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錯過的成長經典,電影《阿甘正傳》,「笨」也是一種幸福

2021-01-16 玉靜愛家鄉

歡迎來到百家號玉靜愛家鄉,今天我們講述的是電影《阿甘正傳》。「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永遠出人意料」。阿甘的母親曾經這樣告訴他。在這簡單的話語中蘊含著每個人都了解但是卻很難做到的人生態度。阿甘是一個出生在南阿拉巴馬州智商僅為75的男孩,卻以他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夢想的意義,生命的重量。角阿甘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但他善良單純的天性。笨鳥先飛的他,成為大學美式橄欖球明星、越戰英雄、世界級桌球運動員、摔跤選手、西洋棋大師和商業大亨。阿甘「轟轟烈烈」的傳奇一生,看似荒誕不經,其實正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美國歷史與社會的縮影。電影中有一句臺詞深深地影響著小編,當別人問「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說「我想成為我自己」。

小時候的阿甘便因為他低能兒的身份承受了太多壓力,命運女神沒有垂憐他, 同伴的疏遠,社會的歧視,一切的一切如狂風驟雨般向他襲來。在學校中,阿甘的同學總是叫他「傻子」,拒絕跟他一起玩,向他扔石頭…但有一天小阿甘遇見了一個姑娘,一個願意和他玩的美麗姑娘,也是阿甘一生中最愛的姑娘——珍妮。他喜歡珍妮,看到她受到傷害,他便義不容辭地衝上前去想幫她脫離危難,當然有些時候是幫倒忙,但他永遠不能容忍她受到傷害。甚至為了珍妮,他可以把象徵著軍人無上榮譽的勳章送給她,只因為她是他的女孩。最後珍妮成為了他的妻子,在小編看來,他或許用了真笨的方式去付出,但是卻最真。

阿甘很「傻」,很多時候甚至常把媽媽的話掛在嘴邊。他不懂別人口中的諷刺語言,每次都信以為真,認真地跟對方解釋,結果卻是被人笑作是傻子。他在橄欖球隊時,不懂整個比賽究竟在幹什麼,只知道別人一叫他跑,他就跑,叫他停他就停。他在森林裡抱起中尉往外跑時,中尉一再說放下他,不要管他,他不懂,他懂的只是要救他。在小編看來,他不是傻,他所展現的,並不是英雄般的勇猛與智慧,反而是最純樸最原始的善良。

阿甘就很善良,其實他的想法很簡單,當他發現他可以跑的時候,他便不停地跑下去;他可以不以為意地跟別人講述他傳奇的一生,還有他富貴的背景;他甚至不在乎別人看起來榮幸萬分的總統接見,只是用一種「哦,又去了一次」的語氣形容他第三次受到總統接見。也是因為他的傻,使他少了那份世俗的負重,也使身邊的人不禁被他的傻所打動。小編覺得他並不想當英雄,但他確確實實是一個英雄,在橄欖球隊,在軍隊裡,在戰爭中,甚至在桌球臺上。

正是因為他的簡單,所以他快樂,當人有了欲望時,就會變得貪得無厭,像丹中尉,像珍妮。當然阿甘的成功,不僅源於他的單純和質樸,也是因為他有一個成功的母親,是她始終告訴阿甘,你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阿甘很傻,傻的只會不停地跑,不停地跑。每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問,他到底想跑到何處?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跑過了桌球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我們比阿甘要聰明,但我們又比阿甘傻,我們卻總是抱怨著抱怨那,但卻一步也不往前邁。

阿甘用他單純的目光看世界,世界就變得簡單純淨起來。他善於把所有的問題都簡單化,簡單單純到了只剩下直奔成功。其實小編覺得,生活中我們遇到很多人,聰明反被聰明誤,再聰明的人都無法完全認清世間萬象。其實運轉再快的頭腦,也跟不上世界萬物的變化,反而是對於生活沒有太大的野心的阿甘,僅僅只是盡力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好,便獲得了成功。對於小編來說,這部電影是無法超越的經典,也是一部值得大家靜下來仔細去品味的佳作,是人生必看的電影之一。

文/百家號玉靜愛家鄉原創,轉載請註明百家號玉靜愛家鄉原創

相關焦點

  • 再次觀看經典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
    1994年是個偉大的電影年,當年上映的四部超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我最喜歡的是《阿甘正傳》。《阿甘正傳》 很經典的一部電影,大學的時候在老師的帶領下看了兩遍,上學的時候感覺像應付老師並沒有仔細去觀看,最近突然想起來這部電影越看越覺得有意思,每一次的想法和理解都不一樣,這個真的是一個寶藏一樣的電影。很喜歡裡面的臺詞。媽媽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你的下一塊口味是什麼。
  •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作者去世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Groom)去世,享年77歲,他的死因尚未得到證實。得知噩耗,阿拉巴馬州的州長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哀悼表示:「得知阿拉巴馬州失去了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我感到十分傷心。
  • 阿甘正傳:感謝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人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電影《阿甘正傳》中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人。電影中的主人公阿甘是個智商低下且走路怪異的人,生活中總是受人排擠和捉弄,但正是這樣一個不折不扣的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卻在日後成為了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外交使者、億萬富翁。回頭來看阿甘的經歷,他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愛的信念以及簡單事情重複做的執著。
  • 《阿甘正傳》:珍妮為什麼一次又一次離開阿甘?
    經典電影《阿甘正傳》,1994年上映,第二年一舉摘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名垂影史。《阿甘正傳》故事並不複雜,就是傻子阿甘一步步打怪升級的故事,說升級或許還不準確,因為智商75的阿甘恐怕到最後智商也沒有增加,還是邊緣智力的屬性。《阿甘正傳》之所以能打動千萬人,和女主珍妮的感情線是重要原因。
  • 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他寫的《阿甘正傳》成為一代經典
    美國著名作家《阿甘正傳》的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對於格魯姆的具體死因目前媒體還沒有對外公布,消息一出,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的讀者都紛紛發文悼念。  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具有持久強大的生命力,在那個時期的美國《阿甘正傳》給太多處於人生低潮的人帶來力量和勇氣,這部作品不僅是一個勵志故事更蘊含了濃厚的時代色彩。
  • 《阿甘正傳》|一直在奔跑
    這句經典的話相信所有人都聽過,沒錯,生活或許有許多不如意,或許從一開始就讓你跌入低谷,不過,生活可以改變我們模樣,卻不能改變我們堅實的內心。這是《阿甘正傳》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想借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的道理之一。這部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先天殘疾,智商只有75的孩子阿甘的成長故事,即使這樣,阿甘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好運氣成為了橄欖球星、越戰英雄,甚至億萬富翁。
  • 《阿甘正傳》觀後感:為何設定阿甘為傻子,又為何要他具備超能力
    20多年前,《阿甘正傳》是打敗了眾多優秀影片,最終捧得6座奧斯卡小金人。20多年過去了,《阿甘正傳》的光輝依然耀眼十足。本大象在這裡也說說自己的五點觀影感受,和各位親們交流交流。1、阿甘的故事令人備受鼓舞當年本大象觀看了《阿甘正傳》之後,和大多數朋友一樣,為阿甘的離奇經歷驚嘆不已。與此同時,和大多數朋友一樣,本大象也感到備受鼓舞,渾身熱血沸騰,為生活奮鬥一番的勇氣瞬間滿格。阿甘那樣的人都能取得那麼輝煌的成功,我等心智健全的人豈不是更不在話下?!——像阿甘那樣執著地努力,心無旁騖地奮鬥。成功,近在咫尺!
  • 《阿甘正傳》觀後感: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很多人看了《阿甘正傳》,都覺得這是一部勵志電影,像阿甘這種一開始原本什麼都不是的人,最後也能夠取得成功。其實從這個電影中能夠解讀出導演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慨嘆。阿甘的每一步,都是執著地往前,但是每一步都不是他安排好的,而是冥冥當中的一種力量把他推到這樣的境地當中。
  • 名著阿甘正傳的讀後感!
    最近我讀完一本名著,《阿甘正傳》是一個叫溫斯頓作家的作品。書中用一個智商只有二位數的主人翁,過完傳奇般的一生。雖然描述的是大家都說他是笨到甚至「弱智」的地步,但在我看來阿甘其實是大智若愚。書中這段飛太空時的經歷,講述他們由於機器故障被迫落到的部落過得也很好,福瑞區少校還因此為了他男朋友而留下,猿猴給了阿甘一個大大的擁抱也選擇回歸了它最愛大自然。而阿甘,他似乎還有什麼未完成的東西,他選擇了回國並且受到了總統(在這裡總統竟然成了阿甘口中的鐘表販)的接見。阿甘還有一位紅顏知己叫珍妮,他們從小學一年級就認識,而珍妮確實貫穿阿甘一生的人。
  • 《阿甘正傳》觀後感:不停地奔跑,總會創造出常人無法想像的奇蹟
    說到奇蹟,很多人都覺得是遠在天邊的一種理想化的信念。其實奇蹟,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執著的化身,不管面對怎樣的挫折,我們永不放棄,不停地向前奔跑,終究會達到常人無法想像的高度。《阿甘正傳》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美國低智商兒童的逆轉人生,同時還是好萊塢式的神奇人生經歷。
  • 《阿甘正傳》作者去世享年77歲 死因尚未被證實
    知名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於當地時間9月16日晚去世,享年77歲,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格魯姆的小說中《阿甘正傳》創下170萬本的銷售紀錄,他還創作了《消逝的夏日》《Better Times Than These》《Gone the Sun》《El Paso》等作品。溫斯頓·格魯姆家鄉阿拉巴馬州州長凱·艾維在推特上發布了有關格魯姆逝世的消息,稱他是該州"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
  • 《阿甘正傳》:一個傻子教給我們的6個人生真相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提到勵志電影,不得不說《阿甘正傳》。這部1994年上映的電影,被稱為勵志電影中的經典之作。一個智商只有75的傻子,卻憑著真誠與純粹,努力與專注,擁有了逆襲般的人生。年輕時候看阿甘,總覺得他是運氣過人,長大後再讀,才發現他的經歷裡,暗藏著成人世界的6個真相。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大的後臺。
  • 《阿甘正傳》阿甘真的傻嗎?他只是太過於真實而已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這部電影在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描繪了先天智障的阿甘,通過不懈的努力,讓老天爺開了眼,把智障的日子過成了現實。我們並不是劇情當中的阿甘,而是他每個場景當中的陪伴在身邊的那些人,任何一個配角,任何一個路人甲都可以形容成我們,但是唯獨不是阿甘。這部電影肯定不能把它當作人物傳記去看,從另外一方面去看,或許更像是美國傳記。並沒有太過於寫實嚴肅,有的時候會幽默,有的時候會特別無釐頭,甚至還會帶來一些勵志的情緒。
  • 《阿甘正傳》觀影有感:火熱的生命,奔跑的人生!
    這句話是阿甘媽媽對他說的。誠然如此,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我們無從預知,但是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坦然去面對它。阿甘正傳,說他是一部人物傳記,其實它也可以被稱為是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很多美國的歷史大事件:搖滾天王貓王,流行音樂傳奇約翰·列儂,林肯總統,福特總統,中美桌球外交,越南戰爭等等很多,以至於信息量還是有點大。
  • 關於阿甘正傳,8個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1.阿甘扮演者湯姆漢克斯的片酬在此之前,拍攝電影時大部分演員的片酬都是固定的。但是湯姆漢克斯在拍攝阿甘正傳的時候,片酬卻採用的票房抽成的模式。阿甘正傳上映後獲得了巨大成功,湯姆漢克斯獲得的片酬高達4000多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3億,而且這還是25年前,不可思議吧!2.最初選的阿甘扮演者並非湯姆漢克斯當初湯姆漢克斯並非阿甘的第一人選,最初選擇的是其他三位,其中也包括約翰.特拉沃爾塔。但是在拍攝之前,他們幾位都拒絕了,最終湯姆漢克斯才成功出演阿甘一角色。
  • 《阿甘正傳》中為什麼珍妮總是頻頻選擇離開阿甘?
    但是很可惜,回憶不允許你作為大人去處理這些,這也是為什麼童年悲慘經歷最影響人們的主要原因,那時候還年幼的我們最容易受到傷害,傷害還最深刻,最難忘。她的選擇,恰恰證明她並不自私。而她放縱的生活,也並不能讓她快樂,更沒有和阿甘在一起時快樂。珍妮總是遇到糟糕暴力的男友,突然讓我想到了弗洛伊德提到的童年的一種情形:強迫性重複。
  • 《阿甘正傳》:我以後就不能成為我自己了嗎?
    在世界電影史上,《阿甘正傳》這部偉大的傳記電影一直名列前茅,每個人都能從這部影片中讀到不一樣的感悟,或是勵志的,溫暖的,又或是沮喪的,無力的。就像影片的經典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什麼口味。」
  • 《阿甘正傳》裡不經意出現的年輕人其實享譽世界丨夜問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有個年輕人借宿在阿甘家,然後向阿甘展示了吉他技巧,彈奏著一首歡快的歌。年幼的阿甘自然而然地開始跳著一種「怪異」舞步,扭動著跨步,雙腿交錯向前。後來阿甘和母親在商品櫥窗中又一次見到那個年輕人,唱著當時那首歌,跳著和阿甘一樣的舞步。那個人就是貓王,被稱為二十世紀搖滾樂之王。而他唱的那首歌,則是他的代表作《Hound Dog》。
  • 《阿甘正傳》真的是舔狗的故事嗎?「舔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嗎
    《阿甘正傳》自開播以來便帶著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綽號,傻子正傳。很多人說,電影中阿甘的故事,其實就是他如何低下頭,努力追求一個女人的故事。還有人為甜甜貼上現在流行的"舔狗"標籤,認為甜甜不過是一隻比較富有的舔狗。阿甘假如一事無成,沒有國會勳章,沒有總統接見,沒有公司。
  • 阿甘正傳:一部美國主旋律電影,看它怎麼講故事
    反正阿甘沒有浪費他的運動天賦,故事就是這樣表達的,接下來他就遇到了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幾個重大事件:種族隔離,總統競選人遇刺,以及後面提到的水門事件,越戰,甘迺迪遇刺等。這些事件都不是主線,主線是阿甘的成長,以及他同珍妮之間的感情發展。