總理接見。阿甘的一切都十分順利。
  • 再次觀看經典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
    1994年是個偉大的電影年,當年上映的四部超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我最喜歡的是《阿甘正傳》。《阿甘正傳》 很經典的一部電影,大學的時候在老師的帶領下看了兩遍,上學的時候感覺像應付老師並沒有仔細去觀看,最近突然想起來這部電影越看越覺得有意思,每一次的想法和理解都不一樣,這個真的是一個寶藏一樣的電影。很喜歡裡面的臺詞。媽媽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你的下一塊口味是什麼。
  • 再看《阿甘正傳》有感,人生如同羽毛一般,風一吹就飄向了遠方
    第一次看《阿甘正傳》,被片頭片尾的羽毛搞得暈頭轉向。導演用哪個作為開幕式和閉幕式?想了想,覺得羽毛很像阿甘的思想,就沒再往下說。今天看完,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一根羽毛飄到地上,就像一個生命落到人間。這片飛翔在浩瀚天空中的羽毛,究竟是"命中注定,還是隨風飄蕩沒有定數",你根本不知道它會落在哪裡。生活也是一樣,就像阿甘的媽媽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會成為阿甘的媽媽。
  • 《阿甘正傳》|一直在奔跑
    這句經典的話相信所有人都聽過,沒錯,生活或許有許多不如意,或許從一開始就讓你跌入低谷,不過,生活可以改變我們模樣,卻不能改變我們堅實的內心。這是《阿甘正傳》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想借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的道理之一。這部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先天殘疾,智商只有75的孩子阿甘的成長故事,即使這樣,阿甘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好運氣成為了橄欖球星、越戰英雄,甚至億萬富翁。
  • 不可錯過的成長經典,電影《阿甘正傳》,「笨」也是一種幸福
    歡迎來到百家號玉靜愛家鄉,今天我們講述的是電影《阿甘正傳》。「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永遠出人意料」。阿甘的母親曾經這樣告訴他。在這簡單的話語中蘊含著每個人都了解但是卻很難做到的人生態度。阿甘是一個出生在南阿拉巴馬州智商僅為75的男孩,卻以他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夢想的意義,生命的重量。
  • 關於阿甘正傳,8個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1.阿甘扮演者湯姆漢克斯的片酬在此之前,拍攝電影時大部分演員的片酬都是固定的。但是湯姆漢克斯在拍攝阿甘正傳的時候,片酬卻採用的票房抽成的模式。阿甘正傳上映後獲得了巨大成功,湯姆漢克斯獲得的片酬高達4000多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3億,而且這還是25年前,不可思議吧!2.最初選的阿甘扮演者並非湯姆漢克斯當初湯姆漢克斯並非阿甘的第一人選,最初選擇的是其他三位,其中也包括約翰.特拉沃爾塔。但是在拍攝之前,他們幾位都拒絕了,最終湯姆漢克斯才成功出演阿甘一角色。
  • 《阿甘正傳》觀後感:不停地奔跑,總會創造出常人無法想像的奇蹟
    其實奇蹟,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執著的化身,不管面對怎樣的挫折,我們永不放棄,不停地向前奔跑,終究會達到常人無法想像的高度。《阿甘正傳》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美國低智商兒童的逆轉人生,同時還是好萊塢式的神奇人生經歷。這部奧斯卡金像獎影片,值得我們去觀看和欣賞它所傳達的一種積極的人生面貌。
  • 《阿甘正傳》觀後感: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很多人看了《阿甘正傳》,都覺得這是一部勵志電影,像阿甘這種一開始原本什麼都不是的人,最後也能夠取得成功。其實從這個電影中能夠解讀出導演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慨嘆。阿甘的每一步,都是執著地往前,但是每一步都不是他安排好的,而是冥冥當中的一種力量把他推到這樣的境地當中。
  • 《阿甘正傳》真的是舔狗的故事嗎?「舔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嗎
    《阿甘正傳》自開播以來便帶著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綽號,傻子正傳。很多人說,電影中阿甘的故事,其實就是他如何低下頭,努力追求一個女人的故事。還有人為甜甜貼上現在流行的"舔狗"標籤,認為甜甜不過是一隻比較富有的舔狗。阿甘假如一事無成,沒有國會勳章,沒有總統接見,沒有公司。
  • 名著阿甘正傳的讀後感!
    最近我讀完一本名著,《阿甘正傳》是一個叫溫斯頓作家的作品。書中用一個智商只有二位數的主人翁,過完傳奇般的一生。雖然描述的是大家都說他是笨到甚至「弱智」的地步,但在我看來阿甘其實是大智若愚。書中這段飛太空時的經歷,講述他們由於機器故障被迫落到的部落過得也很好,福瑞區少校還因此為了他男朋友而留下,猿猴給了阿甘一個大大的擁抱也選擇回歸了它最愛大自然。而阿甘,他似乎還有什麼未完成的東西,他選擇了回國並且受到了總統(在這裡總統竟然成了阿甘口中的鐘表販)的接見。阿甘還有一位紅顏知己叫珍妮,他們從小學一年級就認識,而珍妮確實貫穿阿甘一生的人。
  • 《阿甘正傳》中為什麼珍妮總是頻頻選擇離開阿甘?
    直到最後一次離開是勇敢面對,勇敢面對自己慘澹的人生,勇敢面對自己可能不健康的孩子,這也是她第一次抬起頭和自己的命運之神勇敢對視,畢竟在美國宗教觀裡,神是未知的,暴怒的。阿甘是她最愛的人,但是她要的愛情不是施捨,也不是呵護,而且平等的站在一起。最後,珍妮做到了。珍妮連活下去都要鼓足勇氣,你覺得她離開阿甘出去和哪些人浪是為了保護阿甘還是害阿甘呢?她放縱自我不是因為她覺得這樣子很爽。
  • 《肖申克的救贖》VS《阿甘正傳》:天才封神不敵凡人追夢
    心直口快如我,面對「安迪真愛粉」之大不韙,也只能如實相告:作為天資平平的俗輩,我當然投「阿甘」——只因阿甘成就的看似人人可及的光榮與夢想,而「安迪「炮製的是不可複製的神話。世間最奇崛的煉獄,成全了天才的張狂「安迪」自銀幕橫空出世的1994年,有6部影片入選IMDB TOP 250(IMDB註冊用戶投票選出的有史以來250部最佳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